鸛類為什麼特別喜歡在長江流域生活?

CJ-J

中國長江流域有分佈的鸛主要是兩種:東方白鸛和黑鸛。東方白鸛主要越冬區就是長江中下游的湖泊,冬季在鄱陽湖的遇見率很高。而黑鸛,雖然在長江流域也有越冬,但沒那麼集中,整個南方包括臺灣都是它們的越冬區。黑鸛在長江流域越冬的種群數量已不多,暗示著東部的繁殖種群的凋零。



冬季在鄱陽湖越冬的東方白鸛


東方白鸛的分佈,圖源:中國鳥類野外手冊

東方白鸛,是鸛形目鸛科鸛屬的大型鳥類,體長約120釐米。東方白鸛屬於涉禽,適合在淺水捕魚。歷史上,人們認為東方白鸛是白鸛(西方的白鸛)的一個亞種。但後續對形態、行為和生態等方面的研究表明,這是兩個種。東方白鸛體型更大,嘴黑色。東方白鸛繁殖於我國東北或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東部沿海遷徙,到長江下游的湖泊越冬。遷徙季節常呈大群,遷飛時和在中途停歇地可見到可觀的數量,如天津北大港溼地曾記錄到近千隻。東方白鸛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估計三千餘隻,保守估計不足一千隻。由於汙染和偷獵,處境堪憂。


陽光下璀璨的黑鸛


黑鸛的分佈,圖源:中國鳥類野外手冊

黑鸛,也是鸛形目鸛科鸛屬的大型鳥類,體長約100釐米,周身黑色,喙和腿紅色,腹部白色,黑鸛頭頸部的羽毛在陽光下會發出多樣的光彩。黑鸛在我國分佈極廣,幾乎見於除青藏高原的絕大多數地區的河流區域,但生性機警,堪稱“大漠山河的隱者”。它們在大樹或河流兩岸陡峭的崖壁築巢,以各種水生生物為食。由於潔淨而無人干擾的河道越來越少,黑鸛的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我們曾在一條河流上空見到一隻孤獨的黑鸛,它飄蕩盤旋,終於找到一片沒有遊人的河灘,然而覓食不多久就被遊人驚擾,然後繼續飄飄蕩蕩,直到傍晚我們離開,它依然在沿河來回遊蕩,無處可去。這也許是中國野生動物面臨的狀況的一個縮影。黑鸛,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