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什麼後世詩人多在詩詞中懷念李廣而不怎麼推崇衛霍呢?

火車頭27717902

李廣比衛青、霍去病出名,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是由於李廣自身的原因,李廣抗擊匈奴,有比較突出的貢獻,而且為官清廉;第二個方面的原因,是由於唐太宗李世民的建廟追封,李廣得以名揚後世。而李廣和衛青、霍去病有一段私人恩怨,衛青造成了老年李廣的自殺,霍去病則為私仇,故意射殺李廣的幼子李敢,所以衛青、霍去病後世褒貶不一,這裡我詳細的介紹下。

首先,李廣出名的原因是,一生鞠躬盡瘁,抗擊匈奴,是漢朝的民族英雄,而且李廣個人在漢朝和匈奴的影響力都比較大,李廣善於射箭,也成為流傳後世的一個佳話,比如《水滸傳》中花榮因為箭法準,就有了“小李廣”的綽號,但歷史上的李廣是死於自殺,《水滸傳》中的“小李廣”花榮,最後也是自殺而死。

其次,李廣為官清廉,為軍事百姓愛戴,李廣常把自己的俸祿分賞給部下,與士兵同吃同飲,做了四十多年的官,兩袖清風,也沒購置自己的家產,為官清廉,為百姓所追憶。

最後,唐太宗李世民追認李廣為自己的先祖,後來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時,就安排了李廣,為李廣建廟,一直到宋代,設古代名將廟,安排七十二名將時,裡面依然有李廣,所以李廣的名聲由於李世民的推動,在後世流傳的更長遠。

李廣和衛青、霍去病之間有一段恩怨,因為李廣晚年抗擊匈奴時,漢武帝擔心李廣年老不能取勝,讓衛青不要安排李廣做前鋒,於是衛青在與匈奴的戰爭中,故意安排李廣進攻時繞遠路,而又沒有很好的與老將軍協調好私人關係,導致李廣為了抗擊匈奴,率軍進入沙漠後,因繞遠路沒有嚮導,而迷路,沒能趕上大戰。衛青自己與匈奴大戰,又沒捉住匈奴軍的首領單于,因為李廣沒能加入戰鬥,衛青回來後又找李廣對質,最後李廣憤愧自盡。

衛青作為全軍的統帥,由於管理上的失誤,和下屬在戰前和戰後,沒有充分和諧的溝通,導致老將軍李廣自殺,衛青這個統帥有管理失當的責任,是難辭其咎的。李廣自殺後,幼子李敢把衛青打了一頓,衛青因為心中有愧,把這事壓了下來,也沒向皇帝告狀,但霍去病為了幫舅舅衛青報仇,在後來的甘泉宮狩獵中故意射死李廣的幼子李敢,這是因私怨,蓄意殺害英雄後人呀,所以霍去病最後的下慘也不是太好,二十三歲號稱因病去世,是因果循環,還是有內幕原因,真相只有歷史自己才知道。


導演林增榮

讀唐朝人的詩歌,你會發現李廣在詩人筆下,基本上只有兩種形象。

第一種是讚美:“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讚美李將軍的勇武;“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隊山”——讚美李將軍守衛邊關,功勞赫赫;“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讚美李將軍愛惜士卒。

另外一種情緒是同情:“每憤胡兵入,常為漢國羞。何知七十戰,白首未封侯”(陳子昂)——講李將軍白首未封侯,可憐;“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貴。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李白)——李將軍白首未封侯,還死在邊關,可憐;“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不封緣數奇”(王維)——李將軍命真不好啊。

所有同情,基本上都圍繞“李廣難封”這件事情來說。所謂“難封”,指的是李廣將軍一輩子,從來沒有封過侯。李廣有才華,可惜不遇賞識。這種反差很容易讓失意人形成強烈共鳴。

世界上所有的失意人,都有一種自況:我的本事很大,才華縱橫,可惜沒有得到施展。這個世界有負於我!於是,他們到處尋找類似悲劇的人物,借他人酒杯,澆心中塊壘。屈原是其中一個,只不過屈原的君王楚懷王實在是個昏君,實在難以借來自況。唐朝人在漢朝的歷史人物中,一共找到了兩位,一位是文人賈誼,另一位是武將李廣。他們生活在明君治世,卻不受重視,唐朝詩人拿來抒情,恰到好處。

