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國庫追債,魏東亭為何寧死不願向康熙說明欠債實情?

YOYO小魚

說魏東亭就不能不說他的原型曹寅,曹寅是康熙奶媽的兒子。因這層關係曹寅得以成為少年康熙的伴讀,後來順理成章的成為康熙帝的近侍。曹寅的父親在江寧織造任上病逝以後,康熙特旨曹寅調任江寧織造。曹寅在調任南京之後,更得皇帝寵信,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都駐蹕在曹寅家中,可謂是一個臣子至高無上的榮譽。

而且這六次南巡,五次都是由曹寅負責接駕,其中有一次是在蘇州,故而沒有住在曹家。接駕皇帝,這遠遠超出了江寧織造的職權範圍。由此可見,在康熙的心目中,曹寅的地位是遠遠超過地方的那些督撫的。這讓曹家在江南一時間風光無兩,可謂烈火烹油,鮮花著錦。

康熙駐蹕,曹寅怎敢怠慢,自然是使出來吃奶的勁侍候自己的主子。可是曹寅畢竟俸銀有限,自然難以應對如此龐大的開支,於是他便在自己經手的織造局和巡鹽御史任上挪用官銀,造成了巨大的虧空,這就為曹家的敗落埋下了伏筆。

曹寅的孫子曹雪芹就把康熙巡幸的這段歷史以“元春省親”的形式寫進了《紅樓夢》裡,這也讓我們得以一窺康熙南巡時的盛況。以元春省親來看,賈家單是準備省親的別院就花了近一年的時間,銀子更是如流水一般。

到康熙四十八年,時任兩江總督噶禮就上密摺參奏曹寅,理由是曹寅虧欠兩淮鹽課銀三百萬兩。而曹寅的俸銀一年還不到一萬兩,其虧欠之數竟達俸銀的三百倍以上。等到了康熙五十四年,又查出來曹寅虧欠織造局銀三十七萬三千兩,加上之前所欠的三百萬兩,曹寅虧空近三百四十萬兩。考慮到曹寅是自己的家人,康熙沒有批准噶禮等人的彈劾,而是私下告誡曹寅,令他務必填上虧空。

但虧空巨大,曹寅有心無力,虧空一直拖到了曹寅的子孫身上。而等到雍正帝繼位以後,大力推行新政,全力追繳虧空,曹家自然首當其衝 ,曹寅的嗣子曹頫終因經濟虧空、騷擾驛站、轉移財產等罪被革職抄家。曹家迅速敗亡,曹雪芹就是在這種生長環境中長大。

回到魏東亭身上,他的虧空多半是由康熙引起,他為何不找康熙帝擺平此事呢,而是選擇魂歸故土呢?最重要的原因實際上是因為魏東亭跟隨康熙戎馬一生,他是最瞭解康熙的習慣秉性的,他知道一旦自己先開頭向康熙求助,那麼和自己差不多的老同志自然是蜂擁而上。康熙的處境,魏東亭是清楚地,他怎麼忍心康熙帝拿出自己的體己銀子來給自己還賬呢?

其次,魏東亭作為康熙的心腹,皇帝四次駐蹕本身已經是莫大的恩榮,想必這也是魏東亭今生最感驕傲的一件事。卻不想胤禛打頭,從王孫開始追繳虧空。魏家虧空巨大,雖然多是因康熙所積欠,但那終究是自己的一份心意,魏東亭怎麼好意思向康熙要錢呢。

最後,魏東亭持家無方,兒孫多是些膏粱子弟,只知道娶姨太太和喝花酒。虧空細查下去,魏家還不知道要落一個什麼名聲。

魏東亭想了各種辦法,都無法延期,於是他選擇自盡。因為他知道以康熙的仁德之心,自己虧欠的這份銀子肯定會被減免,那個時候自己的子孫也不會為難。於是他做出了自己最後的選擇。

