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動一寸,輪轉一尺”使你的功夫快速提升

沒了規矩,就丟了派頭。武者要有派頭,要看重自己,時刻要敬著自己身上的東西。因為東西代表著門派的尊嚴。能代表門派,就說明身上有東西。那時候,東西不是誰都給,說白了,就是教尖兒貨,也教腥活兒。那時候,一個門兒裡,得真傳的,兩三人而已。為什麼會這樣,其實也是迫於無奈,一是,人才難求,材料要好,人品要好,才是一個門派的全部未來。二是,拳有它的特殊性,傳對了人,也就是留住了東西。否則,所傳非人,把東西改的面目全非,就叫丟了東西,串了味兒。武林有很多門派,為何最後消失了,就是東西傳了,兩三代人,變味兒了,真東西沒了。挑徒弟,看走了眼也很危險,東西教了真的,幹出了欺師滅祖的事兒,也不是沒有。這時候,跑得再遠,也得把東西追回來,人也得滅了。“裡子”就是專門處理這種事兒的。一個門兒裡,功夫最好的是“裡子”。門派能不能興盛,要看“裡子”和“面子”的配合。

“軸動一寸,輪轉一尺”使你的功夫快速提升


內家拳在設計上,很有特色。為什麼不講究用拙力,因為要省力。打的省力,就必須要取巧。要用拙力,就必須調動大肌群。用巧勁,則不然。怎麼省力?老話講“軸動一寸,輪轉一尺”,這是句隱喻,意思是用軸力打人。四兩撥千斤,就是用軸力。人是被軸撬走的。軸動的小,但效果驚人。動一寸,但要有一尺的效果,這是內家拳。練拳梢節不能隨便亂動,這裡有個竅門,拿軸去撞稍節,所以表面上看,練拳要有個“擁挫勁”。練內家拳,內部空間要大,裡頭髮力,不見其形,這是軸力。軸兒是自己,輪兒是對方。沒看使多大勁,人就飛了,沒有軸力,光靠胳膊是不可能的。所以,支點就很重要,一定不能在肩上。起碼支點要定在肘上,高手還有的在腕上,這樣從腳到手,動力臂夠長。軸才是發寸勁的要竅。人體結構有兩個軸,成x形。也就是太極拳論的避雙重理論。軸力才是人體最大的傳動系統,動的不多,但力量驚人。平時隱藏在身體裡,不為人知,如何變現出來,是關鍵。秘訣就兩個字:縱力。縱力不是豎勁,但縱力包含豎勁。縱力是“腳底彈力傳導脊柱”的動態過程,所以練架子,底盤必須是剛性的,才能實現縱力傳導。顧名思義,軸必須是從上到下的貫通,才能“軸動一寸,輪轉一尺”。

“軸動一寸,輪轉一尺”使你的功夫快速提升


老人講,練拳練的是門道兒,也是一個道理。不是比誰胳膊粗,要比誰學問大。練拳不僅可禦敵,心智也得到開發。人一輩子,要求真務實,才能完成使命。完成了使命,也就預知了天命。活出自己,才是天道。泯滅個性,就是傷天害理。練拳能盡興,說明上了道兒,追求到了拳學的實質。但能練出品位來,非常年打磨而不可。自己為自己而欣慰,說明走對了路。人生就和練拳一樣,要有追求,不斷追求,不斷超越,才是人生的意義。《神鵰俠侶》中,一燈說,憐汝小早孤 ,努力活自己。意思是,雖然你很幼小就成了孤兒,但以後要努力活出自己。武者何嘗不是如此,自己活出自己,才是學拳的本意。

“軸動一寸,輪轉一尺”使你的功夫快速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