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是什麼體驗?真的不疼嗎?

用戶61971302013

還真有不怎麼疼的,比如我。當時孕期她們就跟我爭論說剖腹產比順產疼。我死活不信,打定主意要剖,最後因為妊高症也不得不剖。打麻藥前會有一個皮下小針來麻醉下針附近的皮膚,估計是因為麻醉針太粗大會疼,所以提前麻醉局部皮膚,因此就是皮下小針略疼痛,比蚊子咬厲害點。然後就是全程無痛感了,麻藥注入時候涼嗖嗖的甚至有點爽的感覺,麻藥起效以後下半身要飄起來一樣,完全理解了那些吸毒的人,簡直太爽了!術後進病房護士壓沙袋,真的好沉。壓兩小時後叫家人扶著慢慢翻身,我覺得他們礙手礙腳,就自己扶著欄杆翻,翻來翻去,隔二十分鐘左右我就會自己翻一次。期間護士有來壓肚子,我腹部肚子都冰涼,醫生手一放我肚子上我感覺暖暖的很舒服,她慢慢按下去就感覺下身一股暖流出來,其實是惡露排出,但是不疼,一開始我還怕按肚子會疼很緊張,肚子有點繃緊,醫生讓放鬆,我就放鬆,然後居然也不疼。按完肚子不那麼脹痛了,舒服好多。大約又來了兩三次吧?我忘記了,反正就前六小時按,超過六小時就不按了,因為醫生把我子宮內擦的比較乾淨,惡露不多,醫生按的不多,我感覺因人而異,我隔壁床孕婦好像就按過一次也好像沒按過,但是她縮宮素打的多,輸液的,我縮宮素都是屁股針,就這個是所有中最疼的,打完這個藥超級疼,但是藥效一過就又可以嗨皮了。

六小時一過護士給喝了排氣糖漿,巨難喝,同時讓喝水喝小米粥了,但是我不餓只喝兩口水了事。前一天晚上沒吃喝,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就手術,直到晚上我只喝幾口水,沒吃東西,到了晚上還沒排氣,肚子咕嚕咕嚕的但是就是到了屁股又回去,我就讓我媽偷偷給我吃了一片促進腸胃蠕動的藥,我媽當時胃腸不好一直隨身攜帶,吃完半小時就開始排氣了,肚子馬上不脹的難受了,然後也覺得餓了,吃了一小碗雞蛋西紅柿湯,迷迷糊糊睡到早上。第二天中午我坐在床沿上腿耷拉在床下,慢慢適應了我就開始自己下床了,沒想象的痛,就是火辣辣的而已,在病房裡溜達。第三天我才讓護士拔的尿管,不疼,拔完我就喝水,有了尿意就去了廁所,原本以為很麻煩,結果不痛不癢很暢快的就排了,結果拉稀,順便也大解了,也不疼。四天後就嗨皮的出院了,唯一難受的要死的就是看著麻醉科的人把我鎮痛泵拿走時候,因為第二天管子自己脫落了也不疼就用不上了,護士就叫麻醉科來收走了。看著沒用完的一大袋藥我簡直心疼的要窒息了,現在想起依然心疼的要死,因為聽說麻藥用多不好,我一直都是按醫生調好的劑量用,但是醫生也說過,疼厲害了可以自己按一下加大劑量,但是我一直硬抗的,最後看著被拿走的藥我都快哭了,媽的!以後再手術我一定要把麻藥用完!