李廣一生最大的悲劇無非是:打一輩子仗,名就而功不成,不得封侯。關於他的不封侯,如果仔細辨析,其實並不冤枉。漢朝以軍功封侯,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嚴格地說,沒有打過勝仗。這和他的作戰風格有關,也和他孤傲耿介的性格有關。

唐朝詩人厭惡衛青霍去病,主要原因是:這兩人都是皇親貴戚,仗勢搶功,衛青逼死李廣,霍去病射死李廣的兒子李敢。這樣的怪罪其實是沒有什麼道理的。

衛霍二人出身都很卑賤,他們不過是抓住歷史給予的機遇,大放異彩,才到到皇帝垂青。李廣是邊廷名將,他的機會原本更多,只是時運不佳而已。李廣之死事件中,衛青其實是沒什麼責任的。李廣的軍隊因為迷路,在沙漠時白白逛一圈。衛青身為主帥要追究李廣的責任,是職責所在,也在人之情理。李廣自覺羞辱,乾脆自殺。其實,他自殺的主要原因在於,再也看不到建功封侯的機會。一則李廣年紀已經大了,不再有上戰場的機會;此外,當時漢匈之間大規模的戰役,基本結束了。

霍去病射死李敢,草菅人命,這確實是他的過惡。李敢自身也有問題,他埋怨衛青對父親之死負有責任,多次輕慢衛青。這種事情在古代官場是很難容忍的。這件事情,衛青基本上沒有責任。衛大將軍性格溫和,待人寬厚,在歷史上享有盛名。唐朝詩人抬高李廣貶低衛青說來說去只能拿出身說事,其實是很不公道的。

唐朝詩人同情李廣,只是舔舐“不才明主棄”的傷口,哀嘆自身不遇,希望引起君王的重視,賞個一官半職,以便蔭妻封子。至於現實生活中屢屢碰壁的真實原因,恐怕他們自己也不願真實面對吧。


菁城子

我是“腦洞大開的歷史”,關於李廣的事兒寫過萬字長文在《歷史學家茶座》發表,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夠格。李廣當時的戰績小,今天的名氣大,之所以出這種反差,主要原因就是歷代文人的“接力宣傳”。咱扳指頭算一算,為李廣鳴冤吶喊的都有哪些文人大咖,好長一個名單:

駱賓王

王勃

陳子昂

王昌齡

高適

王維

李白

杜甫

岑參

李商隱

……

再來兩首關於李廣的名詩(不要告訴我你沒讀過):

其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其二:“林深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陵中。”(這一首的作者你知道不?)

這麼多著名詩人為什麼對李廣“情有獨鍾”?因為李廣胸前有個標籤,他們覺得掛自己胸前也挺合適——“懷才不遇”。中國古代文人往往自視甚高,志氣高遠,但眼高手低,結果得不到重用。他們要發洩這種懷才不遇的情緒,又不能直接對當朝抱怨,只好藉助歷史上相似命運的人物來“代表”一下,李廣就是這樣的“代表”。

李廣不僅是詩人熱情謳歌的對象,還是普通百姓眼裡的悲劇英雄。當時信息傳播方式有限,沒有流行歌曲之類,而文人的詩歌就是當時的流行歌曲,傳唱很廣。因此,李廣在民間的名氣越來越大。

衛青與霍去病的官兒比李廣大,戰績也比李廣強太多,為什麼文人們不去寫詩稱頌呢?

因為這兩人春風得意是靠裙帶關係,文人在嫉妒他們成就的同時,又認為他們得勢不夠硬氣(靠關係得位置有施展平臺),有酸葡萄心理作怪。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們雖然盡說李廣好話,不為衛青與霍去病鼓吹,但歷代兵家卻推崇衛青與霍去病,認為李廣無論治軍還是打仗,都不行。

如果我是老大,也會重用衛青與霍去病,而不是李廣。


腦洞大開的歷史

李廣的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後人卻懷念稱讚的是李廣,而不是衛霍二人?

我總結有以下原因:

一、先解析衛青的第一場勝仗。

當時漢朝派四位將軍,分四路進攻匈奴。其中包括衛青、李廣率領的數千騎。

由於李廣被匈奴贊為飛將軍。人怕出名豬怕壯。匈奴的主力全部來圍殲李廣的數千騎。

衛青趁匈奴後防空虛,突襲匈奴老巢。俘虜匈奴單于的妻妾奴僕,大獲而歸。

另外兩位將軍也不救援李廣。而是負責皇帝小舅子左右翼的安全。

最終李廣軍全軍覆沒。如果沒有李廣吸引匈奴主力,衛青哪有機會直搗匈奴老巢?

