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衛國:穩定的脫貧致富產業優良經濟樹種——山桐子

瞿衛國:穩定的脫貧致富產業優良經濟樹種——山桐子

山桐子為大風子科、山桐子屬,落葉喬木,別名:水冬瓜、水冬桐、椅樹、椅桐、鬥霜紅。原產中國,在我國大部分省區均有分佈。山桐子樹形優美,花多芳香,果色硃紅,形似珍珠,有良好的園林觀賞價值,也是山地營造速生混交林和經濟林的優良樹種,同時山桐子屬於可再生資源與能源,被稱為樹上油庫,因其全身都是寶,也被人譽為“黃金樹”。

瞿衛國:穩定的脫貧致富產業優良經濟樹種——山桐子

山桐子高8~21m,樹皮淡灰色,小枝圓柱形,黃棕色。葉薄革質或厚紙質,卵形或心狀卵形,或為寬心形。圓錐花序,單性,雌雄異株或雜性,黃綠色。漿果成熟期紫紅色,扁圓形,種子紅棕色,圓形。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山桐子喜光,耐寒,耐旱,不耐陰。喜深厚肥沃、疏鬆潮潤的酸性土壤或中性土壤。山桐子果實、種子均含油,精煉木本食用油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提純可做亞油酸,還可製造生物柴油。山桐子木材紋理直,結構細質輕軟,可供建築、傢俱等用材。

瞿衛國:穩定的脫貧致富產業優良經濟樹種——山桐子

作為優良木本油料樹種潛力巨大

山桐子是一種野生的生態樹、觀賞樹和木本油料樹種,其果實含油量高,豐產性好,林農、企業效益高。

山桐子對氣候條件要求不嚴,適應性廣, 能耐低溫(-14~40 ℃), 年降水量800~2000 mm都能正常生長,海拔500~3000 m區域皆有分佈,主要分佈在海拔500~2000 m的亞熱帶及溫帶南部地區丘陵和山地的陽坡。對土壤適應性強,耐旱、耐瘠薄,中性、微酸或微鹼性土壤均適應,喜溫暖潮溼、深厚肥沃的土壤,排水良好,土質疏鬆、地勢向陽的環境有利於其生長。在中國主要分佈於四川、陝西、重慶、湖南、湖北、貴州、浙江、江西、安徽、廣東等地。

山桐子生長快速、樹形優美、木材鬆軟、花朵芳香、果實長序、結實量大、形似珍珠,除了可以作為新型用材樹種和觀賞樹種開發之外,也同樣具有成為新的優良木本油料樹種的開發潛力和條件。

瞿衛國:穩定的脫貧致富產業優良經濟樹種——山桐子

(1)優質速生用材林樹種。山桐子木材黃褐色或黃白色,紋理直,結構細,質輕軟,不易變形,抗腐蝕,是良好的傢俱和建築用材。也可作箱板、火柴梗、牙籤,還可供造紙。

(2)良好的城鄉綠化樹種。山桐子樹葉肥大具光澤,花芳香,球果鮮黃、桔紅至硃紅;樹幹通直,一級分枝近輪生,呈層狀分佈;是難得的集觀果、觀葉、芳香、觀樹形於一體的綜合性觀賞型喬木樹種。適宜做觀賞型行道樹,還可做庭院樹、公園樹,是城鄉綠化優良樹種之一。

(3)中醫藥醫療保健樹種。山桐子果實直接入藥,可調節人體機能,其種子油對心血管有明顯的保健作用,對高血壓、冠心病等療效好,是製造“易康寧”“脈通”等藥物的主要原料。

(4)優良木本油料樹種。山桐子油是製備生物能源的重要原料,被譽為“樹上的油庫”。山桐子油為半乾性油,精煉後可轉為性能優良的生物柴油;山桐子果實和種子含油率高,其脂肪酸組成以亞油酸為主,經精煉處理後可以食用,且具有食用油較好的脂、酸配比,是較理想的食用木本油料。

山桐子油脂肪酸組成表現為亞油酸和總不飽和酸雙高的特點。亞油酸是種非常重要的功能性脂肪酸,在人的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功能。

(1)增強人體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促進生長髮育、調節血壓、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促進脂肪氧化分解,促進人體蛋白合成,對人體進行全面的良性調節作用。

(2)亞油酸具有降低血脂、軟化血管、降低血壓、促進微循環的保健作用,能起到防止人體血清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譽。

山桐子油中亞油酸含量高達59.54%~81.46% ,且總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是一種潛在優質食用植物油,同時也是提取富集醫藥用途亞油酸的好原料。

與目前高端木本油料作物油茶、油橄欖比較,3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亞油酸、亞麻酸)總體含量差別不大,但山桐子亞油酸含量高達63.9%,遠高於油茶的13.0%和油橄欖的32.0%。

產量可觀實現農戶脫貧致富

山桐子適應性強,分佈地域廣,果實產量高,枝葉繁茂,適合與多種中草藥和耐陰的經濟作物套種,投資少、見效快,經濟效益高,深受廣大貧困戶的歡迎。

山桐子產果量大,果實含油量高。選用良種,人工栽培山桐子,3~5 a掛果,7 a左右進入盛果期,果實畝產量可達15~45 t(漿果1000~2000公斤)甚至更高,產量十分可觀,大大高於全國常規栽種的木本油料樹種。

