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嘉兴的你所不知道的,嘉兴的发展您更看好谁?

关于嘉兴的你所不知道的,嘉兴的发展您更看好谁?

嘉兴,浙江省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是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嘉兴处江河湖海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作为沪杭、苏杭交通干线中枢,交通便利。

嘉兴建制始于秦,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嘉兴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文明城市、全中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嘉兴不仅以秀丽的风光享有盛名,而且还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人瞩目,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嘉兴市下辖2个市辖区(南湖区、秀洲区)、3个县级市(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2个县(嘉善县、海盐县)。共有44个镇,29个街道(涉农街道22个),246个城市社区,115个城镇社区,809个行政村。

嘉兴目前全面对接上海示范区,嘉兴的公交卡 医保卡 021号段(电信)目前已经与上海互通,公积金 社保卡也在紧急对接中,嘉兴高铁到虹桥高铁枢纽仅需30分钟,开车走G50 G50W 沪杭高速开车自驾月1-1.5个小时,假性规划的五条地铁线,嘉兴3号线地铁无缝对接上海九号线地铁松江站,4号地铁对接上海22号线。大大拉近与上海的距离,使得嘉兴进入环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关于嘉兴的你所不知道的,嘉兴的发展您更看好谁?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旅游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2011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南湖旅游区是一个集旅游观光、南湖风光休闲娱乐、历史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景区,景区占地面积约5.7平方公里,包含南湖景区、月河历史街区、七一广场。

南湖不仅以秀丽的风光享有盛誉,而且还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人瞩目,成为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临近结束时,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8月1日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在这条红船上,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并选举了党的中央局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航船从此扬帆起航。

南湖区是以旅游业带动起来的区,也是目前嘉兴重点发展区域。南湖区的发展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及其当地的房产。游玩的同时也是在考虑当地的一些发展潜力,目前大量的投资客都在南湖区选择一处自己的住宅。相对于嘉兴的市区秀洲区的繁华和工业更适合于居住,养生和养老。太湖园 湖心岛 七一广场 揽秀园 小瀛洲 壕股塔 南湖渔村 放鹤洲 嘉兴革命烈士陵园 沈钧儒祖居 折叠梅湾老街 月河历史街区等著名文化旅游景点。南太湖的静与美,为广大的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南太湖目前的均价在11000—22000左右。嘉兴市区目前首付外地人要5成,本地人需要三成限购一套,买房不需要社保,落户需要一年社保,38-40平落一个户口。

关于嘉兴的你所不知道的,嘉兴的发展您更看好谁?

秀洲区是浙江省嘉兴市市辖区。其前身即嘉兴县,始建于春秋时期,1999年由原嘉兴市郊区更名为秀洲区。

秀洲区位于浙江省北部,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西靠杭州,南濒杭州湾,北接苏州,与各城市距离均不超过90公里,是上海经济开发区的理想延伸地,被国务院列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重点沿海开放地区之一。全区总面积542平方公里,人口38万。秀洲区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常年平均气温15.9°C。

秀洲新城,是秀洲区参与嘉兴城市开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嘉兴市西侧,距市中心1.5公里,320国道、京杭大运河、乍嘉苏高速公路都在秀洲新城境内穿过,并设有出入口码头。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气候宜人。区内按规划功能布局,分为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及嘉北工业园区和加拿大嘉兴科学工业园区。这个规划立足于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实行统一规划、四区联动、滚动开发、整个新城总面积达到24.6平方公里。

关于嘉兴的你所不知道的,嘉兴的发展您更看好谁?

嘉善县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境域轮廓呈田字形,东邻上海市青浦、金山两区,南连平湖市、嘉兴市南湖区,西接嘉兴市秀洲区,北靠江苏省吴江市和上海市青浦区。

第一产业

2015年,全县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4.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508公顷,比上年增长1.2%(注: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数据);油菜籽播种面积701公顷,比上年下降3.5%;蔬菜播种面积15560公顷,比上年增长4.1%;果用瓜播种面积2176公顷,比上年增长4.8%;花卉苗木播种面积1236公顷,比上年增长14.7%。全年粮食总产量15.49万吨,比上年增长4.0%(注: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数据);蔬菜总产量58.17万吨,比上年增长3.8%。