事後衛青加官進爵,而李廣被判處死刑,花錢贖罪,貶為庶人。

衛青凱旋後,並未向天子說明。正因為李廣吸引了匈奴的主力,自己才能立下奇功。

二、李廣與士卒同甘苦,共患難。在這一點上,衛青不如李廣。而霍去病更爛,對待士卒苛刻,不能與麾下同甘共苦。

三、如果說項羽神勇,千古無二。那李廣的箭法,則是古往今來第一人。梁山好漢之一的華榮因箭法好,被稱為‘小李廣。’

四、李廣的‘飛將軍’之名是匈奴給予的。正如遼國稱楊業是‘楊無敵’。

五、《史記》中文學造詣最高的有三篇,分別是李將軍列傳,項羽本紀,淮陰侯列傳。在這三篇中,李將軍列傳排第一。司馬遷給李廣做了一定的宣傳。

六、霍去病品行低劣。用卑鄙手段暗殺李廣之子李敢。最終霍去病莫名的早逝,其子也被漢武帝暗中毒殺。(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有兩人被殺,大快人心。一個是法家酷吏張湯,被另一個法家酷吏處死。一個是霍去病父子之死。)


楊朱學派

這件事情的起因,相信某一個人脫不了干係,那就是司馬遷,正是因為《史記》上面司馬遷對於李廣這個人物精彩的描述,使得後人對於李廣這個一生充滿著悲劇色彩的名將感到了一絲敬佩。

有人會說,司馬遷不是號稱最正直的史學家嗎?他難道會在這件事情上摻入過多的個人色彩,事實告訴你,還真的會,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像與這個人沒有當過皇帝,但是司馬遷給他的轉紀成為本紀,本紀就是皇帝的紀傳,關於項羽的那一段描述被稱為《項羽本紀》,司馬遷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械人,鄭某些方面,他仍然有一些自己的情感,為什麼他會選擇對於李廣這種不吝嗇筆墨的這種描寫呢?

大家是否還記得司馬遷這個人為什麼會受宮刑,沒錯,司馬遷跟李廣的孫子是好朋友,也許是二者之間關係太近或者是司馬遷對於這段事情感到憤慨,因此在實際上面對於李廣這位老相信有著很多的筆墨描述,而對於霍去病,衛青,漢武帝的親戚感到了一絲憤慨,甚至還在某些歷史片段裡面加入了yy的成分,比如說使勁,上面有一段描述描述的是獲取並進攻的時候,然後在實際上面司馬遷不多不少的加了一個字,幸,根據史學家對於這個字的描述判斷出來。司馬遷是猜測和具備衛星與漢武帝之間有著那樣不可描述的關係……

當然,今天的主題並不是這個。我們是說為什麼在唐朝,邊塞詩人會選擇將自己的情感寄託在李廣身上,而不是衛青霍去病這樣功成名就的人身上。

其實過多的就是一種對於自身的那種遭遇上的同情,這一點跟司馬遷本身對於李廣的描述有著不可避免的關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說到李廣這個人,大家第一個印象就是這個人很能打仗,而且戰功很多,但是犯的錯誤也很多,而且跟上面的關係處理的不好,最後導致了這個人一生未封侯,他戰功的肯定,即便戰功赫赫,即便是已經歷經很多年,與敵人作戰,但是沒有得到他人的肯定。

對於這些邊塞詩人而言,他們之所以有時間去寫詩,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他們已經賦閒在家,或者是此時此刻已經無仗可打,懷才不遇,無法建功立業,這就是成了他們的寫照,因此在歷史書上面不斷地翻閱之後,他們發現李廣這個人跟他們實在太相像了。

並且,唐太宗李世民在為自己的身份進行鍍晶,也就是古代的皇帝,通常會選擇一些神話傳說或者是自己的祖先是聖人,烘托自己天子身份高貴。君權神授的這種思想,因此他在尋找自己祖先的時候破格的將李廣作為他的祖先供奉了起來,並且特別的設立了廟宇,這一下子李廣的身份就水漲船高啦,寫李廣等於就是對當時大唐王朝最高統治者身份的肯定,為什麼不去寫呢?


