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之城西安 滿城真情暖人心

正能量之城西安 滿城真情暖人心

5.20,充滿溫情的一天,西安榮獲“全國十大正能量城市”稱號。在新時代全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進程中,西安人用拼搏之姿跑出了加速度,更用大氣包容、文明開放的態度塑造出充滿社會正能量的城市精神。一個個可愛的西安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創造了一個個不平凡的感人瞬間,用真心詮釋出一句話——西安最美的風景,就是西安人。

今年3月29日,由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主辦的第六屆“媒體公益與社會責任”研討會在杭州舉行,首次向全國發布的“五週年公益報告”大數據,西安被評為“全國十大正能量城市”。5月20日,頒獎典禮在西安隆重舉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關相林代表西安正式領取“全國十大正能量城市”獎盃。正如一位獲獎者在頒獎典禮現場所說:“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都只是普通人,當有人需要我們時,我們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希望今後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參與公益,用真情、用真心挽救、溫暖更多的心。”

他們是1200萬西安人的代表,代表著新時代的西安正能量精神。與此同時,還有更多的西安人也依舊堅持默默奉獻。無論是陌生人在危難之中,還是路遇歹徒為非作歹,勇毅果敢的西安人從未有過片刻猶豫;無論是見到兒童迷失家的方向,還是遇到老人意外病倒,善良淳樸的西安人都會伸出雙手、熱情相助。

文明風尚處處湧動 就在每位市民身邊

在大車家巷,79歲的老太太羅桂賢習慣了每天在街頭撿菸頭、垃圾,一堅持就是19年。在她看來,西安是自己的家,撿拾菸頭垃圾是她回報社會的方式,只有人人都熱愛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家,自覺維護城市環境,才能使“菸頭不落地 西安更美麗”真正落在行動上。

在鳳城七路,很多人都難忘2017年4月18日的那個清晨,一位年輕的姑娘在路過鳳城七路與文景路十字時,遇到一位老人突然暈倒在地。學習臨床醫學專業的她迅速上前熱心相助。在判斷老人系突發心臟病的情況下,她跪在地上給老人進行心肺復甦和人工呼吸,直到救護車趕到,看著老人被抬上救護車,這位年輕的女孩才默默離開。通過媒體的追蹤報道,事件不斷被大家知曉,她也被網友稱作“西安最美女孩”。最終,這位女孩出現在了媒體的鏡頭前,稱自己“只是做了件舉手之勞的普通事”。從此以後,很多人記住了她的名字——吳一帆。

在友誼東路,去年11月2日 ,57歲的陳志強騎車路過人行天橋附近,見一名中年男子掏出匕首朝一名女子的脖子捅去,陳志強見狀上前制止,他與大學生田地二人不顧危險,並肩與行兇男子奮勇搏鬥,成功救出受傷女子。

在未央路,去年12月10日上午,正在值班的商場保安李國武突然發現11樓有一名女子欲輕生。正在李國武費心勸說時,女子突然跳下。險情發生,是上前救人還是退後躲避?李國武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不顧自身安危,立即衝上前去救人。但不幸的是,李國武被墜樓女子砸中頭部,二人都失去了生命。保安李國武徒手接墜樓女子的事蹟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第221期評選中高票當選一等獎,且得票數最高。

在大興西路,今年1月20日下午放學時,大興中學四名女生宋盼、李美燁、魏甜甜、鄒婷發現馬路上一口井蓋敞開著,她們首先想到的是他人的人身安全,一邊提醒行人和司機繞開,一邊靠近井蓋,合力將井蓋蓋好。這四位品學兼優、熱心助人的中學生用行動詮釋了“00後”的擔當,向整個社會傳遞了未來西安的滿滿正能量。

在西安的大街小巷,西安市文明交通“車讓人”活動推行已有一年時間,搶道、搶行等不文明行為已經悄然改變,斑馬線前“車讓人、人快走”成為了每位出行者的自覺行動。機動車文明禮讓,行人不必再提心吊膽過馬路,和諧的交通秩序讓西安處處充滿友善,處處展現著古城新時代的文明風尚。

