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她的情报,张作霖就不会死

因为审判一名汉奸,1947年10月的北平,全城轰动了。

人民群众远道而来,是因为他们想看一位据说是风华绝代、卖国投敌的女间谍:

川岛芳子

1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位拥有日本名字、激发了无数人激烈争议的女间谍,却是一位大清王朝的末代格格。

1906年,就在末代皇帝溥仪出生的这一年,作为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肃亲王府上,第十代肃亲王善耆的四侧妃,为善耆生下了第14个女儿:爱新觉罗·显玗

善耆(1866-1922),就是那位在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失败后,力主赦免汪精卫死罪的末代肃亲王。善耆一生共拥有38位子女(21男、17女),对于大清帝国来说,他是一位铁杆的捍卫者。

1912年清朝灭亡,作为大清帝国铁杆粉丝的善耆不死心,带着家人出逃到辽宁旅顺,在那里,他开始图谋“满蒙独立运动”,企图建立一个“满蒙王国”,光复大清帝业。

也就是这一年,善耆将自己6岁的女儿爱新觉罗·显玗,送给了他的结拜兄弟:日本浪人川岛浪速(1865-1948)

没有她的情报,张作霖就不会死

末代格格:身着满人服装的童年川岛芳子。

在善耆看来,大清亡了,所以他也坚决不允许自己的子女做中华民国的官,甚至不允许他们做中华民国的国民,所以,他宁可让女儿改做日本人,也坚决不愿意她做中国人。

大清帝国与中华民国,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所以,他把6岁的女儿送给结拜兄弟川岛浪速,并给女儿改名为川岛东珍,意思是希望女儿东渡日本以后,能被当做东洋的珍宝对待。

没有她的情报,张作霖就不会死

被送养后改名的川岛芳子。

川岛东珍,后来被日本养父川岛浪速改名:川岛芳子。

在将女儿送养后,肃亲王善耆写信给川岛浪速说:

“进呈玩物予君,敬请怜爱”。

2

在亲生父亲、末代肃亲王善耆看来,川岛芳子,只是一个“玩物”而已。

从北平到日本,6岁的小女孩川岛芳子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这个小女孩时常暗中哭泣,许多年以后,这位日后为虎作伥的帝国间谍,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经历时,曾经写过一首诗:

“有家不得归,有泪无处垂,有法不公正,有冤诉向谁。”

那时,不仅仅是川岛芳子——除了三个被送往欧洲留学的儿子外,末代肃亲王善耆将他剩余的35个子女,也全部送往了日本,他要求子女们在日本精心学习,日后回国为“光复大清”、重建大清帝国而努力——在善耆看来,子女们只是他“政治理想”工具的一部分,大清帝国的恢复和重建,远远比骨肉和亲情来得重要。

远渡重洋后,那位6岁的小女孩川岛芳子,在养父川岛浪速的培养下,开始接受严格的日本军国主义教育,这位大清帝国的末代格格,从思想、语言到举止,表现得越来越像一位日本人。

没有她的情报,张作霖就不会死

川岛浪速(左)与末代肃亲王善耆(右)。

她争强好胜、刁蛮任性,在日本丰岛师范附属小学读书时,川岛芳子就很喜欢跟老师对着干,跟男同学闹矛盾;后来升读日本松本高等女子学校后,她甚至大摇大摆地骑马上学,高兴了就去上课,不高兴了就连续几天逃课——1922年,肃亲王善耆去世,16岁的川岛芳子回中国奔丧,返回日本后,学校死活不肯让她复学。


那时,作为满清“宗社党”铁杆分子的肃亲王善耆,在两次发动“满蒙独立运动”失败后,最终抑郁而终,临死前,他对包括川岛芳子在内的所有子女们的嘱咐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复兴大清帝国。

时代和世界已经巨变,他却仍然,在做着“大清复兴”梦。

3

被父亲肃亲王寄予希望的小女孩“玩物”川岛芳子,在矛盾和复杂中,铭记着亲生父亲善耆的教诲。

她被学校退学处理,养父川岛浪速也不在意,只是跟她说:只要“注重纪律、不怕苦、不怕死”,秉承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就一定可以继承她父亲肃亲王的事业“光复大清”。

所以,她被教导像一位日本的浪人和武士一样,无畏地冲锋陷阵,不惜一切代价。

17岁那一年,从一开始就被当做“玩物”的川岛芳子,被养父川岛浪速强奸。

没有她的情报,张作霖就不会死

▲川岛芳子被养父川岛浪速强暴,是她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悲愤异常的她,在日记里写道:

“大正13年1924年10月6日,我永远清算了女性!”