漩渦鳴人yy

李廣,隴西成紀人,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人,漢族)先祖是秦朝名將“李信”。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李廣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將。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繼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萬餘騎出雁門擊匈奴,負傷被俘,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李廣,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廣在漠北之戰中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

如果說衛青、霍去病是因征戰而有功勞,那李廣將軍就是守衛邊塞有功勞。李廣將軍在一生的抗擊匈奴和守衛邊疆中,屈指算來差不多有四十多年。詩人王昌齡在《出塞》裡寫道,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如果沒有李廣守衛邊塞幾十年,怎麼能待到有龍城之捷了,後世詩人不僅僅是懷念李廣,其實也在為李廣鳴不平,雖然司馬遷在《史記》裡有替李廣說話的成份,但李廣守衛邊塞確實是有功勞的,李廣守了三四十年邊塞,連匈奴人都佩服李廣。《燕行歌》裡有,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自今猶憶李將軍。可見大漠邊陲的艱苦,李將軍是如何守了三四十年的,只有詩人親臨邊塞,才能體會到李廣守邊的不易。李廣把石頭當老虎,可能後來守邊的詩人也親歷過,所以才能寫出《塞下曲》的好詩,王勃的《滕王閣序》裡,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也說明了李廣命運的不濟。後人不推崇衛霍是因為衛霍的人生價值在有生之年充分得到了體現,功高官顯。而李廣守衛邊塞苦苦幾十年,就算沒有功勞也一直守到漢朝名將的出現,不但未封戶侯,還因迷路追責而自殺,在我想來李廣守邊有功而未被封侯,應該被後世人以詩詞來懷念。


夏有涼風61

這個問題是稍微有點瑕疵的,後世詩人雖然對李廣很推崇,但是也沒有否認衛青霍去病的功勞啊。霍去病的“封狼居胥”被認為武將的最高榮譽啊。。

如果單從歷史功績來看,李廣確實不如曾經擊敗匈奴,在大漠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衛青。但為什麼後世的詩人對李大家推崇。

咱們先大概瞭解下李廣這個人。 李廣),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萬餘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臥於兩馬間,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司馬遷評價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德宗時將李廣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李廣為懷柔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實際李廣也是個悲劇的人物,年輕時,是世家子弟,本應該遠征漠北,但是在文景二帝時期,西漢對匈奴是被動的,不敢主動出擊,李廣一直被埋沒。到了武帝時期,西漢遠征匈奴,本以為李廣能夠大展才華,但是卻出來衛青霍去病兩個絕世將星,李廣根本沒有立功的機會,就算出徵,也只是側翼部隊,不是主力,所以,最終李廣羞憤自殺。



我們再來看看後世大概有哪些詩人的作品是懷念李廣的

詩人王昌齡在其詩《出塞》裡寫道,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嚴武的《軍城早秋》:“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高適的《燕歌行》:“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

王勃的《滕王閣序》“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這些人以用典的手法表達了對李廣的懷念與同情,熟悉文學的朋友可能知道,用典對詩的作用。根據《辭海》詩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轉道出作者之心聲,即所謂"據事以類義"也。

所以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就不難理解後世詩人對李廣倍加推崇了 首先,李廣是個對抗擊匈奴的英雄,(雖然不是主力,但是也率軍對匈奴作戰) 其次,李廣個人品質很好,為官清廉,經常與士兵同吃同住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李廣一生不得重用,有點懷才不遇的感覺,最終都沒有封侯,讓人同情,同時也能引起一些懷才不遇的詩人的功名,借歌頌李廣的作品表達自己想為國盡忠但不能重用的委曲情懷。


瑞瑞說歷史

這直接暴露了後世文人缺乏實踐經驗,好吃懶做,不想下基層歷練。卻以李廣為名號,哀嘆自己的懷才不遇!沒能一步登天,直步青雲!

李廣這人,名號雖然響,人也足夠勇猛!但是在指揮上面默守陳規,比如衛霍推崇奇襲戰打擊敵人後方及補給線,李廣推崇陣仗與敵人正面對敵。每每打下來,衛霍斬獲豐盛,李廣敗多勝少。無功不受祿,這是李廣難封的主因,並非是漢武帝不待見李廣不給他封賞。整個漢武帝時期,軍功晉爵制度十分完善,封候一千六百多人,唯獨李廣沒有,可見李廣也有自己的原因!文人們認為李廣熬資歷那麼多年,沒功勞也有苦勞,恰恰是自己膚淺的表象!

