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商紂王昏庸嗎?

奎哥講歷史

提起商紂王,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形象就是《封神演義》中那個殘忍暴虐的昏君形象,受演繹小說和民間傳說的影響,世人對商紂王的評價往往標籤化、極端化。那麼歷史上的商紂王到底是否昏庸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商紂王是後人給他的惡諡,商紂王的本名是帝辛。由於商朝的當朝史記難覓蹤跡,我們只能從後世的一些史料中考察帝辛的為人。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 “帝辛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從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帝辛才思敏捷,孔武有力,但也有剛愎自用,貪圖享樂的一面,就人品來看可以說帝辛是一個較為中性的君王,優缺點都很明顯,雖不至於流芳千古,但也不至於遺臭萬年。

那麼我們印象當中帝辛的醜惡形象是怎麼來的呢?那些傳奇小說是無中生有的嗎?子貢對此說道:“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意思是說,帝辛不是無惡不作,而是天下的大惡都強加給了他。武王伐紂是商朝滅亡的關鍵節點,為了準備這場討伐之戰,周也做足了輿論引導,在口耳相傳的年代,在動盪不安的歲月,在民不聊生的當口,百姓都願意相信一切的過錯都是君王的昏庸,帝辛的過錯被一再誇大,待商朝覆滅,周朝撰史,更是把帝辛的惡名用史書坐實。要說帝辛從不作惡並不現實,畢竟商朝內部分裂、積怨深厚,帝辛剛愎自用、沉迷酒色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也絕沒有傳奇中那麼誇張。

除此以外,不得不提一下帝辛在位期間做成的一件大事,就是派大軍征伐東夷叛亂,打退東夷並把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郭沫若也因此評價他說:“統一神州肇此人”。只此一功,就可以說帝辛對歷史的前進是有推動作用的,是有所為的。綜上所述,帝辛之才絕不庸,只是在整理政局、個人享樂和性格短板上,總是發昏。但非要為帝辛翻盤也大可不必,畢竟以史為鑑,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國家人文歷史

商朝在經歷九世之亂以後傳到紂王的時候國力已經嚴重衰退了,紂王登基東夷叛亂,商紂擊敗東夷,把疆域擴展到江淮一帶,但是內部卻出現了很多叛亂。

周趁商伐東夷期間,內部空虛,聯合諸侯國討伐商紂。紂王只好拉來奴隸與周在牧野展開激戰,大批奴隸組成的軍隊不堪一擊,迅速潰不成軍。紂王自殺。

顧頡剛曾對史料研究:紂惡七十事發生次帝中指出有很多紂王的惡事都是後人添加的。

比如淮南子一書就曾說

三代之善,千歲之積譽也;桀紂之謗,千歲之積毀也。

其實紂王只是獨斷專橫,並非罪惡累累,國家敗王也是因為其征伐東夷,導致內部空虛,被打了措手不及。

荀子曾說:

古者桀紂……身死國亡,為天下大僇,後世言惡則必稽焉。

意思就是因為紂亡國了,所以大家都說他的壞話。其實黑前朝都是慣例,何況商的資料太少,周傳下來什麼就是什麼。

子貢就說的更直接了

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說商紂並沒有那麼壞,只是他名聲不好,大家把所有的罪惡都歸到他身上。

從尚書一書中歸結紂的罪惡

其一,酗酒。其二,不用貴戚舊臣。其三,任用小人。其四,聽信婦人。其五,信有命在天。其六,不用心祭祀

其實最多的就是其專橫霸道,加強中央集權。

尚書和帝王世紀裡面存在不少矛盾之處,甚至很多都是子虛烏有。例如說紂王用鐵器做了很多刑具,更是不可能了,那時候根本沒有鐵。元末楊維楨做翻案文章《炮烙辭》。韓非子也記載費仲勸紂王殺西伯侯,紂王說西伯侯行仁義,誅之不可。可見其並不昏。

