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為什麼朋友越來越少?

西部參考消息

人到中年,或許你會在偶然間發現,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了,那些和朋友一聊就是幾個小時、有說不完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那麼,造成這種現狀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呢?

1. 人到中年,重心更多轉到家庭、事業

心理學家發現,雖然從14歲到100歲,人們對於朋友的定義是相似的:朋友是那些我們所欣賞的人、可以說話的人、可以依靠的人。但是,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裡,友誼所佔的比重是不同的。

研究發現,在現代美國人中,20-24歲的人是所有年齡段中最願意花時間與朋友交際的,他們每週會花10-25小時在社交上。因為在這個年齡段,人們有了更多的自由(離開原生家庭),又無需負擔太多家庭、事業的責任,因而有更多時間、經歷去交友。

但是,在人進入成年中期後(25-50歲),研究者發現,人們的交友能力下降了,特別是在人結婚之後。這是因為,人們會將更多重心轉移到家庭、事業,推掉朋友聚會要比推掉下班接孩子或者一次出差容易得多。久而久之,與朋友的聯繫也就減少了。

2. 人到中年,不再輕易交友

不同於成年初期,我們更容易和與我們接近的人成為朋友,比如大學室友、住得近的同事。人到了中年,對自我的認知趨於穩定,對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未來的方向有了相對充分的認識,他們不再需要依靠和朋友的交流來探索自己未來的道路。

因此,中年人不太會像年輕時那樣輕易交友,而是會根據多方面因素(比如,相同價值觀、相近的受教育程度、經濟因素等等)來選擇交友的對象,並試圖尋找真正契合的朋友。

3. 人到中年,長久擁有的友情更加穩固

中年人或許朋友越來越少,友誼變得平淡,但研究表明,那些長久的友情反而更加穩固了。人在青春期的時候,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就與朋友衝動絕交;而在我們長大成熟後,變得更加理性,懂得要珍惜這些為數不多的朋友。

看到這裡,有沒有讓你想到哪位朋友呢?

References:

Rawlins W.K.,Being there and growing apart: Sustaining friendships during adulthood.


知我心理學

因為人到中年,已經進入不惑之年,看待世事可以說通透了,再也不迷糊了。回頭看看一路走來的朋友,聊著聊著就淡了。走著走著就散了。這是為什麼呢?


一、人到中年,精力和時間都側重於家庭和事業了。

看看,我們身邊的中年人,哪一個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孩子上學要接送,老人生病要陪護,從早上一睜眼就象個陀螺一樣不停的轉。從家-學校-單位-學校-菜市場-家,跟打仗似的。還要擠出時間去學習、孝敬老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瑣事,就佔用了除了休息以外的時間。


對中年人來說,時間變得相當緊缺。交朋友總是要花費時間和心思的,就算維持原有的朋友關係,也同樣需要花時間相聚、溝通、交流來增進感情。中年人心思全部花在家庭和事業上,自然沒有過多的時間去進行朋友關係的經營。所以中年人的朋友就會越來越疏遠,進而漸漸的淡出對方的生活。


有心理學研究發現,雖然人們在各個年齡段對朋友的認識和定義都是一樣的。朋友就是我們的欣賞的人,可以信任的人,可以依靠的人。


但是,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裡,友誼在我們的生活裡佔的比重是不一樣的。


有研究發現,人在20-25歲的時候,是最渴望交朋友,最願意花時間與朋友交際。以朋友遍天下而感到自豪。這個階段他們有更多的自由,不用負擔家庭和事業太多的責任。有大量的時間用來社交。

而到了25-55歲,人的交友能力就下降了,特別是結婚之後,有了責任感,為了維護家庭穩定,減少社交。為了養育孩子,沒時間社交。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拼命賺錢。開始為事業全力以赴。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交友了。

二、人到中年,明白再好的朋友也不能依靠。

年青的時候,血氣方剛,願意為了朋友兩肋插刀。到了中年,有妻兒父母更多的責任要盡。下班趕快回家,還想著給孩子檢查作業呢。


賺錢了,不再和三五好友一起嘿到天亮。而是第一時間和家人一起分享。遇事會更多的想到家庭,而不是朋友。


工作賺錢都是為了養家餬口。再也不會將朋友看得比親人還重要。久而久之,原來的朋友就會越來越遠。


你生病了,給你端茶倒水的是親人而不是朋友。

你失敗了,陪伴在你的身邊的是親人而不是朋友。

三、人到中年,再也不會輕易交朋友。


人到中年,交朋友的準則也越來越嚴苛。那種純粹的酒肉朋友不交,無效的社交場合不參加,志不同道不合的人遠離。



再也不會為那些外在的光環所迷惑。會更注重一些感覺,那種抓不住看不見的感覺,它就象一種氣味,嗅之芬芳四溢。有一種朋友就是這樣的,和他交往,你會如沐春風般舒適。


有了高標準,自然入選率就低。

人到中年,老朋友在漸行漸遠,新朋友鳳毛麟角。可不,朋友就越來越少嗎?

