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清澗

我的名字叫清澗

民國時期的清澗城


清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為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是聞名遐邇的革命老區,享譽全國的紅棗之鄉、石板之鄉、道情之鄉。

清澗地處陝北高原、榆林地區南緣、黃河中游、無定河下游,東徑109°55′27″~110°38′50″,北緯36°57′30″~37°25′。東臨黃河,同山西柳林、石樓2縣相望,西濱子長,南接延川,北靠綏德,西北與子洲毗鄰。昔版圖幾變,今南北最大縱距51公里(千米),東西最大橫距62公里。總面積1881平方公里,佔榆林地區總面積4.25%,居12縣(市)第十位。轄4鎮,14鄉,639個行政村,700個自然村,6個居民區。總人口195045人,位居榆林地區第九,其中男102052人、女92993人;農業人口181112人,非農業人口13933人;漢族195038人,少數民族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3.69人。縣城秀延鎮位於縣西清澗河之濱,距西安508公里(公路里程),距榆林178公里,古謂全秦要戶,具有重要的軍事地位。

遠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先民就在本境勞作、生息。相傳,這裡曾留有原始部落五龍氏的足跡。夏商為雍州西河之域,春秋有白狄(翟)族居住。秦漢屬膚施、陽周諸縣,三國隸魏國幷州,西晉仍為幷州所轄;東漢至西晉,胡漢雜居。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境內首置朔方縣。西魏大統十二年(546),設綏德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屬北周。隋唐隸屬紛繁,唐一度設寬州。北宋康定元年(1040),守將種世衡領築青澗城。後被西夏所據,熙寧三年(1070)歸宋。元祐四年(1089),地屬延安府。元符二年(1099),隸綏德軍。南宋建炎二年(1128),淪於金。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青澗城升格為青澗縣。興定五年(1221),隸於蒙古汗國。蒙古至元四年(1267),懷寧縣併入青澗。明洪武初,由元歸明,改青澗為清澗。李自成更稱天波府,清復原名。1940年3月,正式歸屬陝甘寧邊區綏德分區。1956年10月,隸榆林專區(今榆林地區)。1958年12月併入綏德縣,後稱清澗中心鄉,1961年8月恢復縣制。

清澗人民勤勞、智慧、純樸、善良,素以堅持正義、不畏強暴、勇於鬥爭著稱於世。1300餘年前,境內農民跟隨劉迦論反抗隋王朝暴政,氣勢撼山。唐武則天登基前夕,城平人民擁戴白鐵餘自稱光明聖皇帝,聲震朝野。宋金時,李顯忠家人200口被金兵殺害,其誓死抗敵,志復中原,百折不撓,青史流芳。明代末葉,清澗戰旗獵獵,蒼生蜂起,成為農民運動的策源地,湧現出王之爵、趙勝、拓養坤、惠登相等農民起義領袖。清初,南明抗清主帥李來亨在湖北茅麓山遭20萬清軍圍困,力盡糧絕,拒不投降,舉家自焚,可歌可泣。辛亥革命時,惠師溫追隨孫中山推翻清朝,名滿三秦。1919年5月4日,清澗籍北京大學學生呼延震東,參加了火燒趙家樓、痛打賣國賊的鬥爭。1925年冬,清澗籍旅京大學生白自成等介紹謝子長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春,白自強等創建本縣第一個共產黨支部——縣第一高小支部。10月,唐澍、李象九、謝子長和白明善諸君發動和領導清澗起義,在西北地區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1928年4月,中共清澗縣委誕生。1932年2月,清澗籍共產黨員劉善忠等於淮寧灣繳獲敵民團槍械後,參與創建陝北最早的工農武裝——延川游擊隊。1933年,清澗境內成立中國工農紅軍陝北游擊隊第2支隊,爆發了波瀾壯闊、震撼全國的土地革命;1934年秋始建蘇維埃政權。1936年2月,毛澤東主席揮師東征,在袁家溝寫下雄視千古、氣貫長虹的偉大詩篇《沁園春·雪》,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中國工農紅軍軍事委員會在此發表著名的《東征宣言》。在支援東征中,清澗工作出色,受到中央領導的稱讚,將其同中央蘇區的興國相提並論。是月,周恩來副主席同劉志丹在折家坪指揮攻打義合的戰鬥。1940年春,成立清澗縣人民政府。1943年1月在西北局高幹會議上,清澗縣縣長黃靜波和清澗籍靖邊縣委書記惠中權雙雙獲獎,毛澤東分別為其題詞。1947年3月,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和任弼時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踏上這片紅土,在棗林則溝會議上作出黨中央繼續留在陝北、組建中央工作委員會的歷史性決議。10月,彭德懷將軍在此奪得延清之捷,在西北解放戰爭史上寫下重要一頁。大革命以來,本縣近2000位志士仁人為創建和保衛新中國英勇獻身,今全縣有老紅軍400餘人。

