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聯想產品不再值得購買,各類產品還有哪些國產替代牌子呢?

買菜幫

聯想家大業大,2017年作為世界500強排名第226位,2017年銷售收入430億美元,旗下的資產還是蠻多。

不過走貿工技模式的聯想,走了30年多年,現在本質上還是一家貿易公司。目前員工5萬2000人,絕大部分都是銷售人員。本身聯想就沒什麼技術,更別說不可替代的核心技術了。聯想的產品,沒有任何一件產品,是不是能被競爭對手替代的。我們過去買聯想的東西,是認為聯想牌子好,柳傳志牛。

另外,聯想旗下的所有資產(產品),在市場上也不具有絕對的壟斷優勢,都是些二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公司。

聯想是大,但本身是一堆二三線品牌,加上西方淘汰的不要的剩餘價值資產(比如IBM PC、motorola移動什麼的)的集合體。

聯想本身就是多元化發展,作為一家大公司,每個時代都是抓風口而不是自己造風口(關鍵都是在風口的尾巴上,才開始抓風口),幾十年前賣電腦是暴利,好吧,就搞神州數碼;十幾年前,房地產是暴利了,搞融科智地,以搞產業園的名義,從全國各地地方政府手裡低價甚至免費拿地;金融暴利時代來了,搞弘毅搞各種投資。

轉眼一看,咦,主業呢?研發呢?都沒有,什麼賺錢幹什麼,什麼來錢快乾什麼。

主業是投資(投機),怪不得港交所都看不下去了,被恆生指數踢出群了。

(聯想控股)

(高通驍龍芯片廣告圖)

大聯想(聯想控股)的主要資產

先看看大聯想(聯想控股)都有什麼東西。

IT:聯想集團

金融服務:正奇金融、君創租賃、卡拉科技、拉卡拉、漢口銀行、蘇州信託、翼龍貸、聯保投資、英國養老保險

農業與食品:佳沃

新材料:聯泓

大聯想系關聯公司:

神州數碼

(這次神州數碼的董事長郭為,沒有站出來,為聯想說話,不得其解)

(特別說明:漢口銀行第一大股東是聯想不錯,但是漢口銀行聯想說了不算,實際控制人是湖北有關部門。聯想控股總是把漢口銀行掛在嘴邊,是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說自己是大銀行的大股東,抬高聯想控股金融板塊的估值,抬高聯想控股的市值。漢口銀行跟你聯想有什麼關係呢?頂多一財務投資者。真是你聯想的,一個漢口銀行資產2800億元,抵得上你6個聯想的市值了(聯想控股市值500億港幣)。

聯想佔蘇州信託10%股份,第三大股東。聯想,是英國養老保險很小的股東。漢口銀行、蘇州信託、英國養老保險,這三家,都是聯想拿來個自己臉上貼金的。)

(聯想旗下的資產)

可以替代聯想產品的國產品牌(產品)

IT板塊

1.個人&家庭產品

手機,用小米、華為、OPPO、vivo、魅族,反正國產手機品牌多。聯想手機賣得不好。聽說聯想手機要首發高通驍龍咯?呵呵。

平板,用華為的平板,或者用小米的平板。

筆記本,用華為的MateBook X。還用啥thinkpad啊?還嫌傷的不夠深啊。

PC,用神舟的,或者武漢那邊的寧美國度什麼的。

鼠標、鼠標墊什麼的外設,可選擇的更多了。

2.商用&企業級服務

商務PC,用華碩,用宏碁,用清華同方。

服務器,用浪潮啊。

移動工作站,高端的用中科凌炫,中低端的,用中科曙光啊。

專業顯示器,用優派,有AOC。

還有什麼聯想有的別人沒有的,我看一件都沒有。

金融服務板塊

正奇金融

主要業務是在安徽一帶放貸的,跟一般人扯不上關係。

君創租賃

主要業務是給設備、機器放貸什麼的,跟一般人扯不上關係。

卡拉科技、拉卡拉

這倆是一家的,別用拉卡拉的東西了,有APP的,給卸載了;有移動POS機的,給丟了。

翼龍貸

P2P,別買翼龍貸上的理財產品。

聯保投資

賣保險的,別買聯保投資上的保險產品。

消費

神州租車

不用了,攜程租車、一嗨租車、凸凹租車,多的是租車公司。

拜博口腔

不用了。瑞爾齒科、佳美口腔,多的是。

增益供應鏈

2B的供應鏈物流,一般人也用不上。

尋醫問藥網

不上了,醫藥類網站多的是,99健康網之類的。

時趣互動

網絡營銷公司,跟一般人沒關係。自從金鵬遠走了,時趣互動就日落西山了。聯想收購,估計是想當下一個藍色光標,IPO後賺一筆就撤。

東航物流

聯想是小股東。公司業務,跟一般人沒關係。

三育教育集團

聯想控股成員企業,聯想是控股股東。主要業務是開幼兒園的。在全國各地開了37個幼兒園。不是本地家長的,也沒關係。

農業與食品:

