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守夜?

指尖長春

古代由於醫學水平不發達,容易出現休克假死的現象,為了及時鑑別,出現了兩種制度:


1.停屍。

把屍體停放二至三天以確定是否真正死亡 ,防止過早處理而後悔。


2.臉上蓋黃表紙。

因為如果人沒有死的話,一旦有呼吸,輕柔的黃表紙會被呼吸所觸動。黃表紙還非常薄,如果有呼吸,呼出的水氣會打溼黃表紙。這樣親人可以及時發現,讓假死之人“起死回生”。


另外,去世的人大多數臉色並不怎麼好看,也不怎麼安詳,親人們一看見他的面容,未免有些傷感或害怕,所以用黃表紙蓋上。


在後來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兩種制度演變成了風俗。臉上蓋黃表紙演變成了臉上蓋白布,停屍演變成了守夜。

即使已經確認死亡,人們也形成了守夜的習慣。因為古時候的人們相信靈魂不死,他們認為死亡僅僅是靈魂擺脫了肉體的束縛,必須使靈魂有一個安頓之處,演變到後來,便出現了靈堂。人死後,家屬在家門口搭建靈棚,或在廳堂內設靈堂,使死者靈魂有安息之處,也是親友弔喪死者的場所。


靈魂也很留戀他的親人,所以它會在去陰間之前,回到原來的家裡看一看,知道後人對他守靈,心裡安慰,安心輪迴。


守夜還要看守屍體,不準活物,特別是貓靠近,以免發生詐屍,這並不是迷信。


因為人死後一小段時間內,神經還具備傳導能力,而屍體周圍一般會有大量陰離子存在。而貓身上的毛髮存在著巨大的靜電,達2萬多伏。這樣巨大的靜電和死人屍體餘存的陰離子產生了衝突,便會發生微弱的放電現象,使屍體受到刺激而發生短時間的“復活”現象。


以前土葬要挖坑砌墳製作墓碑等,三天的時間,喪葬準備工作差不多做好,遠方的親戚、朋友也能趕到,所以守靈三夜以盡人情。當然在今天很多人沒條件設靈堂守夜三日,但在殯儀館守夜一天還是做得到的。

守靈還有一些禁忌:

1、守靈時,孕婦、產婦及流產人均不可進入靈堂,即便是先人的直系血親也同樣需要回避。因為這些人身上陰氣重,容易產生一些不乾淨的東西。如果實在避諱不開,不得不去,孕婦、產婦及流產人務必身著五種顏色以上的衣物方可帶孝守靈祭拜。


