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忽視月經不調、痛經,小心子宮肌瘤找上你!

(央視財經《職場健康課》欄目報道)

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幾乎成為了現代優秀女性的代名詞,高學歷、不錯的工作、豐厚的收入,背後卻是現代女性日益增加的壓力,而一種女性特有的疾病——子宮肌瘤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

難以割捨的肌瘤

别再忽视月经不调、痛经,小心子宫肌瘤找上你!

人有“五臟六腑”,而女性的身體有別於男性,擁有“六髒六腑”,女性獨有的“第六臟腑”就是子宮。

子宮對女性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生殖器官。子宮除了具有月經、生育以及參與內分泌等作用以外,還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功能,讓女性朋友的身體避免細菌的感染,維持身體的內分泌平衡,以及保護卵巢。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見的腫瘤,也是人體中最常見的腫瘤之一,有將近一半的女性會發生子宮肌瘤。

别再忽视月经不调、痛经,小心子宫肌瘤找上你!

肌瘤是子宮平滑肌的腫瘤,來源是子宮肌肉,多為良性。子宮肌瘤的形成原因目前尚不明確。臨床上,20歲女性幾乎沒有症狀,發病者較少,30—40多歲時才開始顯現症狀,過了更年期後,子宮會慢慢萎縮,發病率又下降。因此,醫學界認為子宮肌瘤與女性荷爾蒙的長期刺激有關。

子宮肌瘤可以單個生長於子宮的任何部位,但較常見的是數個或幾十個同時生長,形成一堆薯塊狀物,稱“多發性子宮肌瘤”。肌瘤會不斷地長大,至少有85%以上的患者存在子宮肌瘤長大增多的現象,這與患者的飲食、生活習慣及肌瘤所在的位置等有直接相關。

子宮肌瘤,你瞭解嗎?

别再忽视月经不调、痛经,小心子宫肌瘤找上你!

子宮肌瘤有大有小,通常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成長為較大的肌瘤,大多早期是沒有症狀。根據不同的類型和大小,一般而言,5公分以下的小肌瘤不太會出現不適症狀,5公分以上的肌瘤根據生長的位置不同,會出現相應的症狀。肌瘤在子宮裡面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是可以觸摸到的。

别再忽视月经不调、痛经,小心子宫肌瘤找上你!

子宮肌瘤主要有:

★漿膜下肌瘤:從子宮平滑肌肌層往腹腔生長,通常臨床症狀較不明顯,可能要長到相當大,壓迫到附近的膀胱、腸子等器官,才會出現症狀,如尿頻、解尿困難、腸阻塞、便秘、腹部摸到腫塊等。

★黏膜下肌瘤:往子宮內腔生長,最明顯的臨床症狀為經血量多,嚴重時會造成貧血。

★肌肉層肌瘤:位於子宮平滑肌肌層內,長大後可能往內或往外擠壓,所以上述二大類肌瘤出現的症狀都可能發生。

子宮肌瘤的複發率約22%。臨床上,手術中通常會拿掉較大的肌瘤,有些小的肌瘤是拿不掉或者不處理的。而那些小的肌瘤就有可能會繼續生長,所以這就是有些病人特別不理解為什麼瘤子都拿掉了還會長出來的原因。

這三類女性最招子宮肌瘤

别再忽视月经不调、痛经,小心子宫肌瘤找上你!

子宮肌瘤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多女性都不知道子宮肌瘤是怎麼引起的,對於子宮肌瘤的病情非常擔憂,不知道引起子宮肌瘤的原因,也不知道患上子宮肌瘤吃什麼好。

女性為什麼會得子宮肌瘤?有這些原因↓↓

● 結婚晚,生孩子更晚

現代女性的生育期普遍偏晚,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女性的結婚年齡很晚,生育孩子的年齡更晚,2017年上海女性平均第一個孩子生育年齡已經達到28歲,而生育晚是罹患子宮肌瘤的主要因素。

别再忽视月经不调、痛经,小心子宫肌瘤找上你!

●亂吃補品

許多人對補藥有一種不自主的偏愛,認為補藥就是補品,能治病益身,多食多補。現在很多女性為了美容養顏,經常吃一些含有類雌激素作用的補品,長期食用會增加過量雌激素。激素替代療法研究發現,絕經後使用激素替代療法的女性,可明顯提高子宮肌瘤的發病率。

别再忽视月经不调、痛经,小心子宫肌瘤找上你!

●過度緊張、壓力大。

這點是很多職場女性的通病。工作過度緊張、壓力過大或家庭不和,情感受創,情緒不佳等都可能引起卵巢功能紊亂,導致子宮肌瘤發生。

專家建議:到什麼年齡做什麼事兒。雖然每個人的人生觀和婚姻觀不同,我們也不能強求所有人都一定要遵守同一個標準。但從醫學健康的角度,還是希望女性能夠儘早的生育,合理膳食,保持規律的運動,這些都能有效預防肌瘤。

得了子宮肌瘤,你需要關注什麼?

對於女性來說,子宮那麼重要的器官,如果出現問題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首先了解一下子宮肌瘤會有哪些表現:

子宮肌瘤會有哪些表現?

别再忽视月经不调、痛经,小心子宫肌瘤找上你!

子宮肌瘤一定要考慮手術嗎?

子宮肌瘤易復發嗎?

術後往往會復發。一般來講,單個的肌瘤15%,兩個以上的肌瘤30%以上,越多復發的機會越高。復發的原因是肌瘤本身是在一個特定的遺傳基礎上跟雌激素有關,尤其生育年齡的雌激素水平就是一個高狀態,病根沒去所以還會復發。

子宮肌瘤如何預防?

二胎會降低子宮肌瘤發生率,但同時要考慮到高齡的風險。要注意飲食以及情緒控制,定期積極地去檢測,每年一次的婦科檢查,如子宮彩超。特別是體檢很多人覺得婦科檢查很彆扭,不願意做,建議堅持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