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魂草:中國道學主要系統包括哪些方面?

還魂草:中國道學主要系統包括哪些方面?

道學又稱理學,是宋明時期思想界最重要的學術流派。道學之名源於北宋時期;而道學被改稱理學,則是在南宋時期。《宋史·道學傳序》說:“道學之名,古無是也。”兩宋時期,道學(理學)集大成者有:北宋王景山(諱開祖)。王開祖“倡鳴‘道學’二字,著之話言”,首創“道學”一詞。北宋程頤,張載。南宋朱熹,陸九淵,張栻。   

1、乾 — 天地人哲學:   

道學的哲學是一種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學問,它包括道論、道的宇宙生成圖式、時空觀、氣論、氣的人體觀以及辯證法、認識論等內容。簡言之,可以用“人行道”三字概括起來,人是人學;行是實踐哲學;道是形而上的道家哲學。   

2、兌 — 政治管理學:   

有的學者斷言,經濟學主要關注如何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其支點是價值的生產;政治學關注如何分配那些業已由經濟活動生產出來的利益,其支點是價值的支配;倫理學則關心所分配的利益是否公正,其支點是價值的評估。這種區分顯然是以西方的社會觀念為立足點的,但我們可以作為分析道學的參照系。    

3、離 — 文藝審美學:   

道學滲透到文學藝術的所有方面,諸如小說、戲曲、音樂、詩詞、書法、繪畫、雕塑、園林、建築、盆景、遊藝、膳食、衣飾、手工藝品等多種領域,形成自然主義的審美意識,激發了文學藝術家的創造力。《中華道教大辭典》闢有“道教文學藝術”專類,讀者可以參看。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開始成熟,道家自然主義的審美標準成為社會風尚,道家美學和道教美學開始形成。六朝時期是美的覺醒的時代,過去被君權政治和禮教倫理觀念束縛住的文學藝術開始解放出來,在各個領域開出美的花朵。在這個時代,山水文學、遊仙詩、志怪小說、山水畫、水墨畫、壁畫、模擬自然山水的庭園藝術等幾乎同時出現,自然美的發現反映了人的自然本性的覺醒。    

4、震 — 醫藥養生學:   

道學將整個宇宙看作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以道的“生化原理”來認識世界,認為宇宙是由道“生成”的,並處於不停的“變化”之中。“生”有“生成”、“生長”、“生命”、“生存”、“創造”等含義;“化”有“變化”、“發展”、“轉化”、“進化”等內容,二者集中了道的自然性,說明整個自然界包括人類社會都在生生化化自強不息地發展著。   

5、巽 — 宗教倫理學:   

宗教、科學、哲學、文學藝術、社會倫理學(包括民俗學)是文化的五個基本要素,它們之間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宗教是人類文化的母體,是人類一切精神創造活動的資源,是文化的最高層次,是人類心靈的完整狀態,它是倫理學的精神支柱,倫理學是由宗教派生出來的。   

6、坎 — 自然生態學:   

當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傳統的人們即將告別20世紀,邁向下一個千年紀元之門時,最重要的莫過於回顧過去社會發展的歷史,從而展望人類的未來。   

7、艮 — 丹道性命學:   

內丹學被陳櫻寧稱之為仙學,然而仙學實指先秦神仙家之學,嚴格說來並非以內丹學為主,因之仙學之稱並不確切。內丹學在道書中簡稱為丹道,是人體性命雙修的學問,因之應稱為丹道性命學。   

8、坤 — 方技術數學:   

前識是道學的智慧之花,是返樸歸真的開端,因之道學本身也是一種開發超前意識的學說。古代的老子、莊子等哲人“遊心於物之初”(《莊子,田子方》),捨棄宇宙萬物的一切具體屬性,尋找宇宙的起始點和產生宇宙萬物的總根源,體悟到宇宙萬物之中最本質的共相,這就是道。道不僅是一切人間秩序和價值觀念的超越的理想世界,而且是人類理性思維延伸的極限,它是唯一的終極的絕對真理,因而同現代科學和哲學的研究成果遙相呼應。

還魂草:中國道學主要系統包括哪些方面?

(喜歡這篇內容的朋友,可關注 大漠還魂草,持續輸出優質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