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嘉興的你所不知道的,嘉興的發展您更看好誰?

關於嘉興的你所不知道的,嘉興的發展您更看好誰?

嘉興,浙江省地級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是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嘉興處江河湖海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上海、杭州、蘇州、寧波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作為滬杭、蘇杭交通幹線中樞,交通便利。

嘉興建制始於秦,有兩千多年人文歷史。嘉興自古為繁華富庶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文明城市、全中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首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嘉興不僅以秀麗的風光享有盛名,而且還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勝利閉幕而備受世人矚目,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成為我國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紀念地。

嘉興市下轄2個市轄區(南湖區、秀洲區)、3個縣級市(海寧市、平湖市、桐鄉市)、2個縣(嘉善縣、海鹽縣)。共有44個鎮,29個街道(涉農街道22個),246個城市社區,115個城鎮社區,809個行政村。

嘉興目前全面對接上海示範區,嘉興的公交卡 醫保卡 021號段(電信)目前已經與上海互通,公積金 社保卡也在緊急對接中,嘉興高鐵到虹橋高鐵樞紐僅需30分鐘,開車走G50 G50W 滬杭高速開車自駕月1-1.5個小時,假性規劃的五條地鐵線,嘉興3號線地鐵無縫對接上海九號線地鐵松江站,4號地鐵對接上海22號線。大大拉近與上海的距離,使得嘉興進入環上海一小時經濟圈。

關於嘉興的你所不知道的,嘉興的發展您更看好誰?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旅遊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2011年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南湖旅遊區是一個集旅遊觀光、南湖風光休閒娛樂、歷史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歷史文化景區,景區佔地面積約5.7平方公里,包含南湖景區、月河歷史街區、七一廣場。

南湖不僅以秀麗的風光享有盛譽,而且還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勝利閉幕而備受世人矚目,成為我國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紀念地。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會議臨近結束時,遭法租界巡捕的襲擾而被迫停會。根據上海代表李達的夫人王會悟的建議,8月1日會議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繼續舉行。在這條紅船上,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並選舉了黨的中央局領導機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革命的航船從此揚帆起航。

南湖區是以旅遊業帶動起來的區,也是目前嘉興重點發展區域。南湖區的發展得益於旅遊業的發展,大量外來人口的湧入,帶動了當地的經濟及其當地的房產。遊玩的同時也是在考慮當地的一些發展潛力,目前大量的投資客都在南湖區選擇一處自己的住宅。相對於嘉興的市區秀洲區的繁華和工業更適合於居住,養生和養老。太湖園 湖心島 七一廣場 攬秀園 小瀛洲 壕股塔 南湖漁村 放鶴洲 嘉興革命烈士陵園 沈鈞儒祖居 摺疊梅灣老街 月河歷史街區等著名文化旅遊景點。南太湖的靜與美,為廣大的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

南太湖目前的均價在11000—22000左右。嘉興市區目前首付外地人要5成,本地人需要三成限購一套,買房不需要社保,落戶需要一年社保,38-40平落一個戶口。

關於嘉興的你所不知道的,嘉興的發展您更看好誰?

秀洲區是浙江省嘉興市市轄區。其前身即嘉興縣,始建於春秋時期,1999年由原嘉興市郊區更名為秀洲區。

秀洲區位於浙江省北部,長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東鄰上海,西靠杭州,南瀕杭州灣,北接蘇州,與各城市距離均不超過90公里,是上海經濟開發區的理想延伸地,被國務院列為先行規劃、先行發展的重點沿海開放地區之一。全區總面積542平方公里,人口38萬。秀洲區屬東亞季風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常年平均氣溫15.9°C。

秀洲新城,是秀洲區參與嘉興城市開發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嘉興市西側,距市中心1.5公里,320國道、京杭大運河、乍嘉蘇高速公路都在秀洲新城境內穿過,並設有出入口碼頭。位置優越,交通方便,氣候宜人。區內按規劃功能佈局,分為秀洲新區、秀洲工業園區及嘉北工業園區和加拿大嘉興科學工業園區。這個規劃立足於高起點、高品位、高標準,實行統一規劃、四區聯動、滾動開發、整個新城總面積達到24.6平方公里。

關於嘉興的你所不知道的,嘉興的發展您更看好誰?

