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姐-
認識很多人後,發現一點,所有的恩怨,都是因為人和人太好引起的,靠的太近了,就起了麻煩。
然後就有恩恩怨怨了,一個家庭中,一個單位中,乃至朋友之中也是一樣的。好起來時可以兩人同穿一條褲子,分開後,可以死都不見面。因為彼此太好的緣故了。
俗話說得好,“逢人只說三分話”這句話可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必無友”。任何人適當之間,必須要學會適當的保持距離,話說多了,不僅都是廢話,還會讓人產生厭煩的感覺。甚至還可能不經意的說出一些讓對方不開心的話,讓人在暗中默默的疏遠了自己,而自己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這是十分不好的。
人和人的相處,真的是一種藝術,或者是一生中很重要的學問的。要學好一點,真的不容易。我覺得有點很重要,首先要抱著一種無所求的心理,不要去求對方,無欲則剛嘛,不求於對方,然後多多的為對方做事情,這樣子關係就慢慢的好了。很多人關係越搞越糟糕,是因為向對方所求的太多了。這就是造成翻臉的原因。
弘一大師在晚年時,寫了一首詩:“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人和人的感情,淡淡的就好,這樣的關係,能夠維持的久。如果一直濃濃的,兩人濃如蜜,就是要分開的時候。老子說的,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如果一直感情升溫,一定會退溫的,這是宇宙的規律。
心夥伴
“君子之交淡如水”,出處是《莊子.山木》。原句是:“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這句話的意思是——真正的朋友交往像水一樣淡而清澈,不夾雜任何利益的因素;而小人即普通朋友之間的交往,一開始看上去打的火熱走得很近,往往都和利益有關。真朋友看起來很淡,但是很長久,以利益為重的所謂朋友,往往因利而聚,利盡即散。
“君子之交淡如水”有一個歷史故事:
唐代貞觀年間,大唐名將薛仁貴在成大將之前,和妻子居住在一處破窯中,生活過得很清苦,常常捉襟見肘。薛仁貴的朋友王茂生夫婦經常去接濟幫助他們,彼此相處友好融洽。
之後,薛仁貴從軍,一直跟隨李世民四處征戰,因他在東征時立了大功,被封“平遼王”。一時身份顯赫,前來攀權附會送禮祝賀者甚眾,可是都被薛仁貴婉拒,唯獨留下了王茂生夫婦送來的一罈清水。
薛仁貴命人取來大碗,當著文武百官連飲三大碗清水,連說痛快。眾人不解,他說:“昔日落難時,全靠王兄夫婦接濟資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富貴。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禮不收,卻要收下王兄的大禮。王兄貧寒,清水即是他的美意。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後,薛仁貴和王茂生夫婦一直來往甚密,這段“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話就被這樣流傳下來。
時至今日,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指,朋友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淡而長久,濃則易分。如今的浮躁社會,一見面就和你打得火熱的所謂朋友,往往是為利益而來,表面熱情似火,背後可能就翻臉無情。
反倒是走入你的心裡的真朋友,平時各自忙碌,聯繫很少,有事總是一馬當先,知音難覓,如有請惜。
人與人之間不要走得太近,走得太近是災難。災難的意思是:你不但無法回到從前,還會顛覆了以往。要想得到一個人,你不妨走近他;要想很快地失去他,你就去無限度地走近他。
走近的好處是你能熟悉他,太近的壞處是你會太熟悉。這個世界上,最熟悉的只有自己。否則,向誰全面敞開都是大忌。
人類的所有美感,都是源於陌生和遙遠。你讓對方一覽無餘了,只會讓人心生厭倦,產生“不過如此”的厭煩。
人還有一種德性就是:你陌生含蓄一點,他會敬畏你,如果熟悉了,他就知道怎樣拿捏你。