在尚書以後增加就更肆無忌憚了,紂王的惡行在戰國增加二十項,西漢增加二十一項,西晉增加十三項,其後越來越多。

宋朝李慈銘說紂王只是好大喜功,並且他有一支精銳的部隊在東夷作戰。其實從這點看,紂王是第一個把中原勢力發展到南方的人。也是一個開拓疆土的帝王。


漁耕樵讀

很多人都看過《封神演義》這本書,這部流行於明、清時期的神話小說,把商紂王描寫成了“造宮室、建酒池、寵女色、囚賢人、施酷刑、害忠良”的一個醜惡形象。



可這畢竟是虛構的演義小說,不是歷史。但是它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它塑造了一個英明的周武王和一個殘暴無道、罪大惡極的商紂王,在人們的心目中根深蒂固。早在春秋時期,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貢說過:“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意思是說:商紂王雖然很壞,但絕不是傳說中的那樣壞,之所以名聲不好,是因為人們把天下所有的壞事都算到他身上了。宋朝學者羅泌也是憤憤不平,他認為是人們“桀紂不分”,把桀的那些令人髮指的“炮烙”、“酒池肉林”等等罪行都按在了紂王頭上。使紂王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其實一個朝代的更迭,都要想方設法地向世人闡明自己才是順應天意、眾望所歸的。周武王作為一個臣子,為了解決自己以臣伐君、不合禮法的篡逆行為,肆無忌憚地中傷商紂王,以爭取民眾的支持。

古代社會,信息的傳遞主要的還是口頭的交流,民眾很難辨別真假。在商紂王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周武王的輿論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麼歷史上的商紂王到底是怎樣的?《史記.殷本紀》記載:“(帝辛)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他即位時,東夷部落經常入侵騷擾百姓,紂王親自帶兵征伐,徹底消滅了東夷,解決了歷代先王無法解決的問題。他東征西戰,拓疆擴土,傳播中原文化,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當然商紂王也會同歷代帝王一樣,會有淫逸奢侈、橫徵暴斂的一面,但是我們不應該否定其成就,正如郭沫若所說:“商紂王文武雙全,是個很有本事的人”。


蕾姆123西瓜

肯定是昏君。有人會說那是周人推翻商後埋汰商的說詞。這麼說吧歷史上大凡開明之主一般也都有昏庸的時候,但既然被後人稱為開明之主通常是開明的時候要多很多。相反,即使是歷史上被後人稱為十足的昏君的帝王其實也有其開明和英明有為的時候,而且有的時間可能還不短。但他最終還是因昏庸造成亡國了,即使最終明白過來了,但絕大多數為時已晚。因此,同理,紂王(帝號辛名受諡號紂)肯定有其英明的時候,比如向東開疆擴土,發展農柔業,否則滿朝文武和大小諸候不會擁戴他坐這麼長時間天下。但紂王最終還是因自己的過失而亡國了,周是小邦,當時周能以區區西垂小邦號令天下三分之二的諸候做出攻打上邦之國商,也就是做出忤逆犯上之事,而且還一舉得手了,可見作為當時天下共主的商王帝辛(死後被周人諡為紂王)是多麼的昏庸而不得人心。造成如此內亂,其根本原因只能歸於商王也就是天子帝辛昏庸。治理天下無方是其最輕的罪名。應該說其昏庸殘暴是可信的罪名。證據有二,其一,就是周朝建國後的嚴格的禁酒令,可見周人對商人嗜酒後導致的國家昏亂乃至亡國是汲取教訓的。這也從反面證明之前商朝確實繁榮過,以至於帝王得意忘形,酒能亂性,在國力強盛開疆擴土發展農桑乃至冶金和手工業的一片大好形勢下開始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最終在酒色的催化下,墮落昏庸以至亡國。其二,給商朝末代天子帝辛以紂王的諡號也可以看出紂王生前的殘暴程度。說文:殘義損善之為紂,就是壞蛋的意思。可見後人多恨他。史書記載是可信的。因為古代史官是非常嚴謹的。


水推船移

個人認為,歷史上的商紂王是一個非常昏庸的君主,商朝滅亡完全是他自己作的!

