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茂谷柑和W·默科特在桂林引種表現及品質特性

基金項目:茂谷柑和W·默科特在桂林引種表現及品質特

基金項目:廣西科技成果推廣與產業化示範項目(桂科攻1123003-1F)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柑橘生產國和消費國,柑橘栽培廣泛分佈於南方20多個省(區、市)[1-2]。我國種植的柑橘品種80%是11—12月成熟的中熟品種,翌年1—5月成熟的品種不足10%,早中晚熟品種結構不合理[3]。廣西擁有柑橘生長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氣候溫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中國柑橘生長最適合的區域之一[4]。近年廣西柑橘產業取得較快發展,柑橘產量、品質和種植效益不斷提高,已發展成中國最重要的柑橘產區之一[5-6]。桂林市柑橘產量佔廣西全區的一半以上,大多柑橘品種在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成熟上市,中熟品種佔的比例很大,早、晚熟品種尤其是翌年1—5月成熟的晚熟品種過少,影響了柑橘產業的持續發展。為推動桂林市柑橘品種結構調整,提高柑橘單位面積產量、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筆者在桂林市調查了茂谷柑和W·默科特2個柑橘晚熟品種的生長髮育習性及綜合表現,旨在為區域柑橘品種改造提供種質材料和生產指導。

基金項目:茂谷柑和W·默科特在桂林引種表現及品質特性

茂谷柑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調查研究於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金寶鄉大水田村柑橘園進行,果園面積約2.3 hm2,為海拔229~245 m的緩坡地,紅壤土,土壤pH值5.7,有機質含量27.6 g·kg-1。果園種植的柑橘品種有砂糖橘、茂谷柑和W·默科特。該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9.5 ℃,極端低溫-2.1 ℃,極端高溫38.8 ℃,年日照時數1 429 h,年降雨量為1 560 mm,無霜期310 d左右。

1.2 供試材料

調查的茂谷柑和W.默科特品種於2012年2月種植,砧木為枳殼,按株行距2.5 m×3.0 m種植,以桂林市柑橘主栽品種砂糖橘為對照。砂糖橘砧木也為枳殼,定植時間及株行距與茂谷柑和W·默科特一致。

1.3 方法

每個供試品種選取長勢一致的5株樹進行調查,觀察記錄物候期和坐果情況。每個品種隨機選50個果,用電子天平稱量法測定單果重(精確度為0.01 g),取平均計算單果質量;用直尺測定果實縱橫徑(精確到0.1 mm);果實剝皮清點種子數,並測可食率和果皮厚度。採用手持式折光儀測定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蒽酮比色法測定果實可溶性糖含量,2,6-二氯靛酚滴定法測定VC含量,氫氧化鈉滴定法測定可滴定酸含量[7],考馬斯亮藍法測定可溶性蛋白[8],每個樣品重複測定3次後取平均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物候期

表1表明,茂谷柑在2月下旬春芽萌動,4月上旬初花,4月下旬進入盛花期,5月初坐果,分別在5月下旬和6月中下旬發生較集中的生理落果,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成熟。W·默科特在2月中旬春芽萌動,3月下旬初花,4月中旬進入盛花期,4月下旬坐果,分別在5月中旬和6月中下旬發生較集中的生理落果,次年2月中旬果實成熟。W·默科特春芽萌動和開花期比當地主栽的砂糖橘晚5~10 d,坐果和生理落果時間晚10~15 d,成熟期晚50 d左右,屬於晚熟柑橘品種。茂谷柑春芽萌動和開花期則比當地主栽的砂糖橘晚10~15 d,坐果和生理落果時間晚15~20 d,成熟期晚2個月以上,屬於特晚熟柑橘品種。

表1 各品種主要物候期的表現

基金項目:茂谷柑和W·默科特在桂林引種表現及品質特性

2.2 農藝性狀和種植效益

茂谷柑和W·默科特定植4年後基本封行,冠徑約250 cm。茂谷柑和W·默科特生長量都大於砂糖橘,4年生茂谷柑株高為273.8 cm,比砂糖橘高出8.29%;莖粗為90.5 mm,比砂糖橘高出5.93%。茂谷柑果實比較大,單果質量在128.73~192.01 g,平均單果質量為153.63 g;平均果實縱徑和橫徑分別為50.53和65.28 mm,其單果質量和果實體積明顯大於砂糖橘;茂谷柑平均單株結果數為222.2個,單株產量34.14 kg,略高於砂糖橘(表2)。W·默科特生長量介於茂谷柑和砂糖橘之間,平均單果質量、果實體積和單株產量與茂谷柑較接近。

表2 各品種農藝性狀的表現

基金項目:茂谷柑和W·默科特在桂林引種表現及品質特性

表3表明,茂谷柑平均單位面積產量達45 065 kg·hm-2,產值為36.05萬元·hm-2;W·默科特平均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分別為43 692 kg·hm-2和34.95萬元·hm-2。茂谷柑成年樹每株每年果園租金、肥料、農藥和勞務等管理成本約70元,W·默科特和砂糖橘成年樹每株每年管理成本分別為60和55元。茂谷柑和W·默科特種植利潤分別為26.81萬元和27.03萬元·hm-2,略高於砂糖橘。

