清朝咸丰皇帝为什么每次退朝都让大臣先走,自己最后走?

仔仔是不是你

咸丰皇帝是慈禧的丈夫,道光帝的第四个儿子,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据《清朝皇帝列传》记载:咸丰是个坡脚皇帝。那么从小残疾的他是怎么上位的呢?

道光皇帝晚年要挑选一位皇子作为王位继承人,而咸丰是第四子,他的3个哥哥全部夭折。虽然是第四子但是毕竟他身有残疾,道光觉得他不适合做皇帝,于是对第六子奕比较有好感。

晚年道光帝询问两个阿哥如何治理国家之时,皇六子奕讲得头头是道,口若悬河。而轮到皇四子奕詝讲时,奕詝却泣不成声。道光为此大为感动,于是决定将皇位传于皇四子奕詝,也就是咸丰皇帝。

咸丰其人

咸丰少年时追逐猎物时,不幸从马背坠落伤到了脚。之后虽然经过医治,日常行走没有大碍,但还是留下一些后遗症,快步行走时就会显得跛脚。此外,咸丰幼时得过天花,留下了一脸的麻子,一点没有天子的威严。

于是咸丰皇帝刚登基是就颁布一道圣旨,要求每次退朝都让大臣先走,自己最后走。

谁知有一次上朝时,众大臣都不同意咸丰的提议,一个一个跳出来反驳他,皇帝生气地起身就走,却忘了自己是个瘸子,就这样,咸丰皇帝隐瞒多年的秘密暴露在众人面前。

咸丰虽然是一个坡脚皇帝,但是在位初期,还是十分勤政的,后期却沉迷于酒色,荒废朝政,误国殃民,是一位没有才能的平庸皇帝。


扒哥历史

这是因为咸丰皇帝有一个难言之隐,让他感到十分自卑,他不想让大臣看到,所以才让大臣先走,自己最后一个走。



咸丰皇帝名叫爱新觉罗·奕詝,是道光帝的第四个儿子,不过他的三个哥哥早夭,他是事实上的嫡长子,而道光更喜欢各方面更加优秀的六子奕訢(恭亲王),后来咸丰在老师杜受田的帮助下,通过走“仁孝”路子获得道光帝的青睐,最终即位为帝。

咸丰帝在位期间正值内忧外患,他意欲有所作为,任贤去邪,革除弊政,工作十分勤奋,还专门下了一道圣旨,要求每次退朝后,百官先走,皇帝后走。



这道圣旨明显不符合领导先走的原则,难道皇帝大人这是要留下来加班吗?

当然不是,因为咸丰帝有一个让他自卑的难言之隐——他是一个瘸子。

咸丰小时候喜欢打猎,有一次在骑马打猎过程中,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摔伤了腿,后经医治没什么大毛病,但还是留下了一些残疾,走路有点跛脚,缺少天子的威仪。



皇帝是最要面子的,这个难言之隐让咸丰帝感到十分自卑,他不想在众多臣子面前暴露自己这个缺陷,也算是人之常情吧!

更有意思的是,据说咸丰皇帝有一次因为生气,居然忘了自己的毛病,退朝后站起来就走,这下他的“秘密”一下子让满朝文武看了个清清楚楚,之前的一番苦心全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