第二天,她梳起了一个日本式的发髻,身穿一套底摆带花和服,在盛开的波斯菊花丛中,拍了一套少女诀别照,然后,川岛芳子剪了一个男式分头,宣布与女性身份“诀别”。

这位原本灵性生动的末代格格,在压抑的家世和个人经历中,从此变得性格乖张、放荡不羁,回到家中,她跟兄弟姐妹们说:

“从今天起,你们得改叫我哥哥。”

此后,她性情大变,为了给自己的女同学筹钱,她甚至拍了裸照,公开刊登在报纸上;1924年底,她用手枪自杀不成,被抢救过来。

死过一次之后,她越来越痴迷于女扮男装,和击剑、射击等激烈的“男性运动”,她对外说:

永远解脱了女性”。

4

1924年,是一个动荡的年份。

这一年,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的军队,从紫禁城中赶了出来,满清的遗老和宗室们人心惶惶。痛苦、彷徨之中的川岛芳子写信给自己的兄长爱新觉罗·宪立,讲述自己在日本的痛苦经历,然而兄长却回信给她说,一定要牢记父王(善耆)遗志,忍耐一切之痛苦,以学习军事、光复大清帝国为己任。

在父亲和兄长们看来,川岛芳子,从一开始就是属于大清帝国的女人,所以为了政治,她必须要忍受一切不可忍受之痛苦。

没有她的情报,张作霖就不会死

1927年,21岁的川岛芳子嫁给了蒙古世族甘珠儿扎布。

在异国他乡压抑、扭曲的生活,大清帝国和父王善耆的遗志,在日本所接受的军国主义教育,以及被养父强暴之后的扭曲及阴影,让这位末代格格,变成了一位诡异的女人。

1927年,21岁的川岛芳子孤身返回中国,并改了一个汉名:

金碧辉。回到旅顺后,川岛芳子遵从养父川岛浪速和兄长们的意见,嫁给了内蒙古土豪世家巴布扎布的第九子甘珠儿扎布为妻。

此前,巴布扎布在试图协助清朝“复国”、四处劫掠的过程中,被张作霖的部队击杀——在川岛芳子看来,家公巴布扎布是位“英雄”,然而让川岛芳子失望的是,她的丈夫、巴布扎布的甘珠儿扎布却性格懦弱,这与川岛芳子刚强的性格形成了强烈反差,随后,她抛下丈夫,像脱缰野马一样,到处往返于满洲(东北)、内地与日本之间,试图为复辟满清、实现父亲善耆生前“满蒙独立”的“梦想”而到处奔走。

5

为此,她不惜做一个铁血冷酷、却又风流诡诈的女间谍。

1928年,为了协助日本人铲除“东北王”张作霖,达到“满蒙独立”目的,22岁的她不惜牺牲色相,从张学良的贴身副官处获得了张作霖的出行情报,最终协助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

皇姑屯事件后,她在日本人的指使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为日本人服务和所谓“光复大清”的间谍活动中,并与一帮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青年以及一帮卖国汉奸,一起积极为日本人入侵东北出谋献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川岛芳子又秘密行动,协助将溥仪的皇后婉容从天津转移到东北,协助溥仪与婉容“帝后团圆”;并为1932年3月伪满洲国的建立鞍前马后效力,由于协助“分裂中国”有功,川岛芳子被日本关东军特别嘉奖、授为陆军少佐军衔;此后,她又被任命为伪满洲国的女官长。