嘉善縣地處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於浙江省東北部、江浙滬兩省一市交會處,境域輪廓呈田字形,東鄰上海市青浦、金山兩區,南連平湖市、嘉興市南湖區,西接嘉興市秀洲區,北靠江蘇省吳江市和上海市青浦區。

第一產業

2015年,全縣預計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7.1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4.8%。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2508公頃,比上年增長1.2%(注:糧食生產統計監測調查數據);油菜籽播種面積701公頃,比上年下降3.5%;蔬菜播種面積15560公頃,比上年增長4.1%;果用瓜播種面積2176公頃,比上年增長4.8%;花卉苗木播種面積1236公頃,比上年增長14.7%。全年糧食總產量15.49萬噸,比上年增長4.0%(注:糧食生產統計監測調查數據);蔬菜總產量58.17萬噸,比上年增長3.8%。

全年生豬飼養量21.48萬頭,比上年下降70.6%;其中年末生豬存欄6.48萬頭,比上年下降44.9%。家禽飼養量311.92萬隻,比上年下降21.4%;水產品產量2.61萬噸,比上年下降0.4%。

截止2015年底,全縣已有種子種苗基地8個;引進新品種64個;現有農業地方標準17項,有103個農產品通過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休閒農業基地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 201家,登記家庭農場218家。累計驗收通過現代農業綜合區2個,主導產業示範區6個,特色農業精品園4個,面積13萬畝。現有農業龍頭企業39家,土地流轉率達47.73%。

第二產業

2015年,全縣工業增加值214.52億元,可比增長9.2%,佔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4%。規模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695家,工業總產值1004.47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重工業總產值661.03億元,比上年增長5.1%;輕工業總產值343.43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全縣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8%、17.1%和13.8%,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39.1%、40.0%和45.6%。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主營業務收入886.01億元,比上年增長4.9%;利稅總額61.18億元,比上年增長4.7%,其中利潤總額39.30億元,比上年增長7.0%。經濟效益指標中,產品銷售率94.69%,總資產貢獻率8.91%,資本保值增值率112.53%,成本費用利潤率4.63%,資產負債率48.57%,虧損率10.77%。

2015年,全縣建築業增加值20.02億元,可比增長5.7%。具有建築業資質的獨立核算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8.14億元,比上年下降10.6%。完成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66.3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0%,其中新開工面積117.0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2%。

第三產業

2015年,全縣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17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城鎮市場零售額127.13億元,比上年增長11.1%;農村市場零售額41.04億元,比上年增長10.6%。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40.89億元,比上年增長8.8%;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3.14億元,比上年增長5.2%。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比上年增長6.9%,中西藥品類比上年增長11.7%,汽車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1.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比上年下降10.9%,日用品類比上年下降15.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比上年下降18.7%,石油及製品類比上年增長37.8%,通訊器材類比上年下降22.2%,書報雜誌類比上年增長6.9%。年末全縣擁有成交額超億元市場4個,其中超10億元市場2個。

全縣接待海內外遊客1195.1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23.3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1%和15.0%。其中接待外國、港澳臺遊客21.8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8%,旅遊外匯收入0.4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6%;接待國內遊客1173.2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1%,國內旅遊收入120.28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其中西塘景點接待國內遊客738.0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3%;接待海外遊客21.1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2%。

嘉善3號線對接上海9號線途經嘉善,嘉善高鐵到上海高鐵20分鐘左右。西塘古鎮,分湖旅遊度假區,機器人小鎮《特色小鎮》。嘉善目前本地人首付三成,外地人限購一套。購房不需社保,落戶需要一年的社保。

關於嘉興的你所不知道的,嘉興的發展您更看好誰?

