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吃了這種感冒藥怎麼聾了呢?”央視的兒童用藥公益廣告上線,怎麼看?

生活對我說

自打有了孩子,真是提心吊膽,各種關於孩子安全問題的文章報道新聞廣告都會細思極恐。

以前從未覺得用藥還有安全和不安全之分,藥不就是治病救人嗎,醫生開的就吃唄,甚至好多小病感冒咳嗽一類的,自己都能久病成醫,不麻煩醫生自己就能買回一些藥來吃。但是從懷孕以後,開始看一些育兒的書籍,還有科學育兒的文章,在提到兒童用藥的問題上,都有很多以前不知道的觀點。比如,兒童用藥不是成人藥減量就行,很多藥品不適合兒童。還有很多打著兒童藥旗號的複方感冒藥,並不適合兩歲以下兒童。

安全用藥問題不僅需要公眾認知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兒科醫生的用藥規範。在很多小城市縣城農村,醫生給兒童開藥還是老經驗老規矩,把藥品減小劑量給孩子服用。

還有些家長信服一些所謂的神醫,小診所,給開的藥都包在小紙包裡,有的甚至都弄成藥末,根本分辨不出是什麼藥,而且所謂的神醫根本不告知家長是什麼藥。這樣的藥是治病還是害人呢?想想就可怕。

希望用藥安全問題,尤其是兒童用藥安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健康快樂!


咩小胖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c63fe2ba62cabe0d8314edaf46c1bfb6\

小葵花媽麻課堂

細思極恐! 孩子感冒有時候也買藥給吃,只要是不太嚴重,似乎也沒當回事兒。現在看來一身的冷汗。

看到央視的廣告,覺得是巨大的振動,慶幸孩子還健康,慶幸沒有出事兒,慶幸我們逃過一劫。



然後是後怕! 兒童用藥是這麼的少,而且醫生的知識更新也慢,尤其是鄉村診所的醫生,估計很多還在用一些副作用大的老藥。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成本? 因為利潤?還是觀念上壓根就不重視?




還是我們的健康醫療宣傳滯後,不管怎樣,現在必須要行動,這是關係到很多兒童的健康和未來,我們要上心,應該主動的去做。



保護兒童,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生活對我說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327865275970486786, "media_id": 6035256873, "neardup_id": 3034269128368138804, "vname": "\\u4e0d\\u5f53\\u7528\\u836f.mp4\

MYGIFT美吉家族

看完這個廣告,我哭了,因為我的姐姐2歲的時候,就因為用藥不當,導致耳聾。現在聽力屬於極重度,很多頻率的聲音都已經聽不到了,比如說鳥叫聲,汽車的喇叭聲等。現在佩戴超大功率的助聽器,也僅是勉強能湊合著用。更多的時候,我姐姐都是需要看別人口型,才能知道別人的意思。


我姐姐已經33歲了,小的時候,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生水平也有限,只是因為一個簡單的感冒,使用了過量的慶大黴素,導致了耳聾。

30年後的今天,竟然每年依然有3萬的兒童,因為用藥不當,導致耳聾。痛心疾首……這可是3萬個家庭…9萬個被傷害的人吶…

孩子還小,那麼的無助,早早的就感受不到這個世界的聲音,卻又要堅強的面對失聰的殘酷現實。

作為家長,自己還不能當著孩子的面流淚,不斷鼓勵孩子要勇敢面對!

作為製藥商,藥店,咱能不能別那麼利慾薰心,有一說一行不行,別胡亂賣藥行不行!

正如公益廣告所說“建議在醫生指導下科學用藥”,不管怎麼憤慨,我們的選擇權總是那麼小,聽醫生的,信製藥廠的,但我想說:

孩子是我們自己的,既然已經生在當下,那……多學習育兒知識,防範於未然,做個明明白白的家長吧!

專注寶寶生活,分享育兒經驗,每天3篇小文,為您奉上,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調侃寶寶

當時,我真是氣到炸!我公公為了息事自己給了他藥錢讓他走了,我也是事後才知道的,後來,我兒子打了四天針,喝了幾天藥也好了,,哪些沒醫德的所謂醫生就該掉銷他醫生資格用不錄用!!


我們丫的正青春126

很多回答都指出了,哪些藥有副作用,可能導致兒童耳聾,並且每年有30000兒童致聾,聽力損壞的就更多了。

造成這一現狀的是亂用藥,用錯藥,這個對兒童的傷害特別巨大,不可挽回。

潘老師認為,將兒童用藥的責任推給家長,難道每個家長都要成為醫生,才能給孩子用藥?政府監管的責任,醫生的責任,社會的責任到哪裡去了?