在川岛芳子自己看来,她与中华民国势不两立,在身份认同上,她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日本人,和一个大清帝国的“忠实复国者”。

没有她的情报,张作霖就不会死

女扮男装的川岛芳子。

为了策动日本进一步入侵中国,转移国际舆论对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的舆论风波,1932年,川岛芳子先是策动几位日本和尚挑衅中国人,在国人奋起反击、杀死一位日本和尚后,川岛芳子随后又派出杀手追杀中国爱国人士,并利用美人计接近孙中山之子孙科,将当时“蒋介石下野”的消息透露给日本军方,鼓动日本政府出兵侵略上海,由此协助挑起了“一·二八事变”。

对于川岛芳子策划“日本和尚事件”,协助挑起“一·二八事变”,日本关东军高参板垣大佐非常开心,他评价川岛芳子说:

“多亏这一击,满洲独立才得以成功!”

从此,作为日本特务的川岛芳子,在日本人中的声名越来越显赫,日本人甚至称呼她为:“丽人手腕,东方谍雄”

6

尽管当时人痛骂川岛芳子是无耻汉奸,但川岛芳子个人则觉得,她根本不是中国人,她只是大清帝国的忠实子民而已,所以,她压根不认同“汉奸”这个说法。

为了“光复大清”,哪怕为此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她也毫不在意。

为了“光复大清”,她甚至不惜以出卖身体为代价,四处出卖色相投靠日本人,为此,她先后与驻扎上海的日本特务头子田中隆吉、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佐、伪满军政部顾问多田骏大佐等日本军界、谍界人士姘居,以换取日本人的资源和支持。

在多田骏的支持下,川岛芳子正式被任命为满洲国安国军总司令,随后带领着手下3000多名伪军四处招摇过市、骚扰劫掠,川岛芳子本人则以所谓“满洲公主带领满洲国义勇军”的名义,经常穿着日军的黄料子军装,头戴大盖帽、脚蹬着日军的长筒靴炫耀出入,并时常将老百姓随意抓起来,当做“反日游击队员”进行肆意枪杀屠戮。

尽管在日本人的支持下狐假虎威,然而川岛芳子也逐渐感觉到,她倾尽全力协助的伪满洲国,其实也只是日本人手下的傀儡政权而已,这与她和满清遗老们设想的“光复大清”去之甚远,于是,她开始不时公开批评日本试图称霸亚洲的“大陆政策”,并利用个人权力,释放了一些被逮捕的中国人。

没有她的情报,张作霖就不会死

在伪满洲国担任“安国军”司令的川岛芳子。

日本人很警惕这位“满洲公主”,在他们看来,这位跋扈骄横的“满洲公主”居功自傲,并且经常打着日本人的名义胡作非为,眼下,她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于是,川岛芳子被日本军方打发回了日本,一直到1936年底,川岛芳子才借助着东条英机“中日和谈”的幌子,重新返回中国,并在天津开了一家“东兴楼”饭庄。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将民国政府视为敌人的川岛芳子对此幸灾乐祸,认为捕捉到了发财良机,于是,川岛芳子又勾结日本宪兵队长田宫少佐,利用田宫将中国资本家抓到日本宪兵队进行严刑拷打,然后由川岛芳子作为“中间人”出面“斡旋”,向受害者勒索巨额财物,对此中国商人背地里都咒骂川岛芳子说:

“这个恶毒的女人什么都要,就是不要脸!”

骄横不可一世的川岛芳子,也确实肆无忌惮,1942年,川岛芳子因为殴打日本宪兵,再次被遣送回日本,一年后的1943年,她才得以回到北平。

对于川岛芳子的所作所为,肃亲王善耆的第17个女儿、川岛芳子的妹妹爱新觉罗·显琦(后来改名金默玉),曾经私下问川岛芳子说:

“姐,你为日本人做事,难道不怕报应吗?”

