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得了赤皮和爛腮病,怎麼治療和預防呢?

大美自然

五月份對於養魚的人來說,是應該特別注意的月份。因為從四月開始,氣溫逐漸升高,關照也越來越充足。進入五月份外界環境更好,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只是水裡面的水草長得快,裡面的細菌病菌繁殖的也比較快。如果沒有定期做好消毒處理,水體質量變壞,或者養殖的魚受到機械損傷,在這樣的環境中就很容易導致病菌爆發,從而引發魚類死亡。



以前養魚的都說魚有三病“爛腮,赤皮,細菌性腸炎”,現在魚有新的三病“爛腮,赤皮,細菌性肝膽綜合症”。通常情況,這三種病都是同時發生的。

爛鰓主要表現為腮部腐爛,腮蓋出現透明圓圈,我們叫做“開天窗”。魚愛在池邊繞圈,反應遲鈍。


赤皮主要表現為魚腹部鱗片脫落,腹部沒有彈性。

腸炎表現為腹部膨脹,肝膽變色,腸子裡粘液比較多。


如何預防

通常在乾塘的時候,需要每畝投撒100公斤的生石灰在池塘進行消毒處理。拋灑石灰兩三天後再把周圍的泥土跟石灰翻一遍,讓泥巴跟生石灰混合,這樣可以起到充分殺菌的作用。

放水養魚以後,至少做到一個月1-2次消毒處理。可以使用10-20公斤左右的生石灰化成水後全塘潑灑,也可以用漂白粉或者聚維酮碘溶液進行消毒。平常給魚餵食的時候可以適當加點“三黃粉”用來預防疾病。

出現病症後,應該立馬著手對水體進行殺菌消毒。如果可以看到水體明顯變壞,應考慮換水後投撒底改顆粒和乳酸菌溶液來改善水體質量。

出現爛鰓、赤皮、細菌性腸炎病症後,可以使用每畝每米水深650克漂白粉全塘消毒,也可以用聚維酮碘進行殺菌消毒。殺菌時間連續三天。在餌料里加入恩諾沙星、維生素C、三黃粉攪拌後一起投餵。也可以用參舒康、魚肝寶和維生素C一起投餵,連續4-5天。

以上資料供大家參考。如果有不妥的請大家指出一起交流。

我來自於洞庭湖區,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結交為朋友。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非常感謝你能夠對我文章點贊、評論、轉發。

洞庭清水塘

“赤皮病”原體為熒光假單胞菌。(1)熒光假單胞菌是條件致病菌, 只有當魚體受機械損傷、凍傷或體表被寄生蟲寄 生而受損時,病原菌才能乘虛而入,引起發病;(2) 我國各養魚地區,一年四季都有流行病學,尤其 是在捕撈、運輸後,及北方在越冬後,最易暴發 此病;(3)草魚、青魚、鯉魚、鯽魚、團頭魴等 多種淡水魚均可患此病 。看圖下症狀就是赤皮病的魚


【赤皮病症狀】(1)病魚體表出血發炎,鱗片脫落, 尤其是魚體兩側及腹部為明顯;(2)鰭的基部或 整個鰭充血,鰭的末端腐爛,常爛去一段。鰭條 間的軟組織也常被破壞使鰭條裡掃帚狀,稱為“蛀 鰭”;(3)魚的上、下頜及鰓蓋也充血發炎,鰓 蓋內表面有時也有“開天窗”現象。

“爛腮病”也是一種細菌性疾病,爛腮病原體為柱狀黃桿菌。該病危害各種淡水魚,從魚種至 成魚均可受感染。該病一般在水溫15℃以上時開 始發生,在15~35℃範圍內,水溫越高越易暴發 流行病學,致死時間也越短。

【爛腮病症狀】(1)病魚體色發黑,遊動緩慢,反 應遲鈍,離群獨遊;(2)鰓絲上常有汙泥和雜物 碎屑,有時在鰓瓣上可見出血斑點;(3)病魚嚴 重時,鰓蓋內表面的皮膚往往充血發炎,中間部 分常糜爛形成“開天窗”;(4)嚴重時,鰓小片 壞死脫落,鰓絲末端缺損,鰓絲軟骨外露。請 看圖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