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五保戶指的是哪種人,有什麼補貼?

花開隴上

五保戶指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我們村有6戶五保戶,五年一女,年齡45至65不等,五戶無兒無女,一戶有女已出嫁至外地,其中兩戶殘疾戶。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沒有人養老送終,自己沒法生存,需要國家來照顧。

申請流程,村委會把符合條件的對象報至鄉鎮民政站,經鄉鎮民政站走戶實地查看,確認該戶是否符合五保條件,確認無誤後報至縣民政部門,縣民政部門會繼續入戶調查,符合條件後登記造冊,按月發放五保金。


隴東黃土地

五保戶是指農村中既無勞動能力,又無經濟來源的老、弱、孤、殘的農民,其生活由集體供養,實行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孤兒保教),簡稱"五保"。享受五保待遇的家庭叫五保戶




五保戶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條件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

(一)無法定扶養義務人,或者雖有法定扶養義務人,但是扶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的;

(二)無勞動能力的;

(三)無生活來源的。法定扶養義務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規定負有扶養、撫養和贍養義務的人。


五保戶每年都享有政府補貼,但每個地區補貼標準不等,有1000-1500的,也有少點的,具體可諮詢當地民政部門。


隨著生活條件、社會發展越來越好 ,現在農村五保戶也少了許多。就算有也能得到相應的照顧和安置。願這些五保戶能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棒奔霸



農村五保戶就是實際意義上的無生活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撫養人,或者有發定贍養人,而其無贍養能力的三無人員。包括老年人,殘疾人。



我覺得生活在當下的五保戶老人們是幸福的,國家有好的政策,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的五保供養制度。依照相關條例規定,在吃,穿,住,醫,葬方面給予生活方面照顧和物資幫助。



五保戶有哪些補貼呢?

對於五保戶的補貼是每人每年1500.元補貼,但也會因區域經濟不同,補貼額度也會有所不同。對於低保家庭的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補貼,失能老人每人每月150元,半失能老人每人每月100元,貧困家庭的失能老人每人每月100元,半失能老人每人每月50元。

我相信隨著社會經濟不斷提高,我們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養老體系能夠具備足夠能力來提供更好的優質服務。



您關心的就是我關注的,神農35願與您一起探討交流,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關注。


神農35

農村五保戶是指農村中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沒有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或者雖然有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但卻沒有贍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

國家對這些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實行“五保”,即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或者保教,保教對的是未成年人。如果是未成年人,就是要保證他的上學所需費用,並保障他上學接受教育。

國家對五保戶的補貼都體現在“五保”供養上:

五保戶由他自己的親戚或政府贍養。如果五保戶由自己親人贍養的,那麼,政府的各種補貼給贍養五保人的親人,五保的人死後遺產也歸贍養人。

五保戶由政府贍養的,補貼歸養老院所有,死後所有財產歸國家所有。

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未滿16週歲或者已滿16週歲仍在接受義務教育的,要保障他們依法接受義務教育所需費用。

我是凡塵觀生活,謝謝!再見!


凡塵觀生活

農村五保戶朋友們注意了,2018年農村五保戶補貼政策有大變化了!今天《三農寶典》就帶大家瞭解2018年最新的農村五保戶補助政策變化!


一、怎麼才算是五保戶?

《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中的五保供養對象稱之為五保戶,只有符合以下條件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的才能算是五保戶:

(一)無法定扶養義務人,或者雖有法定扶養義務人,但是扶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的

注:法定扶養義務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規定負有扶養、撫養和贍養義務的。

(二)無勞動能力的和生活來源的。

法定扶養義務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規定負有扶養、撫養和贍養義務的人。

二、五保具體內容

《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中的五保供養對象可以享受以下幾個方面的生活照顧和物質幫助,即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孤兒為保教) 。

三、2018年農村五保戶補貼政策最新變化

1、養老問題將得到保障:2018年,國家嘗試以地養老新模式,農村五保戶可以通過退出農村的房屋和土地,將農村房屋、土地出售給農村集體組織,而獲得補貼。有些農村五保戶擔心將會失去土地或房屋,但是這樣做可以讓養老問題得到保障!

2、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將進一步得到改善:國家明確提出農村五保戶將能夠免費享受新農合,同時五保戶人員看病在醫療保險之後,其自己支付的費用還能夠享受到國家救助補貼;

3、補貼將隨人均收入而上漲:國家規定,農村五保戶補助費用不得低於當地農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收入的60%;

4、住房權益將得到保障:2018年土地確權之後,五保戶的房屋將隨著2018年土地確權也進行確權登記。



村郎三農館



所謂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幾項: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孤兒為保教)供養形式:在當地的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的集中供養和在家的分散供養。

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基本生活補助。分散供養五保對象年供養標準每人每年3600元;集中供養在未達到等級評定標準的農村敬老院每人每年4800元,一星級農村敬老院每人每年5200元,二星級農村敬老院每人每年6000元,三星級農村敬老院每人每年7200元。


護理補貼。分散供養失能失智護理補貼標準,按照輕、中、重度失能失智情況,護理標準分別為每人每月40元、50元、60元,養老機構為失能失智老人服務的,根據失能失智輕、中、重度分別給予每人每月100元、200元、300元護理補貼。