果蔬好生活超市

在北京、天津有10家超市。生鮮超市多的是,永輝就挺好的,還有馬雲的盒馬生鮮。

豐聯酒業

主要有安徽文王釀酒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承德板城酒業公司、山東孔府家酒業有限公司、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白酒,可替代的就更多了。

佳沃葡萄酒

一般人見不到的,供給渠道的。

國星食品

主打北極甜蝦和鱈魚兩大核心品類,是中國最大的北極蝦進口銷售商。進口海鮮的公司很多,本來生活、沱沱工社,還有浙江大洋。

九橙餐飲

做餐飲供應鏈的公司很多。

新材料

聯泓

主要產品為高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丙烯(PP)專用料、環氧乙烷(EO)、環氧乙烷衍生物(EOD)等。

替代品牌多的是。


金鏟子

先說說,我個人對聯想的感受吧。

說起聯想,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當年的fm365網(不好意思,暴露年齡了)

當年第一波互聯網浪潮,門戶網站風起雲湧(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騰訊?額。。。當時還沒騰訊什麼事兒)聯想旗下fm365網站就是當年那一波熱潮中的一員。那時候還小,已經不太記得那網站最後是怎麼倒下了。總之當年美國911後,互聯網第一波泡沫碎掉,死了不少網站,但也堅持下來了不少網站,成就了今天的事業(淘寶,騰訊qq,新浪,網易)。

聯想在手機業務上的反覆,現在想來更是奇葩。功能機時代,競爭不過諾基亞,moto和一幫國產手機,於是放棄業務賣掉。智能機興起,後悔莫及,又買回來。一路走來,創立一個手機品牌,買的不好就砍掉,然後又創立一個,又砍掉。這不,最近聽說聯想zuk手機又要復活了。

這麼多年來,聯想給我一種大而僵化得感覺。缺乏開拓創新精神,產品營銷能力,互聯網精神。它的核心業務到現在還是pc業務,而這個業務更多的是靠巨大政府訂單和國企訂單。

而在全球PC業務萎縮的大趨勢下,它對其他領域的業務開拓是失敗的。


這樣的企業狀態反應到其產品上。結果就是,拿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產品。在競爭激烈的個人數碼消費品領域,聯想除了筆記本外,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


長此以往,聯想的未來的確令人擔憂。

所以這個問題裡的“如果”是完全可能的,其實這幾年中國的數碼產品後起之秀的表現還是令人欣慰的,在全球也掀起了一波中國品牌熱潮,重塑了中國製造的聲譽。


這裡面華為,小米等就是代表。同時,華為和小米已經開始嘗試進入聯想的傳統領域---PC業務。

我個人看好華為和小米的未來,在PC領域也大有取代聯想的能力,尤其是華為


萵執蠁禮

無論如何,我不再購買聯想任何產品,因為它是漢奸。一箇中國企業,竟然把總部設在美國,關鍵時刻也不為國家,同款電腦在美國售價比在中國國內的還高,它還把把電腦捐給美軍,這聯想該死!不愛國或假愛國的該死!


東山桂源52199394


東方神龍滅妖除魔

多了去了啊,像我們大臺灣省的宏碁,內地的神州,華為,小米……哪怕,就是買外國的,也比它有性價比。

聯想,很多人認為是老牌子,其實不是,只是很年輕的一個品牌而已。現在世界上幾百年歷史的企業很多,30多年,充其量也只能算個小毛頭。最可怕的就是它那種自以為是,不以為然的,夠強夠大夠牛,高高在上的心態,說起來,真有點像當年的IBM,認為自己一家獨大,不可撼動,結果不重視消費者的訴求,被剛上岸的日本東芝,一聲不響地擠佔市場,把它打個半死;以及戴爾的出現……

作為普通百姓,普通的消費者,我們選擇一個產品,或一項服務的時候,最在乎的是好用耐用,而且實惠——說白了,就是我們認為“值”的東西。價格,都不重要。一個蘋果,一個小米,從這兩個極受市場歡迎的產品,一個天壤之別的市場定位,跟價格,相同的蓬勃發展的生機,就表明,只有我們認為值,我們才心甘情願地掏錢付費。

聯想,目前情勢確實不容樂觀,已經很危險,因為別的不好說,就衝一點,它的它的態度,讓我們十分反感——不是我們想這樣,而是它既不自知,也不自愛——如果你不可愛,那我們憑什麼要愛你。反而,應該遠離你,逃離你。


幽蘭之子

有陰謀者,也有起鬨者,很少有客觀合規的批評建設者。抓陰謀者,向起鬨者解釋說明,歡迎建設批評者。內部要整頓。至少在此事上,楊不僅不合格而且無腦。正值中興被禁時,楊說:技術無國界,顯示楊無政治、社會格局。如此大公司,楊不合適。駕馭不了。


辰思123

用過聯想筆記本,老婆單位發的(個人出一部分錢),沒多久燒主板了,拿到售後,發現那批機子好多都在修,就問售後質量怎麼這麼差,售後說這批是特價機就這樣,後來就不敢碰聯想的東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