中年朋友們,想想你現在聯繫的朋友有多少?是不是以上這幾種情況呢?



有書共讀

朋友多是錦上添花,鮮有雪中送炭,但維繫朋友要花大量的金錢和精力,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花費無限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在把這些花在維繫朋友上根本沒有性價比,一旦有危難,就發現朋友都跑光了,一點意義都沒有,反倒是隻有家人可以依靠,因此,年輕人不要總是哥們朋友,要知道朋友要麼可以過錢,要麼可以過命,其他都是酒肉朋友


人民公社111131474

作為一個剛步入中年的人,我覺得人到中年,朋友沒有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了!

不可否認,年輕人憑藉活力和大把的空閒時間,能更多的認識人。但認識人不等於有朋友。而人步入中年,活力不再,各種精力不足,空閒時間也有限,因此不可能隨便去找一堆陌生的熟悉的人處“朋友”。

第一,人在年輕的時候有朋友嗎?看你咋定義了,如果就是去唱歌喝酒逛吃的概念,那麼這樣的朋友肯定年輕的時候很多,但中年後隨著家庭工作事務的繁忙,朋友的數量大減。但我要問了,你說幼兒園小朋友到遊樂場所的時候,他會不會覺得所以一起玩滑梯的其他小朋友都可能是他的朋友呢?所以,我個人覺得,年輕人所處的朋友,大多不是真的朋友,要不你問問,如果一個年輕人缺個幾萬塊買房子,有多少朋友會慷慨解囊想辦法?



第二,人步入中年的朋友真會越來越少?其實,人步入中年後,人與人之間,特別是同齡的人與人,在年輕時候作為朋友,但很多因不同的事業生活圈而淡漠了,因此有人感嘆朋友變少了。不過,許多發展不錯的中年人會有自己穩定的圈子,並且能依靠這樣的圈子不斷髮展新朋友,所有從認識朋友的數量或質量上,有事業支撐的中年人都可以完勝年輕人。

最後給點建議,個人覺得,人在年輕時,要更多珍惜那些能一起吃苦創業的朋友,他們可能是你未來發展的主要夥伴和力量。而人到中年,漸漸遠離物質“朋友”,要多珍惜那些雖然很忙,還能花很多時間陪伴安慰激勵你的朋友,因為這樣的朋友才是珍視你的可靠夥伴。


談天說地小悟空

都說朋友多了路好走,可是現實生活沒有歌裡唱的那麼簡單。

首先那些說朋友關係可靠的人,本身就不可靠。因為朋友關係的主體有兩個,你和我,但是變量有四個,你變了,我變了,遇到金錢,遇到困難。很少有朋友關係能經受住這四個變量。而交朋友有兩種, 一種是真朋友,還有一種是假朋友。在交朋友的時候,事先要分辯清楚。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被別人抄後路。也只有這樣,即使我們被別人抄了後路,也還有第三條路。

那應該怎樣分辯真朋友呢?

一是當你需要借錢的時候。人只有當自己需要借錢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朋友是多麼的少。把所謂的朋友從密密麻麻的名單上過濾之後,剩下的能隨時開口借錢的,才是你的真朋友。他們提供給你物質支持。

一般而論,不缺錢的人,就不缺朋友。

第二種辦法就是你在凌晨一點可以隨時騷擾的人。那些24小時開機可以讓你在凌晨一點騷擾的人也是你的真朋友。他們提供給你精神支持。

一般而論,遇不到難事的人,也不缺朋友。

我們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堅強,遇到事的時候我們才能看到自己和對方真正的人性,是那麼軟弱,貪婪,自私自利,虛偽不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不遇見事是不能見到一個人的真心的,也不能真正認識一個人!

但如果我們自己沒變,朋友變了,我們又該怎麼辦?