山桐子的栽培技術

(1)育苗技術:選取15~30年生的母樹採集成熟果實,在室內堆放1~2天后用水搓洗,淘去果肉即得淨種,再浸入新鮮草木灰水中1~2小時,擦去種子外層的臘質,晾乾,混溼沙貯藏,翌春播種。3月上旬細緻整地作床,床高625px,床寬1.2m,中間略高,將種子與細土拌均後按750px條距,開75px播種溝進行條播,播後覆細沙土37.5px。適當噴水,保持床面溼潤,出苗後及時間苗補苗,加強水肥管理,適時除草鬆土,苗高40~1500px,即可出圃造林。

瞿衛國:穩定的脫貧致富產業優良經濟樹種——山桐子

(2)栽植技術:選擇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施足基肥,精細整地, 按2×2m株行距,挖0.4m×0.4×04m 的栽植穴,栽時保持苗木根系舒展,栽後澆透水,及時鬆土除草,也可採用林糧間作、林藥間作模式。修剪整枝時,注意頂端一層側枝的修剪,確保中心主幹的優勢,疏除同時生出的一輪分枝。

瞿衛國:穩定的脫貧致富產業優良經濟樹種——山桐子

山桐子樹早已納入國家星火戰略項目規劃,受到了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作為重要的優質能源樹,山桐子樹價值巨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環保價值、觀賞價值及經濟價值。經濟價值作為山桐子產業價值的核心,體現在山桐子油上面。山桐子油作為最優質健康的木本食用油,已經媲美甚至超越西方橄欖油價值的存在。基於山桐子油的價值,圍繞山桐子可以形成豐富的產業鏈:育苗、種植、管護、收穫、銷售、加工等,而這一系列工序都需要大量的農戶來參與。目前山桐子的種植模式都是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由此可以帶動一大批的農民脫貧致富,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國家將大力支持發展木本油料作物,作為精準扶貧政策,都給毛葉山桐子的產業發展帶來了嶄新的契機。

山桐子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有巨大的發展前景。野生山桐子4年可掛果,10年進入豐產期,豐產期長達50年以上,畝產可達到2500公斤以上,加上間作套種作物的收益,對種植農戶和公司都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國家政策及重大事件進行梳理和羅列如下:

1970年7月21日, 陝西省革命委員會糧食局為解決陝西人民群眾吃油難題,從山西陽城調進油樹種子7萬斤,從山東益都購回油樹苗4200株,由寧強縣調進水冬瓜種子(即山桐子)500斤,分配各地育苗移栽,發展油樹、水冬瓜等木本油料生產,開闢新的油源。此事件成為我國政府推進山桐子種植事業的重要開端。

2009年,浙江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宣佈成功培育出優良山桐子苗木2萬株。溫州市林業部門提倡林農大面積種植該樹種,用它們建成“山上油庫”。

2009年8月13日,重慶市萬盛區人民政府與重慶山林源林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正式簽訂了山桐子林業綜合開發協議。重慶山林源林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將在萬盛區建立山桐子研發基地一個,打造精品苗圃基地1千畝,發展山桐子基地30萬畝,建立木本油精深加工工廠一個,打造中國高檔木油品牌。

2010年,學者祝志勇通過多年對山桐子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出版專著《山桐子繁殖技術與開發利用》,成為了山桐子行業第一本權威典籍,對引導山桐子產業健康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2年,國家林業局部署了8個項目群共81個林業科技項目。山桐子項目被列入生物基材料與生物質能源開發項目群。項目重點研究山桐子木本油料能源林新品種選育和定向培育以及高品質第二代生物基燃料油定向催化合成技術,為林業戰略性產業低碳綠色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瞿衛國:穩定的脫貧致富產業優良經濟樹種——山桐子

2013年1月22日,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簽署第29號國家林業局令,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林業部分)(第五批)》。第五批林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包含120個植物屬或種。山桐子屬作為須保護的植物新品種寫入保護名錄。

2013年3月,《毛葉山桐子GAP標準種植管理簡要技術資料》標準得以正式發佈,同時在毛葉山桐子科研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萃取了亞油酸、維生素E和α-亞麻酸。

2013年8月,國家林業局計財司、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印發《2014年農業綜合開發林業項目申報指南》,指南中提到“重點建設油茶、核桃、油橄欖、油用牡丹基地,在適宜地區適當發展長柄扁桃、山桐子等其他木本油料基地建設。”及“在陝西、四川等適宜發展區,扶持長柄扁桃和山桐子基地建設。通過積極選育良種,配套相應豐產栽培技術,改善基本生產條件,建設高產、優質示範基地。”

2014年4月1日,國家林業局林造發〔2014〕45號文,發佈了關於印發《文冠果原料林可持續培育指南》和《山桐子原料林可持續培育指南》的通知。

2014年,毛葉山桐子毛油精煉食用油正式取得成功,隨後基於毛葉山桐子萃取的共軛亞油酸產品開發成功併成功上市銷售,開啟了毛葉山桐子終端正產品面世的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