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太谷508厂

1965年末,华北电子所整体与沈阳507厂(部分)、北京科仪厂(部分)、上海科仪厂(部分)、兰州物理所(部分)等人员汇集太谷。航天队伍挺进三线,推倒太谷县南门外古旧城墙,建起新家园,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山西科学仪器厂,代号508厂,邮政信箱:太谷县5号信箱。

此后,又经过几次体制变更,1970年1月10日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815部队23支队建制。1973年11月26日划归七机部建制,更名国营第549厂。

国营549厂全体职工在三线建设中,发扬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攀登的精神,经过20年的辛勤建设,在太谷南门外一片废墟上建起了厂房、科研楼、职工宿舍、职工俱乐部(也称礼堂),建立了职工子弟学校(后称太谷第三中学)、托儿所、幼儿园等。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民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当时本单位科研人员研制了五厘米波导测试装置,为卫星有关精度的测试发挥了一定作用。本单位有张锁柱、吴恺、杨学英等同志于1970年5月3日参加了全院召开的庆祝我国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大会。

549厂在太谷圆满完成了多种型号星上、地面研制任务。特别是450-2甲、丙等“331”任务的完成使厂的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为1986年自筹资金搬迁烟台积累了物质财富。

1985年,549厂把航天技术应用到民用中去,走“军民结合”的道路。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工人、领导干部“三结合”,1985年4月经过14个昼夜的奋战,胜利完成了C6-BAL卫星电视接收站的加工、组装、接收、测试等各项工作。此设备及时运到北京代表航天工业部参加了国务院电子振兴办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演示会,获得了好评,引起了国家、航天部、五院领导的重视。此任务的完成,使得549厂的知名度随之大大提高。1985年11月时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和省长王森浩、副省长阎武宏等党政领导先后来厂视察、指导工作。

1985年是549厂在太谷鼎盛时期,可以说549厂广大职工在太谷三线建设中奋斗了20年,549厂开始富起来了。

【下面照片是山西太谷549厂大门(1985年),在当时很是气魄。】

中国科学院太谷508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