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都需要準備哪些東西?

jingjing2013

如果您孩子所上的幼兒園沒有特殊要求的話,一般都需要準備這些東西。主要分為物質準備和能力準備兩大類。

首先是物質準備。

第一:換洗的衣物,天熱的時候只准備上衣褲子和襪子就行了,如果是天冷的時候就需要加上秋衣秋褲。保證孩子在幼兒園尿床或者玩水打溼衣服時更換。有的幼兒園也會要求幼兒帶一雙室內鞋。


第二:要在孩子幼兒園的被子被套和枕頭上縫上孩子的姓名,或者現在有那種姓名貼也是很方便的。還有就是孩子的書包上也要有姓名。

接下來就是能力準備。

第一:語言表達能力。再上幼兒園之前一定要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什麼需要幫助的能夠找老師尋求幫助,能夠表述清楚自己的需要。

第二:自我服務能力。在上幼兒園之前還要讓孩子具有自我服務能力。比如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脫衣物,自己吃飯,學會自己擦屁股,保持自身自身整潔。


第三:人際交往能力。一定要引導孩子敢於與人交流,樂意結交新的朋友。三年的幼兒園生活沒有好夥伴一起玩耍怎麼行呢?並且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對孩子以後的生活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大概就是這麼多了,如果有什麼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導,不吝賜教。


李夢龍

孩子到了入園的年齡,大多父母都會先打聽該給孩子準備哪些要用的物品,其實大可不必,因為好多幼兒園在家長報名之後,會有一個新生家長會,家長會上老師會告知家長需要為孩子準備什麼物品。即使沒有這樣的家長會,當前人們的物質生活這麼豐富,入園前的物品準備現買都來得及。

但是有一些準備是必須的,卻是大多數父母常常忽略的。

23歲的苗苗老師是今年剛進幼兒園的新老師,接的是小班的孩子,有一天新生吃飯時,李園長去查班,看到苗苗老師正坐端著碗坐在一位小朋友面前教他怎麼嚼飯,很少看到嚼飯還需要教的。李園長走過去問了一下情況,苗苗老師說,給這位小朋友喂上飯以後,他不嚼也不咽,放在嘴裡鼓鼓地一嘴巴,讓他嚼一嚼,嘴巴就動一動,過半天再看,仍然鼓鼓地一嘴巴,讓他張開嘴看看,飯原樣還在嘴裡,所以就猜想這個小朋友可能是不會嚼飯,所以就讓他看自己的口型教他嚼飯。後來在與家長的溝通中瞭解到,這個小朋友在家裡吃飯以流食和糊狀食物為主,基本沒吃過硬飯,確實不太會嚼飯。這讓班級老師非常震驚。之後每到吃飯時,必須拿出一個老師專門訓練這個小朋友怎麼吃飯,從而減少了對其他孩子的照顧時間。

孩子在家庭中養成的這種不良飲食方式,不僅給老師在班級管理中帶來諸多不便,也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因此孩子入園前,做好以下這些準備比物質準備更重要:

1、讓孩子對要去的幼兒園充滿嚮往

現在的幼兒園一般都提前報名,報名後基本對要去的幼兒園就定下了,家長可以利用報名後開學前的時間多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看看,告訴孩子這就是他將來要去的幼兒園,因為大多數幼兒園是禁止外人隨意進入的,所以可以讓孩子在外面看看幼兒園的小朋友做操、玩玩具、做遊戲等活動。告訴孩子,現在我們還不能到幼兒園裡玩,再過一段時間(也可以給孩子一個具體時間,如一個月、120天等,讓孩子數著日子充滿期待)我們就是這個幼兒園裡的正式小朋友了,就可以進去和這些哥哥姐姐還有好多小朋友一起玩了。

一般情況上,正規的幼兒園也會安排一至兩天的時間,讓報名的小朋友提前入園熟悉環境,熟悉老師,寶爸寶媽們可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2、讓孩子擁有必要的自理能力

