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秉承百年傳統,擁抱世界人才

引子:在第五屆國際學科交叉論壇開幕式上,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做了名為“秉承百年傳統 擁抱世界人才”的演講,指出當今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大學與大學之間的競爭,說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好與壞、強與弱,從大的層面來講,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從小的層面來講,決定了一所學校辦的好壞。

正文

一、從世界到中國——歸來正當其時

錢學森先生那代中國人,致力於中國的“兩彈一星”事業,用他們的努力為中華民族爭取了發展的基本保障。我們這一代人則參與了中國從貧窮向富裕的轉變過程。我希望大家能夠把愛國之心、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把自己的夢想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秉承百年傳統,擁抱世界人才

中,在實現自己夢想的同時,也參與中國夢的實現。

中國GDP總量超過80萬億元,佔世界經濟的比重15%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中國的科研投入已達3770億美元,僅低於美國,且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長,可能在未來2到3年內,中國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就要排名世界第一了。

我一直認為院士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提攜後學、培養年輕人,即使當選了院士,也絕不能以“家長”的身份自居,因為在學術上是不能允許有“學霸”存在的。不管有什麼樣的頭銜,甚至獲得諾貝爾獎,那隻能說明你在某一方向某一問題上做得比別人好一點而已,沒有哪一個人能保證自己永遠在那個領域比別人強。

二、從優秀到卓越——圓夢適得其勢

武漢大學的百年曆史始終與民族命運同步,從誕生之日起就向著世界一流的卓越夢想在努力。武漢大學從誕生之日起,目的就是為國家培養人才,所以武漢大學的歷史也是吸引和培養人才的歷史。大家如果有機會去參觀珞珈山“十八棟”,就知道,“十八棟”就是當年學校為了吸引一流人才在珞珈山上修建的高級別墅群。

在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的人才引進基金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簽約金額已經達到3億多,我希望再過幾個月我能見到5個億。我算過,如果能有5個億

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秉承百年傳統,擁抱世界人才

,就能夠為武漢大學的人才引進工作奠定非常堅實的基礎。

2017年,在國家傑青的本科畢業院校裡武漢大學排全國第二,僅次於北京大學;在國家優青的本科畢業院校裡面,武漢大學排名也是第二,僅次於中國科技大學;在國家優青的博士畢業院校裡,武漢大學排名第四。這個數據令我比較吃驚,比我期望的要好很多。

三、從人才到帥才——立業恰逢其會

我說了什麼叫“精品辦學”,“小而精”,“小”不是追求,“小”往往是伴隨現象,科大為什麼搞得這麼小呢,因為科大追求精。所以我到武漢大學來以後,也主張一定要形成

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秉承百年傳統,擁抱世界人才

正確的人才觀,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提升人才隊伍競爭水平。

我記得去年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的一個青年千人計劃獲得者給我打電話,說他的實驗平臺不能用。我半夜給該學院院長打電話,我說:“院長你不用講原因,原因有各種各樣的,我只有一個要求,你儘快把儀器和平臺對青年千人計劃獲得者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