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ABC與從中國移民來的同齡人有什麼不同?

聲色空間



ABC 對於從中國移民來的同齡人有什麼看法? 所謂的ABC就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裔。這些人雖然表面上看上去是華人,其實,內心深處他們對華語國家或者地區並不沒有認同感。所以,美國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社交圈子的區分。通常ABC 小孩子只和ABC 玩,大陸移民來的,只和大陸移民來的玩,臺灣與香港的又各有自己的圈子。雖然表面上或許會有交集,但是真正的並不能夠玩在一起。 就拿中學生來說,現在大陸的新移民學生,多半數理化功課好,講究吃穿。這與當地的ABC學生非常不同。曾經有大陸來的中學生,身穿數百美國一條的牛仔褲上學,本以為很拉風,可是ABC回家之後會笑話這樣的孩子虛榮。還有吃的東西,有的新移民學生吃不習慣學校的西式餐,就自己帶飯,聽說有餃子、老乾媽辣醬之類的,弄得甚是熱鬧。這些方面都顯示了文化與生活習慣的不同,兩夥小孩子。是很難玩在一起的。 總的來說,越小年齡的小孩子,越容易玩在一起,也比較能夠相互容納。美國的中小學教育,尤其是小學教育,都是啟發式教學,以做手工、玩樂、運動為主,沒有對孩子進行大量的抄寫、習題等訓練,但是對閱讀非常重視。這一點在小孩子身上特別明顯。剛從中國來的小朋友都顯得比較成熟,像個小大人式的。美國的小孩子,或者ABC則比較簡單天真,較少有壓力。有一位8歲的小朋友,剛從中國來時,問他是否喜歡看“海綿寶寶”卡通,他一本正經地說:“不看,那多幼稚!”來美國一年多後,這位小朋友卻也同當地的ABC小孩子成為好朋友。他們互相說英文、中文,一起看卡通片、做遊戲,尤其是中國小朋友的笑聲,聽到都充滿了快樂與天真,是這個年齡的小孩子應有的天真樣子。


美國生活速遞

所謂的ABC,就是american born chinese 在美國出生、美國長大的華人,也叫香蕉人。他們有著華人的血統,華人的膚色外貌,但卻是純粹的美國人的性格。他們中的很多人,都不會說中文。

中國來到美國移民的人,一般我們是指,在中國出生,在一定的年齡的時候,移民到了美國。

這兩種人,首先,前者的世界觀基本上是相同於當地的美國人。

而後者,要看具體移民美國的年齡。一般來說,人的世界觀形成於青少年時期,大概是10歲-15歲左右,後天的教育起著很重要的作用。10歲之前移民到美國的,觀念上和ABC比較接近,對於新移民來說,這些剛剛到美國的孩子,父母的性格對他們還是有一些影響的,哪怕是他們再小。他們大多數目睹了父母移民的艱難和不易,所以這些被稱之為1.5代移民的孩子,還有很多華人的性格,只是多少而已,來的時候是比較小年紀的,相對的美國人的性格就多一些。但大多數這樣的孩子,也較多的繼承了父母勤快努力的性格。如果這樣的孩子,沒有在國內讀過一天的書,那麼他們說著沒有任何外來口音和當地美國人相同的英語,但他們的中文大多數只侷限於聽和說,說出的中文口音一般來講和父母接近,詞彙不能太難,但要讓他們完完全全的掌握中文,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很難了。性格方面,基本上是90%以上美國人的性格,但中國人的一些觀念也能知道了解一些。這些完全在美國讀書長大的孩子,大多數的觀念上會認同自己是美國人,因為學校始終進行著美國式的“愛國主義”教育,考慮問題,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站在美國這邊的角度去考慮。14-15歲以後來到美國的,則其世界觀大致已經形成,這些孩子,都會中文(聽說讀寫),性格方面,比較多的華人一面,說出的英語,恐怕會有一些和當地美國人不同的口音。他們比較多的會關注中國的新聞,大多數還會認同自己是華人的身份,也往往會以中國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