其實很簡單,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本來就是兩股道上跑的車,非要搬到一股道上,其結果就是翻車。所以還是得聽從各自內心和自然的力量。

中國人非常喜歡熱鬧,喜歡盛大的盛典,喜歡歡樂的場面,包括特別喜歡找幾個朋友晚上聚在一起,飯桌上笑語歡聲,大家都在說笑話,但是這些笑話沒有一絲一毫觸及到在座的每一個人的肌膚或者心裡,都跟自己沒關係,都是要用別人的熱鬧或者製造的熱鬧來排解自己的孤單。中國人每個人心裡邊都有一顆種子,這顆種子逐漸在長大,這棵長出來的樹就可以叫“孤單”或“孤獨”。

許多國人會說自己活得比較累,說人與人之間缺乏誠信,交心的話、知心的話不知道和誰去說。就如同書中的許多人物一樣,因為話不能和人說、不知道怎麼說,反而要從一個熟悉的地方走向一個陌生的地方。劉震雲認為,這也許是中國是人人社會而不像西方是人神社會的緣故。以東西方兩部經典來說,就好像《論語》是人與人的對話,而《聖經》是人與神的對話。

在有宗教的國度裡,除了人與人交往,上邊還有一個人,就是神,你有什麼懺悔的話、憂愁的話,你隨時可以跟神交流,神是無處不在的。但是在人人的社會中,你要有知心的話,想找一個說話的地方,你必須在人中找一個人。在人中找一個知心朋友是非常不容易的。更大的問題就是當朋友發生變化的時候,他就不再是知心朋友了。人跟神最大的不同是當初你把他當知心朋友而說的那些話,他會報復性全部添油加醋的兜出去,這時你告訴他的那些知心話就變成一把刀子又扎回了你的心臟裡。所以,在人人的社會里,朋友的意思也是危險,知心的話一般都很兇險。

其實越長大,越覺得孤獨。不愛說話,至少心裡還有話,沒話說就是真的沒話說了。有話說的往往是朋友,無話說的則是家庭成員,而找話說的往往是上下級。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說得著的人千里難尋。”

繞回到文章開頭“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

知音難求,知己難尋。與一個能“說得著”的人終老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異域少女小漁

打擊一下你,朋友越來越少是因為,你越來越沒有利用價值。試想,如果你30歲當科長40歲當處長50歲當廳長,步步高昇的話,請放心,會有一個加強連的人排著隊結識你。。。而對於你,結識一個年到半百的“小兵”有什麼意義 ?

有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真的是這樣嗎?我反而認為,這是一碗流傳最廣的雞湯。人呀,是智商最高的動物,也是功利性最強的動物,如果兩個人真的“淡如水”,相互之間毫無利用價值,依我看,這種友誼未必維持得長遠。(再次解釋,利用不是貶義詞,而是個中性詞,如果一個人沒有利用價值,他大概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據我所知,這種“靈魂伴侶”級的朋友,也就只有伯牙子期了吧,存在於傳說中的朋友。對呀,只存在於傳說中,現實中不存在,所以更顯可貴,這個故事才能流傳幾千年。


PaaPaaPaaa


0590ly

人到中年為什麼朋友越來越少?

答;什麼是朋友?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回答的答案也千奇百怪。至今為止研究社會學的專家們也不能用一個標準的答案給予準確定義。

依照大多數人的褒義美句 來講;大千世界,紅塵滾滾,芸芸眾生,茫茫人海中能夠相遇、相知、相契、相伴、相助、相思、相輝的人叫朋友。 那麼在人來人往,聚散分離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軌跡上,在不同經歷的心海里,又有幾人能達到上面的標準呢?


人一生中不求朋友的多,而要朋友的真。

於是再談提主所說的中年了,為什麼朋友越來越少的事情。依照個人觀點來說; 人到中年,歷經生活的磨難,歲月的滄桑,變得更加成熟與睿智,具備了豐富的閱歷和辯別是與非的能力。

人到中年,因為上有老下有小,見天開門都需要錢。為了養家餬口,再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接交一些酒肉朋友了。

人到中年,為了掙錢,四處奔忙。如今社會上吃一碗飯競爭太激烈,搞不好明天就會失去工作。失去工作就意味著家中少吃少穿,所以如今中年人壓力山大。

有一技之長的還好找工作,如果是體力勞動那就很痛苦了。雖然都知道金錢不是萬能,這也不過是咱們掙不了大錢之人的一句託詞,是阿Q精神的延續。叫自我感覺良好吧。

如今中年人更能體會到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為了下一代孩子的美好未來,為了年邁的父母的生活與健康,為了身邊的有限的親朋好友和人情苛擺,為了保住手中的飯碗,這批中年人不得不起早貪黑地忙著,甚至嚴重的透支著生命,還得洗耳恭聽老闆的洗腦和諄諄諄教悔。