四天後嗨皮的出院了,20天后孩子也從保溫箱出來。孩子剖腹產早產但是抵抗力相當好,幾乎沒生過病,感冒吃一袋小快克解決,直到現在偶爾腹瀉過,從沒便秘過,很聰明很省心特別愛笑,膽子很大,比她大的惹了她她也敢打回去,不認生,不達目的不罷休,不像抗壓力不行的,力氣很大,身材偏瘦,一般小胖墩都不是她對手,會察言觀色討好人


4個智齒

給大家分享一個剖腹產過程中的一個步驟:麻醉。

剖腹產又稱為剖宮產,就是將產婦的腹部切開,然後再切開子宮,將胎兒取出來,最後採用縫合手術將傷口縫合好。剖腹產風險肯定存在著,所以醫生需要時刻仔細小心操作,儘量減少手術對母嬰的影響。

既然是手術,需要切開孕媽腹部,那就會涉及到麻醉。手術前需要打麻醉藥,麻醉成功後才可以開始手術。為了讓產婦儘快適應麻醉,加快速度取出胎兒,給孕媽們使用的麻醉針就會比普通的針管要長要粗。

是不是很驚恐?!常規麻醉針也有10公分,國內最長的為11公分,如果孕媽脂肪特別厚,就需要長的針頭,比起平時生病打針的針頭,真是又長又粗,看著都感到痛了,更不用說打進肉裡面了,心裡毛毛的感覺。

為什麼需要這麼長的針?

因為孕媽的脂肪層和脊柱都很厚,特別是孕晚期的媽媽們,肉肉通常比平常人更厚一些,所以只有針頭夠長,才能穿透厚肉,達到放置麻藥的位置。

打麻醉需要多長時間?

與其他手術麻醉不同的是,剖腹產手術對麻醉的要求特別苛刻。很多媽媽回憶說:打麻醉竟然會打半個小時,加之宮縮、害怕……當時彷彿過了一個世紀。

打麻醉藥疼嗎?

這點是因人而異的。就像部分媽媽說順產更痛,部分媽媽說剖腹產更痛。每個人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打了麻醉藥後還疼?

不得不說媽媽的偉大。自己一個人頂著所有的痛苦,誕下愛的結晶。不知道大家的剖腹產手術是如何做的,是否有打麻醉針?打了麻醉針還疼不疼?


育兒奶爸

當母親是很多女人最美的願望,曾有人說,沒有經歷過生孩子的女人仍然是不成熟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女性變得嬌弱起來,在面對生孩子的疼痛的時候,很多媽媽選擇了剖腹產來避免分娩的疼痛。那麼一起來了解,剖腹產會讓女人付出什麼代價。


臨近分娩的時候,是選擇傳統的自然分娩還是選擇剖腹產,這個問題可讓準媽咪們為難了。順產對寶寶及產婦都好,但是疼痛不可預知;而剖腹產一刀下去,解決寶寶的出生,打了麻醉之後,貌似無需面對這些疼痛。可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一、從小怕疼,不敢順產

丹丹是家裡的獨女,從小到大幾乎都是被家裡人捧在手心裡的,更不可能接觸什麼粗重活。而對於摔倒、打針這類會引起疼痛感覺的事情,她更是從小就害怕。

遇到丈夫之後,更是成為了皇后的級別。讓丹丹的丈夫有些困惑的是,丹丹對於疼痛的忍耐能力幾乎為零,她對於疼痛的恐懼幾乎已經影響到了日常的生活。

懷孕之後,丹丹總是覺得自己身體這裡疼那裡痛,但在檢查之後卻沒有任何問題。醫生也認為是丹丹對於疼痛的觸感太敏感了。聽到醫生的說法,丹丹更是抱定了決心:一定要選擇“不疼”的剖腹產,可是,剖腹產會讓分娩的媽媽們付出哪些代價呢?而且,它真的就一點兒都“不疼”嗎?



