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与综艺节目的奇妙结合,西安的朋友了解一下?

秦腔与综艺节目的奇妙结合,西安的朋友了解一下?

对大家来说,如果可以欣赏到一个优秀的节目,并从中汲取到更多的思想和文化价值,那真是一件幸事。

最近一段时间,综艺荧屏出现了传统文化热。央视接连推出《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多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其展现的高品质更是让网友称赞为“文化综艺界的泥石流”。

这些爆款节目的走红充分说明——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在综艺节目中大放异彩,而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兼顾了文化性和娱乐性。

第一幕◆◆梨园之都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唐明皇李隆基在长安建起中国戏曲最高学府“梨园”,奏出千古绝响的《霓裳羽衣曲》,被后世人尊为梨园鼻祖。而西安作为梨园诞生地,从此与中国戏曲结下不解之缘。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庄有家园……”每天清晨,习惯在环城公园里吼一嗓子的西安土著不在少数;环南路上的几家秦腔茶社里茶客们自娱自乐演绎着钟爱的秦腔,偶而再来几位专业演员助兴简直妙不可言。

西安到处流动着天然的戏曲文脉,生生不息……

秦腔与综艺节目的奇妙结合,西安的朋友了解一下?

《擂响中华》宣传海报▲

《擂响中华》今年8月1日起20:20于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与丝路频道并机首播,丝路城市广播电视协作体20多家成员台、特约卫视和热门网站也将配合推出。

秦腔与综艺节目的奇妙结合,西安的朋友了解一下?

《醉梨园·最中国》宣传海报▲

《醉梨园·最中国》是西安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另一档戏曲栏目,也是中国梨园的顶级展演。共分为五场,第一场“醉梨园·最中国”中秋戏曲晚会将于中秋节直播,随后有武戏绝活、名家朗诵演唱会、京剧现代戏、大秦之声四场各具千秋的演出。这两档节目是全国戏曲界的顶尖汇聚,直接问鼎中国戏曲盛典,这对于西安的小伙伴来说,简直太期待啦!


当戏曲回到梨园的发源地,虔诚之心便油然而生,西安市宣传部部长吴键说:“《擂响中华》、《醉梨园·最中国》两档节目一张一弛、一动一静,即将打响梨园之都、戏曲名城之战。”

第二幕◆◆推陈出新

在戏曲类节目上的创新,西安并不是第一家。

河南卫视早在1994就推出了一档以河南地方戏为主的《梨园春》节目,如今已成为中国电视界戏曲栏目的第一品牌,同时也是中国电视戏曲类栏目最早引领者。

秦腔与综艺节目的奇妙结合,西安的朋友了解一下?

河南卫视《梨园春》制片人获中国制片业最高奖项▲

2005年它们又面向全国重磅推出“擂响中国--首届‘梨园春’杯全国戏迷擂台赛总决赛”,打破了地方戏曲传播的地域性局限,也使《梨园春》在全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擂响中国系列赛事一直延续至今,成绩斐然!

节目组还远赴澳洲,在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举办“梨园飞歌”大型文艺晚会,受到澳洲人民的热情欢迎,让古老的东方戏曲响彻澳洲苍穹,在异域大放光彩。

如果说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是戏曲界的星光大道,那么天津卫视在2014年推出的《国色天香》又为观众呈现出了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

秦腔与综艺节目的奇妙结合,西安的朋友了解一下?

《国色天香》栏目▲

其独特的“歌改戏”模式广受大家关注,通过明星竞演,将京剧、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和二人转的唱腔附加到流行歌曲的歌词上,将流行歌曲进行了颠覆性的创造,在明星的选择上大量新生代“偶像力量”的加入,也让更多年轻人开始喜欢上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国色天香》在推出两季后戛然而止,其背后的原因不得而知。

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

秦腔与综艺节目的奇妙结合,西安的朋友了解一下?

《秦之声》栏目▲

为了弘扬秦腔这一经典剧目,陕西电视台在1979年就推出了《秦之声》栏目,走过了从问世到茁壮的30年历程,曾一度在西北五省享誉盛名。

如今借助《秦之声》积攒下的超高人气,西安广播电视台深入挖掘西安的梨园渊源,全新推出的这两档节目在发扬传统戏曲文化精粹的同时,是否可以不负众望,卷土重来!

第三幕◆◆文传传承

大家知道吗?秦腔和其他剧种一样正面临着销声匿迹的巨大危机,非遗文化的“抢救”已经迫在眉睫。早在2006年,秦腔艺术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到处充斥着太多的哈韩、哈日或者嘻哈文化,以及网络端层出不穷的段子,传统文化真的已经穷途末路了吗?

秦腔与综艺节目的奇妙结合,西安的朋友了解一下?

《擂响中华》嘉宾评委▲

当然不是,我们可以看到从政府到社会都在极力扭转这种局面,都希望文化能够真正充实精神、丰富情操,而不是简单地图个乐子。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更需要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继而形成价值观和信仰的正确传承。

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各种信息瞬息万变,传统文化之前的发展模式很难适应,唯有不断创新在公众中形成广泛的影响力,才是唯一的途径。

秦腔与综艺节目的奇妙结合,西安的朋友了解一下?

《擂响中华》录制现场——邯郸记▲

《国家宝藏》就是弘扬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一档典范栏目,随着它的热播掀起了全民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追捧,仅博物馆的游客数量就有明显的提升,让这些国宝重新大放异彩更是增强了公众的民族自豪感。

“老故事”的讲述需要探索新的模式,这样才能激发更多活力。才可以让公众了解到“非遗”的真正魅力,从而去传承这种民间文化,才能让“非遗”在传承中再次发出昔日的光彩,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也才能继续传承。

秦腔与综艺节目的奇妙结合,西安的朋友了解一下?

《擂响中华》录制现场——借水▲

本次的《擂响中华》也是戏曲界名家大腕齐聚、重量级嘉宾云集,是否可以扭转乾坤,让陕西文化类节目杀出重围值得大家期待。

如今西安正在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以秦腔为发力点提升西安的文化软实力,扩大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固然没错,但是要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仅凭一个综艺节目恐怕不行吧?

宝贝不应该藏在柜子里,而应该拿出来让大家来欣赏,这样才能提高知名度。西安的传统文化不仅仅只有秦腔,西安鼓乐、关中道情、社火表演等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观看过几次?如何将它们发扬光大,成为西安城市软文化的典型代表,才是值得当局者思考的。

5.25今日话题你觉得西安还有哪些可以营销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