對於這個問題,各地的標準不一樣,根據《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第十條農村五保供養標準不得低於當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並根據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適時調整。

一、五保對象標準:

1、無法定扶養義務人,或者雖有法定扶養義務人,但是扶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的;

2、無勞動能力的人;

3、無生活來源的(包括撿垃圾者,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即撿垃圾者為有生活來源);

4、老年、殘疾、未滿16週歲的村民。 法定扶養義務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規定負有扶養、撫養和贍養義務的人。 五保對象的確定:應當由本人申請或者由村民小組提名,經村民委員會審核,報鄉鎮政府批准,發給《五保供養證書》,憑《五保供養證書》享受五保待遇。

二、供養內容:

1、供給糧油和燃料;

2、供給服裝、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錢;

3、提供符合基本條件的住房;

5、妥善辦理喪葬事宜。

6、五保對象是未成年人的,還應當保障其依法接受義務教育。

五保政策也是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堅持以人為本,以保障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權益為目標,建立完善農村五保供養制度,進一步提高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管理運營水平,提高設施使用效益,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和社會穩定。

從事農村工作多年,熟知三農的各項政策措施,歡迎留言交流,也希望回答能幫助到你們。


葉落知秋200

農村五保戶其實是大家叫慣了的說法,具體是指農村裡沒有勞動能力,同樣又沒有經濟來源的老人、未成年人及殘障人士,為他們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孤兒保教)的服務,這五方面保障簡稱"五保"。而享受這五方面保障待遇的家庭叫五保戶。

具體包括農村居民符合下面三個條件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和保障人士:

1、沒有法定扶養的義務人如子女、養子養女、父母等,或者雖有法定扶養的義務人,但是扶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的,即沒有勞動能力或沒有生活來源的撫養義務人。

2、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員,比如保障人士,或未成年人,重病老人等等。

3、沒有生活來源的人員。比如沒有工作,或者家裡有重病患者需要照顧無法正常工作的人員等。



那麼五保戶又有什麼補貼呢?

五保戶的補貼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人均收入不同具體發放數額不同,一般來說不低於本地農村村民一年純收入的60%。按照這個比例提供如下保障:一是提供必要糧油和燃料用以生活。二是供給服裝、被褥等生活用品和和必要的生活支出費用。三是提供符合基本條件的住房遮風避雨。四是為其提供及時的就醫,同事照顧生活不能自理者的生活。五是為故去者妥善辦理喪葬事宜。就是針對未成年人保障其依法接受義務教育。





可以看的出我國對五保戶的補助是方方面面的,從教育到墳墓。如果還有什麼疑問歡迎留言提問~


甜糖不苦話三農

農村五保戶指的是哪種人,有什麼補貼?



農村五保戶是指無兒無女,無經濟來源的孤寡老人,以及無父無母無人扶養的兒童。這兩類人屬於村裡的五保供養對象。



五保供養分兩種,一種是簽訂五保供養協議的集中供養人員;另一種是不簽訂協議在家散養的五保人員。簽訂集體供養的包吃、包住、包穿、包醫、包葬,百年後財產、房屋、土地、森林都歸村集體所有。沒有與村裡簽訂協議散養的五保老人,村裡只給五保補助金,不供養。這樣的五保戶百年後財產和房屋可贈送,也可以由其侄系親屬繼承,土地和森林歸集體所有。




月季正紅

其實很多人知道農村有低保戶和五保戶(其實城裡也有),但是對他們之間的區別根本不清楚,也不知道他們的申請條件和補助標準是什麼,特別是對於五保戶,很多人對其標準和對象總是不太清楚,接下來我就來回答一下什麼是五保戶。

先來科普一下農村五保戶和低保戶的差別。

五保戶是國家為了保障老無所依,老無保障,幼無監護的這一類人而制定的社會保障措施,五保簡單地來講主要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孤兒為保教);低保戶是國家為了保障生活水平低於當地平均生活水平的家庭的基本生活而制定的保障措施。

兩者的評定標準是不一樣的,下面具體來說說五保戶的評定標準(還是以陝西為例)

首先,需要申請五保的必須是無兒無女,沒有配偶以及沒有監護人的這一類人,也就是俗稱的家裡只有一個人的這些對象;

其次,需要申請的人必須年滿60歲以上(有的地方也將16歲以下的納入申請對象);

關於五保,其相關供養措施分為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

先說說分散供養,這個是基於五保戶的旁系親屬(兄弟、侄子等)有意願將其認領到自己門下,同意照顧其日常生活起居和保障其基本生活醫療需求的,可以將五保戶作為分散供養進行確定,供養地方就在旁系親屬家中;

集中供養是基於五保戶無任何親人願意照顧其生活起居的這一類人,經社會保障部門聯繫,將五保戶統一送到養老院、敬老院進行集中照顧的這一類。

關於相關保障發放的補貼,集中供養五保戶是500元/月,分散供養是450元/月(陝西勉縣為例)。


村官小焦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當地戶籍,年滿六十週歲以上,無妻兒,生活困難的孤男寡女,經過自願申請,並有相關部門(民政)批准,方可成為農村五保戶(人)對象。散養補貼;一年4020元,冬季補貼800元,電費補貼,85.92元。集中供養:每年補貼6040元(不發給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