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濮陽出土的“中華第一龍”是由什麼材料製成的?

彳亍

這個問題問的挺專業的,已經有好幾個的地方在爭中華第一龍的稱號。

首先,我們先說說濮陽西水坡相關背景

M45平面為人頭形,墓室的結構為豎穴土擴,南北長4.1、東西寬3.1米,深0.5米。墓室的東西北三面各有一個小龕。東、西兩邊的小龕平面呈弧形,北邊的小龕為長方形。墓內埋葬4人。墓主為一老年男性,經鑑定為56+歲,身高1.79米,仰身直肢葬,頭南足北,埋於墓室的正中。另外3人,年齡較小,分別埋於墓室東、西、北三面小龕內。

在墓室中部墓主人骨架的左右兩側,精心擺塑一龍一虎圖案。龍圖案擺於人骨架的右側,頭朝北,背朝西。龍昂首,曲頸,弓身,前爪扒,後爪蹬,狀似騰飛。虎圖案位於人骨架的左側,頭朝北,背朝東。虎頭微低,圈目圓睜,張口露齒,虎尾下垂,四肢交遞,如行走狀,形似下山之猛虎。這個應該就是題主所說的中華第一龍。

其次,這個遺址還出土兩處龍圖案。第二處位於M45南面20米處。圖案有龍、虎、鳥、鹿和蜘蛛等組成。龍頭朝南,背朝東;虎頭朝北,背朝東,龍虎蟬聯為一體,鹿臥於虎的背上,鹿臀上有一鳥形圖案。第三處與第二處龍虎圖案相距25米。圖案有人騎龍和奔虎等。人騎龍擺塑於灰溝的中部偏南,龍頭朝東,背朝北,昂首,長頸,舒身,高足,背上騎有一人,也是用蚌殼擺成,兩腿跨在龍的背上,一手在前,一手在後,面部微側,好像在回首觀望;虎擺塑於龍的北面,頭朝西,背朝南,仰首翹尾,四腿微曲,暴毛高豎,呈奔跑和騰飛狀。

專家認為M45龍圖案證明遠在 6000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時期,相當於歷史上的顓頊、堯、舜時期,人們就已經用龍來作為一種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物了。

最後解開謎底,這三處龍圖案都是用蚌殼擺塑而成,古代人做事還是挺細心的。

參考文獻:《濮陽西水坡》


小黑侃大山

河南濮陽-龍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宗黃帝之孫~顓頊的老家,一九八七年在此出土的中華第一龍轟動了學術界和新聞界。中華第一龍有著六千多年的歷史,見證了中華民族為龍的子孫的事實,為中華民族的圖騰文化。

中華第一龍是仰韶時期的墓葬的隨葬品,具體地址在濮陽西水坡。墓主人身長1.84米,很大可能就是顓頊。在其兩側分別是龍虎圖案,龍在東側,長1.78米,虎在西側,長1.39米,皆頭北尾南,此圖案與古天文學四象中東宮蒼龍、西宮白虎相符,周圍地穴還有兩組龍虎鹿和蜘蛛圖案和人騎龍虎圖案,這與傳說“黃帝騎龍而昇天”、“顓頊乘龍而至四海”相符,這三組圖案由蚌殼精心擺塑而成。中華第一龍凝聚著中華民族悠久獨特歷史,代表了中華民族大團結、大統一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有力證明,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