我的名字叫清澗

▲ 克拉克100多年前在穿越陝甘時路過清澗時所拍

在歷史的征程中,清澗一大批人物在地方乃至全國留有痕跡,除李顯忠、惠師溫等外,尚有北宋名將高永能,明代閣臣惠世揚,清代詩人白乃貞,清澗紅軍創始人白雪山,無產階級革命家白如冰、高峰、白棟材、趙蒼璧,將軍白壽康,生產英雄惠中權,特等勞動模範郝樹才,地質學家白家駒,電影藝術家王嵐,著名作家路遙等。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清澗籍省軍級領導幹部50餘人,地師級200餘人,各類教授和其他高級專家數百人。

清澗地方文化獨特、燦爛,源遠流長。境內龍山文化遺址顯而易見,商代青銅器時有出土。製造精細的商代龜魚紋盤,全國僅有六七件,清澗就出土3件。李家崖鬼方都城遺址為考古界所矚目。1990年,全縣保存古遺址150處,古墓葬50處,古建築27處,石刻59處,毛澤東舊居5處,庫藏文物近2.73萬件。民間文藝形式多樣,為群眾喜聞樂見。陝北道情即清澗道情,相傳起源於清澗,是一個蜚聲海內、別具風姿的民間地方劇種。60年代以來,道情劇《賽畜會》、《接婆姨》在西安會演時,受到戲曲界好評,後者還被省電視臺攝製為電視片。縣城設有道情劇團,年演出250場。1992年,德國藝術博士李秀琴女士來縣考察清澗道情。電影放映始於50年代,1957年縣電影隊被評為全國電影系統先進單位,1987年縣電影公司又躋身於全國電影發行放映系統先進行列。

清澗自古崇學重教,明清兩代湧現出翰林5人,進士27人,舉人182人。民國時期,境內4處高小特別是縣第二高小,為革命培育了大批棟樑之材。新中國成立後,教育事業蓬勃發展。1953年創辦本縣第一所中學清澗中學。1990年全縣有普通中學12所,教職工435人,學生4851人;職業中學、教師進修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機械化學校、衛生學校和電視大學教學輔導站各1所,教職工93人,學生505人;小學427所,教職工1408人,學生22937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6.88%,鞏固率95.58%,畢業率88.59%。建國後,科學技術日益被人們所重視。1977年以來,16項科技成果先後獲獎,其中省部級6項,地區級10項。1990年全縣有科技機構18個,群眾性學術團體15個,科技人員2604人。獲得技術職稱的1981人中,高級職稱22人,中級606人,初級1353人。1994年底,擁有高級科技人員53人。

清澗擁有李家崖鬼方都城遺址、王家崖古將臺、石臺寺魁星樓、盤石岔萬佛洞、倒吊柳白乃貞故居、東征黃河辛關渡口,毛澤東袁家溝、棗林則溝舊居,縣革命烈士陵園、白明善烈士陵墓、漢元山綜合名勝區、河口風光、桃嶺山古文冠果以及縣文管所商代青銅器、漢畫像石等文物、名勝,旅遊資源豐富,觀賞性較強,有待開發利用。小吃煎餅、韭閤兒、羊肉圪飥兒(餺飥)、麻湯飯、長雜麵、油糕、油忽攬兒、棗糕、棗角子、棗果餡[xì]、綠豆涼粉和蕎麵碗飥兒等,別具風味,香美可口,可供八方來客品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