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滯留中國東北的百萬日本僑民去了哪裡?

用戶6330545202


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著結束,但是當時在中國境內有著將近兩百萬的日本僑民。因為早在1910年就有日本人來到了中國東北,他們起初來到這裡收到的命令是開荒。

他們一開始並不承認這裡是自己的領土。一直到了日本侵略中國步伐加快,出現了第二、第三批移民,很多僑民竟然認為這裡是屬於他們的領土,真是可笑至極。


他們把家安定在這裡,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時間。然而在九一八事變和抗日戰爭中,很多人參加到了日本軍隊當中。在戰爭正式爆發後,有二十幾萬人報名參加了關東軍。

隨著日本的投降,他們迎接的是蘇聯軍隊的屠殺。有大批人企圖逃往哈爾濱,從哈爾濱進入朝鮮,再從朝鮮乘船回到日本。但是蘇聯軍隊不是省油的燈,封鎖了多條前往日本的道路。

這些人開始試圖從山中越過封鎖線。然而因為接連的大雨,在加上路上飢寒交迫、疾病威脅之下,大多數的逃跑人員都死在了路上。抗日戰爭勝利的那一年,並沒有多少人能夠逃回本土。


1946年南京國民政府準備遣返這批人,計劃還沒有正式開始,內戰爆發,原定的計劃受到了影響。一直到了新中國成立,仍然有幾十萬人滯留在中國。

上世紀50年代末,這批可惡的殖民者才被陸陸續續的遣返完畢。這裡本來就不屬於他們,雖然有一部分被遣返,但是大多數人都死在了等待的過程中。


史之策


最早的一批日本僑民於1910年登陸中國,之後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日本人來到中國定居,他們甚至把這裡當成了他們的家鄉。

當時,東北各大中城市風景優美的地區,多半劃為日本人的住宅區。在廣大農村,日本移民“滿洲開拓團”也享有特殊待遇。他們侵佔那些原本屬於中國人的土地,極大地破壞了當時居民們的生活。

然而,隨著日本侵華戰爭的節節敗退,日本僑民的日子也漸漸吃緊了。一些高管家屬和富人先後撤離,留下幾百萬日本僑民滯留中國。日本投降之後,忙於處理各種事物,顧不上這些滯留於中國的僑民,這些人也就成為了“難民”。

據日本編纂的《滿洲國史》記載,僅在戰敗後潰逃過程中自殺、餓死、病歿的日本人就達到174022人,其中“開拓團”的團民死亡了78500人。僥倖活下來的日僑,絕大多數彙集到難民收容所中,苦苦地等待回國。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政府在控制東北之後,就著手開始遣返日僑的工作。

1946年,經當時的“軍調處三人小組”(美國

馬歇爾、中共周恩來、國民黨政府張群)協調決定,除丹東的日本僑民7.5萬人由東北民主聯軍

負責經朝鮮遣返、大連的日本僑民27萬人由蘇軍直接遣返之外,在東北地區的其餘日本僑民全部集中到葫蘆島港進行遣返。



儘管當時中國物資匱乏,但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國民政府都不遺餘力地幫助這些日本僑民。

僅1946年5月至8月,遣返經費開支就達14712萬元(東北流通券)。中共控制區的吉林省政府主席周保中
也簽署命令,要求對遣返日僑中無力購糧者“可按旅程日數發給每人每天一斤半糧食、十五元菜金。

許多善良的中國人給日僑中的小孩老人騰出熱炕,端水送飯。有一次,葫蘆島的日僑轉運所暴發霍亂,致使數以萬計的日僑滯留瀋陽,薪材出現短缺。中方立即從撫順緊急調運燃煤500噸。為了保證日僑俘及時治病,在葫蘆島還專門設立了有外科、腸道科和婦產科的醫院,並保證了足夠多的床位。為了便於日僑瞭解遣返政策和進程,中方甚至還辦了一份日文的《東北導報》,前後共出版了498期。

也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和天朝一樣仁厚,美國、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當時就藉著移民的幌子,將這些僑民當作了免費勞工使用。

據統計,直到1946年末,美國扣留了將近7萬名投降的日本兵做勞工,用於逐步淘汰在菲律賓群島沖繩島和太平洋海域的戰時設施

另一邊,蘇聯驅使百萬日本難民前往西伯利亞墾荒,這些資料,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吧。


