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川口:湟水由此流出青海

從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達川鄉三江口溯流而上,便到了青海省境內的民和縣馬場垣鄉下川口村。

湟水河和大通河交匯之後被稱為西河,下川口村就位於西河的南岸。站在湟水河的北岸,對面山頭上“青海第一村”五個大字出現在眼前,這正是湟水河流經青海省的最後一個村莊,也是青海省地勢最低的地方——下川口村。

在這裡,村民梁增壽用自己的方式傳遞著村子的歷史和變化;在這裡,古城牆遺址訴說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在這裡,萬畝桃園正吸引著大批的遊客前來感受高原的早春;在這裡,清晨的第一屢陽光伴著滔滔的湟水,慢慢地灑向高原大地。

摯愛之心為家鄉

對於下川口村,我並不陌生,因為之前無數次驅車路過這裡時,山頭那“青海第一村”的五個大字讓我印象深刻,但對於這裡的一切我只是停留在表面,沒有更深地瞭解。因此,在此次採訪前,當地的龍家良老師為我推薦了下川口村村民梁增壽作為此次採訪的嚮導。

按照之前的約定,我徑直來到下川口村的梁增壽家。雖然這位被推薦人選與我想象中的不同,但經過一天的採訪,使我徹底對眼前這位被疾病所困的村民刮目相看。他不僅讓我對下川口村有了全面的瞭解,更讓我看到在民間還有一些人為當地的文化作著積極的貢獻。

現年55歲的梁增壽是土生土長的下川口村人,因為種種原因,初中畢業後的他便開始了務農生活。雖然成為了一名農民,但他卻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古訓,因此,在農閒時看書和讀報成了他的興趣。近十幾年來因身患重疾喪失勞動能力的他在家經營起了一家小賣店。

2015年夏,一位退休老人徒步旅行來到下川口村在梁增壽的小賣店休息時,對梁增壽說“你們下川口古時候叫‘允吾(yunwu)縣’ ”。這句話打開了梁增壽的話匣子,他對老人詳細介紹了關於下川口村歷史和人口來源,並更正了“允吾”的發音為“yanya”。聽完梁增壽的介紹,老人特別欣慰,並鼓勵他將自己所瞭解的寫成文字留給後輩。

“當時我的回答是‘不’,我一個初中生怎麼能寫文章呢。”細想一番後,他覺得老人的話不無道理。之後經過家人的勸導,終於,他鼓起勇氣開始了寫作之路。在學會上網後,他用手機記錄著村子的新鮮事,並將它上傳到網絡上,樸實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讓在出門在外的村民感受到村子的變化。 “網友們對我的鼓勵,讓我對今後的生活更有信心了。”梁增壽說,雖然身體不允許,但他會一直堅持下去。

河湟要塞古允吾

梁增壽告訴我,下川口位於民和縣東端,距民和縣所在地川口鎮二十餘公里,是馬場垣鄉的一個行政村,有八百多戶人家,15個自然村,與甘肅紅古區的紅古城洞子村隔河相望。我先前看到的“青海第一村”五個大字,就位於下川口村的西南角高於湟水河床的旱臺之上,當地百姓稱之為“垣”。

站在“垣”上,可以看到一處古城牆遺址。據梁增壽介紹,這段古城牆長約10米,寬約3到5米,呈三角形狀,高2.5米至3米。

上世紀50年代,經考古發現,在今下川口村西北約七百米處靠近湟水高出水面40多米的臺地上發現了這座古城遺址,考證就是西漢金城郡治允吾縣城古址。下川口之所以設金城郡治允吾縣,是因為北扼湟水東去,南據允吾谷(後稱龍支谷,今稱隆治溝),河水流至谷口人湟,下川口正處在這兩水間的一片扇形三角洲上,湟水以北及古城西南又有高山峙立,形成天然屏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以來一直為軍事戰略要地。

《民和縣誌》載,允吾二字作為地名是雙音連綿字,應讀yanya,為古羌族名的漢音譯,意為“左川”,左川即下川。《西寧府新志》記載:“允吾縣古城,在縣治東南(以碾伯縣而言)……允吾西四十里小晉興城,為今之古鄯也,允吾則今之下川口。”

允吾曾為絲綢之路所經之地,古時的商旅從龍支城往東經由此處之渡口——鄭伯津,可渡湟水達甘肅水登。據《西寧府新志》載:“鄭伯津,在縣(指樂都縣)東,今下川口。”《漢書補註》指出:“鄭伯津,即河津也。”“津”,是渡口的意思。經考古專家考證,在距下川口古城西約五公里的馬場垣鄉磨灣子村杏園子,有至今未廢的“杏園渡口”,即為“鄭伯津”。離渡口南岸不遠處發現有破土堡遺址,該土堡當時是—座具有防禦工事性質的古建築,為監守湟水渡口而設,由此推斷鄭伯津為漢代金城郡之交通要塞。

傳統民俗果花戲

如果說古城牆和古渡口記錄了允吾的歷史,那麼橫跨湟水河的橋,則見證了新中國以來下川口村的社會變遷。據梁增壽統計,在下川口村境內共有11座橋橫跨湟水河與外界相通。其中,兩座橋在下川口村乃至青海省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歷史意義。

一座是1960年運營的蘭青鐵路湟水河四號鐵路大橋,這是通往青海高原上的第一條鐵路大動脈,這條鐵路的建成標誌著青海省正式有了火車通車。另一座是修建於1987年的湟水河鋼架橋(也稱下川口吊橋),這座吊橋是下川口村歷史上最早的一座橋樑,而該橋的建成也拉近了青海通往甘肅的距離,“青海第一村”的美譽也正是從這座橋樑的貫通開始傳揚開來。雖然這座吊橋現已退役,但在下川口村人的記憶中,它有著抹不去的記憶。

下川口的海拔為1650米,是青海省地勢最低之處,肥美的土地和溫暖的氣候,成就了民和“瓜果之鄉”的美譽。當地人將各種果樹為“高田”,每逢穀雨時節,這裡桃花爭妍、果花競放,整個村莊被粉紅色的桃花所漫染,宛若一幅天然畫卷,被稱為“允吾梨花”的民和縣八景之一也由此而得。

由於下川口人以經營農業和各種高田作物為生計,飽受蝗災苦難的當地農民,因此在各種果花盛開的時候就有祭祀“蟲王”的傳統,以盼望消除各種蟲病,使各種水果獲得大豐收。過去以奉誦皇經、擺燈點蠟以祭之,明清以來,改用唱戲以祭之,並取名為“果花戲”。 2011年,果花戲列入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推廣應用,“果花戲”變成了為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的娛樂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