以上。


逆流時代

封建時代政治的生存法則,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殘酷。哪怕你是跟當今天子幾十年交情的玩伴、幹臣……稍微處理不當,這可不只是掉腦袋那麼簡單,是可能滿門抄斬、誅九族的。

很簡單,就四個字:聖意難測,稍微擴展一點:伴君如伴虎。

我們來分析康熙晚年國庫追債的大背景,康熙做了60年皇帝,到了晚年雖然不能用昏聵來形容,那也是差不多了,把國庫造的也差不多了,只能想法子把這些饑荒給補上,但是這些饑荒到底怎麼造成的?誰敢去跟他老人家去掰扯,一句“欺君”,你就腦袋搬家了。

但這事兒還得幹,為什麼選擇老四胤禛,是因為這就是個得罪人的差使,只能靠這個面冷如冰、堅持原則的雍親王來,如果真換了那個到處裝好人、交朋友的八爺,估計大清朝都不用等雍正即位,就差不多了。所以康熙臨終選擇胤禛,其實也是挺明智的。

再說回魏東亭,作為臣子(清朝時都自稱奴才),你即便有千般道理,那到了康熙和胤禛面前,也就只有一個詞:大局。為什麼那麼些個王族荀貴都頂著魏東亭出頭,就是因為第一他家拉的饑荒最多(誰讓他是康熙最信任的大臣,也封在南京做督撫呢),第二老魏頭跟康熙有交情,第三魏家的饑荒也確實委屈……都憋著壞呢,胤禛要是不辦魏東亭,那接下來所有人就都有章程了。

看明白了,這方方面面的勢力,都在把魏老頭往火上烤呢……

魏老頭也是官場廝混了幾十年,他能看不清這中間的貓膩兒?!端的是左右為難,據實稟報吧,也分兩種情況,一個是胤禛認,收拾國庫的這事兒那就打頭就泡了湯了;如果胤禛不認,那勢必鬧騰到康熙面前去,一個是揭當朝萬歲的醜,再一個康熙要不認呢?後果可不是掉腦袋那麼簡單……那要是咬牙認下來,好歹魏東亭也算是比較清廉,也沒見他兒子有多大出息,這麼大一堆債務扛在頭上,估計得換到乾隆朝也還不清。

得嘞,好歹魏東亭還有另外一手,那就是人死債消、禍不及兒孫。好歹自己也是風燭殘年,就此心一橫、眼一閉,臨終再上個認罪的摺子,這至少把康熙的顏面、胤禛的使命和自己家的兒女前途給保全了。

人自殺了(不是被逼死),也算是給之前的欠債有個交代,至少沒有把康熙年輕時乾的那些荒唐事給卷出來(後頭那些人都等著這種撕逼了);

再一個後頭那些欠債的,也能看得出,四爺這次是玩真的,要麼還錢,要麼換命,你怎麼選?

政治,太殘酷。


搬不動的小強

主要原因就是說了也沒用!

作為跟隨康熙征戰幾十年也效立幾十年的老臣,魏東亭不可能不知道當時朝廷所遇到的經濟問題和各種政治隱患,當時朝廷上下拖欠國庫欠款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從江蘇鬧水災,國庫卻拿不出錢的情況來看,一場針對官場現狀的改革是勢不可免的,作為幾十年的老臣,魏東亭自然也知道這個結果,所以這一天早晚要來。

也正因為自己跟隨康熙幾十年,魏東亭自然也會知道康熙既然下了這個決定,以及當時國家的情況,這個改革是必然要貫徹到底的,光憑這幾十年的功勞,或者君臣之情,根本阻擋不了這場改革的進行。



或者有人認為,魏東亭的借款是有情可原,再加上幾十年的感情,康熙為什麼不減免魏東亭的欠款呢?這就涉及到了一個現實問題,論功勞或者感情,朝廷裡不止一個魏東亭,論借錢的原因,有情可原的也不只魏東亭一個,如果赦免魏東亭,那其他有情可原的人是不是也要破例,那範圍又是多少?這個口子,如果一開那就完全控制不住了,事實上四爺在清理國庫欠款時,故意禁止十三爺到府上做客,考慮的也是這一層原因,今天可以為這個人說情,那以後是不是可以給更多的人說情,作為老臣的魏東亭自然也清楚這個利害關係,當初他像十三爺求助時,他也許還抱著一絲希望,但十三爺吃了閉門羹時,他自然也意識到了這個結果,所以他只能一死了之。