我隨便就能舉三個例子!

第一,面對周國的崛起無動於衷,還賜給弓箭巨斧鼓勵周國擴張勢力。

在周文王爺爺古公執政的時候,周國還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那時候西方的戎狄經常攻打他們,古公只好向東遷徙來到了西岐。

這裡遠離戎狄,讓周國人能夠安靜的生活繁衍,於是周國逐漸強盛起來。

等到了周文王的時候,周國已經變得非常強大,於是紂王在崇侯虎的建議下,將周文王囚禁了起來。周國的大臣閎夭等人知道紂王好色貪財,於是蒐羅美女珠寶進獻給紂王,這才救出文王。

(周人進獻的美女如同糖衣炮彈擊破了紂王的心理防線)

而紂王看到美女和珠寶早就忘了周文王對他的威脅。不僅如此,還將弓箭和巨斧賞賜給周文王,讓他統領西部諸侯國,並且有徵服不從者的權力。

也就是說,紂王拱手將整個西部送給了周文王!

第二,在周國謀反之心盡人皆知的時候,竟然派出主力東征,導致內部空虛。

周國在攻打商紂的時候派出了將近5萬大軍,這支軍隊訓練有素,戰鬥力強大。再加上西部和南部的數百諸侯國,即便每個諸侯國出兵一千,也有數十萬之眾。

但是不要忘了,紂王也有數十萬大軍。可惜,武王伐紂的時候,這支軍隊並不在朝歌,而在遙遠的東方征戰!

需要指出的是,武王9年曾經在孟津召集了800諸侯,參加批判紂王大會,這已經非常明顯的表達了周國想要奪取天下的野心,紂王不僅沒有向西攻打周國,反而出兵東征?你們說,是不是腦袋鏽掉了。

而商朝的內部空虛正好給了周國可乘之機!於是,周武王11年,第二次孟津大會召開。這次武王真的要開始伐紂了!

第三,在強敵壓境的情況下,武裝起了曾經的敵人!

紂王最昏庸的是前門驅虎,後門又引狼入室!

朝歌城內的奴隸並不是因為政治或者經濟原因導致的賣身為奴。當時帝辛正派出大軍遠征東夷,朝歌城內的奴隸很多都是東征的戰俘。這些人的家鄉被商軍破壞,他們也成了商軍的俘虜,被迫為商朝服務。可以說這些人都與帝辛有著國仇家恨。

在這種情況下,帝辛竟然愚蠢的武裝起他們。

那麼結果就是,奴隸們不僅沒有抵禦周軍,反爾紛紛倒戈,一起來攻打他們眼中的邪惡奴隸主帝辛同志!

帝辛昏庸到這種程度,周朝有什麼理由不滅他!


歷史風暴

第一,商紂王昏庸。商紂王從小聰惠但即帝位後便開始縱情享樂。首先,沉迷於酒色,營造酒池肉林,寵幸妲己,不問政事。其次,為了自己的歡樂,橫徵暴斂,四處搜刮寶物珍奇,引得民怨沸騰。同時,大興酷法。對於不遂自己意的人大施暴行,將自己的叔叔比干挖心。正因為這樣,朝堂上下,全國各地,離心離德,周軍打過來時,臣民一鬨而散。

第二,貢獻。商紂王在位時,對外用兵頻繁,致力於攻打東夷。在一系列作戰下,商朝的國土擴大到了江淮地區,更重要的是勢力拓展到今天的江蘇、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區。此舉大大促進了民族融合和中原一統進程。毛主席對此就給予了積極的評價,郭沫若說:神州一統肇此始。正因為一系列作戰,導致商朝實力大損,讓周朝趁虛而入。周朝軍隊打過來時,商紂王只能匆匆組織起奴隸和戰俘,結果這些人臨陣倒戈,商朝滅亡。所以,就這一點來說,商紂王還是有貢獻的。

