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川口:湟水由此流出青海

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达川乡三江口溯流而上,便到了青海省境内的民和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

湟水河和大通河交汇之后被称为西河,下川口村就位于西河的南岸。站在湟水河的北岸,对面山头上“青海第一村”五个大字出现在眼前,这正是湟水河流经青海省的最后一个村庄,也是青海省地势最低的地方——下川口村。

在这里,村民梁增寿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村子的历史和变化;在这里,古城墙遗址诉说着一段悠久的历史;在这里,万亩桃园正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来感受高原的早春;在这里,清晨的第一屡阳光伴着滔滔的湟水,慢慢地洒向高原大地。

挚爱之心为家乡

对于下川口村,我并不陌生,因为之前无数次驱车路过这里时,山头那“青海第一村”的五个大字让我印象深刻,但对于这里的一切我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更深地了解。因此,在此次采访前,当地的龙家良老师为我推荐了下川口村村民梁增寿作为此次采访的向导。

按照之前的约定,我径直来到下川口村的梁增寿家。虽然这位被推荐人选与我想象中的不同,但经过一天的采访,使我彻底对眼前这位被疾病所困的村民刮目相看。他不仅让我对下川口村有了全面的了解,更让我看到在民间还有一些人为当地的文化作着积极的贡献。

现年55岁的梁增寿是土生土长的下川口村人,因为种种原因,初中毕业后的他便开始了务农生活。虽然成为了一名农民,但他却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古训,因此,在农闲时看书和读报成了他的兴趣。近十几年来因身患重疾丧失劳动能力的他在家经营起了一家小卖店。

2015年夏,一位退休老人徒步旅行来到下川口村在梁增寿的小卖店休息时,对梁增寿说“你们下川口古时候叫‘允吾(yunwu)县’ ”。这句话打开了梁增寿的话匣子,他对老人详细介绍了关于下川口村历史和人口来源,并更正了“允吾”的发音为“yanya”。听完梁增寿的介绍,老人特别欣慰,并鼓励他将自己所了解的写成文字留给后辈。

“当时我的回答是‘不’,我一个初中生怎么能写文章呢。”细想一番后,他觉得老人的话不无道理。之后经过家人的劝导,终于,他鼓起勇气开始了写作之路。在学会上网后,他用手机记录着村子的新鲜事,并将它上传到网络上,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让在出门在外的村民感受到村子的变化。 “网友们对我的鼓励,让我对今后的生活更有信心了。”梁增寿说,虽然身体不允许,但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河湟要塞古允吾

梁增寿告诉我,下川口位于民和县东端,距民和县所在地川口镇二十余公里,是马场垣乡的一个行政村,有八百多户人家,15个自然村,与甘肃红古区的红古城洞子村隔河相望。我先前看到的“青海第一村”五个大字,就位于下川口村的西南角高于湟水河床的旱台之上,当地百姓称之为“垣”。

站在“垣”上,可以看到一处古城墙遗址。据梁增寿介绍,这段古城墙长约10米,宽约3到5米,呈三角形状,高2.5米至3米。

上世纪50年代,经考古发现,在今下川口村西北约七百米处靠近湟水高出水面40多米的台地上发现了这座古城遗址,考证就是西汉金城郡治允吾县城古址。下川口之所以设金城郡治允吾县,是因为北扼湟水东去,南据允吾谷(后称龙支谷,今称隆治沟),河水流至谷口人湟,下川口正处在这两水间的一片扇形三角洲上,湟水以北及古城西南又有高山峙立,形成天然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一直为军事战略要地。

《民和县志》载,允吾二字作为地名是双音连绵字,应读yanya,为古羌族名的汉音译,意为“左川”,左川即下川。《西宁府新志》记载:“允吾县古城,在县治东南(以碾伯县而言)……允吾西四十里小晋兴城,为今之古鄯也,允吾则今之下川口。”

允吾曾为丝绸之路所经之地,古时的商旅从龙支城往东经由此处之渡口——郑伯津,可渡湟水达甘肃水登。据《西宁府新志》载:“郑伯津,在县(指乐都县)东,今下川口。”《汉书补注》指出:“郑伯津,即河津也。”“津”,是渡口的意思。经考古专家考证,在距下川口古城西约五公里的马场垣乡磨湾子村杏园子,有至今未废的“杏园渡口”,即为“郑伯津”。离渡口南岸不远处发现有破土堡遗址,该土堡当时是—座具有防御工事性质的古建筑,为监守湟水渡口而设,由此推断郑伯津为汉代金城郡之交通要塞。

传统民俗果花戏

如果说古城墙和古渡口记录了允吾的历史,那么横跨湟水河的桥,则见证了新中国以来下川口村的社会变迁。据梁增寿统计,在下川口村境内共有11座桥横跨湟水河与外界相通。其中,两座桥在下川口村乃至青海省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

一座是1960年运营的兰青铁路湟水河四号铁路大桥,这是通往青海高原上的第一条铁路大动脉,这条铁路的建成标志着青海省正式有了火车通车。另一座是修建于1987年的湟水河钢架桥(也称下川口吊桥),这座吊桥是下川口村历史上最早的一座桥梁,而该桥的建成也拉近了青海通往甘肃的距离,“青海第一村”的美誉也正是从这座桥梁的贯通开始传扬开来。虽然这座吊桥现已退役,但在下川口村人的记忆中,它有着抹不去的记忆。

下川口的海拔为1650米,是青海省地势最低之处,肥美的土地和温暖的气候,成就了民和“瓜果之乡”的美誉。当地人将各种果树为“高田”,每逢谷雨时节,这里桃花争妍、果花竞放,整个村庄被粉红色的桃花所漫染,宛若一幅天然画卷,被称为“允吾梨花”的民和县八景之一也由此而得。

由于下川口人以经营农业和各种高田作物为生计,饱受蝗灾苦难的当地农民,因此在各种果花盛开的时候就有祭祀“虫王”的传统,以盼望消除各种虫病,使各种水果获得大丰收。过去以奉诵皇经、摆灯点蜡以祭之,明清以来,改用唱戏以祭之,并取名为“果花戏”。 2011年,果花戏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果花戏”变成了为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娱乐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