平湖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南瀕杭州灣,處於長江三角洲黃金地帶,東北與上海市金山區交界,西與嘉興市接壤,西南與海鹽縣為鄰,西北與嘉善縣相接。轄當湖街道、乍浦鎮、新倉鎮、獨山港區(獨山港鎮)、新埭鎮、廣陳鎮、林埭鎮、鍾埭街道、曹橋街道9個鎮(街道)。

第一產業

全年全市農業實現增加值15.8億元,可比下降5.5%。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76.09萬畝,比上年增長0.8%。據糧食生產統計監測,糧食播種面積56.72萬畝,增長0.5%,糧食總產量24.79萬噸,增長1.3%,產量已連續10年超過22萬噸。油菜籽播種面積4.58萬畝,下降1.5%;蔬菜播種面積11.97萬畝,增長2.7%。糧經面積比為74.5:25.5。全年生豬飼養量7.02萬頭,比上年下降83.9%,年末生豬存欄0.95萬頭,下降89.0%,豬肉產品總產量0.40萬噸,下降81.2%。家禽飼養量113.96萬隻,下降1.5%,年末家禽存欄44.15萬隻,增長4.7%。水產品產量2.14萬噸,比上年下降15.1%。

年末擁有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45個,全國無公害農產品159只,綠色食品19只。其中,年內新增省級基地6個,全國無公害農產品15只,綠色食品2只。全年完成城鄉綠化造林面積9460.7畝,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76萬畝。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140個、面積16.08萬畝,其中年內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40個、面積4.08萬畝;現代農業園區完成投資1.4億元。全市水稻機械育插秧面積8.7萬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成長,年末全市培育工商登記家庭農場16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26家,農業龍頭企業22家。獲得“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範縣”認定。

全年農田水利建設完成土石方485.99萬立方米,累計出動機械臺班9.72萬個,投入資金4.4億元。疏浚河道347.65千米,長效保潔2311千米。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3萬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2.23萬噸。三、工業、能耗和建築業工業經濟緩中趨穩。全市62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增加值258.0億元,比上年下降1.1%,實現總產值1224.5億元,下降6%。其中,不含嘉興港區和嘉興電廠實現增加值160.0億元,增長3.3%,實現總產值782.0億元,增長1.9%。

第二產業

全市規上工業中,裝備製造業實現產值269.1億元,增長0.1%;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553.6億元,下降3.2%;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618.1億元,下降7.6%。全年實現新產品產值率34.0%,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工業產銷率97.1%,同比回落0.7個百分點,實現出口交貨值273.3億元,下降5.4%。

從主要行業看,全市19大行業中8個行業實現增長,其中光機電、臨港和生物醫藥三大主動力行業共實現產值811.4億元,下降7.1%。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三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68.0億元,下降16.2%。服裝、箱包、童車、潔具和紙製品五大傳統行業共實現產值234.7億元,下降0.2%,其中服裝行業產值149.7億元,下降0.7%。

全年全市規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84.2億元,比上年下降8.3%;實現利稅總額110.6億元,增長14.2%;實現利潤總額69.2億元,增長17.7%。其中,不含嘉興港區和嘉興電廠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36.2億元,下降0.7%;利稅總額52.1億元,增長1.3%;利潤總額28.0億元,下降4.5%。年末全市虧損企業151家,虧損面24.3%,比上年擴大2.6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14.0億元,增長21.5%。

從主要行業看,19個行業中10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或盈利,9個行業下降或虧損。其中,三大主動力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89.0億元,比上年下降7.7%,實現利潤總額55.1億元,增長17.3%;三大新興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9億元,下降27.6%,實現利潤總額2.0億元,增長188.6%;五大傳統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8.7億元,下降3.9%,實現利潤總額4.8億元,增長1.9%。

全年全市規上工業綜合能耗280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1.2%。不含嘉興電廠規上工業綜合能耗247.2萬噸標準煤,下降0.6%,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0.1%。不含嘉興港區和嘉興電廠規上工業綜合能耗136.9萬噸標準煤,增長5.9%,單位增加值能耗增長2.5%。

第三產業

全年全市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52.8億元,比上年下降13.6%,其中計劃總投資億元以上在建項目53個,全年完成投資49.8億元,佔全部房地產開發投資的94.3%。竣工房屋面積140.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88.4%,其中住宅竣工104.1萬平方米,增長123.0%。商品房銷售面積72.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0.2%,其中預售佔86.7%。其中住宅63.3萬平方米,增長20.2%;商業營業用房7.7萬平方米,增長29.1%。商品房銷售額54.4億元,增長26.1%,其中住宅46.2億元,增長26.0%。