2.3 果實品質

表4顯示,茂谷柑的果皮厚度在1.67~2.76 mm,平均2.42 mm,比砂糖橘果皮稍厚;平均可食率為73.90%,略高於砂糖橘;茂谷柑種子小而多,平均單果種子數為14.80粒,明顯高於砂糖橘的0.60粒。茂谷柑果實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別為14.61%和10.09%,略低於砂糖橘;平均可滴定酸含量比砂糖橘高22.64%,Vc含量比砂糖橘低1.57%。W·默科特的平均果皮厚度為2.67 mm,平均可食率為72.71%;平均單果種子數為3.40粒,明顯比茂谷柑少。W·默科特果實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別比砂糖橘低2.66%和32.89%;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Vc含量分別比砂糖橘高39.62%和12.95%。

表3 各品種的種植效益

基金項目:茂谷柑和W·默科特在桂林引種表現及品質特性

注:茂谷柑和W·默科特鮮果價格為該品種在當地2016年2—3月份平均價格;砂糖橘鮮果價格為該品種在當地2015年12月份平均價格。

表4 各品種的果實品質

基金項目:茂谷柑和W·默科特在桂林引種表現及品質特性

注:各柑橘品種果實品質測定於採收前後進行,每個品種隨機選10個正常果進行品質測定。

3 小結與討論

茂谷柑是寬皮橘與甜橙的雜交種,我國從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引入,各地種植表現優質、豐產、肉質脆嫩、汁多,糖、酸均較高,風味濃,耐貯藏,是優良雜柑品種[9-10]。羅燕等[11]調查了茂谷柑在貴州北盤江河谷的適應性和採收期,結果表明,茂谷柑果實2月初成熟,4年生樹平均株產量20.32 kg,平均單果質量142.67 g,平均單果種子數10.32粒,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6.98%,可溶性總糖含量13.61%,總酸為0.93%,具有較強的抗旱性和抗病性。黃劍平等[12]觀察茂谷柑在廣西柳州市的種植表現,結果表明,該品種於2月中旬成熟,平均單果質量150 g左右,平均單果種子數8~16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達14.2%~16.5%,果實品質好,耐貯藏。黃曉雁等[13]從重慶市引進茂谷柑至廣西藤縣栽培,1年生嫁接苗定植2年後即可開花結果,2月中下旬果實成熟上市,3月中下旬為較佳的採摘時期,一般株產10 kg左右,高者可達50 kg,單果質量達192.1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達14.83%,抗逆性強,綜合性狀優。茂谷柑總體上抗性比較好,但不抗瘡痂病和潰瘍病,尤其是春天梅雨季節,易感瘡痂病[14]。茂谷柑枝梢長勢較為直立,果實多著生於頂端,果皮薄緊貼果肉,易發生日灼和裂果,必須從栽培管理上予以防範。

W·默科特是茂谷柑的雜種後代,長勢中庸,果實扁平,皮薄、光滑、橙紅色,多汁,風味濃,易剝皮,綜合性狀好,廣泛種植於摩洛哥、南非、澳大利亞、美國及西班牙等國[15]。張倩等[16]在江西省贛州市觀察高接3年生W·默科特的生長結果表現,結果表明,該品種在當地表現為適應性好,產量高,果實於2月中旬成熟,可留樹貯藏至4月上旬,平均單果質量158 g,皮薄,少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4.0%,可滴定酸含量1.05%,固酸比達13.3。W·默科特為單性結實配子體型自交不親和品種,與多核品種混栽則種子會增多,可達6粒左右[17]。為發揮W·默科特少核優勢,宜成片栽培或避免與多核品種混栽。

本調查研究結果表明,茂谷柑在廣西桂林市於2月下旬至3月上旬成熟,通過留樹保存可以推遲到4月中下旬採收,平均單果質量為153.63 g,果實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別為14.61%和10.09%;定植4年後平均單株產量為34.14 kg,平均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分別為45 065 kg·hm-2和

36.05萬元·hm-2。W·默科特在2月中旬成熟,平均單果質量為160.21 g,果實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別為14.27%和9.12%;定植4年後平均單株產量為33.10 kg,平均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分別為43 692 kg·hm-2和34.95萬元·hm-2。這2個柑橘品種綜合性狀優良,說明廣西桂林市也是茂谷柑和W·默科特適宜種植區之一。作為橙和橘的雜交後代,茂谷柑和W·默科特兼備了柑橘和橙的優點,較易剝皮,果肉細膩化渣,汁多味甜,深受消費者青睞。茂谷柑和W·默科特果實成熟時間處於水果上市淡季且市場需求旺盛,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在柑橘品種改造中可選擇作為優良品種進行推廣。

基金項目:茂谷柑和W·默科特在桂林引種表現及品質特性

W·默科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