剖腹產“不疼”的6大代價

丹丹在選擇剖腹產之前,醫生也詳細地介紹了剖腹產這一手術有可能帶來的6種風險,這也是“怕疼”所帶來的代價。

1、麻醉風險:剖腹產的手術,必須有麻醉的支持,雖然極少數人才會發生麻醉過敏或因嘔吐而發生吸入性肺炎等問題,但是,一旦發生就可能造成產婦的生命危險



2、後遺症更多:對於選擇剖腹產的準媽咪來說,日後造成膀胱、腹壁、子宮壁沾粘等後遺症的幾率會變得更高。

3、一條難看的疤痕:選擇了剖腹產,準媽咪的腹部必將留下一個紀念,當然,傷口因個人體質不同,有的人可能不會留下疤痕。


4、大出血幾率更高:我們都知道,順產是人類的本能,而剖腹產則是分娩的緊急輔助形式,通過剖腹來協助生產的過程中,準媽咪發生感染、大出血的機率較自然分娩更高。

5、胎兒肺部功能較弱:就像蝴蝶破蛹而出一樣,經過產道的擠壓,胎兒的肺部功能會更加強大

6、更長的恢復時間:一般情況下,自然分娩之後3天即可出院,而選擇剖腹產的準媽咪在手術後恢復時間會變得更長,隨之帶來的花費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剖腹產真的“不疼”嗎?

真相:開始用麻藥不疼,等手術後很疼

有些孕媽咪片面地認為,選擇了剖腹產,就可以“無痛”分娩了。事實上,這個世界並沒有這樣的好事,選擇順產的媽咪,只要熬完三個產程就行了,而選擇剖腹產的媽咪則需要面臨手術之後麻醉消失那一段時間的疼痛。

坐月子不必忌諱吹空調 生活水平提高了,關於“坐月子”的老說法已經過時。有的新媽媽在坐月子裡,把屋子封得很嚴實,窗子不但關得很嚴,而且連窗縫也糊好,門上加布簾子,俗稱“捂月子”。 其實這樣做對新媽媽是極其不利的。

新媽媽居住的地方應該陽光充足,適當開戶通風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新媽媽月子期間惡露未盡,住在潮溼的地方很容易造成黴菌感染。虛弱的新媽媽還需要大量營養和新鮮空氣,以儘快改變身體虛弱狀況,恢復健康。如果怕受風,可以掛上簾子,不要讓對流的風吹著。空調對產婦和嬰兒有益,因為室內溫度過高的話,人體內部的熱量無法排出,不僅大人孩子都會起痱子(新生兒容易造成感染),而且產婦中暑是不利於產後恢復的。 幸孕草提醒:空調的溫度一般以26℃以上為宜,坐月子時穿長袖衣、長褲,如果腳上感覺有涼意,穿上一雙薄襪子;新生兒可蓋上一床小夾被。

一般坐月子規定為6周。如果分娩順利、會陰部無裂傷,剖宮產術、會陰側切術後,只要傷口癒合良好就可以洗澡。洗澡應以淋浴為主,水溫略高於體溫,若條件有限,可選擇溫水擦洗身體,但新媽媽產後1個月內應禁盆浴。沒必要每天洗澡,一般每週3-4次,每次10-20分鐘即可。

同時時注意儘量不要在飢餓時洗澡,以免虛脫。 懶熊提醒:最好的沐浴方式 洗澡時用溫水,洗後完全擦乾,不要讓皮膚帶著水分;剛剛洗浴完畢,不宜進入通風的環境;別用吹風機吹乾頭髮,熱風也不行;剖腹產的產婦,一般兩週後洗澡


關於寶媽們最熱衷的話題產後怎麼恢復體型。女人都是愛美的,我也不例外!產後要及時收付。子宮呈三角形, 寶寶生下之後 子宮騰空 內臟失去支撐 便會自然下垂。不只是說大肚腩不好看, 最主要的是內臟下垂是所有婦女疾病和未老先衰的根源。 因此,產後要及時收付為了不讓其他器官那麼快地往下走 給肚子回縮的時間。至於選擇什麼樣的收付產品有很多,例如:紗布、收付帶、束生衣等都可以。紗布比較麻煩自己一個人比較不好操作,需要家人幫忙,關鍵沒什麼效果。嫌麻煩的寶媽們可以考慮束生衣,直接穿脫比較方便些,原本內臟下垂體型的人 ,也可以趁坐月子期間穿束生衣來改善體型!!我用的就是上衣和褲子分開的款式,個人很喜歡,上廁所,母乳特別方便,關鍵是能把大肚子收回來《連接我付圖中了沒有選好用什麼樣的寶媽看看吧》