全年生猪饲养量21.48万头,比上年下降70.6%;其中年末生猪存栏6.48万头,比上年下降44.9%。家禽饲养量311.92万只,比上年下降21.4%;水产品产量2.61万吨,比上年下降0.4%。

截止2015年底,全县已有种子种苗基地8个;引进新品种64个;现有农业地方标准17项,有103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休闲农业基地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家,登记家庭农场218家。累计验收通过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主导产业示范区6个,特色农业精品园4个,面积13万亩。现有农业龙头企业39家,土地流转率达47.73%。

第二产业

201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214.52亿元,可比增长9.2%,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4%。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695家,工业总产值1004.47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重工业总产值661.03亿元,比上年增长5.1%;轻工业总产值34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8%、17.1%和13.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9.1%、40.0%和45.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886.01亿元,比上年增长4.9%;利税总额61.18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利润总额39.30亿元,比上年增长7.0%。经济效益指标中,产品销售率94.69%,总资产贡献率8.91%,资本保值增值率112.53%,成本费用利润率4.63%,资产负债率48.57%,亏损率10.77%。

2015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20.02亿元,可比增长5.7%。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14亿元,比上年下降10.6%。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66.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0%,其中新开工面积117.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

第三产业

2015年,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城镇市场零售额12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农村市场零售额4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40.89亿元,比上年增长8.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14亿元,比上年增长5.2%。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6.9%,中西药品类比上年增长11.7%,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比上年下降10.9%,日用品类比上年下降15.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下降18.7%,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37.8%,通讯器材类比上年下降22.2%,书报杂志类比上年增长6.9%。年末全县拥有成交额超亿元市场4个,其中超10亿元市场2个。

全县接待海内外游客1195.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3.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和15.0%。其中接待外国、港澳台游客21.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8%,旅游外汇收入0.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接待国内游客1173.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国内旅游收入12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西塘景点接待国内游客738.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接待海外游客21.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

嘉善3号线对接上海9号线途经嘉善,嘉善高铁到上海高铁20分钟左右。西塘古镇,分湖旅游度假区,机器人小镇《特色小镇》。嘉善目前本地人首付三成,外地人限购一套。购房不需社保,落户需要一年的社保。

关于嘉兴的你所不知道的,嘉兴的发展您更看好谁?

平湖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南濒杭州湾,处于长江三角洲黄金地带,东北与上海市金山区交界,西与嘉兴市接壤,西南与海盐县为邻,西北与嘉善县相接。辖当湖街道、乍浦镇、新仓镇、独山港区(独山港镇)、新埭镇、广陈镇、林埭镇、钟埭街道、曹桥街道9个镇(街道)。

第一产业

全年全市农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可比下降5.5%。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6.09万亩,比上年增长0.8%。据粮食生产统计监测,粮食播种面积56.72万亩,增长0.5%,粮食总产量24.79万吨,增长1.3%,产量已连续10年超过22万吨。油菜籽播种面积4.58万亩,下降1.5%;蔬菜播种面积11.97万亩,增长2.7%。粮经面积比为74.5:25.5。全年生猪饲养量7.02万头,比上年下降83.9%,年末生猪存栏0.95万头,下降89.0%,猪肉产品总产量0.40万吨,下降81.2%。家禽饲养量113.96万只,下降1.5%,年末家禽存栏44.15万只,增长4.7%。水产品产量2.14万吨,比上年下降15.1%。

年末拥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5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159只,绿色食品19只。其中,年内新增省级基地6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15只,绿色食品2只。全年完成城乡绿化造林面积9460.7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76万亩。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40个、面积16.08万亩,其中年内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40个、面积4.08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完成投资1.4亿元。全市水稻机械育插秧面积8.7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成长,年末全市培育工商登记家庭农场16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26家,农业龙头企业22家。获得“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认定。

全年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土石方485.99万立方米,累计出动机械台班9.72万个,投入资金4.4亿元。疏浚河道347.65千米,长效保洁2311千米。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3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23万吨。三、工业、能耗和建筑业工业经济缓中趋稳。全市6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58.0亿元,比上年下降1.1%,实现总产值1224.5亿元,下降6%。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和嘉兴电厂实现增加值160.0亿元,增长3.3%,实现总产值782.0亿元,增长1.9%。

第二产业

全市规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69.1亿元,增长0.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53.6亿元,下降3.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618.1亿元,下降7.6%。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率34.0%,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工业产销率97.1%,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273.3亿元,下降5.4%。