這些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吃飯、自己大小便、自己穿簡單的衣服和鞋子等。

每年的入園新生好多愁吃飯,有的孩子不吃飯,哭著找媽媽;有的孩子看到幼兒園的伙食和家裡不一樣就不喜歡吃;有的孩子在家中長期成人餵飯,來到幼兒園也只會坐著等老師喂。

也經常有些家長反映孩子在幼兒園從來不大便,都要回家後再大便,因為平時在家裡都有大人提醒,然後跟著擦屁股,在幼兒園那麼多小朋友,老師不可能每個小朋友都提醒去大便,也不可能都跟著去擦屁股。有的孩子沒有提醒,就不知道要大便,有的孩子不好意思讓老師給擦屁股,所以就憋回家了。

3.讓孩子有要求時主動跟老師說

告訴孩子,到了幼兒園就不是爸爸媽媽照顧他了,是老師在照顧他,如果什麼要求一定要跟老師說。比如,身體不舒服時、想喝水時、要大小便時,都要告訴老師。新生入園後的幾周,孩子因為和老師不熟悉而不願交流,拉、尿在褲子裡的現象比較多。家長也可以在家裡先給孩子養成這樣主動與成長交流的習慣,讓孩子想去大小便時知道告訴家長,到了幼兒園知道告訴老師。在幼兒園,孩子提出要去大小便,一般都會有一位老師帶孩子去廁所,因為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普通較差需要老師幫助,同時也是為了保證孩子在廁所的安全。

做好了以上準備,家長就可以放心地送孩子上幼兒園了,至於入園所需要的物品,那是用錢很快就能解決的事。


飛飛教育

1

準備一個寶寶書包

剛入園的寶寶,為了增加孩子的上學興趣,寶爸寶媽們可以給寶寶買一個大小適合他背,而且是寶寶喜歡的卡通書包,裡面裝一些寶寶生活用品,讓寶寶即便在幼兒園也不會因為沒有自己熟悉的物品而感到不安。

2

準備2-3條寶寶褲子,一個寶寶外套

寶寶初上幼兒園很容易發生尿褲子的狀況,如果寶媽不想一天3趟的跑去幼兒園送乾淨褲子的話,一定要在寶寶的小書包裡放2-3條換洗的褲子,以便在寶寶尿溼的情況下,老師給及時換上。為了以防萬一也可以在揹包裡多放一個外套,有備無患嘛。

3

準備一個寶寶用的水壺

寶寶去了幼兒園會認生,會哭鬧的不肯吃飯不肯喝水,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給準備一個寶寶水壺,方便孩子多喝水,防止上火。最好在水壺上面寫上寶寶的名字,以免和別人的水壺混淆了。

4

不要給寶寶帶零食去幼兒園

孩子上幼兒園就是要鍛鍊孩子適應集體生活,學習自理自律。父母千萬不要怕孩子在幼兒園會吃不飽飯就給帶一堆零食,這樣更容易造成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生活,厭食挑食的毛病。

注意事項

寶寶上幼兒園以後,最好每天跟孩子的老師交流一下孩子發展的情況。


Pa在牆上等紅杏


哈哈,你算問對人了。

首先要看你是上公立幼兒園還是私立幼兒園。

公立幼兒園一般需要自己準備被褥這些,私立則大多統一購買。

我家上的是私立幼兒園,但第一個月是試園,所以自己準備被褥。

我家熊孩子,昨天第一天上幼兒園,東西都是我為她準備的,按照老師的要求一一準備。

第一:物品

枕頭,被子,褥子(按照學校床的尺寸準備),兩套換洗的外褲,內褲,上衣。吃飯用的圍兜,一雙鞋子和一雙拖鞋。一件睡衣。頭繩(我自己加進去的老師沒要求),一個她最喜歡的小猴毛絨玩具(也是我自己加進去的,陪她午睡的,希望她不會那麼想家)。

第二:心裡

物品都好準備,最需要準備的是心裡,要提前給孩子描述一下幼兒園的生活(要實事求是,不要只是美化幼兒園,這樣孩子去了不會落差很大)。要有意培養他自己上廁所,吃飯,睡覺等等。還有就是一直照看孩子的家長也要有心裡準備,不要突然一下很失落(我就是這樣,第一天一直在擔心孩子這孩子那的弄得吃不好睡不好)尤其是老人更要做好心裡準備。

