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衛生院是公益一類還是二類?

安安43607

對於公益類事業單位,很多人混淆不清,這裡小公再解釋一下。

所謂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是指從事公共安全、教育、文化、衛生、經濟社會秩序和公民基本社會權利的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比如圖書館、博物館、水文站等。而公益二類,主要是指面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比如各類職業中學、技校、基層衛生站等。

從這個概念來分析,鄉鎮衛生院是當然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未來的事業單位改革,亦會保持現狀。

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最大的本質區別在於財政供給,公益一類由於不能或不宜進行經營活動,基本上是財政全額撥款,而公益二類則多數為差額撥款單位。所以區分公益一類還是二類,也可以從工資的核發來判斷,如果是全額財政,肯定是公益一類,如果不是,基本就是二類了。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鄉鎮衛生院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1、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明確規定: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類事業單位是公益一類,這主要指的就是鄉鎮衛生院。加強基層醫療保障,是國家的大政方針之一,也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國家項目資金投資的重點。


3、鄉鎮醫療條件有限,收入不足以自給。因為醫務人員配備問題、醫療技術水平問題、檢查設備配備問題、信任問題等因素,鄉鎮衛生院收入有限,基層需要的醫務服務和醫務人員又多,收入與供養矛盾突出,必須由政府解決,因而劃歸公益一類,更好地保障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所需。

4、參公問題:鄉鎮衛生院雖然劃歸公益一類,但卻有收費職能,實行的是職稱工資類別,因此還沒有參公管理的例子。


真寧腔調





鄉鎮衛生院作為基層衛生單位,也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這類單位在下一部的改革中應該不會有大的變化。


沐晨問答

鄉鎮衛生院屬於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在公益事業單位分類中,主要分類標準如下:一是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二是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三是公益三類事業單位是指業務活動具有公益屬性,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過市場實現資源配置。如廣播電視、黨報、黨刊等機構。



從以上的定義標準中很容易判定鄉鎮衛生院屬於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但是從財政撥款的角度來分類,鄉鎮衛生院屬於差額事業單位,他們的所有經費(員工工資、辦公經費等)都是地方財政與單位按比例分攤的。在鄉鎮衛生院的醫生是可以領取績效工資的,他們在基本工資的基礎上,按照鄉鎮衛生院的運行效益發放績效工資。當然,在一些地區鄉鎮衛生院的績效工資因財政負擔過重或鄉鎮衛生院運營效果不好,而導致工資或者績效發放不及時。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公務員考試、體制內問題等,專業答疑解惑。

東愛雨公考

事業單位改革還在進行中,但是分類改革已經基本完成,很多人都關心自己單位被劃到了哪一類事業單位,因為這關係到幹部職工切身利益。鄉鎮衛生院到底怎麼樣呢?



鄉鎮衛生院和中小學,一個承擔基層醫療衛生,一個承擔義務教育,國家明確規定,這次事業單位改革必須保證劃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但是我看網友回覆,有些地方鄉鎮衛生院是差額單位,但是劃分時絕對劃到了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我們這也有這種情況,水利局下屬職田水站劃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也是差額。


國家一直加大對鄉鎮社區醫療機構投入,鄉鎮衛生院前景以後只能是越來越好,請大家放心,絕對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後面待遇還會提升的,祝你們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