秈稻種植意向將調整 稻米市場供給格局或改變

受今年稻穀最低收購價大幅下調影響,再加上種植結構調整、休耕輪作等政策驅動,預計2018年秈稻種植意向將有所調整,未來稻米市場供給格局或發生改變。

目前,黑龍江省已經發佈政策,對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助500元,預計此政策後期將在南方試點區持續推進,政策激勵對秈稻種植意向調整有直接的推動作用。

休耕輪作帶動 種植結構調整

受今年稻穀最低收購價大幅下調影響,再加上種植結構調整、休耕輪作等政策驅動,預計2018年秈稻種植意向將有所調整,雙改單、普改優,部分低產地區休耕範圍將進一步擴大。

據對秈稻主產區湖北荊門市進行的種植意向調研可知,預計2018年湖北荊門市早秈稻戶均播種面積1.11畝,比上年實際播種面積減少0.11畝,減幅9.02%;預計中秈稻戶均播種面積21.43畝,比上年實際播種面積增加3.76畝,增幅21.28%;預計晚秈稻戶均播種面積1.15畝,比上年實際播種面積減少0.09畝,減幅7.26%。

長期看,一季稻種植面積增加、雙季稻種植面積減少將是大勢所趨。

拍賣再擴容 去庫存節奏加快

長期以來,稻穀市場一直是典型的政策市,受國家政策調控的影響較大。進入3月份,國家針對稻穀市場的去庫存力度加大,政策性秈稻每週投放量從70萬噸增加至140萬噸,早秈稻周度投放量略減,中晚秈稻提前啟動拍賣。瀉庫在即,秈稻市場下行壓力加大。

從2017年10月份開始,秈稻拍賣行情啟動,早秈稻每週投放量保持在65萬~100萬噸之間,按年份分兩個階段進行拍賣,2013年產早秈稻拍賣底價定得偏低,比較受市場歡迎,成交率相對較高;2014~2016年產早秈稻價格優勢不明顯,流拍率相當高。

截至上週末,臨儲早秈稻拍賣共計進行44次,累計成交134萬噸,其中2013年產早秈稻成交128萬噸,佔成交總量的比重約95.5%;2014~2016年產早秈稻成交僅有6萬噸,且流拍次數高達13次。

綜合來看,價格是決定早秈稻拍賣成交結果的首要因素。另外,中晚秈稻新糧上市,進口秈米充斥國內市場,秈稻米市場供應相對寬鬆,也是導致臨儲拍賣行情不振的原因。

自3月21日開始,秈稻市場去庫存力度加大,臨儲拍賣策略有所調整,每週兩次拍賣改為每週1次,減少拍賣頻次,增加投放量。其中,2013~2014年產中晚秈稻拍賣較上年提前兩個月啟動;早秈稻拍賣持續推進,2013~2014年產早秈稻拍賣繼續,2015~2016年產早秈稻拍賣暫停。

從投放情況來看,本次早秈稻投放40萬噸,中晚秈稻投放100萬噸,範圍涉及主要秈稻產區。分年份看,2013年秈稻投放44萬噸,2014年秈稻投放96萬噸,目前2013年產秈稻剩餘庫存量偏少,未來一段時間,2014年產秈稻將會成為瀉庫主力。

從拍賣結果來看,去庫存效果較好。較低的拍賣底價帶動成交量大幅回升,2013年產早秈稻投放20萬噸,實際成交1.2萬噸,成交率5.94%,成交均價2006元/噸;2014年產早秈稻投放20萬噸,實際成交6.2萬噸,成交率31.29%,成交均價2041元/噸;2013年產中晚秈稻投放22萬噸,實際成交7.4萬噸,成交率32.88%,成交均價2006元/噸;2014年產早秈稻投放78萬噸,實際成交28.8萬噸,成交率37.31%,成交均價2074元/噸。

地儲輪出增多 供給持續寬鬆

自1月底中晚秈稻託市收購結束後,原糧供給逐步轉向陳糧市場。各級地方儲備秈稻拍賣及輪出增多,秈稻市場供給越發寬鬆。受終端需求增加有限影響,大米加工企業採購原糧謹慎,部分米企甚至停止採購地儲輪換糧,等待國儲低價糧入市,目前市場觀望情緒濃厚,購銷轉淡,原糧價格下行趨勢明顯。

3月9日,廣東省級儲備秈稻競價銷售9.8萬噸,成交數量0.6萬噸,底價2260~2300元/噸,成交均價2280元/噸;中山市級儲備秈稻競價銷售0.46萬噸,成交數量0.1萬噸,底價2280元/噸,成交均價2280元/噸;東莞市級儲備銷售秈稻3萬噸,底價2160元/噸,未成交。3月13日,羅定市級儲備秈稻競價銷售2.5萬噸,底價2280~2300元/噸,未成交。

國儲瀉庫政策對地方儲備稻穀輪換銷售的衝擊較大,相比較而言,國儲秈稻拍賣底價低,價格更具競爭優勢。

後期隨著地儲稻穀大量輪出,市場供應繼續增加,疊加國儲拍賣,預計稻穀價格將進一步走低。

利空疊加 秈稻米價穩中偏弱

3月份秈稻市場利空疊加,稻弱米更弱行情明顯。據中華糧網監測,截至3月21日,早秈稻市場出庫價:湖南長沙2015年產陳稻2360元/噸,較上週下跌40元/噸;江西宜春2014年產陳稻2250元/噸,下跌30元/噸;福建三明2014年產陳稻2480元/噸,持平;廣東江門2015年產陳稻2360元/噸,持平。產區早秈稻價格下行趨勢更加明顯,銷區價格相對保持穩定。

中晚秈稻市場出庫價:湖南長沙2015年產陳稻2480元/噸,與上週持平;江西贛州2015年產陳稻2520元/噸,下跌80元/噸;福建福州2014年產陳稻2500元/噸,下跌60元/噸;四川自貢2015年產陳稻2400元/噸,下跌100元/噸。

進入3月中下旬,大米消費逐步轉淡,市場購銷清淡導致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穩步下滑,訂單量下降,多數以維持前期固定客戶為主,米企利潤空間逐漸被擠壓,大部分貿易商也開始擔心米價回落。

據中華糧網監測,截至3月21日,普通早秈米批發價:湖南長沙3360元/噸,較上週下跌60元/噸;江西南昌3400元/噸,下跌20元/噸;廣西南寧4300元/噸,持平。普通晚秈米批發價:湖南常德3800元/噸,江西南昌3740元/噸,安徽蕪湖4160元/噸,福建福州3950元/噸,均與上週持平。早秈米價格下行趨勢明顯,中晚秈米相對穩定。

籼稻种植意向将调整 稻米市场供给格局或改变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籼稻种植意向将调整 稻米市场供给格局或改变

中國糧食行業第一媒體

讓您深入瞭解中國糧食經濟

新媒體業務電話:0371-681037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