因為,你的所有弱點,已袒露無遺。
所以,要遠一點。最美的距離,就在將夠著又夠不著的地方。
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走得近了,你的七寸對方都會知道,所以一旦翻臉了,最能擊中你的要害。到時候你的心會很受傷。
戀人之間也要保持適度的神秘感。李敖和胡因夢離婚時,他和別人說起原因,竟是因為以前在他心裡女神一樣的胡因夢,原來她也會打呵欠很醜;她也會挖鼻孔;還有她怎麼會大聲地放屁呢?形象盡毀啊!女神就是要遠觀的。
人與人之間走得太近,如果沒有邊界了,對方就會無限地侵入你的領地,覺得我們這麼熟悉,我的需求你不是應該比別人知道得更多一點嗎?他怎麼會這樣無視呢?事實上是,人都是最瞭解自己的動物,他人的需求你不說,有時候就真的不知道的。
還有就是,走得太近了,他會覺得不用在你身上花費精力,他失去你的成本很低,所以有時候會無所顧忌。這就是你覺得他不重視你的原因。
君子之交淡如水,保持適度的距離,不遠不近。想起時可以無話不談,相忘時各過各的生活;遇到困惑尋求幫助時,互幫互助,亦師亦友。
君子之交淡如水,淡而長久,淡而彌久。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有句話能很好地闡述這個問題——“距離產生美”。
人與人之間確實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管是和家人、朋友還是同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界限感,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
尤其是在職場中,我們需要和同事保持距離,即使關係再好。否則有可能因為一件事,朋友做不成,同事關係也鬧得很僵。
我以前就是這樣,對人很和善,對待能和我氣味相投的人,我會盡可能對他們好,包括我的同事。但是人總是非常貪心的,你長時間對他好,對方就會覺得是理所當然的。有一次我的同事需要寫一份報告,其實他自己也能寫,但是他覺得我擅長,就想讓我幫忙。
我每天的工作都忙不過來,我就拒絕了他。結果他就生氣了,說我這點小事都不幫。於是,從此一拍兩散。
我們在職場中應該怎樣和同事相處呢?
1、儘可能不和同事談論私事
同事之間的關係的應該純粹一點,儘量不要談論自己的私事。一步小心就被人傳出去了,還有可能因為私事對你產生不好的想法。
2、自己的工作儘量自己做
有個詞叫“禮尚往來”,如果你請求別人幫忙,也應該想到會有幫別人做事的時候。工作分配的太過混亂,總有一天會出事,總會有一個人會覺得自己幹多了。
3、多使用讚美,少吐槽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讚美,而不是被別人否認,即使他知道自己有什麼缺點。尤其是處於平級時,不要對同事的工作提出指責。對待下屬更要利用讚美,激發下屬工作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尤其是和同事之間。
——END——
你覺得人與人之間是否需要保持距離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我在年輕的時候有一個夢,就是這很短的一輩子,能有很多知心的朋友,我所謂的朋友,倒確也不是大眾口中常拿來稱謂的朋友。
在年少的時候,這夢常使我歡欣,讓我可以嘮叨,可以張揚,毫無顧忌地同身邊的人嬉笑怒罵。倒是後來稍大了些,心也跟著大了,身邊的人也便漸漸少了。那些曾經一口信誓旦旦要一輩子的朋友,也在滄桑變遷中變遷,回憶起來,確也沒留下什麼,只餘下一肚抱怨與憤世嫉俗的感悟罷了,確實是愣頭青的作為,也就不知其所以然的。
後來再大些,曾有人吃飯時和我笑談道他一輩子朋友很多可是能拿的上臺面的屈指可數,他問我這是不是一種人性的悲哀與嘲諷。
我罵了他一句道惡俗。他說俗是俗些可是在理,你敢說你不是?
我淡淡說了聲不是,起身便離開了,再談下去怕是要爭論的,我向來不喜歡和人計較道德的制高點,很累,也無用。
想起年少時看了一些書,書上講善的倒很少,宣揚性本惡的確是很多。多年前,看商海、看官場,倒也覺得朋友二字極其荒謬,往深去想牽扯到人性方面就變得更加惡俗了。只是如此持續了很久,也便想通了、釋然了。
何為朋友?