全年全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週轉量44.0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4.5%。其中,公路運輸28.4億噸公里,水路運輸15.6億噸公里,分別增長4.1%、5.2%。全年旅客週轉量完成3.9億人公里,下降10.4%。嘉興港貨物吞吐量6273萬噸,比上年下降8.8%,集裝箱123萬標箱,增長6.2%。

全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6.1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47.6億元,增長11.3%,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8.5億元,增長8.4%。其中,城鎮和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0.8%和11.5%。

全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68.2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7%,其中出口總額38.5億美元,下降5.4%。全年外貿和出口依存度分別為87.5%和49.5%,比上年分別回落16.5和2.1個百分點。

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68.3億元,比上年增長21.0%,其中國內旅遊收入66.3億元,增長21.4%。接待國內遊客666.8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4%;接待海外遊客1.93萬人次,增長14.2%。

平湖緊鄰上海松江,金山。嘉興4號線連接上海22號線途經平湖,滬乍杭鐵路2020年建成通車屆時到上海僅需上海20分鐘。平湖外地限購一套,首付三成購房不需要社保,落戶需要一年的社保。

海鹽縣是浙江省嘉興市下市轄縣,是崧澤文化發祥地之一,距今5000多年前縣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縣。因“海濱廣斥,鹽田相望”而得名。1958年11月21日,撤銷海鹽縣建制,1961年12月15日,復置海鹽縣。

關於嘉興的你所不知道的,嘉興的發展您更看好誰?

海鹽縣位於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地處北緯30°21′到30°28′,東經120°43到121°02′,東瀕杭州灣,西南鄰海寧市,北連平湖市和秀洲區。陸地總面積534.73平方公里(其中河道、湖泊等水域面積96.26平方公里),海灣面積537.90平方公里,島礁0.48平方公里。境內陸地海岸自澉浦起到海塘鄉方家埭止,全長53.48公里,是浙北海岸最長的縣(市)。

第一產業

農業生產穩中有降。實現農業總產值 31.06億元,比上年下降3.2%。其中農、林、牧、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分別增長4.1%、14.0%、-15.6%、-5.0%、12.0%。

全縣總播種面積43784公頃,比上年增長1.6%,其中,糧食播種面積31868公頃,比上年增長0.4%。蔬菜種植(含菜用瓜)面積和產量分別為7665公頃和27.15萬噸,比上年增長8.9%和10.7%,水果產量9.64萬噸,比上年增長5.6%,油菜種植面積2089公頃,比上年下降2.4%,棉花種植面積451公頃,比上年下降31.4%。

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長0.1%;集體企業下降3.0%,股份制企業增長38.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0.9%;私營企業下降6.3%。分門類看,採礦業下降27.5%,製造業增長4.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4.9%。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36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其中,批發業、零售業、餐飲業、住宿業分別為3.43億元、87.48億元、1.22億元和12.5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2 %、7.3%、26.1%和10.9%;城鎮和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均比上年增長10.0%。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0.98億元,比上年增長4.6%。境內等級公路里程950公里,比上年增長0.8%,其中一級以上公路里程116公里,高速公路里程41公里,均與上年相同。全年公路客運量為659萬人次,比上年下降2.7%;水陸貨運量2053萬噸,比上年增長2.4%。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1367萬噸,比上年下降14.5%。年末實有公共汽車營運車輛212輛,比上年減少4輛;公共汽車客運總量1735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0.0%。

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59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3%。其中國內遊客592萬人次,增長18.2%;境外入境人數10153人次,比上年增長46.1%。全年旅遊總收入53.10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其中,國內旅遊收入52.80億元,比上年增長19.0%;旅遊外匯收入483萬美元,比上年下降9.6%。

海鹽滬乍杭高鐵到上海30分鐘,嘉興地鐵一號線延伸至海鹽,美國山水六旗集團主題樂園投資300億。世界三大主題樂園之一,平湖外地限購一套,首付三成購房不需要社保,落戶需要一年的社保。

關於嘉興的你所不知道的,嘉興的發展您更看好誰?

