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關鍵的一戰“中途島海戰”日本是如何輸給美國的?

二戰中關鍵的一戰“中途島海戰”日本是如何輸給美國的?

中途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役,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中途島戰役於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在此戰役中成功擊退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還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所以這場仗可說是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一些軍事學者認為,如果在本次戰役中日本達到自己的目標。那日本海軍就能威脅或者真的攻擊美國西岸,這便會迫使美國把急需送往歐洲前線的軍事配備轉移到美國西岸。如果這樣不但會造成歐洲戰區出現軍需短缺的現象,甚至可能使歐洲戰區再次失守,而讓納粹德國得到最後的勝利。

那麼日本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呢?

二戰中關鍵的一戰“中途島海戰”日本是如何輸給美國的?

日本海軍驕傲自大

日本取得珍珠港勝利後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在這次中途島海戰上,沒有了那種兢兢業業的態度。作戰計劃制定倉促,漏洞百出,對反對意見置若罔聞。而對作戰計劃進行檢驗的圖上演習也是敷衍了事。例如,演習中南雲部隊在空襲中途島時遭到美陸基飛機的攻擊,裁判判定日本艦隊被命中9次,兩艘航空母艦被擊沉。可主持演習的宇垣少將命令將命中次數改為3次,改判為一艘航空母艦被擊沉,另一艘輕傷,可不久這艘被擊沉的航空母艦又從海底浮了上來,參加了下一階段的戰役。而日本南雲忠一中將的第一機動部隊的官兵也對戰役抱著“無論是什麼任務我們都可以完成”的態度,沒有認真準備。日本海軍全軍上下狂妄自大,這也是導致後來一連串錯誤,致使日本海軍失敗的根源。

日本海軍情報密碼被破解

我們都知道,打仗主要靠的就是情報。如果你的作戰計劃被敵人全部知曉,那還打什麼?在這次海戰中美軍取勝的王牌就是事先破譯了日本海軍的密碼,在戰役爆發前就瞭解了日本海軍的作戰計劃和作戰部署。這樣就能集中力量伏擊日軍。

日軍作戰計劃的錯誤

日軍在這次戰役中投入的兵力本來比美軍多。但是日本犯了分兵的大忌。日本的艦隻雖多,卻被分為相互不能直接支援的六支,將2艘航空母艦用於遙遠的北方,使得在中途島方向主要靠南雲艦隊的4艘航空母艦,這4艘航空母艦上共有艦載機261架。美國集中了自己的力量,全部可用於中途島方向的飛機達到354架,在數量上反而佔了優勢。其次。在給南雲艦隊的任務是兩個根本矛盾的任務。一個任務是空襲中途島,為登臨作戰作火力準備。這就嚴格限制南雲艦隊的行動自由。可另一個任務確是與敵人艦隊接觸並殲滅之,這又要求南雲艦隊根據情況完全機動行事。由於沒有指明哪個優先,使南雲艦隊無所適從。被迫在兩個波次的飛機上裝載了完成不同任務的彈藥,後來因為更換彈藥延誤了時間,延誤了戰機,遭受滅頂之災。第三,沒有重視情報工作,對蒐集情報的手段不重視,使得沒有正確判明敵情。

二戰中關鍵的一戰“中途島海戰”日本是如何輸給美國的?

作戰指揮的錯誤

第一是忽視了偵察任務。南雲艦隊沒有專門的偵察機飛行隊,由於不願分散進攻力量,南雲艦隊的偵察任務主要由編隊中戰列艦和巡洋艦上的老式水上飛機擔任。那天日本艦隊沒有進行雙相搜索,進行單相搜索的飛機中有2架出現故障,延誤了起飛時間,造成發現美國艦隊遲誤,直接影響戰局。第二,當南雲得到美國艦隊的情報後,沒有采納山口多聞的建議,立即出動沒有戰鬥機掩護的俯衝轟炸機進攻,導致艦機同沉。第三,山本五十六大將親自率戰列艦隊出戰,為保持無線電靜默,自動放棄了戰役的指導。

工業落後

日本在科學技術上落後於美國,一個明顯的證明就是雷達技術的應用。當時美國艦隊已經裝備了雷達,在日本機群沒有到來就發現並預先做好準備,而日本艦隊沒有裝備雷達,所有警戒全靠目測,當美國俯衝轟炸機借雲層的掩護攻擊時,無法及時作出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