有人是在落魄之時來向我詮釋這個詞的,他說他相信患難見真情。同富貴共患難?我笑了笑,一個人一輩子要經過多少苦難,等到你富貴的時候,滄海桑田,你這朋友不當也罷。
每個人都有生活,因為你的過失硬要把朋友從他的生活軌跡中拉扯到你的世界裡來,自私而已、自我罷了。
朋友,是爭取來的,沒有人會因為你一口一個廉價的朋友而把整顆心給你。同富貴不患難,懷有此念,再去結交,方是善緣。
我有一個朋友,約莫可以稱之為兄弟了。十八歲生日的前一夜,去家萬里,本不想那麼張揚,但十八歲了,還是在乎有一些溫馨的祝福的,於我而言大概算是慰藉。我發消息給他說我十八歲了,當時真的是很興奮,現在想來那時那刻那興奮是莫名的。
那邊回覆我道::我去這麼大的事,你早不和我說。
我本想嘲他幾句:早跟你說,離這麼遠你也不能給我過,但沉默了一下還是刪了,說到:我明天過,今天剛知道,給我留個言,想要你的祝福。
他沒立刻發生日快樂也沒發什麼特別的圖片,只是回到:等熄燈我好好給你留。
我打了個嗯字,然後心滿意足地躺在床上。
我和他是初中認識的,或者說初二才結識的,一見也不如故,只是在叛逆的時期遇到了對口的人。這對口,是一起闖禍,一起遊戲,相擁在一起一口一個兄弟的稱謂,到最後再分道揚鑣各自為戰。
初三那年,他因為諸方面的原因轉到別的學校留了一級。走時我也如大多數人一樣象徵性地安慰勉勵了他幾句,但實則心裡確是麻木的,沒有丁點兒的感覺。我本以為如此便是分道揚鑣,真正的分道了。
但後來想想總是太市儈,心裡總是不安的,於是便要做些什麼,給他打了個電話,說週五晚上過來一趟有些東西給你,他嗯了一下說道好。
起初便這麼簡單,只是不想讓自己後悔,不想讓讀來的仁德至理成為悖逆,讓這悖逆變成噁心。
猶記那個週五放學確實興沖沖地跑去買禮物,現在還記起是對漂亮的蝴蝶標本,確是漂亮,以至於若干年後回想起來便浮現這倆個字。然後精心拾掇好小心地放在書包裡留待晚上,現已忘了當年天氣如何,大概是晴明的,哪怕如今思及心裡也是一片光風霽月。至於後來,見面吃飯聊天,他說他很感動,這些我倒是不太在乎了的。後來的後來,談哥們義氣談年少輕狂,這些無關風花雪月的也忘得乾乾淨淨了。
我高中那年,他初三,那時我也成熟了,歲月磨盡了鋒芒,沉默如磐石,在矛盾的世界裡徘徊,披著偽善的面具和周邊的人不鹹不淡,和他更是沒什麼接觸了。高一寒假,年後,看著天上嘈雜的煙花散盡,無來由想到了他,於是打了電話說有時間嗎出來吃個飯?他說好。見面之後,發現這無來由而為的尷尬,我確定沒什麼說的,他也不是矯情的人。沉默許久我問他最近怎麼樣,他笑著順過去說現在,話語中不褪當年的稚氣。
我靜靜地傾聽不去思考不去辯駁,難得的安閒與自在,至少那一刻心裡不是很累。
他最後說:我初中朋友不多你算一個。
我笑了笑,點了頭,沒說什麼。我和他談家庭談當年的飛揚跋扈,我問他後悔嗎。他說後悔。我沒再和他說大道理大感悟,況且是我做不到他也做不出來的,說之也無甚必要。
夜半,終散,他說以後多聯繫,我點頭嗯了一聲。
高二高三,平平淡淡,讀了幾本書,看了幾個人,寫了幾個字,做了該做的,倒也走出那種惡俗的樊蘺,心境開闊了幾許,期間也和他吃了幾頓飯,他說他長大了,我笑了笑和他談這些年的感悟,關於人生,關於學習,還有少些的人性,點到為止。
高三考完的暑假,閒下來我去了趟他家,都沒有很矯情,他說我聽,確實是不一樣了。我笑著說初中那一批到現在玩起來的居然是你,想想真是夢一場啊。
他說好兄弟此生不換。我重重的嗯了一聲,還是沒有說什麼,也確實無說什麼的必要。
大學那年,他高三,懂事後高三於他而言是很累的,有時深夜躺在床上,偶爾看到他發的說說,一笑而過,倒也沒摻合進去聒噪的想法。入冬的時候,他發消息說他開始合捲了成績不好,我說我那時也一樣努力就好,想了想又加了句加油堅持,心裡暖暖的。
十八歲近午夜時,他留了一串話,沒有說生日快樂。簡簡單單,回憶過去的過去,他說這一切的一切他都記在心裡。我那時很感動的,看著他成熟,記著我的,心滿意足,確實是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水,才清澈。
…………
很多年前有人問我:如果有一天想和一個人做一輩子交心的朋友,有一句話,想不想聽?