歷史早已過去,原貌無從可知。讀史、思史,記史,太多評價反而不好。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些見解,大家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歡迎留言評論。


江葉叔叔讀歷史

不知為什麼,如今很多人開始為一些蓋棺定論的歷史人物翻案,有一些確實存在誤解,有失公正,但大部分還是沒得洗的,商紂王就屬於後者,歷史上的亡國之君有很多,但像紂王這樣,把一個國力強盛的盛世王朝硬生生玩折了的,卻沒有幾個。


首先,紂王小的時候確實表現出了一些天賦,勇力過人,勉強算是少年天才,長大後也是能文能武,也算一表人才,登基後的紂王重視農桑,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時出兵東東夷,你就是我國現今東部這一塊,擴大了領土的同時也促進了東部的發展。這些都是他的功績,但也僅限於此,畢竟人都有兩面性,不能全盤否認,打死之前總得先誇兩句。

除了以上說的兩點,紂王作為一個國家首腦,其他地方可以說是一無是處,該犯的錯誤不該犯的錯誤全犯了一個遍。

首先,紂王這個人是非不分,辨別能力比較差,而且心眼兒特別小,容不得別人說他的不是,總覺得老子天下第一,而他用的全是一些溜鬚拍馬,不幹正事的小人,相反那些敢於直言勸諫的大臣,則被他禍害的跑的跑死的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紂王的親叔叔比干,被活生生挖心而死。

其次,提到紂王,很多人就想到了妲己,妲己這個人確實存在,但並不是什麼九尾妖狐,但紂王寵愛妲己並沉迷酒色是真的,對妲己言聽計從也是真的,荒淫無道也是真的!


另外,紂王對臣民非常的殘忍,為了懲罰那些他不喜歡的人,紂王發明了非常多殘忍的酷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炮烙,這個在《封神榜》中就有描繪,在火中放一根銅柱子,被懲罰的人在銅柱上面行走,不少忠臣都曾受過這個刑罰,想想都覺得痛,所以得多殘忍的人才能想出這種法子來折磨人。

商朝的滅亡基本上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紂王施行暴政已經失去了民心,所以周文王才能聯合諸侯來攻打他,第二個原因就是紂王喜歡東征西討,軍隊都派去了外地,根本來不及回來救援,而他對俘虜的處理也不好,用十幾萬降卒去對抗武王,結果說倒戈就倒戈了。


歷史上的亡國之君有很多,在這裡面紂王也是最牛的一個,因為其實紂王繼位的時候,商朝國力鼎盛,社會安定,按這個樣子再延續個幾百年應該沒什麼問題,最後卻硬生生被紂王玩蛇了,搞得亡了國,如果說崇禎亡國大部分都是因為大廈將傾,沒法力挽狂瀾,那麼商朝的亡國基本上就可以算是紂王一手造成的,這樣的君主不叫昏君,什麼才是昏君!簡直就是昏君中的教科書!

個人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對答如魚得水

紂王肯定是有很多過失的,但是紂王絕對沒有歷史上那麼昏庸,殘暴。比如紂王的70多條罪行,很多都是後來的人添加的,比如戰國增加了20項,西漢增加了21項,東晉增加了13項,而且有些真的太離譜了。比如司馬遷說紂王修了鹿臺,然後劉向說鹿臺有一千尺,皇甫謐說鹿臺有一千丈。商周那個時候一丈大概是2米,也就是說鹿臺有2000米高。我們知道現在人類能夠建設最高的樓才828米,真不知道紂王是怎麼走到2000米高的鹿臺上,肺活量真是好呀。


李德勝曾經這樣評價過商紂王“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一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紂王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是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趁機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是商朝亡了國”。

