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花後幼果樹為什麼要重施磷肥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花后幼果树为什么要重施磷肥

與廣大果農交往中,談到果樹花後幼果期施磷肥時,不少果農不以為然,忽視了磷元素的重要作用,只重視氮肥和鉀肥,導致果實的不良發育和生長,故而發生了多種生理性病害,直接影響到果品的質量與產量。

葫蘆島的桃農說,他們的桃子到後期果實裂的厲害,有的連桃核也裂開,還有落果、斷柄的現象更可怕,落的滿地是桃。鹽源的果農說他們的蘋果是偏頭,一邊大,一邊小。還有不少果園秋季二次開花,結些小蘋果,大量消耗了養分。河北深州的果農說他們的梨採收前落的十分嚴重,有的是黴心病,有的是果柄斷裂。其實果農反映的這些問題,基本屬於生理不抗逆引起的病害,都與花後幼果期不重視施磷和不全營養施肥有著密切的關係。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果品生產中最大的短板

大部分果農只知道磷元素是成花的肥,而不知道磷元素的第一作用是果實生長種子。磷是高效促進果實種子發育,提高幼果細胞分裂數量,也是果實的種子、果實生產細胞的核心燃燒發動機和產生細胞的孵化室。產生多少細胞,就要看發動機的能量大小。種子生長主要靠磷元素,種子產生4000萬個細胞,就能生產6—7兩重的果子,種子產生1000萬個細胞,就沒有生產大果的基礎,只能生產2—3兩小果子。

由於種子的不充實、不完整、不健壯,細胞數量少,後期遇到大肥大水,細胞數量不夠用,從而形成了生理結構的失衡,細胞不能抱團正常生長,果核不能起到正常的生產功能,必然造成裂果裂核,不裂才不正常。種子是果實的心臟,心臟弱,就會發生心黴病。心臟發育不正常,才會產生病果,病果遇到內外衝擊,自然落掉才叫正常。所以幼果期磷元素的供給才是種子發育的基礎,心臟健康的保證。動植物是同樣的道理,必須從“幼”做起,從心臟健康做起,有始才有終,果品生產也是如此。

在實際生產中,有部分果農也對磷元素有認識,幼果期也施磷肥,但效果不明顯,究其原因是幼果期開溝施二銨,實際上這是個得不償失的做法,萬不可取!一是桃、梨、蘋果、李子、葡萄幼果期絕不能開溝或多點穴施,這樣會傷殘樹的呼吸根和吸收根,影響生長;二是大化肥有一定的轉化過程,對溼度有要求,不能適應幼果期快速的吸收時段要求。

早在幾年前,農業部就提出了“水肥一體化”方針來破解這一難題。要求高效、有機、水溶,從而達到最快的利用。

花後幼果期補磷的第二個作用,是促進花芽分化發育,提高受精質量,有效預防蕾而不花,花而不實,及果個大小不勻,抑制性病害的現象發生。

第三個作用是能在果樹生產中提高根系生長,增加根系呼吸其吸收作用,固根壯本,為全營養肥的合理利用打下良好基礎。

第四個作用是磷元素能促進莖部的生長,枝杆生長,特別是葉莖和果柄基部莖的生長,對因莖疏鬆斷裂落果的減少明顯,產生抗逆作用,從幼果期果實健壯生長就會對生理病害有一個非常好的抑制。

因此花後幼果期施磷,是果樹季節用磷高峰期,是全營養平衡的一個重要環節,此時也是克服抑制生理病害的關鍵期,希望廣大果農朋友生產要尊重植物的季節生長習性,按需施肥,需啥補啥,一定要切記壯樹才是抗病的硬道理,這才是生產豐收的唯一保證。

中國獼猴桃產業網(www.51qiyiguo.com),採用“互聯網+產業”方式,以武功獼猴桃為中心,輻射全國獼猴桃上下游企業,整合行業資源,形成全國單品產業上下游聚焦中心。 提供獼猴桃種植,加工,銷售產業生態供應鏈的信息服務,帶動產業在線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