我說想。他說小事隨便,但大事不求他。
我撓了撓頭,不懂。
他說朋友,女人,哪怕稱兄道弟的朋友,是躺在一張床上的女人,都倒在一個錢字上。人是很奇怪的動物,尤其是男人,女人要是共患難往往可以共富貴,但男人不一樣,也許在窮的時候倆個人能分最後一塊錢一個饅頭,可有錢了,就不肯分一百萬一千萬一個億十個億。
我沉默半晌微嘲道會不會太世道了。
他笑了笑,不置可否。
許多年間,與人相交,不遑論以目的自處,一切隨緣,能交則交,確無做多的必要。繁華散盡,想起那人那話,釋然一笑,大道理,時過境遷罷了。
我一生所求和所交,順心即可,揹著這麼多道道豈不是個贅,看人,太苛,做事,太累。
想想這些年所謂的朋友,在一起的,散了的,做的不多,該做的都做了,沒有什麼心寒的。一世人,一生,心很小,本就容不下那麼多,淡一點兒,知心即可。
許多年後,倘使有人問我如果有一天想和一個人做一輩子交心的朋友該怎麼辦。
我說不多不少做能做的一個人的時候需是一個人兩個人在一起便是兩個人餘下的交由時間磨礪。
…………
生活多得是平淡無奇的擦肩而過,偶爾激起幾個水花已是天大的緣分,所以既然激起了水花,那請讓這水花濺起,濺起,也許不經意間就成了彩虹。
那些年,和他,源於一絲善念。
到最後,歸於一段緣分。
女人新志
首先要對題主的題目做一下更正。“君子之交淡如水”指的不是人和人不要走得太近,而是說,君子因心懷坦蕩,所以無須處處戒備,君子之間交往時不卑不亢,輕鬆自然,心境如水一樣清澈透明。因此,更準確一點的解釋是,君子之間的交往,不卑不亢,心胸坦蕩。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體現的是人際交往中人們身上兩個重要的特質,一是自我效能感,二是真誠。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為什麼君子之交中體現了自我效能感呢?是因為只有我們相信自己,知道自己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才能做到不卑不亢,也就是既不迎合別人,也不居高臨下。這在人際關係中很重要。如果我們一味迎合別人,不僅會給人造成誤解,也會讓自己不舒服;如果我們居高臨下,會讓和我們說話的人感到不適,從而會影響今後的人際交往。正如這句話的典故那樣,別人都送美酒,但他只送壇水,因為這水符合他的經濟情況,也表達了一番心意,他不會因為對方位高權重而勉強自己去迎合,否則對於家裡來說,也是沉重的經濟負擔。
同樣,真誠也是人際交往中的重要因素。但很多人聽到我說這句話的時候會感到不屑:都什麼年代了,真誠有用嗎,太坦白自己容易被他人利用,還是多一些套路,少一點真誠吧。實際上,所謂的真誠,不是說讓你掏心掏肺,什麼都講,不給自己留隱私。相反,真誠是說,我們能夠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態度、觀點和感受。比如,當對方想問我們隱私方面的問題時,我們可以說,對不起,我不想談論這個話題。這就是真誠。真誠很重要,不僅重要在讓對方覺得可以跟你真摯地交談,還在於可以通過真誠為對方樹立界限。這樣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就能給自己留一些空間,不至於太窒息。
說到這裡,再一次佩服古人的智慧,已經把很多心理學的道理用短短的幾個字說透了。實際上,在心理諮詢過程中,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的關係,也是這樣“淡如水“的。水雖然無味,但卻是生活之必須,是彌足珍貴的,不是嗎。
鵜鶘心理陳小康
戰國第一名將廉頗,晚年被趙王免掉了職務,他身邊的門客跑得一乾二淨。不久,趙王又啟用廉頗,廉頗又官復原職,跑掉的門客又一個個地相繼回來。
廉頗有一次與這些門客談心,很不滿地問道:"各位門客,我平素沒有虧待你們,我上次被免職,你們這些人,撒開腳丫子,一個個跑得比兔子還快,為什麼?"