至少,我們要知道,那些在東北的僑民,是被那些窮困的中國人,被那些被他們視作牲口的人,那些被他們欺壓了幾十年的人,所安全送回國的。


一點昊然氣

日本在侵略中國的同時,計劃先後向東北移民百萬,實際上只移民了約30萬人,歷史上稱為“開拓團”,這些移民大部分是日本的貧苦農民,懷著滿洲夢來到東北,通過日軍掠奪和霸佔了東北人民的土地,1945年日本投降後,這批日本僑民成了戰爭的殉葬者。

圖為日本戰敗後,在東北的僑民集結準備回國。

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從19世紀末就開始了,1905年日俄戰爭勝利後開始一步步在東北擴張,1931年的九一八、1937年的抗戰爆發,日本全面入侵中國的同時,還想從文化上蠶食中國,日本出臺了《向滿洲移住農業移民百萬戶的計劃》,20年內向東北移民500萬的目標。於是日本開拓團開始了,除了極少數是來東北實業經商和配合日軍掠奪物質的富人外,大部分是日本的貧困勞動者,懷揣滿州夢受騙移民東北的。

被遣返回國的日本僑民先做思想教育,然後檢查行李,最後組織登船回國。

1945年日本戰敗後,有錢的日本移民早就通過各種方式逃跑了,在東北的開拓團民之前組織了義勇隊準備支援關東軍的,後來被蘇軍殺了個乾淨,所以留下來的開拓團民都散落在東北各地被集中起來,開始進行反奸清算。

等待上船的日本人。

許許多多老少病殘的開拓民,滿臉愁容,面黃飢瘦,衣著破舊,棲居殘垣斷壁中,日軍在投降後至這些開拓民生死不顧,而使得這批日本僑民變成了難民,之後的東北軍民們反奸清算完後,對這批日本難民進行了處理。

圖為日本僑民上船回國。

東北軍隊首先向日本僑民伸出了援助之手,送了糧食,大部隊日本僑民在中國的幫助下坐船回了日本,少部分僑民婦女自願嫁給東北人在中國安家落戶,4000名孤兒和兒童被就地收養,因戰敗恐慌很多日本僑民四處逃亡很多凍餓而死,已經死去的日本僑民在各地修公墓統一安葬,據統計日本開拓團有8萬人命喪東北。


圖文繪歷史

先回答問題:百萬日本僑民基本上被遣送了回去,一部分遭到蘇聯軍隊的屠殺,一部分因自殺、生病死亡,一小部分日本婦女因為與中國人通婚,留在了中國。

由於日本是抱著必滅中國的決心來的,所以在九一八事件後,大批的日本人遷入中國,除了日本兵之外,還有很多老弱病殘。

日本戰敗之後,留下了一百多萬日本人在東北。日本剛投降的時候,東北的日僑遭到蘇聯軍隊的屠殺,死了不少人。

但是中國抱著人道主義,阻止了這場屠殺。於是在1946年,經當時的“軍調處三人小組”協調決定:

凡散在東北的日本人,無論是僑民還是戰俘,原則上全部遣返。
凡在投降後結婚的,一律遣送,凡在投降前結婚的,特別是已經有子女的,按照其個人志願,可以暫時不遣返。(日本婦女與中國人結婚)
除丹東的日本僑民7.5萬人由東北民主聯軍負責經朝鮮遣返、大連的日本僑民27萬人由蘇軍直接遣返之外,在東北地區的其餘日本僑民全部集中到葫蘆島港進行遣返。

當然,在遣返的時候,總有那麼一些人不聽話,還有的人很悲觀,有不少日本人直接切腹自盡。

日本編纂過一本書,叫《滿洲國史》,上面記載:

僅在戰敗後潰逃過程中自殺、餓死、病歿的日本人就達到174022人,其中“開拓團”的團民死亡了78500人。

本來能夠一次性給送回去的,但是之後內戰爆發了,而還有少部分日僑沒來得及送回去,於是繼續在中國生活,直到1950年左右才基本上全部遣送回去。

至於說留下來當間諜的,肯定有,多少就不知道了。他們一般都是已經融入了中國社會,也杜撰好了身份,很難一個個的查出來。


戲曲說

戰後,中國東北之所以有上百萬的日僑與日本自“九一八事變”後大規模向滿洲移民、拓殖有很大關係。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僅僅一個多月,日本當局就制定了所謂的“向醞釀之中的滿洲國遷移日民”的方案,此後陸陸續續有日本人移民中國東北,據不完全統計,到戰後的1945年8月,在中國東北的日僑數量已達110餘萬。