2、守靈時,若後人直系血親中有新婚未出百天人,新婚人務必帶好紅白孝布,以免喜煞衝白煞。否則會影響先人順利西去。


3、守靈時,先人屍身若散發出異味,應馬上處理,嚴禁說嫌棄之語。否則無論如何處理,異味不僅不會減少,反而增強。


4、守靈時,素顏端莊,不可佩戴首飾,女子不可穿裙子,不可披頭散髮,不可濃妝豔抹,尤其是不可穿拖鞋,露出腳趾,就是夏天守靈也要堅持忍耐。


5、守靈時,不可閒言碎語,尤其是後人不可為了先人葬禮之事在靈棚內爭吵。後人縱是有天大的委屈,也應讓先人體面的走好人生最後一站,再行解決也不遲。


6、守靈時

,不可在靈棚內男女曖昧,不可在靈棚、靈堂、孝房內發生任何淫亂行為,不然輕者黴運不斷,重者精盡人亡,血光橫死。


7、守靈時,若有膽小害怕白事葬禮之人,還是別去為佳,這是最好的迴避方法。有人每次參加葬禮都要大病一場,守靈最好迴避。


8、守孝期內,後人若夢到先人交代一些事宜,均應按照先人遺願打點明白為佳。萬不可糊弄死人,以免孝氣不散,黴運纏身。


9、守孝期內,先人各個祭日均應妥善祭拜,不可遺忘。尤其是七個“七日祭”及“百日祭”不可忘記。


10、守孝百天內,其後人男女皆可婚配;超出百天之後,三週年祭日內不可婚配。守孝百天內,家中如有新生兒出生,則需祭祖稟明,以免孝氣壓新人。


這些注意事項是對逝者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祈願。


守靈守孝作為一種傳統習俗,它表達的是對生命的終極關懷,對逝去親人的無限思念。這種行為本身表達出的對生命的尊敬,對逝者的懷念,更是親人已逝,自己悲痛心情的一種寄託。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記得都是家裡最小的最享福,我只想說最小的承受的壓力和痛苦是最多的,還不能表露出來,土葬過程很複雜,很多習俗我也只是知道表面,每個環節都需要根據記憶再去找老一輩人不斷確認,生怕哪個環節出錯了,不能讓父親安心離去,就這樣一個星期後父親下葬了,心一下就空了,不知何去何從,在地板上睡了一個月天天喝酒,每天不喝醉就不敢睡,父親辛辛苦苦忙碌大半輩子,臨走臨走也沒見上最後一眼………

如今,父親的一週年已經過去了,每當想起,眼淚就不自覺的流出來,然而,生活還要繼續,以後的路只會走的更加異常堅定,希望天下所有做兒女的,有事沒事常回家看看,不要等到父母雙親都不在的時候再後悔………

子欲孝而親不在,子欲養而親不待………


且行且珍惜___135937404


中國傳統的說法,守夜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守靈。守靈是一種民間的習俗,守在靈床,靈柩或靈位旁。守靈也稱為守夜。古人認為人死後三天內要回家探望,因此孝子賢孫等守候在靈堂內,等他的靈魂歸來。每夜都有親友伴守,直到遺體大殮入棺為止。演變到現在,守靈便是親人們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發緬懷之情。

在目前國內農村,守靈任然非常重要,守靈人數的多少關係到這家人以及逝去親人為人處事的好壞和親朋好友的多少,這似乎關係到的是面子問題,越是受尊敬的人和人家去幫忙守夜的人越多。當然這也就會成為這家人在鄉里的美談。當然也有不少去去有權有勢的人家幫忙守靈,原因很簡單,大家都清楚,就不說了。


接著也說說比較傳統或者神秘學的看法,為什麼要守靈。

1、古時候的人們相信靈魂不死,他們認為死亡僅僅是靈魂擺脫了肉體的束縛,必須使靈魂有一個安頓之處,演變到後來,便出現了靈堂。人死後,家屬在家門口搭建靈棚,或在廳堂內設靈堂,使死者靈魂有安息之處,也是親友弔喪死者的場所。

大部分人認為,他的親人雖然死了,但是靈魂還留在人間,沒有去陰間(陰間就是我們中國的天堂,人死了以後都會去那裡。)靈魂也很留戀他那些活著的親人哪,它也不願意一個人孤零零地去陰間那麼遠的地方,所以它會在去陰間之前,回到原來的家裡看一看,佛教的說法,人死後不是馬上變鬼,而是中陰身,這時會飄浮於陰陽兩界,到處遊離,讓他知道後人對他守靈,心裡安慰,安心如輪迴。



2、活著的人害怕靈魂在回家的路上迷路,所以會點一盞燈,放在去世的人的遺體旁邊(接下來解釋古代的人會把去世的親人的屍體放在家裡的客廳裡,而不是殯儀館的停屍房;還有古代人點油燈,而不是電燈的問題)。活著的人害怕燈熄滅了,而使去世的親人找不到家,於是他們就徹夜坐在停放屍體的房間,保證那盞指路燈是一直燃燒的。守夜三到七天。當然也有些害衝,看日子會看出幾個月甚至幾年的😨。



