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也在“漂”嗎?中國1800萬隨遷老人的生存現狀

你的父母也在“漂”吗?中国1800万随迁老人的生存现状

你的父母也在“漂”吗?中国1800万随迁老人的生存现状

天倫之樂與社區“隱形人”

貴州貴陽,一座發展速度驚人的中國西南新興城市。陳阿姨是這個城市裡醒得較早的一批人。每天早上5時,64歲的陳阿姨就起床了。簡單洗漱後,她迅速前往附近菜場買菜;半小時後,開始準備早餐。她需要記清楚,孫子不喜歡吃麵條,兒媳不愛吃香菜。7時30分前,她必須把孫子送到幼兒園,11時接回家吃飯,下午2時送回幼兒園,兩小時後再接回來。上午,陳阿姨要準備孫子的午餐,傍晚還要準備全家人的晚餐。這是孫子上幼兒園期間陳阿姨每天的固定日程。

3年前,從貴州省興義市一所小學教師位置退休後,陳阿姨來到貴陽幫著兒子照看孫子。看著孫子一天天長大,和家人享受天倫之樂,陳阿姨“累並快樂著”。

在北京市朝陽區南太平莊社區居住的馬阿姨最近心情則很差,屢次想帶著孫女回東北農村老家,卻說不出口。2年前,她來到北京幫兒子一家照顧孫女。由於不會說普通話、不識字,在這裡,她的朋友圈只有兒子、兒媳;能稱得上點頭之交的鄰居只有一個;平均每月在社區遛彎的次數只有一次……這個社區10多棟住宅樓裡塞滿了幾千人,但對馬阿姨來說,都是陌生人。只有面對8個月大的孫女時,她才感覺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孩子們回來後,馬阿姨常常感到很失落,“他們回來後,要麼看電視、玩手機、逗孩子,要麼還要忙工作。我理解,他們白天累了一天,不想說話很正常。”

“連根拔起”與“融入難”

3年前,北京城市學院公共管理學部副教授、中級社會工作師苗豔梅,帶著學生在北京市昌平區C社區開展隨遷老人社會融合服務研究。調查發現,這些隨遷老人均來自外省市,其中農村、鄉鎮佔了一半,照顧晚輩的佔70%。他們對北京的好印象主要集中在能夠家庭團聚、交通方便和“首都光環”,不適應主要集中在環境氣候、語言交流、風俗習慣、人際交往等方面。

在苗豔梅看來,社會交往缺失是很多“老漂族”思鄉的重要原因,“有個老人跟我們吐槽,這邊家家戶戶門都關著,誰也不理誰,哪像我們在老家,住的都是自己建的房子,鄰居之間經常互相串門。”

你的父母也在“漂”吗?中国1800万随迁老人的生存现状

列夫·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十分適合用於形容“老漂族”的生活狀態。老人們與子女共同生活,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家庭資源,共同應對養老和育幼的雙重挑戰;另一方面,當一個隨遷老人面臨被“連根拔起”的新生活時,家庭成員間的摩擦和衝突很可能加劇。

在和苗豔梅的研究小組認識之前,63歲的韓阿姨對兒媳的生活習慣忍無可忍。從湖北來到北京幫忙帶孫女後,平時很注意節儉的韓阿姨對兒媳的買買買很看不慣。偶爾和兒子說幾句,兒子還勸老人不要過問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她平時做家務、帶孩子本來就很累,心裡的委屈無處訴說,老伴又不在身邊,也沒有認識的朋友,從不參與社區活動,重壓之下她就一直想帶孫女回湖北。

“有的老人甚至將在北京給兒女帶孩子當作‘有期徒刑’,‘刑滿’(孩子上學)就能回家了。”苗豔梅說。

更令人不安的是,由於出現社交行為阻礙和融入困難,很多“老漂族”可能產生精神抑鬱等心理疾病。有數據顯示,在老年群體患抑鬱症的人群中,尤以隨遷老人居多。

在苗豔梅接觸的C社區隨遷老人中,一個從河北唐山來幫忙帶孩子的老人就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她唯一的女兒因為孩子上學搬到學區房後,留下老人獨自在C社區生活;後來在老家的老伴去世,更讓老人覺得自己是一個累贅。苗豔梅說,老人覺得自己被女兒拋棄了,又回不去老家,成了多餘人。

