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上海市浦東新區孫橋鎮名字的由來,孫橋人都不知道的故事。

2-4上海市浦東新區孫橋鎮名字的由來,孫橋人都不知道的故事。

在現在的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鎮中南部,橫沔港與新娘子港交界處,有一曾經非常繁華的小鎮——孫小橋鎮,又稱橋頭鎮。地方不大,但來歷很不簡單。,至於現在的孫橋鄉的前稱——孫小橋鄉、孫橋公社、孫橋鎮鎮的名稱都是由此鎮名而來的。,

孫小橋名字的來歷,一說鎮內有黃龍港、新娘子港貫穿東西,橫沔港縱貫南北,其他小河浜星羅棋佈,小鎮上有孫氏建成三座石橋,其中一座跨黃龍港的橋叫孫小橋。另有一說,當時有3條蛟龍經常在橋頭。當地的風水先生就大肆宣揚說,由孫氏建造的小橋處是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人住在此地會長壽,又會發大財,讀書人更易仕途飛黃騰達,於是人們開始在這裡聚居,開設商鋪也愈來愈多人丁也興旺起來。

2-4上海市浦東新區孫橋鎮名字的由來,孫橋人都不知道的故事。

清光緒二年(1876年),孫小橋由曹步詩、曹振幫等重修此橋建造風格別緻,沒有橋墩,也沒有欄杆和臺階,只用兩塊約一丈長、一尺寬的石板擱在兩頭的民居弄堂內,成為“橋從屋中過,水在家中流”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因橋的兩頭擱在民居弄堂內,南北兩側橋頭像廊橋一樣,只不過頭頂是和兩邊房屋共用的屋頂,所以南來北往的行人,就將孫小橋作為歇腳的地方,北橋頭面西的橫沔港有階梯水橋,橋邊石壁有栓船的環,水橋有一米多寬,可見當時水路運輸的繁忙和商業的興旺。橋北往東,東西有長約百米多的老街,兩側是毗鄰的商鋪和住戶。筆者小時候常到此處玩耍,也是人員興旺,繁華的。凡路經此處,總要駐足觀賞一番。20世紀70年代末,此橋改成水泥橋面,舊跡尚存,但已失去當年的風韻。

2-4上海市浦東新區孫橋鎮名字的由來,孫橋人都不知道的故事。

除孫小橋北側外,還有一座橫跨橫沔港的環慶石橋,由當地紳士曹步思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勸捐重建。從此,孫小橋有了東鎮和西鎮之分。1942年,上海線淪陷時期,日本侵略者在孫小橋強行修築一條封鎖線,並在鎮上設稽問所,嚴密檢查來往行人,稍有不慎,橫遭殺身之禍;日本鬼子還把村民頭顱掛在籬笆上,當地百姓受害無窮。新四軍浙東縱隊淞滬支隊(第五支隊)六中隊與之頑強鬥爭,於1944年拆除了這條封鎖線。

2-4上海市浦東新區孫橋鎮名字的由來,孫橋人都不知道的故事。

在清嘉靖十五年(1810年)前,孫小橋屬南匯縣。置川沙撫民廳後,鎮域一部分為川沙,一部分為南匯縣,成為兩縣公管之地。鎮處水陸交通要道,民宅集中,客商逐漸雲集,商業、手工業日益發展,小鎮日遂熱鬧。清末民國初期,孫小橋開始興盛。鎮西(橫沔港西浜)設有茶館、飯莊、圓作坊、理髮店、磚灰行、鄭氏醫室等;鎮東設有製鞋作坊、藥店、軋米廠、魚行鐵店、豆腐店和小雜攤等商家店鋪。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上海和豐紗廠設分廠在鎮北,名為和新紗廠,後改為軋米廠棉花加工廠、毛巾廠和上服十七廠等。鎮西原有猛將堂廟宇一座,曾為沔北小學所用(筆者就讀於此)。解放後,當地鄉政府設在小橋北一公里的樂安鎮,橋頭鎮逐漸冷落,現已看不出曾經有過的輝煌。但是孫小橋鎮的名字逐漸取代了樂安鎮成了整個鄉鎮的總稱,後演化為上海市孫小橋鄉,孫橋鄉,現在孫橋鄉劃歸張江鎮但老百姓依然沿用了孫橋鎮稱謂。上海市浦東新區住在孫橋鎮和附近的你們知道這些故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