希望對你有幫助。


熊孩子你要上天呀

讀幼兒園其實也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麻煩,可能家長們會很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孩子會出現哪些事情,等等,搞得家長側夜難眠!讀幼兒園需要準備的材料有 :家庭戶口本、接種證。給孩子買上一個書包,學習用品,不過幼兒園應該用不上,還要準備飯盒和水杯等日常生活用品,就像孩子要出去來一個一日遊那種感覺,自然就會知道帶上什麼了,然後就是帶上一些應該繳納的費用。還有就是家長在送去幼兒園的時候,自己要做好心理準備,孩子剛去肯定會哭,這個時候你可要忍心撒手了,不讓孩子就始終不能獨立,那你家長也永無寧日,完全不能放手了,孩子也有成長的過程!還有就是家長們,你們要在孩子開學的前幾天請好假,讓孩子一下子離開自己或者父母一下子離開自己,都會不適應,所以都要循序漸進,讓孩子結識一些朋友,熟悉新的環境,孩子們才會有熟悉感、安全感,沒有孤獨感!





品味LIVE1314

每個幼兒園的要求都不一樣,一般幼兒園會有水杯。書包在幼兒園基本用不上,只有春秋遊、或有家庭溝通冊要寫才會用,有的學校也會發,包括統一的睡覺的3件套(被子、被套、枕頭)。

如果這些都培訓齊全的話,在我看來,只要準備兩大項:

書包內準備衣褲襪鞋1-2套,防止尿溼更換。

這裡有個前提是暑假已經鍛鍊了孩子自己如廁、穿衣換鞋的準備,再不行家長得告訴孩子尿溼了舉手告訴老師,請老師更換。

建議教孩子自己完成,即使老師很忙,不能很快速的幫忙時,孩子自己也能慢慢的更換,總比早上溼了晚上接孩子時衣服還潮來得好些,孩子也不會因為長時間穿潮溼的衣服受涼感冒。

姓名貼。建議初期帶有照片的姓名貼,貼、縫或熨燙在園服、毛巾、被子、櫃子椅子、水杯等私有物品上。剛入學,老師也不能很快的叫出孩子的名字,有個照片識別會方便很多。其他的再根據老師的要求準備蠟筆、畫畫本、被子被套等。


育兒微時光

我家上幼兒園的時候準備的東西比較豐富,我來梳理一下。

1、衣物。幼兒園要帶一套衣服在書包裡,所以多備幾套衣服。一定要方便穿和脫,不買釦子多的衣服,不買帽子帶繩子的衣服,不買繫鞋帶的鞋子,不買揹帶褲。我家雖然是男寶寶,為了老師能一眼找到,我給他買了紅色和粉色T恤。果然每次老師發視頻,一眼就能找到。

2、汗巾。多備幾條汗巾(5條包郵)。寶寶愛出汗,汗巾可以減少感冒。

3、名字貼。有些媽媽手巧,在寶貝衣服、被子都縫了名字,其實不用那麼麻煩,淘寶上都可以私人訂製,建議買那種縫上去的名字貼,那種貼上去的容易掉。要在寶貝的衣服、被褥、汗巾上都貼好名字。(汗巾的名字貼到裡面,你懂的)

4、照片。如果寶貝有小照片就不用再重新拍,(一定是近照),如果沒有的話可以用手機拍一張,淘寶沖洗出來。15塊錢一小袋。(1寸2寸都有)

5、被褥、水杯、書包一般幼兒園都會提供,報名的時候問清楚。

祝寶貝幼兒園生活開心快樂!