海寧市位於中國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東鄰海鹽縣,南瀕錢塘江,與紹興上虞區、杭州蕭山區隔江相望,西接杭州餘杭區、江乾區下沙,北連桐鄉市、嘉興秀洲區。東距上海100公里,西接杭州,南瀕錢塘江。

第一產業

截止2008年,海寧有耕地51.43萬畝,農村勞動力31.8萬,其中農業勞動力7.37萬。長期以來,海寧農業以糧經並舉、種養結合為基本特徵,海寧桑苗、斜橋榨菜、小湖羊皮、瘦肉型豬等傳統農產品具有一定的市場美譽度和區域影響力。

海寧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效生態都市型現代農業。農業 “334”產業發展戰略得到有效實施,花卉、苗木、優質水果三大綠色生態產業異軍突起;特種水產、湖羊、肉雞三大高效養殖業發展迅猛;糧油、蠶桑、生豬、蔬菜四大傳統產業進一步優化提升。“小康示範、百村整治”工程、農村生態家園工程、種子種苗工程、農業基地園區建設紮實推進。農業標準化實施不斷加快,無公害生產技術得到全面推廣。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市場體系不斷髮展壯大。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26.11億元。

第二產業

海寧工業基礎良好,涉及到30個大類100多個小類,區域特色經濟優勢明顯。皮革、家紡、經編、太陽能利用、機械裝備、食品、化工(醫藥)等區域特色產業加速擴張和提升,在國內乃至國際同行業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2008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193.2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達到722.02億元。全市擁有中國名牌產品6個,中國馳名商標15個,共有上市公司5家。

第三產業

海寧旅遊資源豐富,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鹽官觀潮勝地公園和沿江百里文化旅遊長廊是省重點開發項目,也是國家首次公佈的全國43個旅遊發展優先項目之一。海寧已形成了以“一潮三看賞四景”的觀潮旅遊為特色,以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蹟的訪古探幽為內涵的旅遊格局。2008年,全市共有星級飯店12家,其中四星級1家,三星級6家,共接待國內外遊客512萬人次,海外遊客4.9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7.8億元。海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個。

海寧商業興旺,市場繁榮。2008年,全市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45個, 市場成交額118.56億元,其中超億元的專業市場11個。 海寧郵電通信發達。2008年,實現郵電業務收入6.57億元,固定電話用戶33.93萬戶,移動電話用戶53.12萬戶,互聯網絡用戶9.44萬戶。

海寧目前在建樓盤主要圍繞在高鐵周邊,首付四成限貸本地三成,購房不需要社保,落戶需要一年社保。唯一在建的地鐵一號線對接杭州一號線,嘉興三號線延伸海寧,2020年通車,海寧的GDP佔據嘉興第一,房價在嘉興排名第四,全國百強縣第18名,主營皮革,紡織和互聯網。

關於嘉興的你所不知道的,嘉興的發展您更看好誰?

桐鄉位於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屬於嘉興五縣市之一。境內地勢平坦,河網密佈,氣候四季分明,自然環境優美,一派江南水鄉景象,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之美譽。

第一產業

2013年桐鄉農業經濟提質增效。“兩區”建設新增糧食生產功能區2.2萬畝,建成省級主導產業示範區1個、特色農業精品園2個;完成高標準農田示範項目3萬畝、土地流轉1.6萬畝;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完成圩區整治3.2萬畝、河道整治130公里。

現代農業有序發展,“兩區”建設紮實推進,新增糧食功能區2.2萬畝,建成省級主導產業示範區(精品園)3個,新增農村土地流轉面積1.6萬畝。

摺疊第二產業

2013年桐鄉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工業經濟平穩發展。工業強市建設列入全省試點,全年淨增規模以上企業95家、億元企業12家,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1138.9億元,同比增長7.5%;新興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至35%。

2013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138.9億元,新興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的35%;完成印染等重點行業22個項目落後產能淘汰。

摺疊第三產業

2013年桐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新增服務業限額以上企業119家、分離發展服務業29家;全市實現“個轉企”199家。烏鎮省級旅遊試驗區已經省政府批准,烏鎮國際旅遊區被列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範區,全市共接待遊客1189萬人次, 實現旅遊收入1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6%和18.9%。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41.6億元,其中市外產值12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和45%。

2013年共接待遊客3000萬人次,旅遊收入首破百億大關,新增服務業限上企業119家,完成“個轉企”服務業企業90家,分離發展服務業29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