因為在官場中,沒有多少官員的會輕易去死,這種方式是不敢輕易效仿的,所以他一死,康熙動了惻隱之心,赦免了他們家的債務,可這個尺度不會再放寬了,因為很難有第二個官員也去效仿魏東亭,跟隨康熙幾十年,相信魏東亭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才會跟十三爺說,自己還有最後一個方法,就是以自己一人之死地來獲得全家族的平安。


遼寧資深球迷

歷史上並沒有魏東亭,這裡只討論《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裡的故事。

有些事你和個稀泥就能過去;有些事你得做的差不多才能交差;有些事你必須保質保量地完成,不然就會挨辦。不懂這些,就可能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追繳國庫欠款,屬於哪種呢?無疑屬於第三種。黃河發大水,朝廷都拿不出賑災的銀子。事後康熙召集張廷玉、佟國維等人說

〖災民們沒房子住,他們可以睡在路邊。沒飯吃,他們就要造反〗

反正幹餓著肯定是死,造反還有點活下去的希望,不如鋌而走險,這樣就可能掀翻大清江山。

康熙以一個郡王的爵位為獎勵,並且派了鐵面無私的四阿哥胤禛辦理此事。胤禛還頂住壓力,百官敬酒誰也不喝。

這一系列的兆頭都表明,國庫欠款是非還不可的,康熙是下了大決心整治的。但是欠那麼多銀子,還是還不了的。

所以魏東亭用了各種法子,比如跟百官一起鬧,比如讓胤祥說情,都沒什麼用,他就絕望了。

他為什麼不找康熙說這銀子都是接駕你花的,當年我跟你除鰲拜,平三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看在我忠心耿耿為你賣了大半輩子命的份上,你就幫幫我吧呢?

因為,先不說康熙念不念舊情,就算康熙很念舊情,現在又用不著你了,你這點舊情跟他的大清江山比起來,又算的了什麼呢?

借的著國庫欠款的大臣誰還沒點汗馬功勞?比如敞懷罵田文靜的那位。你說你是給皇上花的,我就不能找出理由說也是給皇上花的了?放過了魏東亭,別人就有了口實賴著不交。這樣國庫沒錢,江山不穩。

甚至而言,康熙都有可能拿魏東亭開刀:看到了吧,跟我這麼多年的老兄弟,還不了欠款我都辦,你們掂量掂量自己吧。後來確實就把十阿哥圈禁半年,殺雞儆猴了。魏東亭的原型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魏東亭身上也抄個家,魏家也來個”家亡血史”(賈、王、薛、史),是很有可能的。當時的魏東亭,其實非常危險。

魏東亭憑多年摸爬滾打的經驗察覺到了這點,果斷自縊。他一死,康熙肯定會對這位為保扶自己皇位九死一生的老兄弟充滿愧疚。更重要的是,康熙有了照顧他的理由:

不還欠款,我的老兄弟都只能一死了之,你們想想自己算老幾吧。但朕還是重情重義的,不僅免了他的欠款,還要播銀子撫卹他的家人。你們要想像他們一樣不還欠款,我歡迎;只要你們肯像他一樣,找棵歪脖子樹一吊

關鍵是,誰會為了那幾千幾萬兩銀子,就捨得大官不作去自縊呢,魏東亭的可仿效性很小。

他用自己一命既幫了康熙,也保全了自己的家族。《雍正王朝》裡有不少這樣的狠人,關鍵時刻為了家族,視自己性命如草芥。


待我施為地煞變

鐵面無私、手段毒辣的四王爺胤禛追比欠款,多狠的手段都用了,但即使這樣卻推行不下去,為什麼?因為大家都在觀望,人人都有欠,憑什麼我先還,而且還有太子、親王、重臣也欠了,他們都希望四爺的政策推不下去,最後不了了之,如果四爺不能擒賊先擒王,追比欠款最終將不了了之。