戰爭結束後,中國政府對日本戰俘和在華日僑採取的是“以德報怨”的政策,蔣介石在抗戰勝利的廣播中也說過不得對日本戰俘和日僑橫加侮辱,因此國民政府在戰後積極協助日僑回國。

由於在華東北日僑人數最多,所以國民政府優先處理了東北日僑的遣返工作。行政院給東北行轅的指令是:“凡散在東北的日本人,無論是僑民還是戰俘,原則上全部遣返。”而針對有日本婦女已經與東北當地老百姓結婚的情況,行政院的指令是:“凡在投降後結婚的,一律遣送,凡在投降前結婚的,特別是已經有子女的,按照其個人志願,可以暫時不遣返。”因此,依照行政院的指令,東北國民黨政府調動了大量艦隻對東北的日本僑民進行遣返。而當時東北民主聯軍所控制的區域內,也有將近20萬日本僑民,東北聯軍也予以了配合。最終,東北的日本僑民和戰俘大部分通過葫蘆島港口被遣返回日本。

但是並不是所有日僑最後都能夠回到日本國內,除了被順利遣返回國的日本僑民之外,剩餘的日僑的出路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種是自殺身亡。許多日僑以“天皇使者”自居,他們接受不了日本戰敗的消息,因此選擇了自盡。蘇軍的《紅星報》曾經報道過這樣一則消息:“小興安嶺密林裡,發現600具剖腹自絕的日本人。”

還有就是選擇留在東北當地的,因為當時許多日僑也知道回到日本就是死路一條,日本已經是一片廢墟,回去不一定能夠生存下來。因此許多日僑,特別是日本婦女,選擇嫁給東北當地人,以便可以受到保護而留下來,當時就曾經發生過六個日本婦女爭搶一箇中國男子,母女同時嫁給兄弟兩人的情況。


青年史學家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上百萬的日本僑民是如何來到中國東北的?

因為日本人壞事做絕,老天都看不過眼,就把這些狗日的放在島上。日本本土資源匱乏,山多田少,很多現代化資源都要從國外購買。更悲催的是,日本經常爆發地震海嘯。大批的日本人像狗一樣死掉,就算不死,殘廢的人很多。

因此日本人對佔有陸地有強烈的渴望,日本人做夢都想擁有大片的陸地。中日甲午戰爭後,朝鮮被日本吞併,大批的日本人進入朝鮮。

1904年日俄戰爭後,俄國人退出東北,日本人開始向東北擴張,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尋找各種藉口向東北移民。

第一階段是試點移民,發生在從1905年到九一八事變前。因為日本在東北修築了滿洲鐵路,在鐵路沿線有部分區域屬於滿鐵附屬地。日本就在其中撥出了4400公頃土地,用來安置日本移民。最開始規模並不大,後來又向張作霖提出大規模移民。張作霖被迫答應,但要求各級政府不得向日本人提供住房,日本人的這個計劃被迫流產。

第二個階段是武裝移民。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迅速佔領了整個東北。東北開拓團的概念就此產生,東宮鐵男大尉在日本向來有滿洲開拓之父的稱號,他提出以退休軍人為主體,以家屬為副,大力向東北發展移民。移民的性質類似於現在的新疆和東北的農場。東北人民對日本移民表示強烈抗議,謝文東組織農民起義,打死日本移民39人。

第三個階段叫國策移民。七七事變爆發前後,由日本內閣主持百萬戶移民中國東北計劃,這項計劃一直持續到1945年,並將其制定為國策。同時把移民團改為開拓團,把移民事業改成開拓事業。為了保證移民能夠順利的進行,日本人還從法律方面進行保護,由關東軍司令部提供各種保障。

為了保證日本移民的順利進行,日本關東軍把大批的中國人趕出村莊。大批的東北人民流離失所,淪為日本人的奴隸。他們只能幫日本人種地開礦,有很多人都在勞動中死去。

在918之後的十幾年裡,日本人通過農業移民、政治移民、工業移民、商業移民、文化移民等各種形式向東北移民30多萬戶,共一百多萬人。

日本向東北移民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在東北紮根發芽。逐漸在數量上佔有優勢,進而把佔領東北轉化為事實。

甚至到了1945年,日本人還在向美國人請求,說他們可以放棄日本本土,但一定要佔領中國東北。這個要求遭到了全世界人民共同一致的強烈反對,尤其是中國人民絕對不能答應的。

二戰結束後,按照戰勝國達成的協議,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所有的日本移民必須無條件的被遣返回國。