說到底,紂王之所以有那麼壞的形象反映了一個重要的現象。通俗說就是“牆倒眾人推”,就如同上學的時候一個孩子成績不好,老師和家長看他全身上下都是缺點,同學也不大喜歡跟他一起玩。雖然歷史是客觀的,但是歷史畢竟是人記錄的,而人是複雜的。時間會證明一切,有時候並不一定正確。總的來說,我們已經很難知道紂王到底是不是昏庸的,我們只能知道他肯定失敗了。


歷史是什麼

《史記》記載:“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這是對於個人很高的評價了,說他才思敏捷,勇力過人可以徒手與猛獸搏鬥。智力足以拒絕臣下的勸諫,話語足以掩飾自己的過錯。

這點來看,商紂絕不“庸”。但是,作為一個君王,他卻在“昏”字上做到了前無古人,後也基本無來者了。

一個昏君可以使幾代先人建立起的朝代迅速垮掉,一個智商高一點的昏君則可以使他的國家更快的垮掉。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商紂都做過什麼昏君該做的事:

1、沉迷酒色,放蕩作樂。這似乎是大多數亡國的昏君都會犯的錯誤,但商紂更別具一格。史料記載,商紂非常寵信妲己,並“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期間,為長夜之飲。”把酒當做池水,把肉當做樹林,讓男女赤身裸體在期間追逐嬉鬧,終夜飲酒作樂。一個帝王整天和妃子大臣等人赤身裸體追逐嬉戲……畫面太辣眼……

2、殘殺大臣。位居三公的九候(人名)將女兒先給紂王,僅僅因為九候女兒不配合紂王作上述淫蕩的事,就被紂王殺死,並且株連九候,將九候剁成了肉醬;同樣身為三公的鄂候因為這件事和紂王爭辯,就被紂王打死製成了肉乾。要知道“三公”是商朝掌管軍政大權的最高官員,說殺就殺,並且還是這麼殘忍的殺害,這樣的“昏”事還有哪個帝王做過?

比干像

3、殘殺比干。比干不僅是商紂的大臣,更是他的親叔父。因為勸諫紂王,紂王竟下令將比干剖心。罪狀竟是紂王“聞聖人心有七竅”想看看比干心有幾竅?

炮烙之刑

還有創立炮烙之刑,把人綁在燒紅的銅柱子上燒死,簡直就是喪心病狂。我看商紂都不是昏不昏的問題,這個君王應該是有點心理變態了。終於在他不懈的折騰下,把有將近600年曆史的商朝折騰亡國了。商紂的“昏”實至名歸。


獅叔看電影

印第安人是否是商朝後裔,前段時間常有人問此問題,這個回答涉及到一個重要的人物一商紂王帝辛。

商紂王是商朝的最後一個國君,正因為是最後的國君,所以都被認為是亡國之君。此話也不假,商朝在紂王手中終結,周武王推翻了他的統治,建立於中國第三個王朝周朝。


亡國之君歷史上都沒有好的評價,歷史向來是勝利者書寫的,周朝的典籍中把紂王寫的十分不堪,後世的文人又添油加醋,加之電視劇《封神榜》的渲染,紂王簡直是個惡魔附身。真是這樣的嗎?我認為對紂王的評價遠遠誇大其詞。

紂王挖出其親叔比干的心,我認為這是為了妖魔化紂王設計的橋段!紂王在位時間很長,紂王時的統治範圍是整個商朝中最大的,哪個亡國之君做到了?


周武王發動牧野之戰之時,商朝的軍隊主力正在淮海一帶與東夷部落廝殺(很納悶商出自東夷,為何又與東夷打仗?),周武王領兵殺來,紂王幾無可用之兵,只有湊集奴隸迎戰,被周武王策動,陣前倒戈,紂王被逼自焚於鹿臺。

周朝建立,為了宣揚它的政權的合法性和正義性,拼命地在史書中妖魔化紂王。如果說紂王是個昏君,為什麼他的另一個叔父箕子不降武王而遠遁朝鮮,建立了箕子朝鮮?又為什麼東征東夷的將領侯喜帶二十多萬軍隊不降周朝,而遠赴海外?歷史之迷,只有等待後人去解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