人到中年,不再容易上當受騙了,不再輕而易舉為某人某事的某句話、某件事、某個人而感動淚流滿面而感情用事了。除非遇到真正的知根知底患難之交的朋友。

人到中年,不會輕信他人,不再會為他人的甜言蜜語而他人作嫁衣裳,也不再被他人的惡語中傷而衝昏頭腦,能夠做到寵辱不驚。

人到中年,懂得了遇事要冷靜思考和處理的方式方法了。不再隨心所欲,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明白了世事難料,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懂得衝動是魔鬼,懂得換位思考,並且相信自己。任憑風浪急,穩住釣魚船,以不變應萬變。出現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人到中年,學會了獨立看人生。不再人云亦云,更不會隨波逐流。別人說什麼並不重要,關鍵的是自己如何去做。不再活在別人的目光裡。 人到中年,要的是那份踏實的生活,現實大於夢想。也許沒有夢的人生缺乏浪漫和激情,但在某些時候,紅燒肉比玫瑰花更親切。

人到中年,懂得了只有自己心情舒暢,身體健康,才可以去照顧關愛家人。一個快樂的人會象磁鐵一樣,吸引著周圍僅有為數不多的朋友。與幾個快樂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會變得快樂無比。體會到了人的情緒是可以傳染的。



人到中年,有一個恬淡的心情更重要。明白了人的心理健康重於身體健康。深知人的慾望永遠沒有止境,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人到中年,也許我們的笑容更加從容、恬淡、穩重。多了思索而少了激動;多了鎮定而少了浮躁;多了寬容而少了嫉妒;多了仁愛而少了仇恨。

以上獻於進入中年的朋友們參考。

知足常樂2010.4.22


知足常樂98954541



當我們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我們才漸漸發現,原來我們漸變變老了,變老了,不是一種悲哀,而是一種滄桑,是花開之後的淡然。當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是因為彼此的世界開始不同。但是各自不同的世界裡有著彼此的精彩。



人到中年,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主要是因為下面幾種原因。

第一,首先,人到中年因為工作關係的原因,各奔東西,有些朋友,在年輕的時候彼此肝膽相照,恨不得歃血為盟,桃園三結義。但是隨著工作單位的變遷,人際關係不同,一些要好的朋友,被時間沖淡了友情,漸漸失去了聯繫。就算一起,曾經同過宿舍,可能剛開始的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會有聯繫,如今卻查無音訊了,或者雖然有聯繫,但已沒有了當年的熱情。這就是人到中年,很多人遇到的問題。



第二,其次,人到中年,各自的追求是不同的。從此形同陌路,漢代人王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詜。這句話的意思是,立志於正道的人很少有朋友,而爭名奪利的人往往有很多氣味相投的同伴。人到了中年,因為各自發展的方向和人脈資源的不同,所以彼此的選擇大不相同。

有的人喜歡權,錢,所以他們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有的人淡泊名利,喜歡清高。所以這些不同的追求,以及不同追求,造成地位的不同。使的,彼此身邊的人有著不同的色彩。因為每個人追求的不同,所以不得不分道揚鑣,從此形同陌路!



第三,生活世俗化,讓人到了中年,顧不上曾經的交情。我們都是世俗中的凡人,我們也都會比較,也都會計較,所以一旦你離我遠啦,我便無法追上你了。我離你遠了,你已經有了新的朋友和歸途。

也許這是現實社會中的一種人之常情,但我們漸漸老去,我們身邊的老朋友也會慢慢的漸行漸遠,我們在彼此各自不同的世界裡,獨守,一季花開,獨行一夜的明月千里!


人到了中年,已經風聲四起。有很多事情,包括漸漸失去和某些人的交情,剩下的只是大浪淘金之後的至交,這是一種現實,也是一種選擇,其實與其朋友滿天下,不如兩三個知己。所以,人到中年了,我們不必擔心,朋友越來越少,越來越難交到朋友,因為難交,所以你交到了。下輩子,他們就是你的知心好友!


人到中年,朋友越來越少,你要相信,這不是一種悲哀,而是一種歡喜!

人到中年,必須扔掉四樣東西,沒有意義的酒局,不愛你的人,看不起你的親戚,虛情假意的朋友。

人到中年必須擁有四樣東西,揚在臉上的自信,長在心裡的善良,融在血液裡面的骨氣,刻在生命裡的堅強。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幫助,我的頭條也會每天分享很多情感知識和技巧,感覺這篇文章好,記得動動手指幫忙點點關注!

大家好,我是天下情感,關注過我的人都稱呼我為情感妹妹,據說給我點關注的人18年事事順心!


天下情感

為什麼中年後朋友會越來越少,因為看清了,給朋友傷過了,有幾句話說得真好,你難過時他開心是敵人,你開心是他開心是朋友,你難過他也難過的是上了心的人,但人年紀越大沒幾個這樣的朋友,所以心涼了,越來越少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