文人們除了哀嘆李廣難封外,還推崇另外一個君主,劉備!因為劉備破格提拔了諸葛亮,三顧茅廬把二十七歲的諸葛亮捧為座上賓。但是,文人們肯定也不知道,諸葛亮在加入劉備陣營後同樣是沒有職權的,也是被下放到關羽軍團進行基層歷練,當了八年政委後才被升為軍團長的!

沒有什麼懷才不遇的說法,只有不夠優秀的自己!願各位好好在基層歷練,是金子總會發光,不是金子要學會認命!


優己

成功之人志同道合,失意之人同病相憐。

飛將軍李廣,西漢一代名將,歷經了漢文帝,漢景帝和漢武帝三代帝王,常年北拒匈奴,勞苦功高。但終其一生也沒能封為列候,反而因為貽誤戰機而愧而自刎,讓人唏噓。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在他的代表作《滕王閣序》中感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因為李廣勞苦功高而未能封為列侯,致使後世文人經常為李廣鳴不平,加上文人本身也有懷才不遇之感,往往也喜歡借李廣的遭遇來自我安慰,而對作為成功者的衛青,霍去病等人,文人們就沒有同病相憐的感覺了。因此,衛青,霍去病少見於文人筆下就容易理解了。

那麼,李廣到底應不應該封侯呢?該,但漢武帝並不欣賞李廣,李廣也確實沒在漢武帝時期做出過突出貢獻,所以李廣至死都沒能被封為列侯。

為什麼?這要從西漢時期的邊關政策說起。秦漢時期,正直匈奴最鼎盛的時期,秦始皇不堪其擾才修築了萬里長城來禦敵於國門之外。西漢建國後,劉邦御駕親征匈奴,結果大敗,被困於白登,險些被俘。之後劉邦乖了,開始和親匈奴。繞是如此,西漢北部邊界還是一直不和平。到了漢文帝的時候,對內“文景之治”,對匈奴的策略是以防為主。李廣正是在這種邊防策略下在邊防上到處“救火”,因此他才有了“飛將軍”的雅號。漢景帝時,對內對外的政策均沒變化。李廣在邊防線上依然充當“救火隊員”。而到了漢武帝時期,西漢經歷了三代帝王的韜光養晦,終於可以北擊匈奴了。因此,對匈奴也由被動防禦,四處救火變成了“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了。這讓以善打防禦戰出身的李廣非常的不適應。這相當於在足球場上把守門員當攻城拔寨的前鋒來用了。如此一來,李廣在漢武帝朝難有作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最後,因為貽誤戰機而愧而自殺。結束了李廣悲情的一生。

如果漢武帝依然奉行防禦為主的邊防戰略,李廣封侯是遲早的事。只可惜,李廣晚年遇到的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大帝。

多年以後,李廣的孫子,西漢名將李陵在率兵北擊匈奴的時候,兵敗被俘,後投降匈奴。漢武帝大怒,而李陵的好友司馬遷因為替李陵辯解而被漢武帝處以“宮刑”。司馬遷就是這樣抱著殘軀寫出來了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稱的史書鉅著《史記》。


遊子天涯君莫問

的確中國民間所推崇的人中有很多怪現象。孔子自己都說沒有搞懂中國文化被後人推為文聖人。關羽打敗仗被殺,缺點一大堆,成了武聖人。曹操才學智德相比於其他人要好得多,成了白臉奸雄。劉備無才無德虛情假義加忘恩負義成了真君孑。

古人說防口如同防川。

川從何來。在社會底層有一種人。他們並無目的,喜歡編一些東西,來吸引人們的注意。而人們對不是針對自己的流言,不會多想去明辨真假,往往相信。一種流信代代相傳形成了一種民間文化。小時在農村夏天人們圍在園壩中一邊麻著玉米,一邊聽一個老者講故事。冬天圍在火籠邊聽老者講故事。這些老者文化水平並不高。其中有一人編一點,這個故事就會變了樣的被傳下去,這些故事代代相傳形成了一種民間文化。有的被編成了戲劇。

個人不成熟的認識。不代表任何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