最後說說黑貓,中國的傳統文化中 黑貓是寓意著吉祥的含義 而在黑貓不吉利則被定義在中世紀的歐洲 黑貓被認定為是女巫的寵物。但是西方文化大量進入後,國人也開始融合了,上世紀有個關於貓臉老太的民間故事 流傳最廣,就是老太死後有隻黑貓趁守靈人不注意跳到了老太臉上 因而老太詐屍 一半貓臉一半人臉 午夜時分偷著別人家的小孩 而後食之。

黑貓總是被人視為不吉利的象徵 恐怖故事或電影裡不乏黑貓出沒的痕跡 尤其是剛去世的人更是見不得黑貓。

總而言之 就是因為貓有靈性 而被人看做是一個很神秘的存在 正因如此 才有了這些傳說。

心誠則靈,緬懷先人,守夜不是什麼迷信,相反應該是人性本善的體現。


句町國主

守靈在很多地方叫守夜,也有別的叫法,但都是親人死後的夜晚要守在親人靈柩前燒紙,一夜不可睡眠。

這種習俗由來已久,《禮記·問喪》中就有對三日而殮的詳細解釋,文中先說:“三日而斂,在床曰屍,在棺曰柩,動屍舉柩,哭踴無數。”然後詳細解釋了為何如此:“ 後面還說此是聖人所定,原因在於孝子的親人剛剛過世,孝子過於哀傷會趴在屍體上哭,希望親人復生,人不可奪人情,但三天還不復生,就不會活了。此時孝子哀傷之心也衰落了,喪葬的準備也做好了,遠方的親戚也來了,所以有此一說。

《禮記》中的三日而殮是很科學的,考慮到人情和經濟,還要招待客人,家庭負擔很大,所以古代有很人賣身葬父。如停屍日久花費必然更大,而且父母之軀不得入土安眠,對子孫後代也有不好的影響!

也就是說三日而殮是為活人考慮才有的的,守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如此。家中有人過世,人的心情多是悲痛,而守靈則讓家人在一起分擔這種悲痛,這時人對悲痛的感受會輕很多。在守靈的時候很多地方會吹吹打打,會請人來度亡,這些吹吹打打的孝歌,度亡的經文都是不僅勸導世人也勸解死人好去輪迴。

而守靈也是我們對孝的表達,孝子見親死,多不信親人逝去,悲痛之下哪裡睡得著?心中懷念親人,在守夜中燒紙將心中思念一句句說給親人聽,這是人之常情。

從死人的角度來看,我們道教認為人出生後就入當地陰司,所以道教法事和民間算命都講究祖籍和出生地,人死後都一開始三魂未離,七魄不散,雖未如輪迴,但當地陰司已知,此時給亡人守夜燒紙,也是在幫亡者積累陰間福德,對亡者好處很大。

當然在今天很多人沒條件守夜,但家人聚集在一起,給亡者燒紙錢,為亡者積累陰間福資這些皆可就地來做,不一定非要擺靈堂耗費眾多!畢竟老祖宗提倡的是厚養薄葬,生前做到對老人盡孝,讓老人安享晚年而走便是最大的面子!


全真道士梁興揚

為逝去的人守靈,有兩種說法。傳統的定義是自古以來流傳至今的,為顯孝道。畢竟以後再也見不到本尊了,只能以照片作為念想。一般都是守靈三天後下葬,一來三天不至於屍體腐壞,二來三天時間足夠所有親人都到場。

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於逝者會在三天後下葬,為下葬期間都是不蓋棺,在我們那邊更是如果不到下葬那天,更是不會讓逝者進棺的。都是把逝者放在生前的床上。為了防止遺體損壞,必須有人徹夜不離的守著。在我們那邊有說法是,老鼠、貓都會會啃食遺體,而且極有可能遺體被貓驚到了會詐屍,或者被貓上身。

我也不知道真假,反正這個說法我們那邊是有的,不過大體就這兩點原因吧。


久伴唯心


renhuiiqq

因為人是從外表看已經死亡,但為防止有假死的現像出現,還有如真死了,也是留下幾天的遺容讓親友們詹望,主要是怕去世的人是假死,有的人是長時候休克,有的人是吃東西給堵住服吸道,等等死亡假像,留守一般少三天多半月之久。普通是七天。以前藥學不發達,對在亡人判斷有誤,所以留守幾天,觀察!


