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昌稱P2P都是騙局,大家怎麼看?

1178891903

大家對p2p的偏見頗深,認為p2p是騙子的人太多了,作為一個在p2p的投資者,我可以負責任的說p2p絕對不是騙局,我來給大家細細講述下這個行業。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p2p,專業叫法是個人對個人,也叫點對點借貸。用民間話說就是傳統民間借貸互聯網化。其實說白了p2p平臺就和中介公司是一樣的道理。起到一個撮合作用,正好你有錢,有人急用錢,又從銀行借不來,這時通過p2p來撮合這筆交易,p2p平臺和你約定一個利率,和借款人約定一個利率。通過平臺來作為擔保方保證交易的正常進行,平臺從中收取一些費用盈利,這就是p2p。

由於p2p剛興起時,國家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互聯網金融監管辦法。早期互聯網金融幾乎爆發式的野蠻生長,許多不發分子和投機倒耙的人動死了歪腦筋,開個假的p2p平臺,通過高息誘惑投資人上當。當非法集資到一定程度,直接跑路逃之夭夭。前幾年的e租寶,到前一陣的錢寶網,都是龐氏騙局,算不得p2p,只要你不被高息誘惑矇蔽雙眼,正常的p2p並沒有那麼可怕,我每次對身邊的人談起p2p,他們第一反應也是說p2p是騙子,我也能理解,因為p2p從誕生到現在在人們心裡始終是一個不良的形象出現。

然而從去年開始,國家對互聯網金融實行了一系列監管措施,比如銀行存管,57號文件,標的限額,禁止各種校園貸、現金貸,再到現在的金融平臺六月份完成備案,這一切的規範都是為了讓p2p更好的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如果是詐騙,國家又何必大費周章去管理,直接全部關停算了。

存在即合理,之前我說這句話引來了許多人的謾罵,但是事實就是事實,你喜不喜歡他都在那裡。

最後祝p2p行業蓬勃發展,服務於社會。




樂於助人的安娜


回答這個問題,我應該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從2013年開始,我們為浙江15家企業進行了P2P平臺的開發和前期的推廣代運營,企業註冊地有杭州市,溫州市,台州市等,到去年底為止,我關注了一下,基本全部關閉(是不是倒閉不瞭解,平臺全部關閉)。哪P2P究竟是不是全是騙局呢?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先舉個例子,前輩發明鐵製菜刀,促進了切菜生產力,這是事實,但也有句行話:功夫再好也怕菜刀,說明菜刀也有人用作殺人砍人的工具。但,全世界人民的廚房,都不會因為菜刀有砍人殺人的功能,而不用菜刀。因此,我要表達的是:P2P無論作為平臺還是作為商業模式,只是一種技術,本質上沒有“騙”的屬性。

第二、可以確定P2P是人類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一種產物,因此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P2P的出現,不能絕對地否定事物的作用,事物的發展總有正反二個方面和不同階段呈現的主要和次要的矛盾。通過這幾年的實踐來看,當前P2P反作用負面影響表現的比較突出,是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

第三、確實存在,騙子們利用P2P這個工具做了大量的騙局,舉個實例:浙江台州市我曾經服務過的一個客戶,外貿生產起價,擁有大面積的實體工廠,經濟危機爆發後外貿出口嚴重受阻,極力苦撐至2013年資金鍊斷裂,隨後利用P2P平臺變相融資1.5億元人民幣,初心是進行自救,沒想著騙錢,但是最終自救不了崩潰跑路。

第四、從上面的案例分析,有幾個問題應該值得深思:如何看待新事物,如何實踐新事物,如何規範新事物,新事物必然是要發展的,想扼殺是扼殺不了的,這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第五、堅信經過時間的洗禮,P2P一定是為人類造福的一種模式和服務!


雲創西子湖

英雄所見略同!!!我也這麼想!P2P說白了就是高利貸的網絡化,都是銀行列為高風險的貸款,P2P公司接手去做,壞賬率顯然是高高在上的。見錢眼開準備隨時跑路大有人在,這種高利貸業務本來就不是長久可以做的,都是準備賺一把跑人的。


西格瑪的化學

你們太不瞭解人性了。作為資深三方支付平臺業內人士,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p2p本來是個好東西,可是需要建立在真實身份信息和完善的信用體系之上。可惜的是。這兩點現在都沒有。

在互聯網上,你永遠不知道對面是一條狗還是一個人,同樣的,你永遠不知道借款的人或公司或項目的真實情況。別指望平臺有什麼保證,因為你錢給過,平臺就賺到錢了。甚至平臺會造假或者虛擬標底來吸納資金。這也是大部分平臺都這麼做的。e租寶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嘛?