从主要行业看,全市19大行业中8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光机电、临港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动力行业共实现产值811.4亿元,下降7.1%。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三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68.0亿元,下降16.2%。服装、箱包、童车、洁具和纸制品五大传统行业共实现产值234.7亿元,下降0.2%,其中服装行业产值149.7亿元,下降0.7%。

全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4.2亿元,比上年下降8.3%;实现利税总额110.6亿元,增长14.2%;实现利润总额69.2亿元,增长17.7%。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和嘉兴电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6.2亿元,下降0.7%;利税总额52.1亿元,增长1.3%;利润总额28.0亿元,下降4.5%。年末全市亏损企业151家,亏损面24.3%,比上年扩大2.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4.0亿元,增长21.5%。

从主要行业看,19个行业中10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或盈利,9个行业下降或亏损。其中,三大主动力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9.0亿元,比上年下降7.7%,实现利润总额55.1亿元,增长17.3%;三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9亿元,下降27.6%,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增长188.6%;五大传统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8.7亿元,下降3.9%,实现利润总额4.8亿元,增长1.9%。

全年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耗28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2%。不含嘉兴电厂规上工业综合能耗247.2万吨标准煤,下降0.6%,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0.1%。不含嘉兴港区和嘉兴电厂规上工业综合能耗136.9万吨标准煤,增长5.9%,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长2.5%。

第三产业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2.8亿元,比上年下降13.6%,其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53个,全年完成投资49.8亿元,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94.3%。竣工房屋面积14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8.4%,其中住宅竣工104.1万平方米,增长123.0%。商品房销售面积7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2%,其中预售占86.7%。其中住宅63.3万平方米,增长20.2%;商业营业用房7.7万平方米,增长29.1%。商品房销售额54.4亿元,增长26.1%,其中住宅46.2亿元,增长26.0%。

全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44.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5%。其中,公路运输28.4亿吨公里,水路运输15.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4.1%、5.2%。全年旅客周转量完成3.9亿人公里,下降10.4%。嘉兴港货物吞吐量6273万吨,比上年下降8.8%,集装箱123万标箱,增长6.2%。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47.6亿元,增长11.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8.5亿元,增长8.4%。其中,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8%和11.5%。

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8.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7%,其中出口总额38.5亿美元,下降5.4%。全年外贸和出口依存度分别为87.5%和49.5%,比上年分别回落16.5和2.1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8.3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6.3亿元,增长21.4%。接待国内游客666.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接待海外游客1.93万人次,增长14.2%。

平湖紧邻上海松江,金山。嘉兴4号线连接上海22号线途经平湖,沪乍杭铁路2020年建成通车届时到上海仅需上海20分钟。平湖外地限购一套,首付三成购房不需要社保,落户需要一年的社保。

海盐县是浙江省嘉兴市下市辖县,是崧泽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5000多年前县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县。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1958年11月21日,撤销海盐县建制,1961年12月15日,复置海盐县。

关于嘉兴的你所不知道的,嘉兴的发展您更看好谁?

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地处北纬30°21′到30°28′,东经120°43到121°02′,东濒杭州湾,西南邻海宁市,北连平湖市和秀洲区。陆地总面积534.73平方公里(其中河道、湖泊等水域面积96.26平方公里),海湾面积537.90平方公里,岛礁0.48平方公里。境内陆地海岸自澉浦起到海塘乡方家埭止,全长53.48公里,是浙北海岸最长的县(市)。

第一产业

农业生产稳中有降。实现农业总产值 31.06亿元,比上年下降3.2%。其中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增长4.1%、14.0%、-15.6%、-5.0%、12.0%。

全县总播种面积43784公顷,比上年增长1.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1868公顷,比上年增长0.4%。蔬菜种植(含菜用瓜)面积和产量分别为7665公顷和27.15万吨,比上年增长8.9%和10.7%,水果产量9.64万吨,比上年增长5.6%,油菜种植面积2089公顷,比上年下降2.4%,棉花种植面积451公顷,比上年下降31.4%。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0.1%;集体企业下降3.0%,股份制企业增长38.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9%;私营企业下降6.3%。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27.5%,制造业增长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4.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分别为3.43亿元、87.48亿元、1.22亿元和12.5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 %、7.3%、26.1%和10.9%;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均比上年增长10.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98亿元,比上年增长4.6%。境内等级公路里程950公里,比上年增长0.8%,其中一级以上公路里程116公里,高速公路里程41公里,均与上年相同。全年公路客运量为65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7%;水陆货运量2053万吨,比上年增长2.4%。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1367万吨,比上年下降14.5%。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212辆,比上年减少4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73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0.0%。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国内游客592万人次,增长18.2%;境外入境人数10153人次,比上年增长46.1%。全年旅游总收入5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旅游外汇收入48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9.6%。

