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麥是豐收還是減產?

加載中...

筆者認為今年小麥產量穩中有增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雖然四月上旬有一股冷空氣影響了黃淮海麥區小麥生長,致使部分地區小麥抽穗受到限制或者是抽穗之後的生長髮育受到影響,但是畢竟受害成災面積還是少數。據國家農情調度顯示,全國小麥春季一二類的比例比常年是有所增加的,也就是說今年小麥生長群體是有保障的。 而我們都知道,小麥的產量是由三個因素構成,分別是畝穗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群體;穗粒數和千粒重,也就是說的個體發育。四月份的低溫冷害只是使很小一部分小麥抽穗受到影響,但整體來講小麥春季生長以來降水量比較充足,光照正常,總體上小麥生長髮育是正常的。因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小麥灌漿期沒有大的災害,那麼小麥增產還是有希望的。

有的專家認為今年小麥生生育間的氣象條件非常有利於品種的鑑定,特別是在北部冬麥區,冬季持續長時間的乾旱對小麥的安全越冬性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春季發生的嚴重的倒春寒對小麥的抗性又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在今年這種異常的氣候條件下如果小麥產量仍然比較高,那麼說明這個品種是過硬的。

另外,每年的五月中旬各個省市都會召開農情會商會預測小麥產量。國家也會調度各個省的小麥產量情況,預計很快就會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答案。


南繁北育2017

雖然目前網絡上很多人宣稱今年國內小麥大幅度減產已經是必然,列舉出部分地區小麥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的例子來印證自己的說法,對此,筆者並不認同。

河南北部地區有小麥受災的情況,可筆者家鄉所在的河南省南部卻算是風調雨順。如果你瞭解我國小麥種植大省河南省的小麥種植情況的話,今年出現的這種情況只能算是正常了,無礙大局。

首先,河南局部地區減產是事實!

今年華北地區小麥播種普遍推遲10~15天,糧食年度災害天氣疊加,給小麥生長造成了不同程度影響。據農機專家表示,今年河南省內小麥生長狀況來看,豫北減產幅度大於豫南,豫東大於豫西,優質品種大於普通品種。

清明節前後,全省突然降溫,豫北地區降溫幅度更大,最低氣溫一度降至零下。而這個時期,正是部分品種的小麥孕穗期,水分和養分充盈小麥苞穗,持續的低溫凍死了小麥的雄粉,導致孕穗失敗。

所以,網上流傳了一些“河南小麥遭災減產”“大面積絕收”等說法,河南滎陽新田地農業合作社負責人表示筆者認同這種觀點,據一線發來的數據顯示,倒春寒主要影響畝穗數和千粒重,河南受災面積有限,其中“鄭麥366”等優質品種受損較重。

“東邊不亮西邊亮”,河南全省產量影響有限!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以河南省為例,該省小麥一般分佈在平原地區,一般分佈在丘陵地區,乾旱少雨的時候,平原地區產量高,丘陵地區產量低。

雨水充沛的時候,平原地區產量低,丘陵地區產量高。

所以,河南幾乎沒有那一年能夠做到全省都是風調雨順,總有那麼一些地區出現災害,但是由於“東邊不亮西邊亮”,河南省每年的小麥產量整體來說能夠穩定。

就拿今年來說,雖然部分地區小麥不同程度遭遇了凍害,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後期不出現乾熱風、連陰雨等災害天氣,病蟲防治及時,田間管理得當,小麥單產有望回升。

可以這麼說,雖然今年河南小麥局部遭遇凍害,總體影響不大,河南小麥豐收並不是沒有可能。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5.15


糧油市場報

按照老黃曆,民間有句流傳已久的諺語:牛馬年好種田,就怕雞狗那兩年(也有說雞候)。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儘管201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1791萬噸(12358億斤),比2016年增加166萬噸(33億斤)。但其中的穀物產量是56455萬噸(11291億斤),比2016年減少83萬噸(17億斤)。

而進入2018年,不利天氣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就開始顯現出來了。

首先,受到影響的是華北的冬小麥,原本長勢總體良好的情況,在清明前後的一場低溫凍害影響下,包括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地正處於抽穗孕穗的小麥,出現了大面積的“不孕不育”現象,突出表現在畝穗數下降、穗粒數減少、空穗比較多等方面,其中河南的北部地區、山東的西部及西南部地區等受影響比較大。從品種上來看,優質小麥受低溫凍害而造成減產的情況要重於普通小麥,特別是豐德存5號、鄭麥366、新麥26等品種,有個別地區反映將減產40%左右。

此次低溫凍害的影響,再疊加南部部分小麥產區出現的赤黴病、條鏽病等病害,對今年我國小麥產量造成的影響已經顯現,相比於去年小麥難得的好年景,今年主產區小麥減產應該是已成定局。具體減產的幅度,從總體上來說,還要高度關注這十幾天主產區的天氣變化。目前,距離5月底6月初三夏大忙還剩下不到半個月時間,如果“天幫忙”,都是晴好天氣的話,有利於小麥乳熟定漿,及千粒重的增加,產量還能夠挽回一些;但如果遭受“爛場雨”,特別是收穫期那幾天的天氣,那今年夏收會更加雪上加霜。

