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千種羊脂玉?被玩壞的“羊脂玉”

千人千種羊脂玉?被玩壞的“羊脂玉”

在目前的玉器市場上,很多玉器店裡的商家都在介紹自己所售白玉的時候都說這是羊脂玉,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真正的羊脂玉鳳毛麟角,其價格也是非常之昂貴。

其實羊脂玉這個詞,實際上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是我們想象中的絕對定量。

千人千種羊脂玉?被玩壞的“羊脂玉”

我們通常採用的描述是上等一級白玉,質感非常細膩,結構非常均勻,有此描述就是用手電照射側面的時候,感覺到幾乎近於一種無晶結構的感覺,內部看不到什麼絮狀、蘿蔔花這些特徵的瑕疵,或者說是給人以結構粗松的感覺,它非常細膩乾淨。

還有一個就是它的那種白色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純白,也不是比紙還白的這種白,有時帶有一點淡淡的奶黃,它是一種非常溫和的白,讓人看了很舒服的白。也有一些羊脂玉泛有淡淡的青,精光內斂由裡向外給人一種微冷的感覺,俗稱“冷美人”。之所以叫羊脂玉,就是因為在羊脂玉里那種油脂般寧靜溫和、清靜素雅和高貴的感覺。

千人千種羊脂玉?被玩壞的“羊脂玉”

但和我們想像不同的是,在我們新疆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站,對於羊脂玉的評判,目前並沒有定量客觀的科學尺度,即使是國家級的專家在評判羊脂玉的時候,也是靠肉眼以及自身的經驗。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講,有些時候羊脂玉它就是一個經驗的尺度,不是一個單純的物理學或者化學的尺度,比如用化學方法化驗一下二氧化硅含量有多少,物理學上,我們說它密度有多少、它的折射率多少,不是這個嚴格的科學尺度,它是一個經驗的尺度,我們對這個經驗也進行一些評估,然後把這個經驗值、它的理論值把它從經驗數據裡面提出來,就產生出一個新的數據在裡面,再用這個數據反過來控制這個經驗,而並非我們想象中的精密儀器。

千人千種羊脂玉?被玩壞的“羊脂玉”

但是,在現實中幾乎所有玉店商家給消費者展示的羊脂玉的鑑定證書基本上都是省級出具的,或有國家級出具的證書。其實這些證書中的一些定量檢驗數據說白了就是靠一種設定的參考值,這其中包括顏色、光性特徵、內部特徵、折射率、吸收光譜和紫外光譜中的長波、短波等。

在檢驗一塊玉石時,達到檢測儀器所設定的數值,那就鑑定為羊脂玉,達不到則為和田玉或和田白玉。但在我們真正的藏家和玩家眼裡大部分並不認可這種結果。

所以說真正的羊脂玉並不完全是證書說羊脂就是真的羊脂,只能說各項指標達到羊脂玉。

千人千種羊脂玉?被玩壞的“羊脂玉”

在羊脂玉的鑑別中經驗和眼力尤其重要,千種瑪瑙萬種玉,不同的羊脂玉呈現出來的白度和潤度都會有輕微的區別,籽玉沒有重複的,每一塊都不一樣,不像鑽石可以定個白度來衡量。

但產自新疆和田羊脂玉的白度沒有一塊是一樣的,所以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兩塊玉放在一塊,你覺的這個挺白的,拿來一塊,這個又更白了,再拿來一塊,還有白的。

鑽石不知道當時費了多大的勁定了(標準),但它畢竟是晶體,但是和田玉中,每一塊都不一樣,質地、油潤度和細膩度的高低等都不大一樣,依靠的就完全是經驗了。

千人千種羊脂玉?被玩壞的“羊脂玉”

大家都知道,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寶石級材料,是白玉中質純色白的極品,具備最佳光澤和質地,表現為:溫潤堅密、瑩透純淨、潔白無瑕、如同凝脂,且細膩渾厚,有老熟之相,油份和脂份極佳,恰似一團剛剛割下來的羊尾巴油,這是其他玉料不可能達到的,而不僅僅是白度。

所以上好的羊脂玉首先要看它的細膩渾厚和熟度,白度在其次,再白的料,肉質粗松,韌性不足,雕刻時都站不住刀,細節沒法發揮到極致,因此,真正的羊脂玉是在常光下用肉眼看不到內部結構的。

千人千種羊脂玉?被玩壞的“羊脂玉”

在我們收藏界,有一種觀點認為羊脂是白裡泛紅、泛黃或泛青,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和田玉中的主要七種色澤中都存在羊脂玉,這也不為過,至於羊脂白玉中的白一定是陽白、熟白和冷白,蒼白和僵白自然不被認可。

所以說玉質的成熟度越高成為羊脂玉的可能也就越大,成熟度在確定是否是羊脂玉中是一個最為關鍵的指標。

千人千種羊脂玉?被玩壞的“羊脂玉”

再有,羊脂白玉不一定越白越好。當下在玉器收藏中有一種怪現象,就是一味的追求白度,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其實這種收藏理念是錯誤的,筆者也不贊成。

所謂的羊脂白玉,就是人們對和田玉中極品的比喻,再加之和田玉每塊的顏色溫潤程度都不完全一樣,故所謂的羊脂白玉就永遠不可能用一個公式化的固定標準來科學地測定。

業界許多人士就認為羊脂白不是純白,而是帶有油脂光澤的白。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黃色或青色,質地稍差的也可在白色裡透出微微的淺灰色調。

而現如今人們一味向白色看齊的做法,顯然是對羊脂白玉的誤解,是不科學的。

千人千種羊脂玉?被玩壞的“羊脂玉”

其實羊脂白玉只是現在人們的叫法,在以前就叫羊脂玉。沒有白字這一說,這個白字是人們後加上去的,帶有太多的主觀色彩,因此過分看重顏色,會大大誤導人們的收藏理念。

在現實裡,假如我們以吃的羊油的油脂和白度為標準的話,那麼天下可能就只有一塊羊脂白玉了。因為羊油只有一個白度和一個油性,而和田玉每塊玉的顏色溫潤程度都不完全一樣,所以說我們不能強求。應該嚴肅、實事求是地否定當前社會上對於羊脂玉的一種流行說法和取捨的標準。

千人千種羊脂玉?被玩壞的“羊脂玉”

所以說,由於人們對於顏色的判定標準不同,因此到底是不是夠白也沒有一個科學定量的標準,就只完全靠經驗來判評了。建議玉友切莫把羊脂白玉越白越好的說法看成是真理。如果只強調白,而忽略了質地,那麼像大理石、石英石等很多相當白的石頭就成了玉了。

千人千種羊脂玉?被玩壞的“羊脂玉”

羊脂白玉的神秘化並不是好事,什麼是羊脂白玉?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大多數藏家又不認可鑑定中心的標準,怎麼辦,眼光高了羊脂白玉就少了,眼光低了羊脂白玉就多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上手的真東西越多,你的眼光也就越高,眼光越高,在你眼裡羊脂玉也就越少,那麼你也入道了!!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你有想了解的話題也可以給我留言的喔,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