坐月子飲食11個注意事項

紅糖、雞蛋加小米是最傳統的月子食譜,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天都吃這幾樣食物就能滿足新媽媽的營養。建議是廣泛攝取、合理搭配,尤其注意鐵和鈣的吸收。


1.適當飲用紅糖水,補鐵、利尿。紅糖的鐵含量很高,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能夠促進惡露排出,防治尿失禁。不過,飲用過多會導致新媽媽出汗更多,體內鹽分流失。因此不宜飲用時間過長,最多不要超過10天。

2.從流食慢慢過度到正常的飲食。
產後,消化系統的功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因此,產後幾天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從粥、麵條過渡到稀飯,然後再吃米飯和麵食。

3.少食多餐,不可貪吃。因為月子裡面新媽媽大部分時間都是躺在床上,因此,每頓飯不宜吃太多,可以餓了再吃。

4.最好以天然食物為主,不要過多服用營養品。目前,市場上有很多保健食品,有些人認為懷孕和生產的過程讓女人大傷元氣,要多吃些保健品補一補。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月子裡應該以天然綠色的食物為主,儘量少食用或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各種補品。還可以選擇食用一些專為孕產婦設計的媽媽奶粉、多種維生素或鈣片,因為月子裡的媽媽,尤其是進行母乳餵養的媽媽需要補充更多的鈣、鐵、維生素和礦物質。

5.要多喝一些溫的白開水,避免冷飲。飲料和酒精類飲品不適合月子裡的新媽媽飲用,應該多喝一些溫熱的白開水,補充大量出汗時體內丟失的水分。千萬不要因為天氣炎熱或怕出汗而喝冰水或是大量食用冷飲。

6.避免辛辣和容易產生脹氣的食物。產後容易出現便秘的問題,飲食要豐富、多食用富含植物纖維的蔬菜和水果。

7.飲食不能過於清淡。

新媽媽在產後出汗、分泌乳汁需要大量的飲水,這些都會導致體內鹽分的流失,因此飯菜裡面可以少鹽,但絕對不能一點都不放。

8.不要為了恢復身材,而控制飲食的攝取量。對於月子裡的媽媽,尤其是進行哺乳的媽媽,應該保證足夠熱量的攝入,哺乳的媽媽每天應比正常的女性多攝入700卡的熱量,所以這個時期絕不能採取節食的手段瘦身。

9.保證補鈣補鐵的食物攝取量。新媽媽因為在孕期和產程中會丟失大量的鈣和鐵,應該保證每天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鈣和鐵,每天鈣的攝取量應不少於1.1克,鐵為20毫克。富含鈣質的食物有骨頭湯、海帶、牛奶、芝麻等。富含鐵的食物有木耳、動物的內臟等。

10.產後兩個星期內避免大魚大肉。在腸胃功能恢復之前,可以將魚、肉熬成湯食用,兩週之後再食用肉類。不夠比較油膩的湯也要謹慎食用。

11.瓜果如果擔心涼可以榨成果汁飲用。不食用生冷的食物。蔬菜可以燙一燙或炒熟,水果可以榨成果汁後,將裝有果汁的杯子放入熱水裡5-10分鐘後再飲用。或者是將水果煮成水果茶飲用。