魏東亭本是節儉之人,他借錢完全是為了康熙下江南的花費,說出來就是康熙間接欠國庫的錢,如果魏東亭明說出來,那麼最高統治者康熙就成了臣民眼中虧欠國庫的始作誦者。這既有損康熙的形象,又讓雍正的工作做不下去。


魏東亭是多年老臣,他當然知道其中的厲害關係,所以寧死也不願說明欠款原因。雖然康熙最後用內庫的錢補貼了魏東亭的欠款,主動說明了原因,但這與魏東亭事前說出來效果明顯不同。這就是帝王心術,我主動說那是英明,被你先說了,皇帝就沒了誠信。


華哥雜談

如果對於當時的歷史不瞭解的人,去談這個問題還不一定能讓他們通俗易懂,所以我們就從職場的角度來談。



如果把康熙當成大BOSS,那麼魏東亮就是公司的元老,是公司的中高層領導,又是大老闆的死黨,當公司出現危機,而且自己又致身其中時,應該要學習如何正確的表態和行動。


不能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想法。因為本身的身份和角色特殊,大老闆對自己的處理方式,將決定了他對其他中高層的處理決策,如果說這一關被人授之以柄,那麼大老闆肯定無法開展工作,這個時候就成了大老闆的絆腳石。

要有大局意識,要懂得換位思考,去抓住大老闆和其他人的心理。然後作出犧牲,這個犧牲可以是經濟上,的職位上的,股權上的,收入上的,也可以是不得己的萬全之策,魏東亭的死就屬於最後一種,以一人保全了大老闆的決策需要,也給自己家族留下希望,不致於被大老闆一鍋端了。



所以說無論在什麼樣的職場,都需要智慧,而且層次越高,做事越費神費腦,一線員工要拼執行力,中層領導拼戰術,公司的中高層就是拼戰略了,得失都是大動作和大起落,從這一點來講魏東亭的做法是很明智的。


嶺南觀察

魏東亭不能、不願、不敢向康熙說明欠債實情

一、於理,魏東亭不能向康熙說明欠債實情

1,皇帝是個高危職業,這個位置不好坐啊!都說康熙盛世,天下太平,可當時各省報上來的層層數字都是假的,土地一年年減少,稅收一年年遞減,京城裡的官不到國庫借銀子反倒不合時宜,人太多了,事就變的難辦,這麼多阿哥皇子,就沒有一個願意承擔追款的差事。如果魏東亭向康熙說明欠債實情,勢必影響到康熙整頓吏治,改革弊政;因為,欠款實情與康熙有關聯。

2,追繳戶部欠款之前,康熙點名要雍正做孤臣,一個心中只有兩頭,上頭是皇帝,下頭是百姓的真正的孤臣!如果魏東亭向康熙說明欠債實情,康熙會不會幫先暫且不論,應不應該幫倒是個大問題,幫的話就是徇私情,那麼雍正這個孤臣還怎麼做下去?追繳戶部欠款這個差事還要不要繼續辦?

3,君為臣綱,這種以等級名分教化社會的觀點被稱作“天理”,所以,魏東亭無論身份地位如何,他都應該依正理盡本分,無條件的服從康熙的聖旨:十日之內,歸還所借戶部所有欠款!