没想到川岛芳子对妹妹的这个问题,却很无所谓,笑笑说:

“我投靠日本人,是为了重振大清朝的威风,玩政治嘛,无毒不丈夫。至于报应,那就听天由命了。我相信强大的日本人不会败

7

然而穷凶极恶的日本人,终究还是让这位狐假虎威的末代格格,失望了。

在被日本人抛弃后赋闲的日子,1942-1945年间,川岛芳子在北平沉浸于鸦片迷醉的日子,在一次与来访的日本友人聊天时,她说:

“北京城很大,人的心比日本人宽广得多,温暖得多。对不起,我这样说日本,我不喜欢隐瞒。”

在北平,川岛芳子陷入了一种自我感伤之中,她说:

“回到中国,看到花园里的花,任何一朵,都让我想起死去妈妈的眼睛。”

这位从6岁就离开祖国、离开母亲的末代格格,在被日本人榨干利用价值、抛弃冷落之后,才终于体会到了人世间的孤独和寂寞,在她身边陪伴她的,经常就只剩下她养的四只宠物猴子。

没有她的情报,张作霖就不会死

▲1933年,27岁、女扮男装的川岛芳子。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不知如何是好的川岛芳子只能选择呆在北平家中听天由命,当年10月10日,她最终被民国政府的便衣特务捉捕。

被捉拿的那天,在被便衣特务捉捕时,喜欢睡懒觉的川岛芳子甚至还没起床,当时,她身上只穿了一件浅蓝色睡衣,在被戴上手铐的瞬间,不可一世的川岛芳子,在迷糊之中露出了恐惧的神色,当时,她的秘书、日本人小方八郎不忍心看到川岛芳子这个样子被捕,于是赶紧让女佣人找了件上衣给她穿上。

没有她的情报,张作霖就不会死

穿着女装的川岛芳子。

仓促之间,这位一度狂妄骄横的末代格格,终于体会到了恐惧的滋味。

在被拘捕期间,川岛芳子一度经由贿赂偷偷出狱,由于民愤和影响极大,最终川岛芳子在潜逃往日本之前再次被捕。

8

大名鼎鼎、恶贯满盈的川岛芳子被捕,也传遍了整个北平城。

所以,正如本文开头所述,当1947年10月8日北平地方法院公审川岛芳子时,北平城也为之轰动了。

在经历长时间的羁押和审判后,1948年3月25日,川岛芳子最终以“汉奸罪”、“间谍罪”被执行死刑,在判决中,北平地方法院如此写道:金碧辉(川岛芳子)

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以死刑,剥夺公权终身,全部财产酌留家属必需生活费外、全部没收。”

没有她的情报,张作霖就不会死

1947年,被审判期间的川岛芳子。

在被宣读死刑判决时,川岛芳子显得非常冷静,似乎在经历漫长的羁押后,她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按照当时的惯例,死刑犯临死前要给两个馒头,但川岛芳子并不想吃,只是请求,希望能给养父川岛浪速写一封遗书,在被批准后,川岛芳子要来毛笔,站立着给养父川岛浪速,写下了一封日文遗书,内容大意是:


父亲大人:终于三月廿五日的早晨执行了,请告诉青年们永远不止地祈祷中国之将来,并请到亡父肃亲王善耆)的墓前告诉中国的事情,我亦将于来世为中国而效力,义女芳子。

在她看来,即使至死,她所理解的“中国”,也只有大清王朝而已。

没有她的情报,张作霖就不会死

▲川岛芳子被枪决后,尸体被抬出供群众查验。

42岁的川岛芳子死后,关于她并没有死的各种传言纷纷传开,有的甚至说她用了替身掉包,本人一直躲在长春,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去世。而以她的故事为原型创造的小说、传记和电影、电视剧则一直层出不穷,日本人甚至还拍摄了《流转的王妃》、 《男装的丽人》等电视剧,来怀念这位对大日本帝国“忠心耿耿”的帝国“谍报之花”。

而在最爱君看来,这位大清王朝的末代格格、伪满洲国的安国军司令,被西方人称为“东方艳谍”的乱世女子,虽说她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但她最终还是以“汉奸、间谍”的名义,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纵有坎坷身世、万般风情,她终究只是,一朵被时代扭曲的罪恶残花,最终零落成灰、梦碎风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