“對‘老漂族’來說,離開家鄉的最大風險是與包括養老保障、醫療保障、社會交往與熟人熟地等社會支持系統脫離,導致養老風險被無形放大。”穆光宗表示,到了老年期,老年人會固守自己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執著於“熟人圈子”,抗拒“陌生人圈子”,由此產生的壓力感、隔閡感和邊緣感等不良心理感受,會影響他們對老年生活質量的評價。

讓“老漂族”真正快樂起來

如何讓“老漂族”們快樂起來?這是苗豔梅在研究中想得最多、做得最多的事。

你的父母也在“漂”吗?中国1800万随迁老人的生存现状

為了讓“老漂族”之間、他們與本地老人之間熟絡起來,苗豔梅聯繫當地社會工作站,組建了“你來我往,快樂分享”文化融合小組、隨居而安——隨遷老人社會支持小組及促進隨遷老人融入社區生活等相關活動。從最基礎的相互認識,到在養生講座、法律講座上踴躍答問,再到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歌詠比賽、志願巡邏,和本地老人結伴買菜,很多隨遷老人通過參加小組活動,有了參與社區活動、服務社區的熱情,對融入城市也更有信心了。

經過苗豔梅研究小組的心理輔導,以前看不慣兒媳婦買買買的韓阿姨如今能夠體諒子女的生活方式,兒子、兒媳也注意考慮老人感受。苗豔梅還鼓勵韓阿姨積極參加社區活動,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如今,韓阿姨走在社區裡隨處可以碰到熟人,見面都打招呼,“感覺心情開朗多了,生活比之前有意思”。

“我心安處是故鄉。”苗豔梅說,對於隨遷老人來說,最怕的是心不安、在他鄉的感覺。所以,培養社區歸屬感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讓他們住得安心、開心;另一方面,很多老人將來可能留下來養老,越早融入問題越少。

專家表示,漂泊的老年一族要做到老有所安,既要內安其心又要外安其身,這

需要家庭支持和社會支持,前者強調孝親敬老的代際反哺,後者重在破除醫養分離的制度藩籬

從兒女來說,要對隨遷老人有足夠關愛。“你如何關愛孩子,就應該如何關愛父母。”袁志發說,兒女要對隨遷老人多一些包容、忍讓、陪伴、理解。多擠出一些時間,和父母多談心;多帶著孩子和老人外出逛逛。“在放長假時,要帶著父母回老家看看,這時候老人一定會有一種特別的快樂。”

此外,為幫助“老漂族”融入城市,政府和社會各方面也要不斷努力。在北京市房山區,由該區社工聯合會開展的集體做美食、集體生日會、歌唱比賽等隨遷老人社區融合項目,讓500多名隨遷老人在社區找到“家”的感覺。一些養老機構也加入其中。例如,大美楓林公司開展的“壯心苑”項目,正嘗試配合社區建立隨遷老人服務站,通過開展書法、繪畫、歌舞等文化活動,讓他們真正快樂起來。

苗豔梅建議,除了政府購買服務,政府還要做好非獨生子女的外地戶籍隨遷老人與遷入地城市社會福利、醫保報銷等方面的制度銜接。同時要立足未來,健全社區養老照護體系,如設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以緩解隨遷老人可能面臨的生活難題。

“構建起異地養老的社會支持體系十分緊迫。”穆光宗說,對隨遷老人來說,異地養老帶來的不確定性、不適應性的風險很大,要妥善協調處理好戶口登記制度與社會福利制度的分合機制,該分時分,該合時合,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讓“老漂族”將“他鄉作故鄉”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