用戶61971302013

我是麻醉醫生,我來告訴大家剖腹產的感受吧。因為產婦的感受都是我控制的。

首先明確的說跟大家說,剖宮產不一定全過程無痛。

目前剖宮產大多選擇椎管內麻醉,特別是腰麻。麻醉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控制藥量,體位等來控制麻醉的範圍。再次每個產婦的疼痛閾值不一樣。麻醉醫生也會根據術中情況使用輔助鎮痛藥,止吐藥。產科也會使用縮宮素,抗生素等藥物。各種因素加在一起,最後產婦大多會有以下感受:後期有點疼痛,特別是用紗布清理腹腔血塊時。術中很多產婦有噁心嘔吐情況,一個是低血壓引起,一個是藥物引起,特別是縮宮素。產婦有寒戰反應。術後也有比較強烈的疼痛,可以用雙氯芬酸鈉塞肛門鎮痛,也可以用鎮痛泵止痛。術後還有尿瀦留現象,有些有頭疼。甚至有些人會有一些神經症狀。



剖腹產只是快速的結束了生產的快痛,無法解決生產後的眾多不適。同時增加了住院天數。在能夠順產的情況下,儘量選擇順產。有人害怕生產的劇痛。告訴大家,無痛分娩可以給你巨大的幫助。


如果怕痛,又想避免剖腹產,那就選擇無痛分娩。這是生孩子最佳的選擇。生過孩子的女人快來說說感受。讓以後的產婦少受罪。


麻醉醫生小康

剖腹產整個過程的體驗,先做術前準備,備皮、尿管、手背插針頭,術前這個步驟很快。進手術室後,準備工作完成後就上手術檯,打麻醉,這個大家看過很多圖片,讓產婦側睡,雙手抱膝,盡最大努力把背彎著,打麻藥,感覺針插進去很深,還要把麻醉泵(很細的管)再插進去,我覺得痛。



醫生確認你胸部以下是否還有感覺,幾乎只要兩分鐘左右就沒感覺了,醫生就會準備開始手術了。手術過程痛肯定感覺不到了,但劃開肚子我是又感覺的,劃了好多下,醫生會把觀察到的告訴你,後面就是取孩子,醫生會從肚子上方向下方推,一下下孩子就出來了,這個也能感覺到。孩子出來後醫生會簡單的告訴你孩子的情況,然後會把孩子抱出去給家人,那時候是很開心的,接下來就清理了,清理好了就縫合傷口,同樣是能感覺到。縫合完之後就會推回病房。



回到病房後,上病床完全需要兩個以上大人幫忙抬自己,你的主治醫生會過來叮囑一些注意事項和安排,會讓家屬給你按摩腿部,期間一直使用了止痛泵的。如果想早點恢復腿部直覺和能承受傷口痛的有些大半天就停用了止痛泵,我用了一晚上加半天。傷口會開始慢慢變疼,下半部分可以慢慢動,保證血液循環,肚子地方用力會痛,吃東西喝水注意不要嗆到,咳一下會非常痛,笑也會痛,這個過程會長點,十天半個月咳和大笑都會有感覺。

通常第二天就會來檢查排氣情況,用手壓肚子,這個大家都說疼,也是真的疼。會建議產婦下床走動,下床時一定要有人扶,身體有些失重加上沒啥力,上廁所也是,最好是能承受自己重量的人(老公),在第四天左右幾乎可以慢慢獨立,但一定要慢,做任何事都不要急,以防崩到傷口,適當的走動有助於恢復。



總之無論哪種生產方式都會疼,都需要好好恢復,選擇合適自己的生產方式最好,媽媽都很棒!!!


弓長張mother1

是的,對於剖腹產的媽媽來說,剖腹產過程中真的不疼!但是,剖腹產結束之後,那種疼真叫一個酸爽!

之所以說剖腹產不疼,那是因為剖腹產手術進行之前,會給產婦打上麻藥!在麻藥的作用下,可以暫時緩解手術帶來的疼痛!

但是,據說即便是打了麻藥,在醫生抱出寶寶的一瞬間。那種強烈的撕扯的感覺,還是會讓人感覺特別不舒服。

剖腹產後期的話,還會被護士強行按壓肚子,其目的是幫助產婦快速排出肚子裡的淤血以及惡露等,而這個過程才是最痛苦的!