海盐沪乍杭高铁到上海30分钟,嘉兴地铁一号线延伸至海盐,美国山水六旗集团主题乐园投资300亿。世界三大主题乐园之一,平湖外地限购一套,首付三成购房不需要社保,落户需要一年的社保。

关于嘉兴的你所不知道的,嘉兴的发展您更看好谁?

海宁市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东邻海盐县,南濒钱塘江,与绍兴上虞区、杭州萧山区隔江相望,西接杭州余杭区、江干区下沙,北连桐乡市、嘉兴秀洲区。东距上海100公里,西接杭州,南濒钱塘江。

第一产业

截止2008年,海宁有耕地51.43万亩,农村劳动力31.8万,其中农业劳动力7.37万。长期以来,海宁农业以粮经并举、种养结合为基本特征,海宁桑苗、斜桥榨菜、小湖羊皮、瘦肉型猪等传统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美誉度和区域影响力。

海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生态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业 “334”产业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花卉、苗木、优质水果三大绿色生态产业异军突起;特种水产、湖羊、肉鸡三大高效养殖业发展迅猛;粮油、蚕桑、生猪、蔬菜四大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提升。“小康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农村生态家园工程、种子种苗工程、农业基地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不断加快,无公害生产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6.11亿元。

第二产业

海宁工业基础良好,涉及到30个大类100多个小类,区域特色经济优势明显。皮革、家纺、经编、太阳能利用、机械装备、食品、化工(医药)等区域特色产业加速扩张和提升,在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2008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93.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达到722.02亿元。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15个,共有上市公司5家。

第三产业

海宁旅游资源丰富,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盐官观潮胜地公园和沿江百里文化旅游长廊是省重点开发项目,也是国家首次公布的全国43个旅游发展优先项目之一。海宁已形成了以“一潮三看赏四景”的观潮旅游为特色,以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的访古探幽为内涵的旅游格局。2008年,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2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6家,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2万人次,海外游客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7.8亿元。海宁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个。

海宁商业兴旺,市场繁荣。2008年,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5个, 市场成交额118.56亿元,其中超亿元的专业市场11个。 海宁邮电通信发达。2008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6.57亿元,固定电话用户33.9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3.12万户,互联网络用户9.44万户。

海宁目前在建楼盘主要围绕在高铁周边,首付四成限贷本地三成,购房不需要社保,落户需要一年社保。唯一在建的地铁一号线对接杭州一号线,嘉兴三号线延伸海宁,2020年通车,海宁的GDP占据嘉兴第一,房价在嘉兴排名第四,全国百强县第18名,主营皮革,纺织和互联网。

关于嘉兴的你所不知道的,嘉兴的发展您更看好谁?

桐乡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属于嘉兴五县市之一。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气候四季分明,自然环境优美,一派江南水乡景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之美誉。

第一产业

2013年桐乡农业经济提质增效。“两区”建设新增粮食生产功能区2.2万亩,建成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1个、特色农业精品园2个;完成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3万亩、土地流转1.6万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圩区整治3.2万亩、河道整治130公里。

现代农业有序发展,“两区”建设扎实推进,新增粮食功能区2.2万亩,建成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精品园)3个,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6万亩。

折叠第二产业

2013年桐乡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工业强市建设列入全省试点,全年净增规模以上企业95家、亿元企业12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138.9亿元,同比增长7.5%;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35%。

2013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38.9亿元,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5%;完成印染等重点行业22个项目落后产能淘汰。

折叠第三产业

2013年桐乡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增服务业限额以上企业119家、分离发展服务业29家;全市实现“个转企”199家。乌镇省级旅游试验区已经省政府批准,乌镇国际旅游区被列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全市共接待游客1189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1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6%和18.9%。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1.6亿元,其中市外产值12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45%。

2013年共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首破百亿大关,新增服务业限上企业119家,完成“个转企”服务业企业90家,分离发展服务业29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