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五大著名酒局,卻沒有鴻門宴

歷史上的五大著名酒局,卻沒有鴻門宴

中國可以說是一個酒的國度,自從杜康發明酒以後,飲酒之風盛行,西周初年雖然頒發過《酒誥》,即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禁酒令,但似乎無多大影響。單單喝酒也就罷了,但提起中國的酒一定是和文人有關的,為此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酒文化。

發展到後來,我們甚至有“無酒不成席”的說法。酒不僅和飯局聯繫起來,還和政治、文學、愛情等聯繫起來,這無一不豐富了酒的內涵。正因為這樣,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酒局。經過認真遴選,評出歷史上影響較大的五大酒局。

歷史上的五大著名酒局,卻沒有鴻門宴

第一、歷史上代價最大的酒局。

酒是個好東西,但一定要慎用。伊尹曾說:“酣歌於室者,家必喪,國必亡。”這句話可謂是至理名言。可惜商紂王沒有聽他的話,甚至搞出了前無古人的一個酒局——酒池肉林。於是商紂王也變成了亡國之君,至此以後,人們便將酒色和昏君聯繫起來。

商紂王雖然很厲害,毛同志也評價他能文能武,對歷史進程有功。但他有一個癖好,就是“好酒淫樂”,為此還修建了酒池肉林。關於酒池肉林的解釋歷來是眾說紛紜,我們一般認為頃酒滿地、懸肉為林。酒池大到什麼地步呢?據說可以讓大船通過,真是駭人聽聞!就這樣商紂王整日和妲己在酒池肉林裡嬉戲,做“長夜之飲”,有一次竟然飲了七天七夜。

如此的驕奢淫逸、自然惹得民怨沸騰。於是遠在西岐的周武王便在孟津會盟,率領八百諸侯一起討伐商紂王。最後商紂王死了,殷商也滅亡了,這可以說是歷史上代價最大的酒局。

第二、歷史上最無恥的酒局。

說起這場酒局最無恥是因為既涉及到亂倫的事情,又涉及到謀殺的事情。話說齊僖公有個女兒叫文姜,與同父異母的哥哥姜諸兒暗生情愫,姜諸兒讚美文姜“桃有華,燦燦其霞,當戶不折,飄而為苴”。老齊王看出了端倪,要扼殺這段不倫之戀,於是便給兒子娶了媳婦,並要將女兒嫁給鄭公子忽,但被鄭公子忽拒絕。

歷史上的五大著名酒局,卻沒有鴻門宴

文姜感到悶悶不樂,姜諸兒便趁機安慰她,並與她如膠似漆,整天膩在一起。這件醜聞逐漸在宮裡傳開來。父親著急了,便將文姜嫁給了年邁的魯桓公。後來姜諸兒成了齊王,文姜思念他,便和魯桓公提出要去看望哥哥。魯桓公雖然不願意但也無可奈何。文姜見到哥哥以後,舊情復燃,兩人當即就幹出了不軌之事。這件事被魯桓公知曉,但不敢發作,只能悻悻歸國。姜諸兒知道事情洩露,於是便藉機灌醉魯桓公,讓大力士彭生活活將其拉折肋骨而死。隨後,又將罪名推到彭生身上,也將他處死。

可是紙裡終究包不住火,因為這事還引發了兩國的戰爭。《詩經》裡也記載了這件事,“魯道有蕩,齊子庸止”,就這樣姜諸兒和文姜兄妹在歷史恥辱柱上被釘了三千年,還令兩國生靈塗炭。

第三、歷史上最寬容的酒會。

楚莊王平定戰亂後,決定大宴群臣。一直喝到晚上還是不過癮,便點起燭火繼續酣飲。其間,還讓自己的寵妃來陪酒,並向各位文武大臣敬酒。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來,一位半醉的將軍趁機伸手拉住許姬的衣服,想要佔便宜。許姬也反手扯下了這位將軍的帽子。快步來到楚王面前向他訴苦,讓他懲處這個登徒子。

楚王對她安慰道:“醉酒失態實屬人之常情,現在懲治他,會讓功臣寒心的。”於是楚王下令,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將帽子脫下,然後才點上燈。

後來,晉國和楚國發生了戰爭。正在兩軍僵持之際,楚將唐狡奮勇衝入敵陣,晉軍大亂,楚國贏得了此次勝利。後來楚王想要獎賞這位壯士,但他對楚王說:“您早已賞過我”。楚王不明就裡,經他自己說明後,方才知道唐狡就是當年調戲許姬的那位登徒子。正是這份寬容與豁達,才使得楚莊王贏得了一批誓死為他效命的臣子,也讓他稱霸天下,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

四、歷史上最殘酷的酒局。

提起歷史上最殘酷的酒局,那就非“以茶代酒”莫屬了。其實這個典故和一位皇帝有關,就是孫皓。孫皓是東吳的亡國之君,他在位期間喜歡暴飲。因此經常在宮廷裡舉行宴會,召集群臣,讓他們作陪,每次都是通宵達旦。

他還有個規矩,就是在座的諸位大臣,不論酒量深淺,全部都飲七升酒,飲不了的就強灌。另外也有個癖好,大臣們每次喝醉酒以後,讓他們互相揭短,他則在一旁看大家的笑話。如果覺得不滿意、不盡興就讓士兵將這些大臣拖出去殺了。

歷史上的五大著名酒局,卻沒有鴻門宴

但他有個寵臣叫韋曜,酒量很小,孫皓體諒他的難處,所以每次喝酒時都讓人“賜密茶苑以代酒”。後來的“以茶代酒”就出自這裡。儘管韋曜得到孫皓的寵信。但他是一個性情無常的人,而韋曜則個性耿介、堅持原則。有一次觸犯了孫皓,孫皓毫不留情的將他下了獄。儘管韋曜在獄中向他承認錯誤,連連謝罪,但孫皓哪裡聽他辯解,還是將他殺了。

280年,司馬氏滅掉東吳,孫皓也成了亡國之君。這位殘暴、荒淫的君主因為他的惡行也得到了其應有的報應。

五、歷史上最風流的酒局。

說起歷史上最風流的酒局,那就非“貴妃醉酒”莫屬了。因為這場酒局的嘉賓都是大人物。首先自然就是唐玄宗、楊貴妃了,其次有大唐第一詩人李白,第一樂手李龜年。

“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梅蘭芳先生的經典曲目《貴妃醉酒》將楊貴妃喝醉酒以後的風流婉轉表現的淋漓盡致。在這場宴會中,有著名的樂師李龜年,唐玄宗是梨園界的鼻祖,不僅自己譜曲,有時還登臺演出。玄宗和貴妃在賞花聽曲之餘,興之所至,便宣李白前來寫詩。李白文思泉湧,一下子就寫出來三首《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一枝紅豔露凝香”、“名花傾國兩相歡”,道盡了楊貴妃的絕代風華、唐玄宗的無比寵愛。

可是後來呢,“漁陽鼙鼓動地來”,在三軍將士的逼迫下,唐玄宗賜死了楊貴妃。就此香消玉殞、天各一方,曾經的風流變成了無限的惆悵,惹人追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