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給農村養老出主意了,每人每月補貼400元,農民:很知足了!

農村和勞動這兩個毫不相關的詞通過農民完美的聯繫了起來,農民把勞動看成是平時的主要工作,尤其是老一輩的農民,幾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花在了和土地打交道上。農民用他們專屬的方式,為整個社會的發展貢獻著力量。時光易逝,那些曾經蹲在田間地頭幹活的農民如今早已步入花甲之年了,可是還是沒辦法真正的“歸隱田園”,安居在家。

專家給農村養老出主意了,每人每月補貼400元,農民:很知足了!

這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農民沒有退休保障,沒有人給農民發養老金和退休金。再加上這些年物價上漲對農民波及頗大,農民家庭消費支出增加,農民不敢歇也不能歇,正是如此,農村的養老問題才成了農民心裡的一塊疙瘩,撫不掉,抹不平。終於在今年,有專家(張亞忠)在做了大量的調研之後為農民發出呼聲:專家給農村養老出主意了,每人每月補貼400元!

專家給農村養老出主意了,每人每月補貼400元,農民:很知足了!

專家為什麼要提議給農民補貼呢?

農民雖然這輩子大多數都平平淡淡的,沒幹出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兒,可農民也是一種職業,是一種堅守。農民用他們的堅持和耐心,面朝黃土背朝天,培育出來糧食,解決掉包含自身外也包含城市人的吃飯問題。單是從這一點來說,貢獻就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農民理應受到尊重。在他們幹不動,不能繼續種地後,應該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給農民發補貼了。

專家給農村養老出主意了,每人每月補貼400元,農民:很知足了!

補貼的標準是什麼?可行性到底有多高呢

按照專家的調研結果和測算,農民對養老補貼的要求和期望其實並不是很高,對農民來說只要能保證基本的生活就很滿足了,按照現在中部省份(河南)試點地區的消費情況計算,一天10元到15元就夠一個農民生活了,所以補貼的標準大致為400元每人每月。當然,每次談到給農民養老補貼就有人說不可能,原因是農民人口眾多,最後的總額將會是個天文數字。對此專家提議是採取國家財政(50%),省級財政(25%),市級財政(25%)共同承擔的模式,這樣算下來還是比較可行的。

專家給農村養老出主意了,每人每月補貼400元,農民:很知足了!

當然,即便是將來實現了,這個補貼也不算高,但相信農民還是會比較認可的,這至少說明他們的貢獻被認可。對於一些已經七八十的農民來說,基礎的生活也有了保障,這足以讓農民歡欣鼓舞了。對於專家的提議,農民無不表示很感激,已經很知足了,還有人為農民說出了心裡話。最後,農民覺得這種養老方式可行嗎?對於這個金額,農民滿意嗎?

歡迎大家在下面的 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