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是國企還是民營?

紅色小果

根據現在蒙牛集團的股權結構,蒙牛只能說是國有相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股東里面有外資、有國企、有自然人,目前中糧集團是蒙牛的最大單一股東。

2018年3月,蒙牛公佈了2017年營收,總營收601.56億元,淨利潤20.48億元。



1998年,作為伊利集團分管生產經營的副總裁,牛根生被迫離開了伊利集團,並於1999年創立蒙牛集團。

從1999年4000萬的銷售額,到2007年蒙牛銷售額超過伊利集團,牛根生僅用了8年時間,跑出了火箭的速度,在當時中國液態奶市場佔有率達到40.7%。

2004年,蒙牛乳業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幾乎摧毀了中國整個乳製品行業,蒙牛也未能倖免。因為之前蒙牛與摩根士丹利簽有對賭協議,陷入資金危機的蒙牛有了被外資惡意收購的風險,當時的牛根生髮出了標題為《牛根生致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理事及長江商學院同學的一封信》,信裡圖文並茂,長達18頁。



根據報道,當時聯想的柳傳志支援了牛根生2億元,新東方俞敏洪支援5000萬元,馬雲、復星郭廣昌等則表示隨時可以援助。

這大概就是圈子的力量了吧!

最終,在2009年,中糧集團聯手厚朴基金,以61億港幣收購蒙牛20%的股權,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


茶禪五味

蒙牛當然是國企。

蒙牛最早是牛根生創辦的私人企業,2014年被中糧收購。

中糧是中國最大的糧油進出口公司和實力雄厚的食品生產商,是國資委監管的特大型央企。

查看中糧官網,也是如此,蒙牛乳業是中糧旗下企業。

正因為蒙牛現在是國企,它在香港上市被界定為紅籌股。

…………………………………………………


史晨昱

內蒙古蒙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99年8月,總部設在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原是牛根生個人創辦的民營企業,2004年在香港上市。根據蒙牛上市時的招股書中的內容顯示,蒙牛在上市前共有六大股東,分別是銀牛公司(44.8%)、金牛公司(21.1%)、牛根生(6.1%)、MSDairy(8.7%)、CDH(5.9%)和CIC(3.4%)。其中,後三者分別是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和英聯投資三家外資金融機構為投資蒙牛設立的公司,而金牛公司和銀牛公司則分別是由蒙牛的高管人員和“與蒙牛業務關聯公司的高管人員”於2002年9月23日在BVI註冊的境外公司。金牛公司由蒙牛高管組成,共有15位股東,牛根生持股28%。上市後,金牛和銀牛兩家公司曾多次減持手中的股份。


但在2009年7月,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中糧集團入股蒙牛,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中糧(國有獨資企業)的加入,此後,中糧集團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有意提高在蒙牛乳業的持股比例,蒙牛可以說是成為一個國有資本控股的股份制公司,也可以說蒙牛從民營變成了國企。

而蒙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牛根生為什麼要從蒙牛退出?

有這樣的傳言顯示,由於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讓蒙牛牛奶下架,股價暴跌,現金流危機,可能被外資惡意收購,種種不利一起來襲,導致蒙牛在破產邊緣徘徊,被收購是市場的趨勢。

而蒙牛的轉變更多的可能是由於蒙牛此後的發展需要的有國企羽翼的呵護,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伊利(國企)率先走出風暴中心,政府優勢凸顯。再看蒙牛這邊,2008年三聚氰胺時間發生後,蒙牛股價下跌60%,而在2011年4月22日榆林市榆陽區魚河中心小學277名學生食物中毒事件,蒙牛捲進其中,但其股票在恢復交易後僅下跌了3%,也可見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真諦了。


中商產業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