二、於情,魏東亭不願向康熙說明欠債實情

1,魏東亭不僅是康熙皇帝的發小、侍讀書童,而且還是帝師魏承謨的親兒子。他在自盡前的奏摺中寫道:“臣仰沐天恩近五十年,而奉職未能建尺寸之功,溺職反遺君父夙夕之憂,使以東嶽之高,不及皇上待臣之恩高;東海之深......魏東亭心中雖然滿是悔意,但也只能徒生悲涼,亦或是繁華落儘儘嘆息,他不願康熙因為自己的過錯而操心憂慮。

2,其實,魏東亭這麼做亦是在盡忠,自己非但沒有讓康熙徇私情,為自己網開一面,反而是一人做事一人當,主動承擔欠款未還的罪名,為雍正追繳戶部欠款立威。

三、於己,魏東亭不敢向康熙說明欠債實情

1,雖然魏東亭的欠款與康熙有關,因為康熙南巡之時有兩次住在魏東亭家裡,魏家為此耗費何止百萬之巨,但是,魏東亭受恩深重,借皇帝南巡之時略盡孝心,也是天理人情所至;而他的欠款完全是其不善持家,兒孫子嗣窮奢極欲的緣故;所以,魏東亭沒有理由讓康熙為自己買單。

2,康熙任命冷麵王胤禛追繳戶部欠款時,就已經暗示自己不會為任何人徇私情,甚至包括自己的兒子。所以,眾皇子尚且不敢以父子之情,宗室同體的理由來要求康熙徇私情,魏東亭雖為康熙近臣,又豈敢恃寵而驕,向康熙求賞一個天大的面子呢?


劇評道長

《雍正王朝》裡,康熙時期國庫存銀缺乏,一場黃河劫難打的朝廷措手不及,也因而康熙也認識到了,吏治糜爛到了頂點,各級官員紛繁向朝廷乞貸,不乞貸不糜爛的反而被視為異類。因而也才出了這麼件好笑的事,當朝老狀元為了和眾官員一樣,竟向國庫接了一兩銀子,因而康熙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



讓“冷麵王”四爺操持國庫追債的事, 記得存眷哦 魏東亭算是康熙小夥伴了,也欠了幾十萬兩銀子,年老的魏東亭有力歸還,又加上四爺每天逼債,竟將這為老臣,逼的吊頸他殺了,但是魏東亭本不應遭此運氣的,他之前家景還算富有,但是在他任兩江總督時,康熙幾回南下,一切破費滿是他出的,天子的破費是不可估量的,因而魏東亭不只家裡的錢花的精光,



還欠了國庫很多銀子, 魏東亭 按理說他欠的債實則是康熙的債,那末為什麼在四爺清查時不說出來呢, 開始,下面說了這是天子的債,全國哪有臣子問天子索債的,魏東亭總不克不及跑到康熙那說:我的錢被萬歲花完了吧,這是君臣之道 記得存眷哦 其次假如他真這麼做了,康熙會怎樣看他,幫他還債是真的,但是康熙為認為他障礙國庫一般追債,還會寵任他嗎?而且也會獲咎擔任追債的四爺,即便魏東亭不為本人著想也應該為本人的子孫後代著想,因而他的他殺或許是比擬好的挑選了。



荊棟1991


65833246890

這個需要跟《康熙王朝》連接著看,前因在康熙王朝,魏東亭是康熙的紅人,後被認命封疆大吏,康熙南巡幾次住在魏東亭家,康熙跟魏東亭很親近的,魏東亭為了他的主子也是一心一意肝腦塗地。至於魏東亭被逼無奈,也只是找了老十三說情,而沒有去求皇上,原因有二,分析如下:第一,忠君思想,一輩子都在為康熙奮戰的魏東亭,已經垂垂老矣,就要壽終正寢,功德圓滿了,為了一世的名譽,他也不會去求康熙,而鬧得晚節不保,在魏眼裡,能給康熙分擔一些事情是無上的榮耀,所以他寧肯坑死自己也不去跟康熙訴苦。第二,自古皇帝多薄情,沒有哪個皇帝坐上龍椅還那麼兒女情長優柔寡斷的,很少有皇帝那樣,盛世明君肯定更不會那樣。臣子作用結束,就該回家養老了,有問題也得自己解決,豈能啥事兒都找皇帝的。這就是為什麼魏東亭都死掉了,皇帝也就是改變了催繳庫銀的方式,卻沒有追究田文靜的責任,更不會去為難四阿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