慧媽媽家庭教育


這個每個幼兒園不一樣,現在的大多數幼兒園都不用準備太多東西。

一般幼兒需要的水杯、毛巾、餐具幼兒園都有。

大概需要的有以下幾點:

1、被褥(有的幼兒園會發哦),大小要個幼兒園的小床一樣哦!大致尺寸都在150*90左右。

2、小拖鞋,午休上廁所時會用到

3、牙刷牙杯,這個根據幼兒園而定,有的幼兒園中午餐後會要求刷牙


4、備用衣服,以防幼兒尿褲或者灑水灑飯弄溼衣服

5、書包🎒,很多幼兒園會發書包

6、彩筆、橡皮泥、摺紙這些大多數幼兒園會提供,也有少數幼兒園沒有,需要家長買

7、照片,一寸的和生活照片

8、姓名標記,給寶寶的物品貼上名字

大致就這些,其它的可以問問學校老師!

養育寶寶無小事,希望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幼師菇涼

孩子上幼兒園需要準備的東西,無外乎就是:物品準備、生活習慣準備、心理準備。



物品準備

1、被褥。不管是公立還是私立園,基本上都會提供統一的被褥,有的是隻提供被褥套,需要自己準備被褥芯,家長們根據幼兒園提供的尺寸做芯兒就行。被子做兩床,薄厚各一個。

2、衣服。剛入園的孩子很容易弄髒衣服或者尿褲子現象,家長需要給孩子準備一套替換的衣服、褲子。衣服要求簡單方便,宜孩子穿脫的,不能帶繩子,不能帶配飾等。

3、揹包。主要是裝衣服用。有時候老師也會要求孩子帶繪本或者玩具到幼兒園給孩子們分享活動。


4、吸汗巾。有一次孩子幼兒園家長開放日體驗活動,陪孩子進行了戶外活動,活動下來熱了一身汗,特別是孩子,可容易著涼生病。吸汗巾很有必要,準備兩條替換。

5、玩具。準備一個孩子平時很喜歡的一個玩具或者毛絨娃娃帶幼兒園陪伴孩子,減緩孩子的分離焦慮。

生活習慣

1、自己吃飯

現在家庭基本上都是一個孩子,在家都是小少爺小公主角色,一家子都圍著他們轉,一張嘴都有人餵飯吃,自己吃飯很慢甚至不會自己吃飯。在幼兒園,每個孩子都需要自己吃飯,沒人會幫你,如果吃飯最慢,其他孩子都吃完了只剩一個,這個時候孩子會更加焦慮。

2、自主上廁所

提前鍛鍊孩子自己如廁,避免只顧著玩或者不好意思說而尿褲。


3、自主穿衣服

4、提前養成午睡的習慣

心理準備

1、多給孩子描述幼兒園,讓孩子幼兒園有個提前的印象,期待幼兒園。

2、可帶孩子多去幼兒園周邊或者有可能的話進園裡轉轉,在父母的陪伴下提前感受下新環境。減少入園後的焦慮。

3、多給孩子看一些幼兒園相關的繪本或者是動畫。


4、我家孩子也做了入園前準備,當時是定了半年的巧虎,以她喜歡的巧虎來引導她喜歡憧憬幼兒園。再加上各種幼兒園相關繪本的介入。入園時情況還不錯,只有第三天早上送的時候哭了,當時交給老師後我就轉身走了,後來老師反饋說進教室就不哭了,一切正常玩耍。


我不是佛系媽媽

1.物質方面。

跟幼兒園提前溝通吧,開學前老師都會通知大家需要準備什麼物品。哪些物品幼兒園統一購買,哪些需要自己購買,包括被褥,餐具,水杯,毛巾,拖鞋,坐墊,書包,姓名貼等等。每天上學都要給寶寶帶兩條備用的褲子,切記。


2.精神方面。全家人都要為幼兒入園做好心理準備,提前適應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培養孩子穿衣吃飯,大小便等基本生活技能,帶孩子去幼兒園玩,熟悉環境。

平時聊天時有意無意地提起“寶寶長成大孩子了,要去幼兒園了”之類的話題。輕鬆愉快地跟寶寶談論到了幼兒園之後會遇到的各種有趣的事情,以及各種規矩約束等。讓寶寶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全家以期待的心情面對即將到來的改變。

父母多看點書,做好心理建設。自己心情放輕鬆了,一切都可以從容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