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入宮,輔佐培養了3個偉大帝王,死後卻留下3個未解之謎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能夠稱得上是賢后的人寥寥無幾,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女人,她13歲入宮,輔佐了一個開國皇帝,養育了兩個偉大帝王,一生為王朝的興盛作出了巨大貢獻,被稱為古代賢后之首,深受後世之人的稱讚和推崇,她死後還留下了兩個未解之謎,引人熱議。她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13歲入宮,輔佐培養了3個偉大帝王,死後卻留下3個未解之謎

清朝的孝莊文皇后是清朝開國皇帝清太宗皇太極的兩位皇后之一,她13歲的時候,就嫁給了皇太極,當上了側福晉。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今遼寧瀋陽)稱帝,改國號為大清,並冊封了五大福晉,孝莊就是其中之一,當時稱為永福宮莊妃。孝莊在皇太極生前雖然並不是最受寵的一位,但是她熟讀漢家典籍,熟悉漢法,經常被皇太極委以重任。據說清軍俘獲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之後,派很多大臣輪番去勸說他投降,可是洪承疇始終不屈,孝莊看到這種狀況,於是就毛遂自薦,親自去勸說洪承疇,“以壺承其唇”,一口一口給他灌下人參汁,動之以情,喻之以理,經過數天的努力(有人說是色誘),終於說服洪承疇投到清軍轅下。

13歲入宮,輔佐培養了3個偉大帝王,死後卻留下3個未解之謎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駕崩,由於皇太極對皇位的繼承問題沒有留下遺囑,一場激烈的權力角逐正悄悄展開。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和皇太極的弟弟睿親王多爾袞都虎視眈眈於皇位。但最後皇位落在了只有6歲的福臨(順治皇帝)身上,或許是多爾袞從大局出發,為避免內亂而作退讓。但促成這一舉動的,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孝莊的幕後活動。可以說,順治能夠當上皇帝,與他的母親孝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據說是多爾袞痴情於孝莊,孝莊以下嫁的方式換的了多爾袞對順治的支持,所以在順治一朝,雖然多爾袞權勢顯赫,但卻始終不敢僭越稱帝。順治皇帝是清朝入住中原的第一位皇帝,他的歷史功績對於清朝來說具有著非常重大的作用,所以廟號稱為“清世祖”。

13歲入宮,輔佐培養了3個偉大帝王,死後卻留下3個未解之謎

順治十八年(1661年),年僅24歲的順治皇帝駕崩,他的第三子玄燁即位,就是一代聖主康熙皇帝。康熙年幼的時候深得孝莊的寵愛,得到了孝莊的諄諄教導。康熙繼位初期,有一天,當著眾臣之面,孝莊問康熙身為天下之主,有何打算,康熙答道:“無他欲,惟願天下義安,生民樂業,共享太平之福而已。”年幼的康熙決意做賢明之君,富國裕民的強烈願望,與孝莊的多年培育是分不開的。康熙皇帝雄才大略的一生,打造了清王朝的興盛局面,他文治武功超凡,被稱為千古一帝,廟號為“清聖祖”。

13歲入宮,輔佐培養了3個偉大帝王,死後卻留下3個未解之謎

康熙二十六年(1687),孝莊因病去世,享年75歲。根據她的遺願,靈樞沒有運往盛京與皇太極合葬,而是暫時安放在清東陵的暫安奉殿。直至雍正三年(1725),才在暫安奉殿原處就地起建陵園,葬入地宮因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極昭陵之西,故稱昭西陵。有人評價說,孝莊是明清之際傑出的女政治家,在清朝入關特別困難的情況下,維持了清皇室的團結,而且保護培養了順治、康熙歷史名君,這在古代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孝莊死後,也為後人留下了三個未解之謎,在文中也有所涉及,第一個是孝莊到底有沒有親自誘降洪承疇?第二個是孝莊到底有沒有下嫁多爾袞?第三個是孝莊為什麼死後不與皇太極合葬?各位讀者,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