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國學】內聖外王,文明建設與士子人生追求的基本模式

內聖外王,文明建設與士子人生追求的基本模式

胡立根

【大眾國學】內聖外王,文明建設與士子人生追求的基本模式

【一語破的】

內聖外王:內聖,指修身成聖;外王,指實行王道。語出《莊子·天下篇》:“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原典精讀】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論語·子路》)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中庸》)

【點到即止】

“內聖外王”一詞雖創自莊子,但最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儒家。儒學就是道德政治之學,於人生是修己安人,於治國是內聖外王。

孔子十分推崇周文王和周公,敬其“德”,重其“禮”,其畢生追求有二:仁以為己任,克己復禮。他強調“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其基本思路就是由內而外,由己及人,逐漸推廣,正如其“孝悌忠恕”,“忠”由“孝”來,“恕”由“悌”來。後來孟子的“推恩”、張載的“民胞物與”也是這一思路。

“內聖外王”在儒家後來主要分成了兩派。一派從孟子、《大學》、《中庸》,到二程、朱熹直到陸九淵、王陽明,主要發展了孔子的“仁”,重內聖,重修身,重“心性”,最後走上了心學之路。另一派起於孔子學生子夏,經荀子,至漢代董仲舒、王通,宋代陳亮、葉適,明清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龔自珍、魏源等人,主要發展了孔子的“禮”,重外王,重“經世”,最後走上了經世致用之道。

“在中國哲學中,無論哪一派哪一家,都自以為講‘內聖外王之道’。”(馮友蘭語)中國古代學術,不太關心宇宙問題與自然論,而是熱衷於倫理政治與人生論,注重研究怎樣“成德”“成人”“成佛”“成聖”乃至“成王”,怎樣構建人與人、人與社會自然的和諧關係。古代士子往往政治熱情高,有強烈的道德自覺和倫理精神、強烈的入世態度和經世抱負,普遍以“內聖外王”為達到理想社會的根本辦法,分歧只在於“內聖”“外王”的具體內涵與途徑:儒家內聖是仁,外王是禮,內聖是克己,外王是復禮;法家內聖是利眾,外王是法制;道家內聖是清靜,是真人,外王是無為;墨家內聖是兼愛,外王是“節用、尚賢”加技術;禪宗內聖是度己,是明心見性,外王是度人,是普度眾生。內聖外王成為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普遍的人生追求,王陽明、曾國藩便是這方面的傑出代表。曾國藩曾說,“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

“內聖外王”固然有其重要的文化價值,如注重人格品性,重視倫理教化,主張懷柔,反對征服,倡導和平,等等。但它至少給中國文化帶來了三個致命傷:一是以內聖為治國根本,可能導致以德治代替法治,代替民主,阻礙了民主法治的發展。二是使學術始終跳不出倫理政治的怪圈,導致缺乏研究自然、研究科學的熱情。三是導致士子們終日高談心性,坐而論道,不務實幹,以致明清時期面臨國家大難,民族危亡,只能是“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教訓可謂慘痛。

【經典推薦】

《莊子·天下》、《論語》、《孟子》、《大學》總綱、《中庸》第二十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