所以說,剖腹產過程中是不疼的,但是生完被護士壓肚子,可能會疼的就像是要了你的小命一樣的!


雲淡風輕191672

不過你也不用擔心,無需有壓力,剖腹產只是疼一次!順產要等開指,一陣一陣的疼,而且順產的疼痛是人體受傷疼痛排行第三,所以順產才是最疼的。(也有毫無反應疼痛的準媽)

還有就是月子注意什麼,這是我之前寫的文章,我就分享給你吧:

1、臥床休息是必須的,但是得注意,如果長期躺著不動,下半身就缺乏運動,有些靜脈血栓和膝蓋後的疼痛就是這麼形成的。

2、產婦剩下寶寶後 汗腺分泌快,惡露還不停的在體內排出,乳汁也染衣服,異味滿身;勤洗澡的同時也要勤換內衣。但是還需要注意:一週左右就可以洗淋浴,洗澡要快,水溫適當不要高或者低。注意手腳保暖,切莫洗澡前後溫差過大。

3、產後身體虛弱,不能受風寒,穿衣厚點是正常的,但是不要捂的太熱。身體注意頭部,腳腕,後背(久坐引起疼),手和腳,這幾個部位都加強注意一下。另外:房間通風這事情是在沒有吹風的情況下通風!新媽是絕對不能吹風的!

4、正常情況下,惡露會越來越少,顏色慢慢變淡,基本3周就沒有了,過多過少或者是顏色不正常,最好是問問婦科醫生,這個恢復期很重要。

5、產後媽媽們在月子期對腰部也要護理,過重的東西就不要去吃那個力氣了,時常轉動下腰部,減輕腰部疲勞。現在天氣也變冷了,還要注意保暖。即使給孩子餵奶也要去慢慢適應側躺,不要久坐,否則後背會疼。

6、飲食注意

這個得囉嗦點,準媽產後 內臟會發生變化,胃部都會下垂,子宮忽然變小,肚內空洞,還需要一個恢復期,所以吃飯就要注意了,鹽、油、味精、過硬不易消化、冰冷食物,都需要注意。調料這些重無非就是刺激刺激內臟;

最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40多天之後去檢查下子宮恢復程度!一般沒有什麼大的反應的寶媽都忽略這個了。


小小萌寶

根據個人的經驗,在手術的時候真沒什麼疼的感覺。比起自然產的孕婦要“幸福”不少。可是術後,則要反過來。

記得剖腹產的當天,同樣有一位媽媽要順產,隔一會兒就要進行一次內診,看看開了幾指。而她每次檢查的叫聲能讓全樓層都聽見,讓每個孕婦不寒而慄……護士說:“你再這麼喊,誰還敢檢查了……”雖說每個人對疼痛的忍耐力不同,但這也足以說明,多數孕婦對順產和產前的檢查是充滿“恐懼”的。

剖腹產在手術檯上,在麻藥的作用下,產婦是感受不到疼的。但是下了手術檯回到病房,等麻藥勁慢慢過去,痛苦的感覺都會找回來。比如,早上做的手術,下午雙腿還是麻的,抬不起來,動也動不了,想下床也不行;肚子上的刀口也會隱隱作痛。這時你會發現,順產的產婦已經能下地溜達了,而剖腹產的媽媽還在床上“呻吟”著……

近年來,隨著剖腹產率的高居不下,各地都在積極倡導自然分娩的重要性。建議準媽媽們,不要因為怕疼而選擇剖腹產,如果具備自然生的條件,自己生的利是大於弊的。



遼瀋名醫


我是刨腹產,自己的實際經歷告訴你——疼啊!如果可以再一次選擇,我肯定選擇順產!