其中一個門客為人聰明,並不矯情,實話實說:"廉將軍,我們願意跟你,是想吃好的,穿好的,過舒服日子;並且掙一份不錯的薪水,以養家餬口。你上次被免職,薪水都開不出,我們再跟著你,一家老少喝西北風去?"
這些門客都是小人,勢利眼。小人交朋友,先要掂量掂量對方的份量,再決定是否與那個人交朋友。如果交往的對象有權有勢有錢,他們又能從對方的手裡得到不少好處。小人就爭相逢迎,極盡吹牛拍馬之能事,把對方日哄得舒舒服服,不知天高地厚。一旦遇到什麼坎坷,小人就溜之大吉,忘記昔日的恩情,不管不顧;有些甚至要落井下石,進行陷害。
君子則不同。他看重的是朋友之間的情義,在義和利之間,義永遠處在第一的位置。他所交的朋友權勢爣天,他也不去主動逢迎。平素在大庭廣眾之中見了面,有時也話也懶得講,略微點頭,或用眼睛示意一下,就表示打了招呼。他與他朋友的關係,若即若離,似有似無,外人也看不出他們之間是朋友關係。
萬一他交的這個朋友,走黴運的時候,權力失去了,金錢花光了,原先走得很近的人,也一一離去。君子往往最先出現在他這個朋友面前,噓寒問暖,要錢給錢,要力出力,在精神與物力上,給予無微不至地關懷與幫助。請他會來,不請他也會來,因為他們之間有份比泰山還重的朋友情義。
倘若他這個朋友,將來又得勢了,君子不會以此為由,要求他這個朋友提供某種好處與便利。君子又會遠遠地跑開,繼續與他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
在現實中,我們是與君子或小人作朋友,那要看各人的造化與緣份,強求不來的。
卿雨潤
首先弄清,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什麼關係呢?
君子,對應:小人。顯然,君子之間的關係意味著誠信磊落,小人之間的關係意味著爾虞我詐。
君子之交淡如水,語出《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指賢者之間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虛華。通俗來講是說那些真正的朋友,平時雖然沒有密切的交流,但是你總是覺得他們離你不遠,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意想不到的幫助往往出自他們,而你富貴的時候,他們一般不會攙和。即:隨緣,惜緣,不攀緣。
因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們的交情純的像水一樣。不過,這裡的“淡如水”不是說朋友間的感情淡如水,而是指君子之間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們的交往純屬友誼,長久而親切。
莊子不重倫理,人們不妨脫離道德說教,從另外的角度來理解這兩句話。它完全可能不是說哪種朋友要得,哪種朋友要不得;或者,哪種友情高尚,哪種友情卑劣。中國古人早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胸懷,西方文明也含有“博愛”的境界,無非是說大家相互之間都應該是朋友。
然而,大千世界的人,是千奇百態,建立在一種規則、一種標準、一種形式下的友誼使大家都成為朋友,已不可能。每個人的性格以及他的經歷、地位及文化影響,可以造就他的交友原則,結識朋友的類型也有一定的傾向性。但在通常的情況下,誰都有很多類型、不同種類的朋友,並且可以和他們分別用不同的方式保持和發展著友誼,在不同的境界中平等互利。我想說,這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模式才可以實現的。
不同的境界中平等互利,就是人與人相處的恰當距離。這種距離,也是心理學講究的“人際邊界意識”,成就好的人際關係。什麼叫邊界意識(或叫邊界感)?就是清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清楚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不強加自我意志與別人。
可是,在一個具有集體主義人格的現實社會里,人際模式是錯綜複雜,而比較盛行的是缺乏邊界意識的粘連型關係模式。很多中國人感覺很累,累的是人際關係的邊界不清。本來,相處的最舒服“距離”是平衡,但互利才平衡啊。誰想得到就得付出,想得到不同就得付出不同。“君子之交淡如水”道的正是這個理:精神上的朋友要付出精神努力,感情上的朋友要付出感情上的努力,物質利益上的朋友要付出物質上的努力。古哲人,早就把這個理看透了的。
再說,君子之交淡如水,與提問中的“人與人之間不要走得太近”是兩回事。真要說他們之間有某種關聯,那就是它們有一點共性:互敬平等。不要走得太近,意在保持必要的距離;淡如水的交往,意在保持清明的平衡,這,都是心理學所強調的人際要點:建立和維護人際關係良性發展的核心,是邊界意識。
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模式,我願認為,無論是親密關係,還是友情關係,需淡是淡泊名利,如水,是像水一樣,柔順而源遠長流。君子之交,放於和受用於現代人的各種人際關係裡,應該說,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最好模式。
熊玲心理諮詢
先給講講“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典故吧:
