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了“反脆弱”性,你才能坚韧无比

文/依云

拥有了“反脆弱”性,你才能坚韧无比

01

《反脆弱——从不确定中获益》,这本书是一本教导我们如何更好的生活在这个世界的行动指南。

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人,一种是墨守成规的人,一种是喜欢不断折腾、善于变通的人。

如果你恰好是第二种,那么,本书便给了你诸多鼓励和认同。

因为,你是具有反脆弱能力的。

通常,我们都认为“脆弱”的反面是“强韧”,而更准确的定义却是“反脆弱”。

从随机事件(或一定冲击)中获得的有利结果大于不利结果的就是反脆弱的,反之则是脆弱的。

换句话说,就是在随机性不可避免的今天,是否能更好面对变化,是是否反脆弱的核心衡量标准。

反脆弱性类似反弹性,当事物有波动产生时,会有一种天然的力量向反方向扯,系统就会在波动中变得更加强韧。

其实脆弱、强韧和反脆弱就像风和蜡烛之间的关系:

关系

一阵微风就可以吹灭蜡烛,蜡烛是脆弱的;

一阵风吹不灭所有的蜡烛,蜡烛就是强韧的;

一阵风反而助长了蜡烛的火焰,蜡烛就是反脆弱的。

人体本身就是具有反脆弱性的。

比如,一些细菌和病毒入侵人体,在不致命的情况下,人体会产生抗体,这样下次同样的细菌和病毒入侵时,对人体便没有了威胁。

这些细菌和病毒,不但没有伤害到人体,反而使人的抵抗能力更强了,这就是反脆弱性。

02

拥有了“反脆弱”性,你才能坚韧无比

历史上很多作家,以及功成名就的人都认同这样的观念,苦难,是一种财富。

因为,苦难虽然在短期内会给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和创伤,但是当你经受住这样的痛苦和磨难之后,你就会拥有比别人更强大的承受能力,当生活中再次遭遇挫折或者苦难时,你就比别人更加强韧,更能坚持。

这也是生命与其他物体的区别所在,比如,石头被击打后,有两种结果,完整或者破碎;

而生命体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还有第三种选择:成长。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那句话,

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要更好的生存,我们必须拥抱生活中的变故,即书中所说的“波动”,从不确定的冲击中,不断的学习、调整并走出困境,才能受益更大。

在行业的进化中,竞争产生动力,个体的不断试错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稳步提升,因为个体遭受损失往往会促使整体进行调整,从而增强了整体的反脆弱性。

就比如,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的发生,让世人止步于建造更大的远洋客轮,提前预知了风险;

飞机的每一次失事事件,都会让大家改进整个飞行系统,从而使之后的飞行更加安全;

某一个行业中,个体企业的倒闭,都会对整个行业起到警醒和提示作用。

而每个个体竭力想要成为幸存者,就会成为整体变得更好的源动力 ,整体便会在这样的推动下稳步发展。

03

拥有了“反脆弱”性,你才能坚韧无比

现实生活中过度保护或者过度干预的例子众多: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因为害怕蹒跚学步的孩子摔跤 ,所以会随手把几米开外的玩具递到孩子手中;

而其实,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摔跤、会跌伤,会受挫,但是当他独立完成了这样的一种探索过程,他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信念:我终究是依靠自己拿到了想要的东西。

这就会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反脆弱性”。

人为的过度干预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脆弱性。

书中举了一个扁桃体的医学案例,某年接受纽约市医学检查的三百多名儿童里,有174名儿童被建议切除扁桃体,剩下的215名儿童里,再次经过检查后,依然有99名儿童被建议需要手术,剩下的116名儿童,再次被带去检查,还有52名被建议手术,为什么他们经过不断检查,会反复的被医生建议手术?

因为,医生也需要证明,他们所存在的价值,“无为”却不能让他们显得高明。

经常开车的司机可能都会有种感受,越是斑马线泾渭分明的地方,可能更容易发生事故,因为,泾渭分明的界线会让司机警觉性降低,因为总有些不守规则的人,会不守规则的制造一些事故的发生。

还记得那辆规规矩矩等候红灯的出租车,被突然变道的渣土车掩埋的事故,如果司机能多一些警觉,可能就会避免这样的悲剧。

用越来越多的监管和规则来替代注意力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社会、被他人所认同,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不管是个体还是整体,都希望好的结果与自己的努力联结到一起。

04

拥有了“反脆弱”性,你才能坚韧无比

那么,既然人为可以过度干预,当然也可以人为的抵抗风险。

杠铃策略告诉我们,

要么追求极度风险,要么追求极度安全,减少不确定的风险,就是让我们在保证稳妥的情况下,用少部分时间,少部分钱来冒险,来获取更高额的收益。

人性的弱点决定了人有损失规避心理,喜于稳定,害怕冒险,而由此错失很多机会。

在孩子教育方面,适当给孩子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试错,他们才能找到毕生想要追求的东西,即便受挫,失败也会是一种营养,吃下去才能变得更坚韧更勇敢。

在个人成长方面,年轻的时候出去闯荡,适当的冒险,多接触一些新兴行业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让自己时刻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敏感,保持自己持续学习的能力,才能为将来的成功埋下伏笔。

理性的去试错,而不是盲目的去试错,可以让我们在不断的总结中越来越接近真相,同时修正我们成长中的一些错误的看法和认知。

虽然每一次试错,在短期内我们是看不到收益的,但是它的隐性收益一定是存在的。

还记得龙应台的那句话,

孩子,我要你努力不是要你超越别人,而是要你在将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不是被迫谋生。

一个人是脆弱还是反脆弱的,往往体现在所拥有选择权的多少。

一个连普通生计都成问题的人,何谈选择?而只有不为生计所累的人,才能自由的去探索思想本身,也才能自由的追求真理,才能有更多选择的可能。

一个时代往往会成就一批人,自媒体的兴起,成就了斜杠青年的诞生,他们最初大多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却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兴趣,就靠这个策略在生活中实现了华丽转行。

那个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的女收费员,但凡能保持着些许工作中的危机感,也不致如此收场吧!

最后,用文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请记住,

如果不觉得饥饿,山珍海味也会味同嚼蜡;

如果没有辛勤付出,得到的结果将毫无意义;

同样的,

没有经历过伤痛,便不懂得欢乐;

没有经历过磨难,信念就不会坚固;

被剥夺了个人风险,合乎道德的生活滋润也没有意义。

人生,最终还是一段过程。结果很重要,但是,那是一瞬间的事。而过程本身,才是我们的人生。

不管会面对和经历什么,请全力去实现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