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岩畫是什麼?

歐克都青春

簡單來說,陰山岩畫是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留存下來的生活文化遺蹟。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文化遺存、藝術瑰寶,是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們研究不同時期遊牧民族生活狀況的一手資料。針對大家想了解的幾個方面,我來介紹一下:

第一,陰山岩畫分佈在哪裡?顧名思義,這些巖畫散佈在陰山的群山中,集中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和磴口縣等境內。其中,面積最大的一部分是位於烏拉特後旗大壩溝口西畔石頭上的正方形巖畫,面積約400平方米。

第二,陰山岩畫是哪個時期刻畫的?主要都刻畫了哪些內容?據考古歷史學家們研究推測,陰山岩畫的創作早至舊石器時代晚期,晚至明清時期,內容涉獵十分廣泛,有人類活動、飛禽走獸、日月星辰等各種畫面符號,主要記錄了不同時期遊牧民族的生活情形,如狩獵活動、乘騎放牧、巫師占卜、征戰討伐、音樂舞蹈等。

第三,陰山岩畫有什麼價值?如前面所說,對於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來說,這些刻在岩石上的生動的圖畫資料,是研究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生活狀態的第一手資料,是十分寶貴的。同時,這些巖畫對民俗學家、藝術史家等也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對我們普通人來說,藉助這些巖畫來了解古代文明,瞭解凝聚華夏文明的各個組成部分,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說了這麼多,如果有機會,還是建議大家能親身實地看一看這些古老的文化遺存。站在歷史的長河裡,追溯文明的來源和發展,這感覺一定非同一般。


新華融媒新消費

這個簡而言之就是刻在陰山山脈石頭上的畫,最早起源於新石器時代,後期在長達千年的歷史時期裡,各個階段都有,這其實可以理解為人們記述生活的一種方式。那個時期沒有其它材料,因此就以石頭為紙,石器為筆,刻下了生活的一幕幕場景。可能也是老祖宗想給後人留下點什麼。



陰山岩畫主要分佈在巴彥淖爾市區域,在阿拉善也有一部分。是迄今為止我國已發現的巖畫中分佈最為廣泛,內容最為多樣,藝術最為精湛的巖畫”“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的巖畫,同時也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巖畫之一,是我國最大的巖畫寶庫,真實地記錄了在此生活的古代北方匈奴、敕勒、柔然、鮮卑、蒙古等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歷史。這一幅幅巖畫其實就是一部部史記。


陰山岩畫刻畫於不同時期,涉及到北方的多個遊牧民族。每個民族在不同的時期採用了同樣的方式,記錄了當時的生活場景,狩獵場景,動植物,乃至於人類的性愛場景。而這些場景的細微刻畫,向後人直觀的展示了這幾個民族的歷史軌跡。這對於後人研究這段歷史無疑是一本本活生生的教科書。真實的還原了每一段歷史生活。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寶。

近些年不少的專家學者經常性的光顧這些區域,新近發現的也很多,在呼和浩特市大青山的部分地方也有小範圍的發現。這為歷史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青城百姓事兒


用一句話概括,陰山岩畫就是散佈在陰山山脈裡古代先人在石壁上創作的畫作,雖經風霜雨雪洗禮,因為石質堅硬,人跡罕至,一部分這樣的畫作有幸得以保留下來。如今,陰山岩畫研究已經成為一個重要學科領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下蓋山林先生的述著。生活在現代社會,讀古書賞古物訪古蹟都是與遠古對話的方式,觀賞這些巖畫也同樣是。


內蒙古古代巖畫,最早出現在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新石器時代開始繁盛,青銅時代走向極盛,此後一直綿延到明清時期。內蒙古巖畫內容豐富多彩,典型的分佈地有縱橫千里的北方屏障陰山山脈裡的巖畫,阿拉善盟曼德拉山岩畫,赤峰市白岔山、砧子山岩畫等。這些巖畫表現了放牧、狩獵、征戰、舞樂、宗教、星辰等內容,創作技法主要有磨刻、敲鑿、刻劃、塗色等。這些巖畫畫風古樸,生動形象,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時代特徵,是草原遊牧先民社會生活的縮影。


今天看來,巖畫是前人留給後人的靜止語言,勤勞智慧的先民有意將這些信息鑿刻在平整的巖壁上,雖然手法比較稚拙,線條也過於簡單,比例明顯失衡,但面對這些久經風雨的印記,你心中產生的只有讓人折服的神秘感和想象力,你好像具有了穿越時空的能力。

其實,巖畫看似形象簡單粗糙,但卻有著深厚的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一些巖畫中簡單的符號和形象還原了當時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場景和畫面,簡約、誇張的造型背後蘊含著作者極高的想象力和強烈的崇尚自然的心態,有的更是透射出生活哲理。研讀這些巖畫中的簡單符號,我們能夠從中獲取豐富信息。例如星辰圖案折射出圖騰崇拜的痕跡,騎射圖反映出馬文化和狩獵工具的演進等。巖畫圖案的美學價值也是公認的,出現了一系列以之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如氈掛、陶刻等。


在雪一方


包頭吃喝玩樂攻略

陰山岩畫指得是內蒙古陰山山脈西段一帶雕刻在陰山岩石的圖畫,是內蒙古獨有的一種文化。

陰山岩畫的分佈

陰山岩畫是主要分佈在內蒙古阿拉善盟和巴彥淖爾市的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磴口縣等範圍內,雕刻的畫像有

神靈、人物、動物、舞蹈、器物、征戰、日月等。

陰山岩畫的歷史

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就有陰山岩畫的記載。陰山岩畫歷經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蒙元時期、明清時期共10個階段。陰山岩畫西起阿拉善左旗東至烏拉特中期、後期,東西長約300公里左右,南北寬約40-70公里。2006年5月,陰山岩畫作為新石器至青銅時代石刻代表,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陰山岩畫的意義

內蒙古的陰山岩畫還在不斷的發現之中,巖畫對研究我國古代遊牧民族社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陰山岩畫的藝術特色質樸、生動,並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是迄今為止我國已發現的巖畫中分佈最為廣泛,內容最為多樣,藝術最為精湛的巖畫。陰山岩畫為研究古代遊牧民族審美觀、藝術學、民俗學、人類學等多種學科開闢了新的領域。


北方融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