其次,從東北春播情況看,發生在遼寧、吉林及黑龍江局部地區的乾旱少雨,使得正處於春播及播種後的玉米出苗,受到了很大影響。由於長時間沒有有效降水,造成春播延遲,而且播種後的玉米出苗率降低,也使得今年東北糧食生產開局不利。根據吉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5月14日發佈的通知,當前吉林省大田播種已基本結束,今年入春以來的乾旱少雨,給正常播種、出苗帶來很大影響。根據氣象預報,預計未來一週吉林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降水較少,各地要克服靠天等雨的僥倖心理,採集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保證一次播種全出苗。另外,遼寧中北部地區的乾旱也導致晚種地塊出苗率偏低,重新播種成本上升。

最後,水稻產區來看,南方早稻處於返青分櫱期,部分地區進入拔節期;江淮地區一季稻處於播種出苗期,江漢、西南地區大部處於三葉期,部分地區進入移栽返青期,江南、東北地區處於出苗和三葉期。根據農業調度監測,全國早稻一、二類苗比例分別為21%和79%,與5月上旬相比一類苗減少3%,二類苗增加3%。全國一季稻一、二類苗比例分別為32%和68%,東北地區以一類苗為主,南方地區以二類苗為主。其中,黑龍江一類苗與上年持平低於近五年同期,吉林高於上年和近五年同期,遼寧與上年持平高於近五年同期。


糧小咖

綜合近幾年小麥生長情況看,今年減產地區多於去年,減產的原因主要是清明其間南下冷氣空。

今年小麥從苗期長勢就不是很好,加上今冬有效降水幾乎沒有,受凍害較重,死苗現象嚴重,返青後畝苗基數是歷年最低,就是不遇自然災害增產的可能性也不大-。


總之今年小麥情況不容樂觀,很多地方農民已放棄管理,改種其他作物,己期望夏季作物來彌補損失,別無良策。


89小分隊

今年的小麥是豐收還是減產,這個問題要綜合全國主要小麥產區的小麥生長情況來看。

今年由於出現嚴重霜凍天氣,現在綜合信息來看山東、安徽、江蘇、河南、陝西等小麥主產區都出現了霜凍天氣。已知的報道來看安徽、河南主產區霜凍影響比較大,其他地方相對輕,但由於霜凍時間出現在大多主產區小麥揚花期,所以普遍都會受到影響,由此來推斷今年小麥會出現減產。可能局部地區沒有多大影響,但總體減產估計成大局。

另一方面,就全國來說,是豐收還是減產,還與種植面積的增加或者減少,根據這幾年農村種植收益來看,種莊稼尤其像小麥這樣的大田作為想賺錢是比較難的,更多的農戶不會有擴大面積的動力,一般家庭就是留老年人在家重點口糧,青壯年很多出外打工,從這方面來看的話,今年小麥種植面積不會增加,所以,減產也是合乎情理。


農夫山田都不全

實事求是的說!我們這裡的小麥今年有可能減產!主要的原因就是今年清明節後的一場霜凍造成的!

我也是到四月份小麥開始出穗的時候發現我家的小麥有的不出穗有的出半截穗!然後就聽村裡的大廣播說:要求我們村裡種植小麥的農戶開始上報自己家種植小麥的畝數!說是我們這裡小麥受到凍害的影響比較嚴重要報農業保險。



總的來說今年我們這裡晚茬的小麥沒有受到凍害的影響!現在又開始澆灌漿水了!所以受到凍害的小麥肯定減產!但是沒有受到凍害的晚茬小麥今年應該會豐收!


豫東小農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結果充滿了很大的變數,小麥一天沒收到倉裡,你就不知道是豐收還是減產,天災人渦雖時可能發生。大風,大雨,雹災,火災一但發生輕則減產,重則絕收。所以說提前說小麥是豐收還是減產是不科學的不負責的表現。


董彥民453

今年小麥是豐收還是減產?目前還不好確定。從全國大的形勢看,今年小麥長勢良好,目前已進入灌漿期,每畝株穗數與去年持平。豐收與否與後期天氣,病蟲害有關係。如後期成熟期天氣晴好,小麥灌漿好,病蟲害少,就會豐收,但如遇陰雨天,影響灌漿,而且赤黴病,鏽病發作,甚至遇大風大面積倒伏,勢必減產。


無奈125387125

今年小麥長勢從全國大部地區來看都不容樂觀,主要是清明之間的那次倒寒流天氣,小麥凍害嚴重,很多麥苗都被霜凍危害出現枯黃現象,倒至小麥抽穗推遲或不抽穗。目前在江淮地區田間的小麥大部分已經落花,這是小麥成熟的關鍵時期。如果天氣晴好,就能降低赤黴病的發生,還能有一點收穫。根據氣象部門對近期的氣象分析,近期雨水較多,小麥普遍都打了三次藥。本人就是種田大戶,一五年小麥抽穗揚花到成熟,共打了五次藥,每過四至五天就打一次,結果連續的陰雨,特別是陰天大霧天氣,小麥赤黴病還是嚴重的發生了。還有三十天左右小麥才能收割,所以說現在來估算產量還為時過早,真正收割到家了,才能算是自已的收穫,但願老天爺能風調雨順,給盼望幾個月的辛苦農民一點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