當時的日本開拓團,基本上只剩下了老幼婦孺,青壯年基本上都在戰爭中死去。受日本武士道精神影響,有不少日本人在絕望中自殺死去,為他們的天皇陪葬去了,可惜他們的天皇並沒有死。

因為發往日本的船隻非常有限,大批的日本人寄居在一起,因為人口密度不大,和條件過於惡劣,馬上就爆發了瘟疫。有不少日本人在瘟疫中死去,沒有死於瘟疫的人,也很多人在嚴寒和飢餓中給他們死去的親人陪葬去了。

儘管如此,國民政府還是盡最大努力幫助了這些日本人,給他們提供了大量的糧食和蔬菜,甚至衣服被褥。

絕大部分日本人還是回到了國內,還有數萬日本人不願意回國。善良的東北人民原諒了他們在戰爭中的暴行,接納了他們,給他們提供了生存的空間和必要條件。

從上世紀50年代到七十八十年代,陸陸續續都有一些日本僑民從東北迴到日本。

相對於日本政府,到現在都不承認侵略中國的事實。中國政府始終給日本政府和人民,保持了高度的剋制和忍讓,給在中國生活的日本人提供了大量的方便。


新知傳習閣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些人都被遣返了,但死了不少。

日本佔領東北以後,考慮建立殖民地,開始瘋狂移民。

日本計劃移民300萬,但最終沒有達到這個數字。即便如此,日本投降之前,東北的日本僑民也高達130多萬人。

不過,在最後2個月,關東軍知道蘇聯就要進攻,緊急在僑民中招募男性加入,蒐羅了10多萬人成為新兵。

在蘇軍進攻以後,這批連槍都沒有握住幾年的男性日橋,全部被押送到西伯利亞勞動,死亡很多。

隨著蘇軍的入侵,關東軍的投降,日軍開始全面撤退,日僑也跟隨部隊撤退。

但日本軍人並沒有刻意保護自己人,因為他們自顧不暇。

蘇軍非常兇暴,到處搶劫殺人,還姦淫日僑婦女。

在瀋陽、長春的日僑較為集中的地區,不管白天黑夜都能聽到日本婦女的慘叫。後來實在受不了,被迫主動送一些女人給蘇軍,以試圖保住大多數。

蘇軍施暴期間,日本婦女或者家屬敢於抵抗,一律被槍殺。

由於恐懼蘇軍的殺害和姦淫,絕大部分日僑都向國內或者向大連、瀋陽等大城市撤退。

這一路上,日僑缺吃少穿,又凍又餓。東北面積遼闊,一個城市到一個城市經常需要步行半個月。缺乏糧食和交通工具,又有土匪之內的不斷襲擊,普通日僑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大批日僑死在路上。

一些婦女為了活命,被迫扔掉了自己的孩子,東北中國居民收養的日本小孩就有3000多人。

一些人實在走不動,有的全家自殺,有的女人則嫁給當地中國男人,試圖保命。

1946年,經當時的“軍調處三人小組”(美國+馬歇爾、中共周恩來、國民黨政府張群)協調決定,除丹東的日本僑民7.5萬人由東北解放軍負責經朝鮮遣返、大連的日本僑民27萬人由蘇軍直接遣返之外,在東北地區的其餘日本僑民(近100萬人)全部集中到葫蘆島港進行遣返。

據日本編纂的《滿洲國史》記載,僅在戰敗後潰逃過程中自殺、餓死、病歿的日本人就達到174022人,其中“開拓團”的團民死亡了78500人。


薩沙

1945年,曰本投降後,滯留中國東北的百萬日去僑民有十萬左右穢蘇聯軍隊帶去西伯利亞做苦工,(其中有幾十萬關東軍俘虜),解放軍進駐東北時與蘇聯協商,一批一批遣返日本,一次性不能全部遣返,暫留下來的安排在工廠做工,有的日本人顧全自己,小孩不管,餓死凍死的小孩也有幾千,直到50年代末才將人全部遣返日本。


學習冇止境1

聽我媽說,日本投降後很多老人和婦女兒童跑不出去,而藏在河套裡,飢寒交迫的為了讓小孩子活下去,就會祈求當地老百姓收留,沒有兒女的人家用幾根麻花就能換一個孩子。也有很多人被老百姓推進了呼蘭河淹死。


fy彩虹123

八年的侵略把東北三省的男人全部拉上戰場,剩下的女人也成為日本的家屬,留下應該沒留姓名的日本種在中國,人老古來虛,過去沒有提,人快死也要把秘密道出來,現在去日本的都是日本留下的種,認祖歸宗是人之常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