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勢比南方高,南北水調工程是怎樣將水引入北方的?

燕子就是鳥姐姐

南水北調是我國的超級工程之一,投資額高達5000億元人民幣,對解決我國北方地區人民用水緊張的問題有著非凡意義。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有的小夥伴可能會好奇了,中國的地勢北高南低,南水北調工程在運行的過程中,是如何將水從南方引到地勢較高的北方地區呢?


南水北調的主要渠道總長大約為1722公里。 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調水,輸往河南、天津、 北京等地。因為水庫水位高於這幾個地方的地勢,因此水在調運的時候基本上靠自流


東線工程從江蘇揚州附近的長江引水,輸往山東、 河北三省等高地勢地區 ,主要都是通過立泵站來完成運輸。 這些水泵通過壓力抽取了低地勢河流裡的水,水泵裡的葉輪不停運轉,源源不斷地將水流輸送到高地勢的河道里,就完成了調送。


在東線第一期工程中,一共設立了34座泵站,水泵總共有160臺。 這些水泵每秒可以將4429噸的水運送到高地勢地區,並且每年可運行5000小時。 有些小夥伴可能會問了,這得耗費多少的電啊?


其實,南水北調工程中使用的是永磁電機水泵,能量轉換效率高達81%。並且在水流帶動下,又可以將部分的水能,轉換為電能進行回收。因此,永磁電機水泵的耗電量是遠遠低於普通水泵的。


南水北調雖然投資巨大,但戰略地位重要,不僅緩解了北方地區的緊張缺水,並且在建設的過程中,還關閉沿岸許多汙染企業,進一步改善了水質。對此,大家都有什麼看法呢? 請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吧


找靚機二手機

南水北調是我國的戰略性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東線工程起點位於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中線工程起點位於漢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庫,供水區域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個省(市)。南水北調工程解決了我國北方水資源短缺的問題,緩解了我國北方乾旱問題。

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區涉及人口4.38億人,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 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幹線總長度達4350公里。 東、中線一期工程幹線總長為2899公里,沿線六省市一級配套支渠約2700公里。其實,南水北調工程是有相當大困難的,我國北方地勢高,南方地勢低,水往低處流,但是要想將水從低處調到高出是有困難的。

我國南水北調東線靠泵來提水,中線靠自流與泵相結合。南水北調。南水北調有很多泵站,每個泵站都需要一定數量的軸流泵。一般需要的軸流泵流量每小時一萬立方米以上,軸流泵的口徑1-5米。淮安段工程用的是4.5米直徑的軸流泵。通過泵將南方的水抽到河道輸送到北方。

南水北調雖然緩解了北方用水問題,但是會帶來水循環的自然平衡,以及對生態平衡的負面影響,因此也有人反對這一工程,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評論區評論。


Disguise2

看明白了不。就是一段河道建一個水壩,從水壩下游往上抽。一直送到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