新時代正能量精神 推動大西安大發展

古往今來,作為中華文明起源地的西安有過矚目的輝煌歷史。作為古絲綢之路起點,它與雅典、開羅、羅馬並稱世界四大古都,是世界上文化內涵最豐富、文化遺存最厚重、古代城池系統保存最完整的歷史文化名城。如今,隨著經濟發展方式和城市發展方式的巨大變化,西安已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作為全國文明城市的一員,1200萬西安人上下一心、鼓足幹勁,在新時代的“跑道”上,向著“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的目標加速奔跑。

當前,全市深入開展“菸頭革命”“廁所革命”和“行政效能革命”,努力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的全面建設,城市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廣大市民積極行動起來,主動擔當作為,傳播正能量、培育新風尚,營造出向善、向上的文明之風,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陝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西安報業傳媒集團特聘專家張寶通表示,西安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不僅在經濟規模、發展水平要居全國前列,市民的精神風貌和道德水平同樣也要達到全國領先。此次西安榮獲“全國十大正能量城市”稱號,代表著西安的精神文明建設得到了全國範圍內的普遍認可。從歷史上來看,中華民族許多優秀的傳統美德,本身就孕育在西安、紮根在西安。近年來,西安緊抓時代機遇、找準發展定位,社會各項發展步入快車道,才使得社會正能量得以充分釋放,湧現了眾多具有新時代特色的先進人物、感人事蹟。張寶通認為,未來,社會傳遞形成的正能量精神還將繼續為大西安的大發展提供引領和支撐,成為推動大西安追趕超越的強勁動力。

正能量之城 成為大西安的“西”引力

人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友善文明之城。眼下,城市正能量也成為了西安的吸引力之一。同樣,正能量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每位西安人的暖心善舉。

去年以來,大西安一個又一個人才新政落地實施,政策力度和配套服務不斷升級,持續吸引了高學歷人才的目光,更是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截至5月14日,西安全市今年市外遷入401938人,是2017年同期的6.7倍。其中,博士781人,碩士研究生11218人,本科126054人。作為2018年遷入的“第40萬名新西安人”,來自湖北武漢的博士汪淑芬向媒體表示,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專屬氣質,十三朝古都西安,深厚的歷史文化則是其獨有的底色。西安影響力和競爭力都是西北地區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西安高校林立,科研院所數量和實力也非常強大。“這座古城厚重的文化歷史深深地吸引了我,有幸成為西安的一分子,我很驕傲和自豪,今後將用實際行動,為西安的發展添磚加瓦。”汪淑芬說。

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專家組組長石英認為,近年來西安屢屢獲得全國性的榮譽與好評,從側面反映了西安社會發展進步的良好成果,此次榮獲“全國十大正能量城市”的稱號可謂實至名歸、當之無愧。從歷史上看,西安不僅僅是一座具有深厚積澱的古都名城,更是中華文明禮儀的發祥地,每一位熱心的西安人都有著友善、質樸的情懷,造就了西安文明的城市底蘊。如今,西安全市上上下下正在全力追趕超越,以“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為總體目標,加快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的全面建設,提振整座城市的“精氣神”。在這一歷史進程中,城市建設、經濟發展與文明進步勢必會相輔相成、緊密聯動,這又為大西安未來的發展營造出文明友善的“軟環境”,成為西安吸引英才、凝聚人心的“軟實力”標籤。

今日之西安,不僅僅有卓越領先的“硬科技”,更有感動人心的“暖情誼”。40萬新西安人、百萬市場主體,彰顯了城市的嶄新活力和蓬勃生機。古老文明與現代風尚在這裡完美交融,硬科技與軟實力在這裡聯動發展,讓工作、生活在西安的每一個市民,都能擁有獲得感和幸福感,自豪油然而生。“正能量城市”,正在成為西安一張亮眼的名片,打造出西安優化發展環境、持續增強吸引力的時代符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