周伯通145483402


為死去的人守靈,是咱們民族的一個傳統風俗,不同地方的風俗也是不同的,我是河南人,河南的守靈風俗又特別濃厚。老人去世,到入土的幾個晚上都不能斷人,必須一直陪著睡在棺材裡的老人,如果沒有人圍著棺材,安慰逝去的親人是大逆不道的。我大爹去世的時候,正是冬天,外面下著小雪,屋裡很冷,守靈人太多,被子不夠用,就抱了許多麥秸,蓋住腿,第二天早上腿都凍僵了,幾乎站不起來。其實冬天還不是問題,夏天才是問題,天熱,屍體容易腐敗,形成漏喪,腐水會滴到守靈親友的腳上,氣味太燻人,需要電扇對著吹才行。


我們河南南陽的解釋是這樣的。老人勞累一生,撫養兒女長大成人,自己含辛茹苦負重去世,捨不得自己的兒女,會留戀不走,在入土安葬之前,會把自己所有的親人都看一遍,才留戀不捨去陰曹地府報道,經過奈何橋,喝了孟婆湯,此生的所有牽掛,留戀,兒女情長,嬌妻美子,未經事業,都全部忘卻,此生與他無關,重新投胎做人。猛然從人變成魂靈,靈魂感到驚恐,開始會不承認自己死去,對陰曹地府感到害怕,親人們都在他的周圍,安慰他,鼓勵他,說好話,讓來領路的鬼知道他是好人,不受虐待,去投胎做人。我們南陽附近的十堰市,守靈夜打袋屍,一個人領唱,一群人圍著棺材轉圈,唱的就是安魂曲,安慰死者,不要害怕,一生未做壞事,陰曹地府不會受虐待,兒女都很好,不要牽掛,安心離去,唱到最後一個晚上,領著所有孝子到十字路口轉一圈,算是正式送走死者的靈魂。第二天就可以入土安葬了。


還有一個說法是,守靈是為了給死者最後一個機會,如果老天爺不收留他,會把他送回來,重新復活,如果家人在身邊,就可以協助他出棺材。我們這兒有一個女人難產,大出血死去,躺在棺材兩天兩夜,敲棺材,守靈的人急忙把棺材打開,她復活了。自訴有人給她一籃子花兒,讓她賣花兒,烈日炎炎,汗如雨下,一朵花都沒有賣出去,走來一個人,原來是她幼年喪父的父親,父親問她怎麼在這兒,她說她不知道,父親讓她轉過身,她感覺後背被猛推一掌,然後就活了過來,才知道已經死了兩天。這樣的故事很多,聊齋志異上面都有記述。

不管是真是假,兒女懷念親人,不忍親人迅速消失,想再留兩天,才是守靈的主要目的吧。


秋沅

剛剛死了人,死人的鬼魂會在頭七的時候回來看他(她)最親近的人,如果周圍的陽氣不夠重,而死人又對活著的執念很重,那麼就會出現詐屍.因為傳說中貓的靈氣很重,經常會被鬼魂附身,所以要是不幸有貓在附近,鬼魂就會附身在貓身上.那些對活著有強烈執念的鬼魂,往往會過度執著於一件事,或者是報前仇,或者是完成心願,要是讓它們附身於動物或人,一般都會傷害到活著的人,所以就形成了守夜的風俗.


姑娘我這朵奇葩紅遍天下14

我爸爸2017年2月11號不在了,好想他,想念他的笑容,和他的一切的一切,感覺他就在我身邊不曾離開。我最愛的俺爹,你在那邊還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