所以,什麼時候區塊鏈成功了。p2p才有可能成為健康的產業。

第二點,沒有健全的信用體系。借款人的信用無從得知。因為凡是到網絡上借錢的,大部分都是現實中借不到錢的。各種融資手段沒辦法了,才來網上。也就是說,要麼就是信用有汙點,要麼就是沒抵押物。而且互聯網上違約成本太低。導致各種p2p平臺跑路。

總結,不要相信人性。只要違約成本太低,p2p平臺永遠不會成為主流。只能是淪為高利貸的工具。


自駕逍遙遊

你確定郭廣昌說過這話嗎?還是你自己覺得他說的意思是p2p都是騙局,你們境界不一樣,眼光不一樣,看的事情個更不一樣,不要斷章取義,謝謝!p2p,今後將是主流互聯網金融理財渠道之一。


酒館缺小二

P2P都是騙局說的可能有些絕對,但是,大多數都會成為騙局!我是2013年佈局的線上P2P平臺,專注於做車貸,我自己投資平臺研發費用200多萬,後來各種因素,我放棄了做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平臺倒閉潮是從爆發E租寶被抓開始,國家開始整頓互聯網金融,P2P被明確界定為屬於中介性質,嚴禁在線上搞虛假標的物,不準誇大投資低風險,不準高於銀行利息的四倍,其實互聯網金融P2P都會因風控措施不力導致大量壞賬,形成十個瓶子九個瓶蓋的惡性循環,最後窟窿眼兒越來越大,投資人的錢實在補不上的時候就會解散消失,逃亡,結局就是投資人的錢石沉大海,苦訴無門……建議投資要謹慎,遠離P2P,理財不要貪,貪多必傷


傑境車服創始人

P2P其實就是民間借貸,當然平臺有好有壞。出問題的平臺確實很多,原因也很多,有的是風控把握的不好,有的是違規操作被查封,有的是純粹是為了騙錢。當然好平臺也是不少的,我從2011年接觸的,當時不敢進入。從2013年正式進軍P2P,當時的利率都在20%左右,後來隨著國家的監管要求,慢慢從野蠻生長迴歸到良性發展,利率也腰斬到了10%左右!從2013年至今,我沒踩過一次雷,回款都非常及時,這些年就逾期過2次,逾期都不超過7天。選擇平臺很重要,一定要選擇排名靠前的,口碑信譽好的才可以,選擇平臺之前一定要事先調查好才可以的!不能說有跑路的平臺就說整個行業說騙子,哪個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有好有壞的,還有的銀行工作人員以高息為誘餌騙客戶存那種貼息的存款呢,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你能說銀行就是騙子嗎?任何事情任何行業都不能一棒子打死!


戰神一代

其實p2p也是一個舶來品,現在的市場環境基本上有一點合理性就會被到處尋找投資出路的資金迅速做大,P2P領域也是,一年的發展規模也可以走完國外同樣平臺好幾年才能走完的路,這種冒進的結果之一就是讓人往往陷入擊鼓傳花的狂歡中,很多時候即使投資者知道這個東西不怎麼靠譜,在心理上也覺得自己是聰明人,不會接到最後一棒上,實際上很多騙局就是這樣發生的,騙子提供了一個漫天畫餅的平臺,一幫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的投者者在裡面博傻。



P2p的模式其實只是把本來已經存在的業務從線下轉移到了下上而已,它只是一箇中立的工具,跟P2p本身沒有關係,就像菜刀在廚師的手裡是做出美味飯菜的工具,在殺人犯的手裡就變成了兇器。



郭廣昌稱所有的P2P都是騙局,雖然不對,但是基本說出了現在整個P2P市場的現狀,隨著幾個比較大的平臺相繼跑路,這中冒進的發展模式必然會出問題,從深層次原因來說,這不是P2P本身的問題,在整個社會信用建設不夠的情況下,各種投資其實有的時候跟碰運氣差不多,對投資者來說,收益率遠遠超過銀行利率的投資方式,更應該慎之又慎。


交易匠人

由於民營成立很行門坎很高,所謂P2P不過是變相行使銀行功能,在社會上集資,以創新金融的名義互聯網化,它發揮投資銀行作用。P2P主要功能跟銀行一樣,都是玩空手道,吸收大眾資金,再以高於融資成本借出去,其實跟高利貸也差不多。


312239

按理說網絡借貸平臺,本身就是中介。發起人或者公司本意肯定是想掙錢的,要掙錢就得有人在平臺交易,利率就成了焦點。

現實是投資人或出借人不僅要考慮回報率,更要考慮安全,平臺為了業務量或者投資人的利益,設立備付金之類的風險準備金,就對借款人附加好多條件,保證金,保險,提現費等使借款人的成本加大,就像是高利貸。有人借錢時就以為是高利貸,就不打算還。

平臺放款風控不嚴,為放貸而放貸,風險很大,壞賬肯定多。剛性兌付與還款不繼或說壞賬增多,難以為繼。結果可想而知。

國家正在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