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這一定不是你熟悉的暴風影音!

很多人說,《木蘭詩》其實是一出“悲劇“。

因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誰能想到身邊一起征戰了十二年的朋友,居然是女兒身?

就像很多人也不會想到,看起來濃眉大眼的暴風影音,居然悄悄變成了一家“賣電視”的企業!

出乎意料,這一定不是你熟悉的暴風影音!

而在5月21日,愛奇藝宣佈開通首家線下點播影院,為消費者提供點播娛樂體驗之後,暴風集團在5月23日發佈了新產品暴風小魔投——一款微型投影儀,又開始做起了隨身電影院的生意!

出乎意料,這一定不是你熟悉的暴風影音!

暴風的改變

許多人對暴風影音的印象,大概還停在深藍色主題的暴風影音播放器上。

出乎意料,這一定不是你熟悉的暴風影音!

再然後,互聯網視頻的時代到來了。

根據艾瑞數據,截至2017年底,暴風集團互聯網視頻平臺的總體月活躍用戶約2.5億,其中移動端月活躍用戶約為5400萬,註冊用戶約8300萬。2018年一月,愛奇藝移動端的月活躍用戶就超過了5億。

出乎意料,這一定不是你熟悉的暴風影音!

到2017年,以暴風影音客戶端和在線平臺為主體的網絡付費服務收入只有1.15億元,佔營業總收入的5.98%。而2017年暴風TV實現營業收入13.5億元,硬件收入12.8億元,硬件收入佔總營收的比率高達67.2%。

暴風集團,正在變成一家“賣電視”的企業。

出乎意料,這一定不是你熟悉的暴風影音!

人工智能和電視的結合

由於傳統電視的互動性較弱,在互聯網高速發展之後,從互聯網上獲取視頻等內容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傳統電視的使用率逐漸下滑。

面對互聯網的衝擊,互聯網電視逐漸產生並興起,與傳統電視機不同,互聯網電視機更加智能化、功能也更加豐富,加之自身大屏的優勢,用戶對電視的使用逐漸回暖。許多的用戶在電腦桌前坐久了之後,終於又回到客廳打開了電視。

出乎意料,這一定不是你熟悉的暴風影音!

2017年是人工智能電視爆發的一年,傳統電視平臺和互聯網企業紛紛推出各自的人工智能電視,以語音識別技術、智能推薦和家居控制為核心,極大地普及了人工智能電視的應用,悄然走進千家萬戶。

在家庭應用的場景下,語音交互顯然比屏幕觸控更加自然,使用體驗也更好。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預測,2018年全國人工智能電視銷量或將達到1000萬臺。

與坐在電腦桌旁用電腦觀看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相比,舒服地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和你的人工智能電視用語音交流,然後用舒服的姿勢在電視的大屏幕上觀看一部喜歡的影片,無疑是更棒的選擇。

2017年5月,暴風電視發佈了行業首臺人工智能語音電視X5 ECHO系列,創新性地實現了免遙控遠講語音操控、可感知的人工智能場景化服務,大受市場歡迎。

出乎意料,這一定不是你熟悉的暴風影音!

至此一發不可收拾,暴風在人工智能電視的路上越走越遠,成功搭上了人工智能的“順風車”。2017年暴風電視營業收入占上市公司總收入的70%以上,業務轉型基本完成。

出乎意料,這一定不是你熟悉的暴風影音!

高額債務

但在轉型基本完成的同時,暴風背後的高額債務問題也亟待解決。

上市三年多時間,暴風集團從開始的單一主業在線視頻業務展開了快速的擴展,涉及互聯網電視、VR、互聯網體育、互聯網金融等,推出了包括暴風電視、暴風魔鏡、暴風體育等多款軟硬件產品。

但佈局太多、走得太快,也就產生了大量的資金需求。而暴風集團自身的資金有限,導致公司不得不大量借債,截至2017年底,暴風集團的負債合計達到19.15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64.86%。

出乎意料,這一定不是你熟悉的暴風影音!

過快的擴張和高額的負債率,引發了市場和很多投資者的擔憂,甚至有人稱暴風可能是下一個樂視。

2018年4月19日,暴風集團發佈了2017年的年度報告,2017年營業收入19.1億元,同比增長16.25%,歸屬淨利潤5514萬元,同比增長4.41%。暴風電視實現了13.48億元的收入,電視產品總體虧損減少32%,虧損明顯收窄。

但面對高額的債務壓力,暴風集團2017年的財務表現難以稱得上是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出乎意料,這一定不是你熟悉的暴風影音!

暴風會是下一個樂視嗎?

“2018年起,暴風集團的主戰場要改變了。”

2018年1月,暴風集團CEO馮鑫表示,從公司互聯網電視的能力和市場環境看,暴風集團聚焦智慧家庭主戰場的時機已到。

5月23日,暴風集團在京舉行了暴風小魔投的發佈會,發佈會主題為“好好看一場電影”。此次發佈會推出了暴風小魔投的標準版和火版,由暴風集團CEO馮鑫親自擔任產品經理並代言。

手機上輕鬆一點選擇想要看的影片,從兜裡掏出巴掌大小的暴風小魔投,躺在床上或者沙發上,選擇一面牆壁或幕布,倒一杯酒,靜靜在家或者旅店欣賞一部影片,安享美好時光,聽起來實在令人著迷。

但回頭看,電視業務尚未實現盈利的暴風,又開始打起了“隨身電影院”的主意,讓人不免擔心貪多嚼不爛情況的出現。

曾經20多個漲停板的暴風集團可以說江湖上的傳奇,但樂視也曾是市場上的寵兒,“賈布斯”之名如雷貫耳,但如今呢?

與樂視相同,暴風2016年聲稱的“生態圈”的佈局可以說與樂視網如出一轍,樂視做視頻、做影業、做體育、做電視,暴風也都做了,甚至暴風還做了VR和互聯網小貸。

有了樂視網的前車之鑑,馮鑫畫的“智慧家庭主戰場”的“餅”,已經很難輕易地打動投資者了。

至於暴風的明天會怎樣,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樂視,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