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尚未得志之前,與妻子住在一個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全靠王茂生夫婦經常接濟。後來,薛仁貴參軍,在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征時,因薛仁貴平遼功勞特別大,被封為“平遼王”。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前來王府送禮祝賀的文武大臣絡繹不絕,可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來的“美酒兩壇”。一打開酒罈,負責啟封的執事官嚇得面如土色,因為壇中裝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啟稟王爺,此人如此大膽戲弄王爺,請王爺重重地懲罰他!”豈料薛仁貴聽了,不但沒有生氣,而且命令執事官取來大碗,當眾飲下三大碗王茂生送來的清水。在場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貴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後說:“我過去落難時,全靠王兄弟夫婦經常資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榮華富貴。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禮不收,卻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來的清水,因為我知道王兄弟貧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後,薛仁貴與王茂生一家關係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話也就流傳了下來。
我個人理解,就是說朋友之間相處,要把握好一個度,這個度真的很重要。但感覺在如今這個浮躁的大環境下,淡如水的交情真的越來越少了,要麼打的過於火熱,要麼冷言冷語,互不關心,要麼就表面熱情,背後變臉,那種有事聯繫,沒事各忙各的真正淡如水的純粹感情越來越少了,如果有這樣的朋友,就好好珍惜吧。
藍色風信子22
人和人的感情,淡淡的就好,這樣的關係能維持的久。如果一直濃濃的,兩人濃如蜜,也可能是要分開了,就如同月圓則虧,水滿則溢。老子說的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如果感情一直升溫,一定會退溫的。無論是夫妻朋友,距離過近,往往產生貪心,而這種貪心往往就是我們怨恨對方的根源。人和人相處,是一種藝術。要學好一點,真的不容易,首先要抱著一種無所求的心理,不要去要求對方,無欲則剛嘛,不求於對方,然後多多的為對方做事情,這樣子的關係就慢慢的好了。很多人關係越搞越糟,是因為向對方所求的太多了。
陶德中士
蔡禮旭老師: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
很多朋友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實那是藉口。人與人之間有一個功課一定要學好,就是學會拒絕,不必要的應酬要能推掉,把這些時間拿來做人生最重要的事,最有價值的事。
拒絕有兩張王牌很好用,哪兩張?一張就是我們的父母,當朋友要找你去喝酒,找你去吃宵夜,一吃又耗幾個小時,對自己的身體也不好,對朋友的身體好不好? 也不好。這個時候我們只要告訴他,"我已經答應我母親要去她那裡吃飯,今天很抱歉,我不能去了。"你這麼一說,說不定他想想,"我都已經半年沒有回我父母家吃飯了",你這麼一提醒,把他的孝心都可能喚醒起來。這是第一張王牌。當你說你要回去看父母,基本上沒有人會再強迫你。
第二張王牌就是自己的妻兒。假如朋友要找你去花天酒地,你就告訴他:"我已經答應我兒子,今天回去要講兩個德育故事給他聽,我們對孩子言出要必行,不可以對孩子失言,所以不好意思,我得回去。"他也不會再強迫你。
如果你真的把這兩張王牌都打出來,這個朋友還是要強迫你,怎麼辦?那這樣的朋友確確實實不通情理,我們應該懂得取捨。
古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為什麼淡?這個淡中有真味,朋友跟朋友相交都建立在道義、情義之上,他一定會體諒你有很多的本分要去盡,所以他絕對不會每天跟你黏在一起、膩在一起。可能七八點的時候,他會提醒你趕快回家吃飯,這樣才有家庭氣氛;趕快回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多盡一些孝心。
而"小人之交甜如蜜",就好像黏在一起,分不開來。為什麼會這麼親密?因為他有他的目的,他可能看上你口袋裡面的錢,或者看上你哪一些社會關係,一跟你接上了,他就有這些好處。所以當你還沒點頭以前,他每天就一直陪你,甚至陪你到三更半夜都在所不辭。等哪一天你答應了,錢拿給他了,名字簽下去跟他作保證了,他馬上就變一個樣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