潘老師認為,用藥安全,政府及其主管部門是第一責任人,兒童用藥要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哪些藥兒童能用,哪些藥有副作用,政府應該出臺具體的措施,分類管理。對於可能出現副作用的藥,嚴禁兒童使用,並在標籤上註明,此藥嚴禁兒童使用字樣;兒童能用的藥,也要在標籤上註明,沒有註明的要不得給兒童服用。出現用藥安全事故,醫生應該承擔什麼責任,也要具體明確。


潘老師談營養

我也哭了。同樣作為媽媽的我,深有感觸孩子對我們父母的重要性,因為父母的疏忽造成一輩子的傷害這是哪個父母都不願意看到的。

從此以後我對我女兒的照顧只會更加細心。中國大環境已這樣,我們百姓沒辦法更改。但我們能做到的事儘量避免。

我不是崇洋媚外,中國奶粉我不敢讓寶寶喝。免費疫苗不敢讓寶寶打。因為寶寶就一個。我不想我一輩子生活在後悔中。

但願天下父母的寶寶都健健康康長大!

也希望天下的父母對寶寶再多點責任和細心。。


林希221603797

據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統計,我國每年有約30000名兒童因用藥不當陷入無聲世界。另據統計,我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為成人的2倍,新生兒高達24.4%,為成人的4倍。

《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兒童患病數量佔患病人數的19.3%,現有的3500多種藥品中,專供兒童使用的只有60多種,僅佔總數的1.7%。

專家們也多次在講座和採訪中提醒家長,一定要注意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的用藥安全。

孩子不僅體型小,器官也還未發育成熟,藥物毒性對他們的影響會更大。聽力下降、耳聾、腎功能衰竭、藥物性肝損……家長的一個不留神,就可能影響孩子一輩子。

臨床上,兒童專用藥並不多,有些藥物會在說明書上寫明兒童能否使用,有的會寫明孩子的年齡和用量。但大部分藥物可能沒有那麼細緻的說明,只寫了“尚不明確”。

專家針對孩子的一些感冒、發燒常用藥,給父母兩個忠告:

2歲以下的孩子不能使用複方感冒藥

不推薦2-4歲的孩子使用複方感冒藥

什麼是“複方”?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藥裡面有好幾種藥物成分。家長選擇藥物時,要多留意說明書。

嬰幼兒能用什麼藥?單一成分的藥物更安全。感冒最常見的症狀是,流鼻涕、咳嗽、發燒、過敏。針對這些症狀,都有一些藥物可以選擇。

近日流感來襲,發燒的寶寶特別多。兒童能使用的退燒藥有兩類: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布洛芬的最小適用年齡為6個月,6個月以下患兒不建議使用。3到6個月的寶貝可以使用對乙酰氨基酚。但對於3個月以下的寶寶,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另外,家長千萬記得,不能用大人的“退燒神藥”給孩子服用,尤其是安乃近、阿司匹林等。

曾經,安乃近一度成為發燒“標配”。可安乃近的副作用強,不僅孩子不能用,大人也不建議用。

至於阿司匹林,有研究顯示,若兒童被流感病毒感染且發燒時,用阿司匹林有引起瑞氏綜合徵的風險,嚴重的可致死亡。

兒童用藥誤區多是一個急需改變的現狀。到底有哪些誤區?

1. 吃大人的藥

2. 藥物開封時間長

藥物在開封前和開封后的可用時長是不一樣的。尤其是一些兒童用藥,比如粉劑、糖漿,與空氣接觸後容易變質。一般開封后的藥只能用半年,有些甚至更短,具體要諮詢醫生或藥師。建議家長在開封后標註日期。

3. 過量、減量用藥

過量用藥可能是因為藥物沒有存放好被孩子誤服。同時,家長也需注意不要減少藥量,最好還是遵醫囑或參照說明書,不要自行決策。

4. 牛奶、果汁、礦泉水喂藥

孩子怕藥苦,很多家長就用牛奶、果汁和著藥物讓孩子吃。但是果酸、礦物質等成分可能會與藥物成分發生反應,降低藥效。

5. 強行灌藥或靜臥喂藥

孩子哭鬧時強行灌藥,最容易造成誤吸。藥物進入氣管,嚴重可致窒息。

趁孩子睡著喂藥也不是明智之舉,除了誤吸之外,藥物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經,還可能會引起喉部痙攣。

6. 剝掉膠囊用藥

家長可能認為孩子難以吞嚥膠囊,便把膠囊掰開,用水和著粉末給孩子吃更方便。

可有些膠囊就是要起到“緩釋”作用,有些則是腸溶片,剝去膠囊,就讓本來計劃在腸道中才釋放的藥效直接在胃裡面釋放。

既然做成膠囊,那就一定有它的道理,剝去膠囊服用容易產生不良反應,也可能影響藥效。

覺得實用請點ZAN!


瀋陽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