我是嚴重的恥骨聯合分離,怕順產後更嚴重,所以和醫生商量決定刨腹產。當時還慶幸不用經歷陣痛,但現在覺得不是非常必要,還是順產好。順產是前期疼,刨腹產是後期疼,總的來說主要有“三疼”。

第一疼,打麻醉針。我本來就很害怕,手術室裡醫生護士準備東西,我躺在那裡渾身發抖,自己也覺得丟臉,咬咬牙,攥拳頭,掐自己腿,可是都控制不了,一個小護士問我,“你是冷嗎?”我說,“我害怕!”一片沉默,沒人理我了。開始打麻醉針了,是打在後腰脊骨的,不知道為什麼,第一針沒打進去,然後又換一個醫生打第二針,他紮了一下,我的一隻腿像過電一樣嗖的一下,疼到腳趾頭,還是沒好,又是第三針,我咬牙忍著,終於好了。太疼了!



第二疼,清理,縫合。這個是我自己想的,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哪個步驟,我想應該是這一步。肚子被刀拉開,醫生像拔蘿蔔似的,把孩子晃晃悠悠的拽了出來,這之後疼痛開始了,我感覺用什麼東西在拉拽一樣,就是有人用力拉著腸子的感覺,疼的我沒法形容,我和護士說,你和我說說話吧,太疼了,她說“沒事,一會就好了”,就沒聲音了。我之後昏睡了有幾秒鐘,手術完成了。被推出了手術室,以為這一切就完了麼?太天真了。

第三疼,宮縮,排瘀血。因為有止疼泵,第一天還可以,雖然被嚇得迷迷糊糊,但不是很痛。術後第二天,就加了宮縮的藥了,這應該是為了排惡露和瘀血,肚子特別疼。我想也和產前的陣痛差不多吧!護士還時不時的過來問問你,給你按按肚子,那感覺太酸爽了,刀口本來就疼,還使勁按。以至於護士一進門,就嚇得我哆嗦。



其實還應該有第四疼,這個因人而異。我承認自己是懦夫,那就是第一次下床,在第三天,醫生要求自行下床站立,家裡人把我扶著坐在床邊,就是站起來這個小動作,我重複了好幾次,刀口真的太疼了,我和媽媽說,“我放棄吧,愛死就死吧!起不來了!”現在想想真好笑噢!

和我同一天生,人家順產的,第三天已經到處走了,恢復的很快。而刨腹產過了月子也還要注意。我家寶貝四個多月的時候,在我肚子上玩,還一腳把我的刀口踹裂了。所以我覺得如果不是特別需要,還是順產好!恢復的快,對身體的影響也小。

本人寶媽一枚,在育兒中不斷學習成長,很願意一起探討,交流!

悅兒圓

我生娃時是由順轉剖。記得那時正在經歷宮縮疼痛的我,在聽到醫生告訴我需要剖腹產時,對我而言簡直就是解脫。

生娃之前,看帖子上談及到關於剖腹產的疼痛,主要集中在打麻醉、護士按壓宮底以及麻醉過後的刀口疼。來說下我的感受:

先說打麻醉,我基本沒有感覺到疼。麻醉過後,我的下半身很快就失去知覺了,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我看有的媽媽說,她們的剖腹產是在麻藥還沒有起作用的時候就開始進行了,簡直是難以想象,真的是太驚悚了!

再說護士按壓宮底,確實挺疼,但是可以忍受,沒有宮縮時那麼疼痛。我想這也是因為按壓宮底就是半分鐘的事情,但是宮縮要持續很久,所以肯定不會比宮縮的疼痛要難以忍受。

最後說刀口的疼痛。麻藥勁過後,刀口的疼痛就開始折磨我了。如果只是刀口疼倒也還好,關鍵是要一邊忍著刀口的疼痛,還要一邊給寶寶餵奶,這就比較難受了。但是女人當了媽媽,很多事情都是以寶寶為先了。所以即使很難受,但是為了寶寶,也就咬著牙忍下來了。

生過娃的感受就是,當媽媽確實是件很偉大的事情。就算別人不體恤你的不容易,自己也要多心疼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